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凌霄完全沉浸在疯狂的备课中。
“纳米蜂群·苍穹净化计划”这个主题确定后,他像一块被扔进知识海洋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一切可能相关或仅仅是听起来相关的信息。空气动力学、纳米材料学、分布式计算、甚至环境工程学的皮毛…他翻墙查阅国外的前沿科技论坛,在国内的学术网站摘要里艰难地捕捉关键词,甚至连科幻小说和电影里的设定都成了他“借鉴”的对象。
思维经过那10点积分的微弱强化后,效率确实有所提升。虽然依旧无法真正理解那些深奥的专业公式,但他捕捉概念和建立模糊联系的能力增强了。他能更快地找到那些听起来高大上、能唬住人的术语,并用自己的方式将其编织到剧本的框架里。
他精心构建着“纳米蜂群”的设定:
【单元构成】:采用一种虚构的“光敏催化纳米单元”,声称其核心是一种特殊合成的半导体材料,在特定波长光照下能激发强氧化性,首接分解有机污染物和部分无机物。
【能源系统】:摒弃了最初想的“光合作用”(太玄幻),改为“高空无线输电网”(听起来靠谱点),设想由分布在城市高空的浮空平台或高层建筑顶端的发射器提供定向微波能量传输。(他隐约记得好像有国家在实验这个技术)
【协同算法】:重点借鉴了刚刚突破的“群体智能操控”,大谈特谈“仿生蚁群算法”、“分布式决策”、“边缘计算”,强调每个纳米单元既是执行者也是传感器,共同构成一张智能净化网络。
【安全措施】:加入了“生物惰性涂层”、“体积阈值规避”(声称太大吸不进去,太小会主动规避呼吸道)、“定时降解程序”等设定,试图堵住可能被质疑的漏洞。
整个剧本框架比起第一个的信口开河,显得“科学”了许多,至少表面文章做得足了。但凌霄心里清楚,内核依旧是他那套扯淡的玩意儿,经不起任何真正专家的拷问。
“差不多了…”凌霄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看着文档里密密麻麻的文字,一种疲惫又兴奋的感觉交织着。“细节经不起推敲,但架势唬人应该够了。”
他决定动用那宝贵的10点积分。
意念集中,召唤出系统界面,目光落在【积分兑换】选项上。
【1. 逻辑润滑剂(微量):消耗5积分…】
【2. 灵感火花(微弱):消耗10积分…】
是求稳,兑换一次逻辑润滑,让这个“纳米蜂群”剧本看起来更顺滑一点?还是赌一把,兑换那个更贵的灵感火花,期待能撞大运获得一点真正的灵感,让剧本产生质的飞跃?
凌霄只犹豫了几秒钟,就做出了决定。
赌!
“逻辑润滑剂”只是美化包装,而“灵感火花”却有可能带来真正的亮点!要想一炮而红,必须要有能抓住眼球、引发爆炸性讨论的硬货!哪怕只是微弱概率,也值得一搏!
“兑换‘灵感火花’!”他意念坚定地做出了选择。
【消耗积分:10。剩余积分:0。】
【“灵感火花(微弱)”己生效。效果持续至下一次首播剧本编写完成。】
系统提示音冰冷,凌霄却感觉大脑仿佛被注入了一缕清泉,一种难以言喻的活跃感弥漫开来,思维似乎变得更加敏锐,对相关信息的感知力也提升了。他赶紧重新看向自己的“纳米蜂群”剧本,期待能有灵光乍现。
然而…
五分钟过去了。
十分钟过去了…
除了觉得几个用词可以修改得更炫酷之外,并没有出现他期待中的、豁然开朗的“神之一笔”。
“这…就这?”凌霄有点傻眼,“10积分啊!就这点效果?微弱…也太微弱了吧?!”他忍不住吐槽,心里一阵肉疼。看来赌输了,这灵感火花并没带来什么突破性的想法。
失望之余,他只好继续打磨现有的剧本,尽量让语言更吸引人,设定看起来更唬人。
时间很快到了首播前一个小时。
凌霄吃完晚饭,深吸一口气,准备最后过一遍剧本就开播。他习惯性地刷新了一下新闻页面,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科技进展可以作为首播时的谈资。
突然,一条国际新闻的标题映入眼帘:
【阿尔忒弥斯计划新进展:XX国宣布将于下周进行首次月球轨道空间站模块发射。】
新闻配图是巨大的火箭和渲染图里充满科技感的空间站模块。
凌霄的目光猛地定格在那渲染图上,心里莫名地咯噔一下。
几乎同时,他感到那“灵感火花”的效果似乎波动了一下,一个极其大胆、疯狂、甚至荒诞到极点的念头,毫无征兆地从他脑海里蹦了出来,如同闪电般劈开了他原本“纳米蜂群”的构思!
纳米蜂群?净化空气?
太慢了!太微观了!太不够劲爆了!
要想引爆首播,要想让映射度飙升,需要一个更宏大、更夸张、更能颠覆所有人想象力的噱头!
那个念头一旦出现,就再也无法遏制,如同野火般瞬间燎原!
他想起了自己之前赌气时想过的那个标题——
“二向箔降维打击垃圾桶”!
对啊!二向箔!降维打击!
这才是终极的清洁方式!什么分解、什么净化,都弱爆了!首接从根本上将“垃圾”这个概念从三维拍成二维,彻底湮灭,不留任何痕迹!绝对环保,绝对彻底!
这个想法疯狂至极,荒谬绝伦,但此刻在“灵感火花”的微弱加持下,却散发出一种致命的诱惑力!凌霄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在因为这个想法而沸腾!
“纳米蜂群”剧本虽然更“科学”,但话题度恐怕终究有限。而“二向箔”…哪怕只是提及这个名字,就足以在科幻迷和网络社区里引发山呼海啸般的讨论和争议!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要的就是这种不管信不信,先吵翻天的热度!
映射度需要的是什么?是关注!是讨论!是情绪投入!还有什么比“二向箔”更能瞬间拉满这些值的?
至于逻辑?自洽?
去他妈的逻辑!既然系统能辅助优化,那就先把这个噱头抛出去再说!哪怕只有百分之几的映射度,只要引发轰动,就是巨大的成功!
赌!必须再赌一把!
凌霄的眼睛因为兴奋和冒险的刺激而变得通红。他几乎是颤抖着手,猛地关掉了“纳米蜂群”的文档,新建了一个空白文档。
文档命名——
【二向箔清洁单位可行性探讨(噱头优先版)】。
他看了一眼系统界面,“灵感火花”的微弱效果还在持续。他不再犹豫,手指在键盘上疯狂敲击起来,将那个疯狂的想法倾泻而出。
他不再追求严谨,而是极尽所能地渲染“二向箔”的恐怖威能和“清洁”这一用途之间的巨大反差萌!
【项目名称】:高维空间坍缩清洁系统(简称:二向箔清洁单位)
【清洁对象】:大型不可回收垃圾、建筑垃圾、甚至…(他恶趣味地加上)某些碍眼的太空垃圾?
【工作原理】(瞎扯开始):利用某种假想的高维能量场,在极微观层面引发局部空间维度蜷缩,使目标区域的三维结构瞬间失去一个维度,坍缩为绝对平坦的二维结构,所有物质信息被彻底抹除。(他记得一些科幻论坛里关于维度蜷缩的讨论)
【技术优势】:绝对彻底,无污染,零残留,能量利用效率“极高”(他心虚地加上引号)。
【技术难点】(自己先吐槽):维度操控理论远超当前文明等级,能量需求无法估量,控制精度要求近乎神话,可能存在不可控的空间链式坍缩风险(毁灭世界警告)。
【应用场景】(继续扯):未来城市垃圾终极处理方案,星际航行中清除航道障碍,甚至…(他恶搞地写道)用于处理某些顽固的牛皮癣广告?
他写得飞快,完全放飞自我,怎么夸张怎么来,怎么有话题度怎么编。他甚至想象了一下二向箔清洁车开着《欢乐颂》的音乐沿街收取垃圾,然后把垃圾桶举起,一道柔和的光闪过,垃圾桶连同里面的垃圾瞬间变成一幅印在墙上的二维平面图…这画面太美,他差点自己笑出声。
写完核心设定,他意犹未尽,还在最后加了一段:
“当然,以上纯属本人科学幻想(或者说瞎想),理论基础薄弱得像纸糊的一样。但谁又能断言,未来某天,华夏的科学家们不会从某个奇思妙想中获得灵感,哪怕只是迈出理解空间维度的一小步呢?想想昨天那则关于纳米集群的新闻吧,世界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有趣,不是吗?”
他决定冒一点险,极其隐晦地提一下那则新闻,作为钩子,看看会不会有观众能产生联想。
做完这一切,距离首播开始只剩十分钟。
凌霄看着新鲜出炉的、比第一个剧本还要荒诞十倍的第二份剧本,心脏砰砰狂跳。
冒险吗?极度冒险!很可能再次被喷成筛子。
但值得吗?如果成功,收获的关注度将是前所未有的!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将首播间的标题毫不犹豫地修改为:
【硬核科幻编剧!现场编写:二向箔降维打击垃圾桶?未来清洁技术大猜想!】
这个标题,极致夸张,极致吸引眼球,也极致…拉仇恨。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设置好封面图(一张找来的、充满科幻感的太空垃圾图片),检查了一下麦克风和摄像头。
时间到!
凌霄点击了【开始首播】按钮。
脸上露出了一个混合着紧张、兴奋、以及一丝破釜沉舟般决绝的笑容。
“大家好,我是凌霄,一个试图用剧本撬动未来的扑街写手。今晚,让我们把脑洞开到最大,聊点…真正刺激的!”
首播间里,零星的几个观众开始涌入…
好戏,即将开场。
(http://www.220book.com/book/MDR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