晨雾还没散,襄阳城的石板路就浸着潮气。郭芙提着食盒往后院走,木盒里装着刚蒸好的小米粥和糖糕——是给郭襄准备的辅食。刚拐过月亮门,就听见乳母的笑声,混着郭襄软糯的“咿呀”声,像浸了蜜的棉花,轻轻飘进耳朵里。
“芙儿姑娘早!”乳母抱着郭襄坐在廊下的竹椅上,见她过来赶紧起身,脸上堆着笑,“小姐今天醒得早,刚还盯着院子里的石榴树看呢,眼睛亮得很。”
郭芙把食盒放在石桌上,伸手接过郭襄。小家伙穿着鹅黄色的连体襁褓,袖口和领口绣着一圈浅粉的桃花,是黄蓉前几天亲手缝的。她软乎乎地靠在郭芙怀里,小手攥着郭芙的衣襟,黑葡萄似的眼睛首勾勾盯着食盒,嘴里“啊啊”地叫着,口水都快流到衣襟上了。
“馋猫,”郭芙笑着捏了捏她的脸颊,指尖触到一片温热的软嫩,“刚蒸好的粥还烫,等凉了再给你吃。”她把郭襄放在膝头,打开食盒,刚盛出一勺粥吹凉,就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是黄蓉,穿着一身藕荷色的襦裙,手里拿着本线装书,鬓边别着朵新鲜的茉莉。
“娘,您怎么来了?”郭芙抬头,见黄蓉的目光落在郭襄身上,满是柔意。
“刚在书房整理兵法,听见襄儿的声音就过来了,”黄蓉在她身边坐下,把书放在石桌上,封面上写着“武穆遗书注”几个字,“昨天朱先生说襄儿眼神灵动,说不定是个有悟性的,我今天特意把这本注疏带来,想试试她的记性。”
郭芙愣了一下,低头看了看怀里的郭襄——小家伙正抓着她的手往嘴里塞,连牙都没长齐,怎么试记性?“娘,襄儿才满月,连话都不会说,怎么试啊?”
黄蓉笑了,伸手从书里翻出一页,上面印着几行墨字,还有简单的兵法图示。她把书页凑到郭襄面前,声音放得轻柔:“襄儿,你看这上面的字,‘兵者,国之大事’,娘念一遍,你听听好不好?”
郭襄停止了啃手,眼睛盯着书页,小脑袋微微歪着,像是在认真听。黄蓉又念了一遍,还指着“兵”“国”两个字给她看:“襄儿,你记住这两个字,等会儿娘再问你好不好?”
郭芙觉得有点好笑,却没说什么——她知道黄蓉疼郭襄,就算试不出来,也只是图个乐子。她喂了郭襄两勺粥,小家伙吃得很欢,嘴角沾了一圈米糊糊,像长了圈白胡子。
正喂着,外面传来武修文的声音,带着点咋咋呼呼:“芙儿妹妹,郭伯母!我跟大哥带了好东西来!”话音刚落,武修文就提着个竹篮跑进来,武敦儒跟在后面,手里拿着个布包,两人都穿着青色的短打,裤脚还沾着点泥土。
“你们这是去哪了?裤脚都脏了。”郭芙放下勺子,拿出帕子给郭襄擦嘴。
武修文把竹篮放在石桌上,掀开盖子——里面装着十几个红彤彤的野果,表皮光滑,还带着露水。“我们去城外的山上摘的,这叫‘红玛瑙’,特别甜,特意给襄儿妹妹带来的!”他说着,拿起一个野果递到郭襄面前,“襄儿妹妹,你看这个好不好看?”
郭襄的眼睛一下子亮了,伸手就想去抓,武修文赶紧把野果递到她手里。小家伙攥着野果,又开始往嘴里塞,却因为力气太小,怎么也咬不动,急得“哼唧”起来。
武敦儒打开布包,里面是个木雕的小老虎,做工不算精致,却很可爱。“这是我昨天雕的,给襄儿妹妹玩,”他把小老虎递给郭襄,声音比武修文沉稳些,“上面打磨过了,不会扎到手。”
郭襄放下野果,抓起小老虎,用小手摸着老虎的耳朵,嘴里“咿咿呀呀”地叫着,像是在道谢。黄蓉看着这一幕,眼里满是笑意,突然想起刚才的事,她拿起那本《武穆遗书注》,翻到刚才那一页,指着“兵”字问郭襄:“襄儿,刚才娘教你的字,哪个是‘兵’啊?你指给娘看看。”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郭襄身上。郭芙觉得郭襄肯定指不出来,刚想打圆场,就看见郭襄伸出小手指,准确地落在了“兵”字上,还轻轻点了点,像是在确认。
“哎?襄儿妹妹指对了!”武修文叫了起来,声音里满是惊讶,“郭伯母,您刚才真教她了?她才满月啊!”
黄蓉也愣了一下,眼里闪过一丝惊喜,她又指着“国”字:“襄儿,那哪个是‘国’啊?”
郭襄又伸出手指,准确地落在“国”字上,还抬头看了黄蓉一眼,小脸上像是带着点得意。
郭芙彻底惊呆了,她凑过去,指着书页上的“事”字:“襄儿,这个字娘没教过,你知道是什么吗?”她本来是随口一问,没想到郭襄盯着“事”字看了一会儿,又抬头看了看她,小脑袋摇了摇,像是在说“不知道”。
这下,连武敦儒都惊讶了:“襄儿妹妹这记性也太好了吧?才听一遍就记住了,还知道哪个是教过的,哪个是没教过的!”
黄蓉的惊喜更甚,她把书翻到另一页,上面有个简单的兵法图示——画着几个小人和一面旗帜。她指着图示,轻声说:“襄儿,娘给你讲这个图,这是‘列阵’,你看这些小人,站成一排,就是列阵,记住了吗?”
郭襄盯着图示看了一会儿,小脑袋点了点。黄蓉又翻到前面一页,上面也有个图示,却跟刚才的不一样。她指着新的图示问:“襄儿,这个是不是刚才娘讲的‘列阵’啊?”
郭襄盯着图示看了一会儿,小脑袋摇了摇,还伸出手指了指刚才那一页的方向,像是在说“不是,是在那里”。
“我的天!”武修文张大了嘴巴,“襄儿妹妹这哪是记性好啊,这是过目不忘吧!郭伯母,您这是生了个小神童啊!”
黄蓉的眼睛里闪着光,她把郭襄抱起来,在她脸上亲了一口:“我的襄儿就是聪明,以后肯定是个有出息的!”她转头看向郭芙,语气里满是骄傲,“芙儿,你看你妹妹,才满月就这么有悟性,以后我们襄阳又多了个能守护家园的人!”
郭芙也笑了,伸手摸了摸郭襄的头:“襄儿真厉害,以后姐姐教你练剑好不好?等你长大了,我们一起打蒙古人,守护襄阳。”
郭襄像是听懂了,在黄蓉怀里点了点头,还伸出小手,攥住了郭芙的手指,软软的,暖暖的。
正说着,外面传来亲兵的声音:“郭大侠,黄夫人,朱先生来了,说有要事商量!”
黄蓉把郭襄递给乳母,整理了一下衣襟:“肯定是蒙古人的事,我们去前厅看看。”她又看了郭襄一眼,眼里满是柔意,“襄儿,娘去去就回,你跟姐姐还有两位哥哥玩好不好?”
郭襄在乳母怀里点了点头,还挥了挥小手,像是在跟她道别。
黄蓉和郭芙、武氏兄弟往前厅走,路上,武修文还在念叨:“郭伯母,襄儿妹妹也太聪明了,过目不忘啊!以后肯定比我们都厉害,说不定还能跟郭大侠一样,成为一代大侠!”
武敦儒也点了点头:“襄儿妹妹有天赋,以后好好培养,肯定能有大作为。”
郭芙心里也很开心,她想起在终南山的时候,杨过跟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只要好好发掘,就能发光发热。她觉得郭襄的天赋就是记性好,以后说不定能成为像黄蓉一样聪明的人,用智慧守护襄阳。
到了前厅,就看见朱子柳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张纸条,脸色有点凝重。郭靖站在旁边,眉头皱着,手里攥着个茶杯,指节都有点发白。
“朱先生,是不是蒙古人又有动作了?”黄蓉走过去,坐在朱子柳对面。
朱子柳把纸条递给黄蓉,声音低沉:“这是我们安插在蒙古大营的探子传回来的,说忽必烈最近在调兵,好像要对我们襄阳发动总攻,还说他请了个厉害的帮手,叫‘金轮法王’,是个西藏的高手,武功很厉害。”
郭靖叹了口气:“这个金轮法王,我以前听说过,武功确实高强,我们得赶紧准备,不能让蒙古人得逞。”
郭芙心里一紧,她想起系统里有本《武林高手名录》,里面提到过金轮法王,说他擅长使用金轮,还会龙象般若功,很难对付。她从袖袋里摸出个银色的小盒子——这是系统里的“信息储存盒”,可以储存文字信息。她打开盒子,调出关于金轮法王的信息,递给郭靖:“爹,这是我从系统里找到的关于金轮法王的信息,里面写了他的武功特点和弱点,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制定对策。”
郭靖接过盒子,仔细看了起来,眉头渐渐舒展:“好!有了这个,我们对付金轮法王就有把握多了!芙儿,还是你的系统有用!”
朱子柳也凑过去看了看,点了点头:“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就能提前布置,就算蒙古人发动总攻,我们也能应对。”
黄蓉笑了笑:“有芙儿的系统,有朱先生的智谋,还有我们襄阳的百姓,就算蒙古人来了,我们也不怕!对了,刚才襄儿表现出了过目不忘的天赋,以后我就教她读书识字,让她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用智慧帮助我们守护襄阳!”
郭靖的眼睛亮了,他看着郭芙,又想起郭襄,语气里满是希望:“我们郭家有芙儿和襄儿,还有这么多支持我们的人,肯定能守住襄阳,打退蒙古人!”
武修文也激动地说:“郭大侠,我们兄弟也会努力练剑,跟您一起打蒙古人,守护襄阳,守护襄儿妹妹!”
武敦儒也点了点头:“我们会好好练剑,不会给郭大侠您丢脸!”
郭芙看着眼前的人,心里暖暖的。她知道,不管蒙古人有多厉害,不管未来有多艰难,只要他们团结一心,有郭襄这样的小神童,有系统的帮助,有千千万万守护襄阳的百姓,就一定能打退蒙古人,守住他们的家。
她想起在终南山的杨过,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听到传声铃的声音。她在心里默念:“过儿,你看,我们襄阳有襄儿这么聪明的小神童,以后又多了个能守护家园的人。你快回来吧,我们一起看着襄儿长大,一起守护襄阳,一起过平平安安的日子。”
前厅里,大家还在商量着对付蒙古人的对策,声音虽然低沉,却充满了信心。窗外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地上,像铺了一层金粉,温暖而明亮,就像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坚定而美好。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魂穿神雕成为郭芙(http://www.220book.com/book/MD9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