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村口的情景渐渐热闹起来。
原本只有陈玉梅一个人卖粥馒头,现在,刘嫂带着玉米饼来摆摊,村西头的赵婶也推了个车,卖些炸油条和豆浆。
几家人一挨着,村口忽然多了股集市的味道。路过的人不再只盯着她的粥,而是有了选择。
——
“油条香,趁热吃最脆!”赵婶的嗓门响亮,一边炸油条,一边吆喝。油锅里冒着滋滋声,香气扑鼻。
不少人被吸引过去,掏钱买了几根。
陈玉梅的粥摊前,倒是安静许多。虽然老顾客还会过来,但明显能看出,有人犹豫后转去别的摊位。
她心里明白:如果不做些改动,很快就会被比下去。
——
晚上收摊回到家,陈玉梅一边洗碗一边沉思。
李悦婷看出她心情不对,小声问:“妈,今天是不是卖得不太好?”
陈玉梅没有立刻回答,等把碗搁在灶台上才转过身,语气平淡却认真:“是啊,大家都有东西卖了,咱家就显得普通。可没事,妈会想办法。”
李子昂凑过来,眼睛亮亮的:“妈,要不你做点菜包子?我最爱吃你包的韭菜鸡蛋馅。”
陈玉梅笑了笑,伸手揉了揉儿子的头:“有道理,不过包子得早起更早,和面、发面、包馅都得时间,妈一个人忙怕是来不及。”
她顿了顿,又说:“但可以试试,改良一下,把粥和馒头做得更特别些。”
——
第二天摆摊,她边卖边观察。
一个老头端起她的粥喝了一口,点头道:“味儿挺香,就是稀了点,喝不顶饱。”
另一个妇人拿着馒头,说:“白馒头好吃,可要是能有点咸菜下口,就更好了。”
这些话,陈玉梅都默默记在心里。
——
晚上,她真的去翻了坛子,找出之前腌的萝卜干。切成小段,拌上点辣油,红亮亮的,光看着就下饭。
她舀一口粥,再夹一块萝卜干送进嘴里,味道顿时鲜活不少。她心里暗暗有了底:以后粥馒头,要配上小咸菜,才算齐整。
——
可摆摊还有另一个问题。
这些天她挑着担子,来来回回,肩膀酸得厉害。再加上碗筷都堆在篮子里,常常碰撞得叮叮当当,既累又不方便。
这天晚上,她在院子里盯着担子发呆。
李子昂凑过来:“妈,是不是担子太重了?”
离婚后,她的人生翻篇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离婚后,她的人生翻篇了最新章节随便看!“嗯。”陈玉梅点头,“要是能有个稳当点的木架子,把锅和碗都放好,就不用老挑着走。”
说着,她脑子里闪过一个人——孙厚仁。
村里的木匠,寡言少语,却手艺好,几乎家家户户的桌椅板凳都出自他手。
想到这儿,陈玉梅心里有些犹豫。她向来不喜欢麻烦别人,但这事自己确实弄不来。
——
第二天中午,她鼓起勇气,去了孙厚仁的院子。
敲门时,院子里传来“咚咚”的斧子声。
“谁啊?”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
“厚仁哥,是我,玉梅。”
声音落下,院门吱呀开了。孙厚仁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粗布衣,额头带着细密的汗珠,手里还拿着一块刨光的木板。
他见是她,愣了一下,随即点点头:“进来吧。”
——
院子不大,但整整齐齐。木屑散在地上,却被扫到一边。靠墙摆着几张做了一半的桌椅,空气里弥漫着木香。
陈玉梅有些拘谨,双手攥在衣角上:“厚仁哥,我……想麻烦你帮个忙。”
孙厚仁放下木板,擦了擦额头的汗,声音沉稳:“说。”
“我最近在村口卖粥馒头,挑担子太重,想做个小木架子,能放锅和碗勺,还能推着走……我自己不会做,就想着找你帮忙。”
说完,她有点不好意思,赶紧补充:“工钱我会给,不会白让你出力。”
孙厚仁看了她一眼,眼神里没有讥笑,也没有多余的表情,只是淡淡道:“推着走的?那得做个有轮子的,稳当些。你挑得动么?”
陈玉梅忙点头:“能推得动,比挑轻。”
孙厚仁沉吟片刻,走到屋角,拉出几块木板,边看边说:“做个小推车,用松木,轻。轮子我有现成的,得打磨一下。”
说着,他拿起木笔,在板子上画了个大概的轮廓。线条简单,却己经能看出雏形。
陈玉梅眼睛亮了,连声道:“好,好极了!”
——
两人商量了细节,孙厚仁答应这两天给她赶出来。
走出院子时,陈玉梅心里轻松许多。夕阳洒在她脸上,疲惫里透着几分期待。
她知道,有了这辆小推车,摆摊会方便许多。而且,她要改良粥馒头,做得更好,让人愿意一碗接一碗地来买。
那一刻,她心里涌起一股久违的踏实感。
路,似乎渐渐清晰起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MDH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