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州的冬夜不算寒冷,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过“星光天地”顶楼的露台。这里正在举办一场小型的“女性力量跨界交流会”,没有媒体,没有闪光灯,只有二十几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有科技公司的CEO,有教育基金会的会长,有公益组织的发起人,还有几位知名的艺术家和作家。他们围坐在露台的藤桌旁,手里端着红酒或果汁,低声交谈着,偶尔传来阵阵笑声,轻松而真诚。
林晚站在露台的栏杆旁,手里拿着一杯温热的柠檬水。她穿着一件墨绿色的丝绒长裙,外面搭着一件同色系的短款外套,长发松松地挽在脑后,露出纤细的脖颈。晚风轻轻吹起她的裙摆,带来远处江水淡淡的腥味。
“林总,没想到你也喜欢看夜景。”一个温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林晚转过身,看到赵玥站在那里——赵玥是星州本地一家科技公司的CEO,也是“女性科技创业者联盟”的发起人,上个月和“晚晴基金”达成合作,要共同开发一款“女性财务安全管理APP”。
“是啊,这里的夜景不错,能看到江对面的灯光。”林晚笑着指了指远处,“你们公司的技术团队进度怎么样?APP的原型图出来了吗?”
“出来了,昨天刚发给小陈。”赵玥走到林晚身边,和她一起靠着栏杆,“我们团队里有三个女孩都是基金的受益者,一个是被家暴后找你们求助的,一个是创业失败后得到过你们的帮扶,还有一个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参加过你们的‘反校园贷’讲座。她们都特别积极,说一定要把这个APP做好,帮到更多姐妹。”
林晚心里暖暖的:“谢谢你们团队的用心。这个APP不用太复杂,重点是要实用——能记录收支,能识别诈骗链接,能一键联系法律援助,再加上一个‘姐妹互助圈’,让大家能分享经验,互相鼓励。”
“放心吧,都考虑到了。”赵玥点点头,“对了,介绍你认识个人。”她朝不远处招了招手,一个穿着米色风衣的男人走了过来——是李哲,星州教育基金会的会长,也是一位知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林总,久仰大名。”李哲伸出手,笑容温和,“我女儿经常给我讲‘晚晴基金’的事,说你们帮了很多像她同学妈妈那样的单亲妈妈。她还说,长大了也要去你们基金当志愿者。”
“谢谢李会长的支持。”林晚和他握了握手,“听说你们基金会想在农村开展‘女性扫盲+财务知识’课程?”
“对,这正是我想和你聊的。”李哲眼睛一亮,“农村很多女性因为不识字、不懂财务,很容易被人骗——要么被忽悠着借了高利贷,要么被人骗走了卖粮食的钱。我们想和基金合作,你们出师资和教材,我们出场地和宣传,一起把这个课程推下去。”
“太好了,我们正有这个想法。”林晚高兴地说,“成都分支机构的小王之前就在农村做过类似的试点,效果不错,我们可以把她的经验复制过来。另外,我们基金还有很多农村进城的姐妹,她们可以回乡当志愿者,既能帮助老乡,又能照顾家里。”
三人正聊着,一个穿着红色旗袍的女人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个画板:“林总,赵总,李会长,你们看我画的这个怎么样?”是苏蔓,一位知名的画家,也是“女性艺术疗愈工作室”的创始人,上个月刚和基金合作,为受家暴的女性开展艺术疗愈课程。
画板上画的是露台的场景,二十几个人围坐在一起,虽然看不清脸,却能感受到那种温暖而融洽的氛围。背景是深蓝色的夜空和闪烁的灯光,画面的角落画着一朵小小的腊梅,黄色的花瓣在夜色中格外醒目。
“画得真好,把这种感觉都画出来了。”林晚忍不住赞叹,“这朵腊梅画得很特别。”
“这是特意画的。”苏蔓笑着说,“我听说你喜欢腊梅,觉得它的气质和你很像——不张扬,却有力量,在冬天里也能开花。”
林晚心里一暖,正想说什么,就听到有人喊:“开饭了,大家都到餐厅来吧!”
餐厅里己经摆好了两张长桌,上面放着精致的家常菜——有清蒸鱼,有糖醋排骨,有炒时蔬,还有几样精致的点心。大家随意地坐下,没有按身份排序,想吃什么就自己夹,像一家人聚餐一样。
林晚坐在赵玥和苏蔓中间,旁边还有一位做有机农场的大姐,正给她推荐自己农场种的草莓:“林总,我们农场的草莓明天就熟了,没有打农药,你让小陈派人去摘点,给基金的姐妹们尝尝。”
“谢谢王姐,太麻烦你了。”
“不麻烦,应该的。”王姐摆摆手,“去年我农场遇到台风,眼看就要倒闭了,是基金帮我联系了电商平台,还组织姐妹们来帮忙采摘,才把损失挽回来。我现在每个月都要给基金送点新鲜蔬菜,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林晚看着身边这些人,心里充满了归属感。她想起西年前,自己陪陈磊参加的那些所谓的“高端饭局”——男人们围坐在一起,谈论着生意和人脉,女人们则像装饰品一样坐在旁边,要么附和着笑,要么低声聊着化妆品和包包。陈磊的那些朋友,看她的眼神里总是带着轻蔑,说她“配不上陈磊”,说她“太死板,不会来事”。那时候的她,穿着不合身的名牌衣服,戴着陈磊给她买的首饰,却觉得自己像个小丑,格格不入。
而现在的这个圈子,没有身份的高低,没有利益的算计,只有共同的价值观——想为女性做点事,想为这个社会带来一点温暖。他们因为“晚晴基金”认识,因为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像家人一样。
比如赵玥,为了开发APP,让技术团队加班加点,分文不取;比如李哲,主动提出承担农村课程的所有场地费用;比如苏蔓,每周都抽出一天时间去基金的活动室,免费给姐妹们上艺术疗愈课;还有王姐,总是想着给基金送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他们不是为了名利,也不是为了人脉,只是因为认同“女性帮助女性”的理念,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
晚饭后,大家又回到露台。有人提议做个小游戏——每个人说一件“今年最有成就感的事”,但不能说自己的工作成就,要说是帮助别人或者被别人帮助的事。
轮到林晚时,她想了想,说:“今年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上个月去山区送围巾的时候,遇到一个小女孩。她把我织的围巾给她妈妈戴上,然后拉着我的手说‘姐姐,谢谢你,我妈妈从来没有这么开心过’。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大家都安静地听着,赵玥接着说:“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是帮我们公司那个被家暴的女孩找回了孩子的抚养权。现在她不仅重新开始工作,还加入了基金的‘反家暴宣传小组’,上个月去学校做了三场演讲。”
李哲说:“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是在偏远山区建了一所‘女子书屋’,里面有很多适合女性看的书——有教她们怎么保护自己的,有教她们怎么理财的,还有很多励志的故事。上次去的时候,看到十几个女孩在里面看书,阳光照在她们脸上,特别美好。”
苏蔓说:“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一个受家暴的姐妹,通过艺术疗愈,画出了一幅画——画的是一只破茧的蝴蝶。她说那是她自己,现在她己经和那个男人离婚了,开了一家小小的花店。”
夜色越来越深,交流却越来越热烈。大家从彼此的故事里汲取力量,也更加坚定了合作的决心——他们约定,明年要联合举办“女性创业大赛”,整合科技、教育、资金、艺术等资源,帮助更多女性实现梦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女性财务安全计划”,让更多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女性受益;还要和国际公益组织合作,把“晚晴模式”推广到更多国家。
晚上十一点,交流会结束。赵玥开车送林晚回家,车里放着轻柔的音乐。“林总,你知道吗?我以前也参加过很多所谓的‘高端圈子’,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舒服过。”赵玥一边开车一边说,“那些圈子里全是利益交换,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就得还你,累得很。只有这个圈子,大家是真心实意想做点事,不用伪装,不用算计。”
林晚点点头:“我也是。以前陪陈磊参加饭局,总觉得自己像个外人,融不进去。现在才明白,不是我融不进去,是那些圈子本来就不属于我。真正属于自己的圈子,是不用刻意讨好的,是能让你做自己的。”
车子停在林晚家小区门口。林晚下车前,赵玥说:“对了,APP的测试版下周就能出来,到时候我们一起去基金的活动室,让姐妹们提提意见。”
“好,我等你消息。”
林晚走进小区,看到家里的灯还亮着——是小陈刚才发来消息,说小橘今天有点不开心,一首在门口等她。她加快脚步,走到家门口,刚掏出钥匙,门就开了——小橘蹭地一下跳出来,蹭着她的裤腿,喵喵叫着。
“我回来了。”林晚弯腰抱起小橘,走进屋里。客厅的茶几上,放着小陈送来的文件——是明天要和李哲对接的农村课程方案,还有赵玥发来的APP原型图。
林晚把小橘放在沙发上,拿起原型图看了起来。屏幕上的界面很简洁,主色调是温暖的橙色,上面有几个醒目的按钮:“收支记录”“诈骗识别”“法律援助”“姐妹互助圈”。最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晚晴与你,温暖同行。”
她靠在沙发上,怀里抱着小橘,看着窗外的夜景。远处的灯光闪烁着,像星星一样。她想起露台上那些人的笑脸,想起他们说的那些话,想起那些因为基金而改变的姐妹的故事。
这个新的社交圈,不是靠名利堆砌起来的,而是靠真诚和善意连接起来的。他们就像一颗颗散落的星星,因为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发出温暖的光。而她,也在这个圈子里,找到了真正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林晚轻轻抚摸着小橘的头,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她不再是一个人战斗。她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有基金的姐妹们,有温暖的家,还有无数个需要她帮助的人。
她的社交圈,不再是冰冷的利益场,而是温暖的支持系统,是她前行路上最坚实的力量。而这,才是她真正想要的生活,是她在经历了那么多痛苦和挣扎后,终于找到的属于自己的幸福。
(http://www.220book.com/book/MDG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