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峪的坑道逐渐有了雏形,土法兵工也在磕磕绊绊中维持着最低限度的产出。独立大队像一株顽强扎根于石缝中的野草,在日军的反复扫荡和极端匮乏中艰难求存。凌岳深知,仅靠被动的防御和零敲碎打的缴获,终究难以扭转战略上的劣势。他们需要眼睛,需要耳朵,需要更广阔的信息来源和更稳固的群众基础。
这一日,负责与山下老周等人联络的孙老栓,带回了一个令人揪心的消息:距离野狼峪三十里外的柳村,爆发了严重的“虎烈拉”(霍乱)。日伪军闻讯,立刻派兵封锁了村子,严禁任何人出入,名为“防疫”,实则是要将整村人困死在内,任其自生自灭,手段极其残忍。
消息传到营地,众人皆惊。霍乱在这个时代是令人闻风丧胆的瘟疫,缺医少药的情况下,一旦爆发,死亡率极高。
“妈的!小鬼子这是借刀杀人!”韩志强一拳砸在土墙上,眼珠子发红。
吴长洪脸色发白,下意识地后退半步:“大队长,这……这瘟疫可不是闹着玩的!咱们要是沾上,这整个大队可就……”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避之唯恐不及。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凌岳身上。等待他的决断。
凌岳沉默着。他的现代医学知识告诉他,霍乱虽可怕,但并非不可防治,关键在于隔离、清洁水源、补充电解质和必要的药物。但在这个时空,这些条件几乎都不具备。介入的风险极大,很可能救不了人,反而把自己搭进去。
但若不闻不问,任由柳村上百口百姓被瘟疫和封锁吞噬,他扪心自问,做不到。这不仅关乎人道,更关乎人心。他们这支队伍之所以能存在,离不开老百姓或多或少的支持。见死不救,消息传开,他们将失去立足的根基,所谓的“抗日救国”也将成为一句空话。
“我们不能不管。”凌岳的声音打破了压抑的沉默,清晰而坚定,“鬼子想用瘟疫困死百姓,瓦解我们的民心。我们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他看向众人惊疑不定的面孔:“这不是蛮干。我们有我们的办法。现代…我在军校受过严格的生化防护和战场急救训练。霍乱主要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传播,只要防护得当,并非无法应对。”
他立刻下达一连串命令:
1. 侦察先行:陈山带侦察组,立刻出发,严密监视柳村外围日伪封锁线的兵力布置、换岗规律,寻找潜入缝隙,并评估村内情况。
2. 紧急准备:
· 集中所有肥皂和可用布料,赶制简易口罩和手套(用开水反复煮烫)。
· 收集所有能找到的食盐和糖,按一定比例配置大量简易口服补液盐水(这是防治霍乱脱水最关键、最有效的土办法)。
· 将队伍极其有限的药品(主要是少许止泻药和消毒用的磺胺粉)集中起来。
· 焚烧石灰,准备用于消毒。
3. 组建小队:凌岳亲自带队,挑选五名胆大心细、身体健康的队员(包括自愿前往的猴子和略通草药知识的孙老栓),组成“防疫突击队”。
4. 严格纪律:突击队完成任务返回后,必须在峪外设立的隔离区观察七天,确认无感染后方可归队。期间所有物资传递需严格消毒。
命令一下,整个大队立刻行动起来。没有人抱怨,尽管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担忧和恐惧。这就是凌岳一首以来强调的纪律和使命感——有些事,明知危险,也必须去做。
深夜,凌岳六人身穿尽可能包裹严实的衣物(袖口、裤腿扎紧),戴着简陋的口罩和手套,背着配置好的盐水、药品和石灰,在陈山小组的指引下,悄无声息地潜过了日伪军松懈的封锁线(日军也害怕瘟疫,封锁并不严密)。
进入柳村,景象凄惨得如同地狱。村内死寂,时闻哀哭,污物横流,蚊蝇肆虐,个别房屋前己经挂起了象征丧事的白布。
凌岳强忍着心中的震撼与不适,迅速行动。他们找到村里尚未病倒的保长和几位老人,亮明身份(“我们是独立大队的,来救你们!”),迅速建立了指挥。
在凌岳的指挥下:
· 猴子和队员立刻组织还能动弹的村民,在村外下风向处挖掘深坑,集中掩埋死者,并洒上厚厚石灰。
· 孙老栓带人寻找相对洁净的水源(深井水),并架起大锅,将所有饮用水彻底煮沸。
· 凌岳则带着其他人,挨家挨户分发盐水,强制要求所有村民,无论是否发病,大量饮用。对己严重脱水的病人,则由凌岳亲自指导,小心翼翼地进行灌服。
· 他们将有限的药品分发给最危重的病人。
· 同时,严厉告诫村民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必须用肥皂洗手(肥皂由大队提供),严禁食用生冷食物。
整个过程高效而冷静,凌岳现代的战地防疫知识起到了关键作用。队员们虽然内心恐惧,但看到凌岳身先士卒,毫不避讳地接触病人、处理污物,也都咬牙坚持下来。
他们的到来,如同绝望黑暗中投入的一束光。村民们从最初的惊恐、怀疑,转变为无比的感激和配合。
在柳村停留了惊心动魄的一天两夜后,看到疫情初步得到控制(新发病例减少,重症者情况稳定),凌岳知道必须撤离了。他们将剩余的盐糖和石灰留给村民,反复叮嘱后续注意事项,并在日军换防的间隙,悄然撤出。
七天后,隔离期满,凌岳和五名队员安然无恙地返回野狼峪主力营地。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周边区域。独立大队不仅打鬼子,还不顾生死,冒死救助深陷瘟疫的百姓!
此举带来的影响远超一次军事胜利。百姓的口碑是最好的宣传。此后,主动为独立大队提供粮食、传递情报、掩护行踪的群众明显增多,甚至附近据点里一些尚有良知的伪军,也开始暗中提供方便。独立大队的根,真正开始扎进了群众的土壤里。
凌岳站在峪口,望着远方。这次行动,没有缴获一枪一弹,却收获了比武器更宝贵的东西——民心。他再次深刻体会到,敌后抗战的艰难,不仅仅在于军事上的敌强我弱,更在于生存环境的极端残酷。而真正的力量,源于与这片土地人民的血脉相连。他们就像一颗颗带着现代基因的种子,在这片血与火的土地上,顽强地生根、发芽,试图开出希望之花。
(http://www.220book.com/book/MHL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