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号的日志系统自动弹出新卷标记时,沈砚之正在检修星网的能量导管。金属扳手在他掌心泛着冷光,导管内壁的锈迹让他皱起眉——这是星网扩展到第73个星域后,首次出现的“衰老”迹象。
“能量流在减速。”凯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带着仪器般的精准,“第19星域的农业带导管,流速比标准值低了17%,土壤传感器显示,那里的谷物正在提前抽穗,根系却比往年短了30%。”
沈砚之放下扳手,调出全息投影。第19星域的画面在他面前展开:本该金黄的麦田泛着病态的浅绿,田埂上的灌溉渠裂着蛛网般的缝隙,最触目惊心的是土壤剖面——深褐色的土层里,嵌着星网导管锈蚀后剥落的金属碎屑,像一根根细小的毒刺。
“不是衰老。”他指尖点过那些碎屑,投影立刻放大其分子结构,“是‘排异’。星网的金属成分和这里的土壤微生物产生了反应,就像人对药物过敏。”
艾拉的光球在旁边旋转,投射出更详细的分析:“这些微生物以金属为食,却无法消化其中的星网能量粒子,排泄物会堵塞导管。更麻烦的是,它们正在顺着导管蔓延,己经影响到3个附属星域了。”
沈砚之走到观测台,望着舷窗外掠过的“锈蚀星云”——那是星网能量与未知物质反应后形成的新天体,淡红色的云团里裹着闪烁的金属微粒,像一块正在腐烂的伤口。他想起第二卷结尾那些灿烂的光,突然明白:联结的甜蜜之后,总会迎来磨合的阵痛。
“摘一片麦田的叶子。”他对凯说,“再取一份微生物样本。”
凯的身影在投影中闪烁了一下,很快,一片带着斑点的麦叶和一团透明的培养液出现在分析台上。沈砚之将两者放入同步分析仪,屏幕上立刻跳出惊人的画面:微生物在啃食金属时,会释放出一种特殊的酶,而麦叶的根系能分泌中和这种酶的物质——只是现在的根系太短,分泌量远远不够。
“有办法了。”他眼睛一亮,指尖在星图上划出一条弧线,“让木灵族的‘共生菌’帮忙。它们能钻进麦根,刺激根系生长,还能分解那些金属碎屑。”
艾拉立刻发出信号,片刻后,木灵族的回应带着叶片般的轻快:“我们的‘根须信使’己经出发,它们会带着共生菌的孢子,像蒲公英一样散落在麦田里。”
沈砚之看着分析台上那片麦叶,突然注意到斑点之间,藏着一丝极淡的新绿——那是麦叶在绝境中冒出的新芽。他伸手触碰那抹绿,投影瞬间放大:新芽的根须正悄悄绕过金属碎屑,朝着更深的土层扎去。
“探索新芽做为开启全新旅程的第一站,我们的任务就从这里开始吧!”沈砚之对凯和艾拉说,声音里带着一种全新的笃定,“光有联结不够,还要学会让联结‘呼吸’。就像这株麦子,既要扎进土里,也要给土壤留出生长的空间。”
星尘号调整航线,朝着第19星域的麦田驶去。舷窗外,锈蚀星云的红光渐渐被麦田的浅绿取代,沈砚之知道,这一次的旅程,不再是追逐光芒,而是学会在光芒与阴影的缝隙里,种出更坚韧的希望,让新芽更坚韧、更繁盛的生长……
(http://www.220book.com/book/MF9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