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童声大合唱《好汉歌》,敌军前锋被震下马,喜剧拉满
荒村的清晨,鸡鸣尚未破晓,薄雾却己把土墙和草垛涂成一幅水墨画。
陈光庆蹲在庙门口,拿一根细竹签,正给太子小祖宗挑牙缝里的麦粒。
阿狗端着豁口碗,一边喝粥一边翻白眼:“哥,你说韩骁那厮能咽下这口气?”
陈光庆把竹签往地上一扔,笑出一口白牙:“咽不下也得咽。三百铁骑都被咱们唱跑了,他还能唱回来?”
话音刚落,村口望楼的小桃挥着破旗狂喊:“来啦——又来啦——”
这次来的不是三百人,而是三千人。
黑旗蔽日,铁甲如鳞,前锋五百骑清一色长刀大盾,马颈挂铜铃,叮当乱响。
韩骁换了副更狰狞的面具,银灰变血红,像刚出锅的卤猪头。
他勒马坡顶,刀指荒村:“今日不屠尽此村,誓不收兵!”
副将低声提醒:“将军,荒村古怪,昨夜童谣破阵……”
韩骁一刀背拍碎副将头盔:“屁话!童声能破阵,还要我铁骑何用?”
荒村却静得出奇。
土墙残破,大门洞开,连条狗都不见。
韩骁狐疑,抬手示意暂缓。
五百骑停在壕沟外,马蹄不安地刨土。
风掠过,墙头忽地冒出一排小脑袋——
纸糊的凤冠、破床单做的水袖、锅铲当银枪,十三太保全员到位。
小桃站在最中央,两手叉腰,深吸一口气——“大河向东流哇——”
奶声奶气,却中气十足。
其余十二娃齐声接唱:“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
声音撞在土墙上,又弹回来,层层叠叠,竟有山谷回音的效果。
荒村本就地势低洼,歌声被西面土墙拢住,轰隆隆往敌阵灌。
前排战马当场受惊。
一匹黑马人立而起,把背上的百夫长掀翻;另一匹枣红马原地转圈,骑士被甩成风筝;还有一匹老马,干脆跪了,口吐白沫。
韩骁拼命勒马,面具被颠得歪到一边,露出半张气得发紫的脸。
“稳住!稳住!”
可童声越来越高:“说走咱就走哇——你有我有全都有哇——”
孩子们还自带节奏,锅铲敲墙、犁片击石、破盆当鼓,叮叮当当,竟像一支交响乐队。
副将试图组织弓箭手,可马一乱,箭囊掉到地上,弓弦被马蹄踩断。
一名骑兵慌乱间抽出刀,刀鞘没拔,刀背狠狠敲在自己膝盖,疼得原地蹦迪。
另一名骑兵想下马,脚卡在马镫里,被拖出十几步,头盔在地上犁出一道沟。
韩骁怒吼:“童声而己,何惧之有!”
话音未落,墙头孩子们突然变调:“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
最后那句“哇”字被拖得老长,像一把锯子,锯得骑士们耳膜发麻。
一匹白马当场吓尿,黄汤混着泥水,溅了韩骁一靴。
陈光庆躲在墙后暗乐,忽觉不够,便让小太监(太子贴身小跟班)推出“秘密武器”——
一面破鼓,鼓面画着张牙舞爪的龙,龙嘴塞了爆竹。
小太监点燃引线,“砰”一声巨响,鼓面炸裂,碎纸龙腾空而起,火光里张牙舞爪。
敌军本就神经紧绷,这下彻底崩盘。
不知谁喊了一嗓子:“龙!真龙!”
骑兵调头就跑,互相践踏,头盔、马鞭、干粮袋丢了一地。
韩骁连砍两名逃兵,仍止不住溃势,反被自家马队撞下沟,啃了满嘴泥。
孩子们唱到兴头上,竟即兴改词:“韩大将军骑大马,马失前蹄啃泥巴!”“啃泥巴,啃泥巴,啃完泥巴回家找妈妈!”
押韵整齐,节奏明快。
溃逃的骑兵听见,气得想回头拼命,可马不听使唤,越跑越快。
敌军退到三里外才收住脚。
点兵,轻伤三百,重伤五十,竟无一人是刀刃所伤,全是摔的、踩的、吓的。
韩骁拔剑砍树:“明日调投石车,轰平荒村!”
副将小声:“将军,投石车……昨天被童声吓惊马,翻沟里散了架……”
韩骁一口血涌到喉咙,硬生生咽回去。
荒村这边,孩子们唱累了,正分糖。
陈光庆把最后一块羊奶糖掰成十三份,最小的娃得两份,理由是“嗓门最大”。
阿狗端着豁口碗,碗里是缴获的马靴,当酒杯。
“敬童声空城!”孩子们齐喊:“敬童声!”糖甜到发腻,笑声传得比歌声还远。
夜里,风停了,虫声西起。
墙头还留着孩子们用锅铲刮出的“歌词”:大河向东流,吓退三千狗。星星参北斗,靴子捡一篓。
字迹歪歪扭扭,却像一把把小刀,刻在土墙上,也刻在敌军心里。
远处,溃兵营中,韩骁噩梦连连。
梦里,一排小脑袋在墙头齐唱:“你有我有全都有哇——”歌声回荡,震得他头盔炸裂。
他惊坐而起,冷汗淋漓,耳边仍回荡着那句——“全都有哇!”
荒村无兵无将,只有童声。
童声却胜十万铁骑。
(http://www.220book.com/book/MEW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