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坚持的意义

小说: 我的创业时代1984   作者:江南草寇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的创业时代1984 http://www.220book.com/book/MFBB/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的创业时代1984

散碎的小单子像溪流,细弱却持续地汇入德贵工坊,勉强冲淡着破产的阴影。但江源庆清楚,这不过是杯水车薪。二十万的债务像一头蛰伏的巨兽,随时可能苏醒,将这微弱的生机吞噬殆尽。

他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那台二手设备交易网站。屏幕上,那台七八成新的国产数控车床的图片,几乎成了他的一种执念。它代表着他模糊感知到的、工坊能够活下去甚至可能更好的另一种方式——更高一点的效率,更稳定一点的精度,能接稍微复杂一点的订单。

但价格栏那个数字,对他而言仍是天文数字。

他尝试着在论坛里发帖,询问是否有厂家愿意出租闲置的二手数控设备,或者接受以工坊部分股权抵押之类异想天开的合作方式。帖子沉得很快,只引来几个嘲讽的回复:“小作坊想屁吃呢?”

现实冰冷如铁。

转机来得毫无征兆。一个周六的下午,工坊里只有江源庆一人在整理物料。门口的光线被一个身影挡住。

来人是个中年男人,穿着洗得发白的POLO衫,西裤裤线笔挺,腋下夹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他站在门口,目光仔细地扫过工坊里每一台陈旧的设备,每一个堆满杂物的角落,眼神里没有轻视,只有一种冷静的评估意味。

“请问,江德贵师傅在吗?”他开口,声音平和,带着一点外地口音。

“我爸出去了,您有什么事?”江源庆放下手里的东西。

男人走进来,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张名片,递过来。“我姓赵,赵明启。‘启程科技’的,在邻市开发区。”

名片很简洁,头衔是“项目经理”。江源庆没听说过这家公司。

赵明启的目光落在角落里那台海德堡注塑机上,停留了几秒,然后转向江源庆:“之前在行业论坛上,看到你们这里似乎…能处理一些海德堡老型号的设备问题?”

江源庆的心猛地一跳。论坛?他立刻想起了那个石沉大海的求购二手配件的信息。

“是有这么回事。”他尽量让语气保持平静,“您有什么需要?”

赵明启沉吟了一下:“我们公司有一台同型号的HD-205M,也是液压系统的老毛病,时好时坏。请过几个师傅看,都说是核心阀体老化,建议更换总成,但原厂配件…”他摇摇头,“价格和周期都承受不起。看到论坛上的信息,想来问问,你们这边有没有办法?”

他顿了顿,补充道:“当然,维修费用我们可以谈。”

江源庆感觉自己的手心有点冒汗。他走到那台海德堡前,拍了拍冰冷的机身:“具体是什么症状?压力不稳?还是建立不起压力?有没有异响?”

赵明启有些意外地看了江源庆一眼,似乎没料到这个年轻人能首接切中要害。他详细描述了故障现象。

江源庆听完,沉默了片刻。父亲不在,他无法做主。而且,墙上那行字记录的是临时解决方案,并非一劳永逸。

“赵经理,”他抬起头,目光坦诚,“不瞒您说,我们这台机器也趴窝很久了。当年出过类似问题,老师傅用临时办法修好过,但没彻底解决。如果要彻底维修,需要更换原厂的密封件和滤芯,这东西…不好找,也贵。”

他没有完全说出墙上的秘密,但也算交了底。

赵明启脸上掠过一丝失望,但很快又恢复如常。“我明白。临时方案…能撑多久?”

“看使用强度和维护情况,可能几个月,也可能一两年。”江源庆据实以告,“而且需要很专业的操作,对液压系统非常熟悉。”

赵明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再次环视这个破旧但似乎被打理得井井有条的工坊,目光扫过那些被分类摆放的旧零件,擦得干干净净的测量工具,还有江源庆那双虽然年轻却带着沉稳和油污的手。

“这样吧,”他像是下了决心,“小兄弟,你能不能先把那个临时解决方案的步骤和需要的材料清单给我?我们那边工程师评估一下。就算不能根治,能应急恢复生产也行。”他顿了顿,“咨询费,我可以先付一部分。”

江源庆的心跳更快了。他深吸一口气:“清单我可以整理给您。咨询费不必,如果方案有用,以后贵公司有合适的机加工外协单子,能考虑我们就行。”

赵明启愣了一下,重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年轻人,眼里多了些别样的神色。他笑了笑:“年轻人,很有想法。没问题。”

江源庆花了一个小时,仔细回忆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将墙上那行粉笔字背后的维修逻辑、关键步骤、注意事项以及所需临时替换件的规格要求,详细写在一张纸上。他没有隐瞒临时方案的缺陷,也注明了强烈建议后续更换原厂配件的提醒。

赵明启接过那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仔细看了一遍,小心地折好放进公文包。

“谢谢。”他伸出手,和江源庆握了握,“我会尽快让我们工程师评估。有消息,或者有外协的需求,我会联系你。”他留下了一张名片和五百块钱,说是资料费,不容推辞。

赵明启走后很久,江源庆还捏着那张名片和五张钞票,站在工坊里。夕阳从门洞斜照进来,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父亲回来时,听江源庆说完经过,看着那五百块钱,半天没说话。最后只是叹了口气:“这些城里来的公司,精得很…别抱太大希望。”

日子似乎又回到了原点,继续着蚂蚁搬家的节奏。

首到一周后,江源庆那部二手手机收到了一条银行短信提示——一笔三千元的转账汇入,备注是“技术咨询费”。

几乎同时,赵明启的电话打了过来。

“小江,方案我们试了,机器暂时恢复了!”赵明启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和如释重负,“帮了大忙!咨询费是公司该付的。另外,我们正好有一批样品治具要打样,铝材的,精度要求不高,但要得急,你们这边能接吗?图纸我马上发你QQ。”

第一批样品治具,二十件。图纸简单,但交期只有三天。

江德贵看着图纸,又看看那台老仪表车床和摇臂铣,眉头拧成了疙瘩:“这…三天?够呛…”

“能接。”江源庆己经坐在电脑前接收文件,“爸,我来编程,两班倒。材料费他们预付了。”

接下来的三天,工坊里的灯亮到后半夜。切削液的味道和金属摩擦的噪音持续不断。江德贵负责需要经验的老机床操作,江源庆则包揽了所有编程、大部分铣床工作和所有的杂活。父子俩几乎没怎么说话,所有的交流都围绕着尺寸、进给量、装夹方式。

疲惫和压力像无形的鞭子抽打着他们。但一种久违的、被紧迫需求催逼着的专注和力量,也悄然回归。

第西天早上,最后一件治具加工完成,清理毛刺,检测尺寸。江源庆用粗糙的包装纸包好,叫了最快的货运发走。

当天晚上,赵明启的电话又来了。

“东西收到了,可以!完全符合要求!”他的语气爽快,“后续还有个小批量的订单,五百件,同样的东西,价格就按之前谈的,怎么样?合同我寄过去。”

挂掉电话,江源庆把消息告诉父亲。

江德贵正蹲在地上,收拾满地的金属屑。他动作停住了,低着头,花白的头发在灯光下有些刺眼。许久,他用手背狠狠抹了一下眼睛,鼻音浓重地“嗯”了一声。

“源庆,”他忽然开口,声音沙哑,“那台二手的数车…你再仔细看看型号。钱…我想办法再去凑点。”

江源庆没说话,只是看着父亲佝偻的背影。工坊里,老旧的日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嗡”声。

窗外,夜色深沉,但远处国道上的车流灯光,连成了一条微弱却不息的光带。



    (http://www.220book.com/book/MFB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的创业时代1984 http://www.220book.com/book/MFBB/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