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冻土烽燧与泰晤士河的铁流
柏林总理府的作战室里,暖气将空气烘得干燥,分屏地图被灯光照得透亮。左侧屏幕上,东线沃尔霍夫河防线的蓝点密密麻麻,那是白俄罗斯仆从军依托冻土构筑的火力点,每个点旁都标注着“配备MG42改进型机枪”——这种机枪换了莱茵金属新研制的镀铬枪管,连续射击2000发都不会卡壳,铬层厚度精确到0.1毫米,比老工艺均匀三倍,在零下20度的严寒里也能保持顺畅。右侧屏幕的英国地图上,罗切斯特被红笔圈成实心,旁边用小字标注着“英军第1装甲师司令部”,泰晤士河的支流像银色的丝带,缠绕着这座咽喉小镇。
小胡子站在地图前,指尖在罗切斯特的位置反复,壁炉的火光在他侧脸投下晃动的阴影。“让东线的‘维京师’把冬季口粮留给乌克兰人,”他突然开口,皮靴在羊毛地毯上碾出浅痕,“调他们去罗切斯特,带上改进型‘猎豹’坦克歼击车——就是迈巴赫改了发动机的那种,别再像测试时那样,爬坡就冒黑烟。”
陆军总参谋长连忙翻开文件夹,纸页边缘还沾着顿河的冰碴,他指着东线战报念道:“按您的命令,乌克兰仆从军己在顿涅茨河布防,他们用德军支援的‘黄鼠狼’歼击车打退了苏军的装甲侦察队。那些歼击车换了新型宽履带,接地面积增加30%,在沼泽地开起来比苏军的SU-122稳多了——科研部门说,履带板的橡胶层厚了5毫米,抓地力能顶得上两头牛。”
“别管顿河的牛了。”小胡子的目光从东线地图上移开,落在泰晤士河的支流上,“让莱茵金属把新造的‘V-2’火箭调过来试射,瞄准英军的弹药库。告诉工程师,把这玩意儿的制导系统再校准,上次试射偏了两公里,差点炸到自己人。”他顿了顿,声音裹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次误差必须控制在500米内,我要让丘吉尔知道,泰晤士河护不住他。”
此时的罗切斯特近郊,德军的装甲集群正按“三三制”在河谷地带展开。改进型“猎豹”歼击车隐蔽在河堤后的芦苇丛里,炮管上的伪装网缠着干枯的芦苇,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车长们透过潜望镜观察对岸,镜面上涂着巴斯夫研发的防反光涂层,即使迎着朝阳也不会晃眼。“发动机怠速再调低两格,”一辆“猎豹”的车长对着内部通讯器下令,“新换的迈巴赫发动机省油,没必要保持高转速。
工兵正在泰晤士河支流上架设浮桥,他们用的是荷兰产的轻质合金板,每块板仅重80公斤,两个人就能轻松抬起,浮力却足以承载“猎豹”的重量。工兵中尉用卷尺量着板与板之间的缝隙,喊道:“留两厘米空隙,给热胀冷缩留余地!这合金板冬天会收缩,别到时候崩裂了。”远处,几名士兵正往浮桥两侧固定防滑链,链条上的凸起是新设计的,能在结冰时咬住桥面,防止坦克打滑。
剩下的士兵围着野战炊事车休息,炊事兵正从保温桶里舀出热汤,桶壁上贴着“丹麦肉联厂监制”的标签。“尝尝这个,”炊事兵笑着递过一碗,“新工艺熏的腌肉,保质期12个月,比以前的咸肉少了三成盐,还带点松木香味。”一名年轻士兵咬了口腌肉,点点头:“比上次的好吃,不齁嗓子了。”
列兵米勒趴在河堤后,透过MG42机枪的防反光瞄准镜观察英军阵地。镜中,英军的“克伦威尔”坦克正沿着河岸巡逻,履带碾过冻土的声音隔着河面隐约传来。“你看英军的‘克伦威尔’,”米勒碰了碰身边的战友佩特罗夫,“装甲接缝处没焊牢,咱们‘猎豹’的75毫米炮能从那儿打进去,穿甲弹里加了钨芯,硬度够。”
佩特罗夫正蹲在“猎豹”的发动机舱旁,手里拿着扳手检查排气管。“机械师说这消音器加了陶瓷层,”他拍着金属外壳,声音里带着得意,“昨天在树林里开,500米外都听不见动静,不像以前跟拖拉机似的,没靠近就被发现了。”他指了指远处正在起竖的“V-2”火箭发射车,发射架的液压杆是西门子新换的,升降速度比测试时快了20秒,瞄准器的刻度盘亮着柔和的绿光——这是巴斯夫的夜光涂料,在夜里也能看清读数,“听说这火箭这次准头高,误差不超过500米。”
伦敦的防空指挥中心里,气氛像凝固的铅块。丘吉尔盯着雷达屏幕上跳动的德军集群信号,指节捏得发白,指腹深深陷进橡木指挥桌的木纹里。“皇家空军的‘流星’喷气式战斗机呢?”他对着电话嘶吼,声音因愤怒而劈叉,指挥桌的玻璃台板被震得嗡嗡发颤,“再不出动,罗切斯特的弹药库就要被火箭炸上天了!”
“‘流星’还在调试发动机,”空军大臣的声音从听筒里挤出来,带着哭腔,“上次试飞时总因为过热熄火,工程师说得换新型冷却器,美国援助的配件还没到……”
“冷却器?”丘吉尔猛地将电话听筒砸在桌上,塑料外壳瞬间裂了道缝,“让海军的鱼雷艇去炸浮桥!把泰晤士河的水雷全布上,就算炸不掉‘猎豹’,也得让他们过不了河!”他抓起指挥棒,重重敲在罗切斯特的位置,“告诉士兵们,罗切斯特丢了,伦敦就成了前线,谁也别想后退!”
作者“文字的海洋”推荐阅读《小胡子得到二代历史书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罗切斯特的英军阵地前,士兵们正往河里投掷水雷。这些水雷的引信换了美国援助的防冻弹簧,军械官蹲在一旁讲解:“这弹簧是铬钒合金做的,在零下10度也能灵敏触发,别像以前那样,冻得缩成一团就不管用了。”英军中尉琼斯蹲在碉堡里,手里握着“PIAT”反坦克榴弹发射器,反复拉动扳机——这是新换的型号,弹簧经过热处理,不再像老款那样卡壳,但弹头还是去年生产的,他试过,打在“猎豹”装甲上只留个白印。
“把汽油桶捆在木筏上,”琼斯对士兵们喊道,声音因紧张而发紧,“顺流漂下去炸浮桥,让德国人知道泰晤士河不是他们能过的!”士兵们手忙脚乱地倒油,汽油桶上印着“伊朗产”的字样,是从波斯湾绕了大半个地球运来的,桶身还沾着印度洋的海盐。
黎明时分,德军的进攻信号弹划破天际。改进型“猎豹”歼击车率先开火,75毫米穿甲弹拖着橘红色的尾焰呼啸而出,精准地击中一辆“克伦威尔”坦克的装甲接缝处,炮塔瞬间被掀飞,残骸在河面上溅起巨大的水花。“V-2”火箭拖着长长的白色尾焰升空,在英军弹药库上空炸开,火光映红了半个河面,冲击波将对岸的英军碉堡掀翻了顶。
米勒的MG42机枪喷吐着火舌,新型子弹打在英军的钢盔上,发出清脆的“叮当”声,变形幅度比老型号小了许多——这是采用新淬火工艺的成果,穿透力提升了40%。他看着一名英军士兵抱着炸药包冲向浮桥,连忙调转枪口,子弹在那名士兵脚边形成一道火墙,逼得对方狼狈后退。
琼斯看着浮桥在德军工兵的抢修下不断延伸,抓起“PIAT”就扣扳机。榴弹擦着“猎豹”的侧面飞过去,在河堤上炸出个浅坑,扬起的泥土落在“猎豹”的装甲上,像给它盖了层灰被。“撤到第二道防线!”他嘶吼着后退,身后的弹药库因二次爆炸燃起冲天大火,冲击波掀飞了碉堡的顶盖,“快炸掉备用渡口!”
爆炸声震得河床发颤,河水掀起浑浊的浪涛。德军的浮桥暂时停了工,但工兵们很快换乘冲锋舟,将荷兰合金板一块块铺在水面上——这板子轻得两个人就能抬,浮力却惊人,一名工兵笑着对同伴说:“这玩意儿比咱们老家的木筏靠谱多了,去年在顿河用木筏,一半都沉了。”
佩特罗夫抱着炸药包,借着硝烟的掩护冲向英军的机枪巢。导火索在晨雾里拉出一道红线,他猛地将炸药包扔进巢内,转身翻滚到河堤后。爆炸声响起,机枪声戛然而止。他回头望去,阳光穿透硝烟,照在泰晤士河上,浮桥己架到河中央,“猎豹”歼击车正一辆接一辆地碾过桥面,履带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闪着金光。
激战到午后,德军终于占领了罗切斯特镇的一半区域。米勒靠在英军遗弃的弹药箱上喘息,发现箱子里的“克伦威尔”坦克炮弹还印着“1943”的字样,有些弹头的漆都剥落了,露出暗沉的金属色。他想起出发前机械师的话:“改进型‘猎豹’的夜视仪能在月光下看清300米外的水雷,这次稳赢。”他摸了摸身边的MG42机枪,枪管虽烫,却没有丝毫卡壳的迹象,心里突然涌上一股莫名的顺畅——好像用新钥匙开旧锁,每一个齿都卡得严丝合缝。
当天的战报送到柏林时,作战室的壁炉里己添了新柴,火焰舔着木柴,发出噼啪的声响。参谋官站在地图旁,朗声念道:
“第21装甲师占领罗切斯特50%区域,击毁英军‘克伦威尔’坦克32辆、反坦克炮47门。改进型‘猎豹’因装甲升级和发动机优化,零损失;‘V-2’火箭试射10枚,8枚命中目标,命中率80%,较上次提升60%,完成度65%——因英军炸毁备用渡口,后续部队难以跟进,推进受阻。”
“空军Ju-88轰炸机换装新型雷达告警器,该装置能提前30秒预警高射炮定位,成功规避英军高射炮17次,炸毁机场2座,完成度90%,损失8架,较上次降低40%。”
“海军鱼雷艇用改进型声呐(探测距离增加5公里,抗水流干扰能力提升30%)发现英军布雷舰,发射4枚鱼雷全部命中,击沉1艘,完成度100%,正返航补充鱼雷。”
“东线乌克兰仆从军在顿涅茨河埋设改进型磁引信地雷(采用防电磁干扰涂层,抗干扰能力提升50%),炸毁苏军T-34坦克5辆,阻滞苏军进攻达6小时,完成度90%。”
军工科研栏的汇报紧随其后:莱茵金属量产的改进型“猎豹”发动机,通过增加散热片密度和优化燃油喷射系统,故障率从25%降至8%;西门子研发的火箭制导系统,因加装了气压补偿装置,误差缩小至500米内;丹麦肉联厂的新熏制工艺,通过控制松木烟熏的温度和时间,让腌肉保质期延长至12个月,且含盐量降低30%,己批量配发给前线。
小胡子听完汇报,走到窗边望着柏林的夜空。远处的工厂区灯火通明,那是莱茵金属的工厂在连夜赶制“猎豹”的零件。他拿起笔,在战报末尾批注:“罗切斯特的推进需加快,让工兵用荷兰合金板搭建临时渡口,务必在三天内拿下全镇。”
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与壁炉里的火焰声交织在一起,像在为泰晤士河畔的铁流伴奏。
本章节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MIC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