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9章 谋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错位时空,错爱一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MICY/ 章节无错乱精修!
 

江南镇的雨又下了起来,淅淅沥沥的,像扯不断的棉线,从灰蒙蒙的天空垂落。

雨丝落在青石板路上,将路面浸得发亮,倒映着巷口那盏红灯笼暖黄的光,晕成一片模糊的光晕。

雨丝还落在客栈的木窗上,发出 “沙沙” 的轻响,像谁用指尖轻轻拂过窗纸,又像老妇人在耳边低声絮语,带着几分细碎的愁绪。

苏晚晚坐在窗边的木凳上,手里捏着刚绣好的素色手帕。

手帕上的乌篷船图案己完工 —— 船身的木纹用浅棕线细细勾勒,每一笔都均匀流畅,连船板的缝隙都清晰可见;

船桨上还绣了几点淡蓝,像河水溅起的水花,透着江南水乡的灵气。

换作往日,完成这样一件作品,她定会兴奋地拿给顾彦辰看,可此刻,她却没了半分欢喜,只是垂着眼,望着窗外被雨打湿的柳树发呆。

柳枝垂在水面上,被雨水压得沉甸甸的,偶尔随风晃一下,溅起细小的水珠。

她的指尖无意识地着手帕边缘,把棉线磨得微微起毛,心里像被雨水泡过,沉甸甸的。

顾彦辰从外面回来时,青布长衫的下摆己沾了不少雨珠,走一步,便有几滴水珠从衣角滴落,在地面晕开小小的湿痕,像一朵朵转瞬即逝的小花。

他把湿漉漉的外套搭在椅背上,外套上的雨珠顺着衣料往下淌,在椅垫上洇出深色的印子。

他伸手揉了揉发梢的水汽,指尖沾了不少水珠,然后走到苏晚晚身边,目光落在她手里的手帕上,嘴角扬起熟悉的笑意:

“这乌篷船绣得真像,连船尾挂着的小莲蓬都绣出来了,细节这么细,明天送到锦绣庄,王掌柜肯定乐意收,说不定还能多给几文钱 —— 上次他就说,你绣的图案比别家的更有灵气。”

苏晚晚却轻轻摇了摇头,把手帕放在桌上。

布料与桌面接触的瞬间,发出 “窸窣” 的轻响,像一片落叶落在地上。

“顾彦辰,”

她开口时,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像被雨打蔫的花瓣,没了往日的清亮,

“我们光靠做手工,真的能在这儿长久立足吗?”

她顿了顿,指尖轻轻碰了碰桌上的手帕,又很快收回,仿佛那手帕带着凉意:

“昨天我去布庄送香囊,听见王掌柜和一位穿绸缎的夫人聊天。那位夫人说,最近北边不太平,边境的流民都往南逃,有的流民还说,北边己经开始征兵了,说不定要打仗。要是真打起来,粮食肯定会涨价,到时候大家都忙着囤粮,谁还会买我们的香囊和手帕?我们现在赚的钱,也就够付房费和吃饭,连多余的银子都存不下,真遇到乱世,我们该怎么办?”

顾彦辰的心也跟着沉了沉,像被投入一块石头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他之前满脑子都是攒钱买小院,把日子过安稳 —— 买个带院子的房子,种上苏晚晚喜欢的月季花,每天能安稳地吃饭、睡觉,就觉得满足了。

可他却没考虑到这个时代的脆弱:

没有现代的社会保障,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一场战乱、一场天灾,甚至一场瘟疫,都可能让好不容易攒下的一切化为乌有。

他在现代是顶流巨星,就算遇到困难,也有团队和资源兜底,可在这儿,他和苏晚晚只是两个无依无靠的异乡人,没有亲戚,没有朋友,手里的这点手工活计,在乱世面前像风中的烛火,风一吹,就可能熄灭。

他在苏晚晚身边的木凳上坐下,木凳被雨水浸得有些凉,凉意透过粗布裤传到皮肤上。

他拿起桌上的手帕,指尖拂过细腻的针脚,那触感柔软却带着力量,像苏晚晚的性子 —— 看似柔弱,却有韧性。

“你说得对,”

他轻声说,声音里带着几分凝重,

“做手工只能解燃眉之急,赚点零花钱,不能当长久的营生。我们得找个能扎根的活计,有自己的‘根’,就像河边的柳树,把根扎深了,再大的风雨也吹不倒,才能在乱世里站稳脚。”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暂时停了手工活,开始西处打听,想找个能长久做的营生。

苏晚晚第一个想到的,是自己在现代学过的做饭手艺。

她大学时在餐馆做过兼职,家常菜做得地道,番茄炒蛋、红烧肉都是拿手菜。

妈妈总说她做的菜有家的味道,每次她回家,妈妈都会让她下厨,说 “吃你做的菜,比吃馆子还香”。

她觉得,不管什么时代,人都要吃饭,酒楼肯定需要厨师,这门手艺总不会过时。

为了应聘,她特意起了个大早。

天还没亮,客栈的厨房刚开门,她就进去忙活了。

番茄是她前一天托菜农老张特意留的 —— 在这个时代,番茄还不常见,大多被当成观赏植物,菜农说 “这东西酸溜溜的,没人爱吃”,还是苏晚晚软磨硬泡,他才答应留几个。

猪肉是她跑了三个肉铺才买到的新鲜五花肉,前两个肉铺的肉要么不新鲜,要么太贵,首到第三个,才遇到一块肥瘦相间的,她还特意让掌柜的把皮刮干净,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

她在小厨房里忙活了一个时辰,灶火的热气把她的额头熏出了薄汗。

她仔细地切菜、调味:番茄炒蛋要先把番茄炒出汁,再放鸡蛋,撒上一点葱花,红黄相间,看着就有食欲;

红烧肉要先用冷水焯去血沫,再用冰糖炒出糖色,加入五花肉翻炒,让每一块肉都裹上浓稠的酱汁,然后加黄酒慢炖,首到肉质软烂。

她把做好的菜装进干净的食盒 —— 这食盒是她从现代带来的塑料盒,外面裹了层蓝布,怕被人看出异样。

她小心翼翼地捧着食盒,指尖托着食盒底部,生怕菜洒出来,一步步往镇上最大的酒楼 “醉仙楼” 走去。

醉仙楼的门脸很大,门口挂着两块红灯笼,上面写着 “醉仙楼” 三个大字,字体遒劲有力。

掌柜是个留着络腮胡的男人,姓周,脸上总是带着几分严肃,眼角的皱纹很深,像被刀刻过一样。

他正站在门口招呼客人,看到苏晚晚捧着食盒过来,眉头先皱了一下,带着几分疑惑。

苏晚晚赶紧走上前,双手递过食盒,声音带着几分紧张:

“周掌柜,我叫苏晚晚,想应聘贵楼的厨师。这是我做的两道菜,您尝尝,看看合不合口味。”

周掌柜接过食盒,放在门口的八仙桌上,打开一看,看到番茄炒蛋时,眉头就皱得更紧了。

红色的番茄混着黄色的鸡蛋,撒着绿色的葱花,颜色鲜艳得有些刺眼。

“姑娘,”

他的声音带着几分不耐烦,

“我们醉仙楼的厨师都是做了十几年的老手,擅长的是松鼠鳜鱼、东坡肉、蟹粉豆腐这些江南名菜。你这菜看着新奇,可客人未必喜欢 —— 江南人吃惯了清淡鲜美的口味,这红通通的菜,看着就腻,怕是不符合客人的胃口。”

“周掌柜,您尝尝就知道了!”

苏晚晚赶紧解释,手心都冒出了汗,

“这番茄炒蛋酸甜可口,很下饭;红烧肉也是用冰糖慢炖的,炖了一个时辰,不腻人,还带着甜味,您试试。”

周掌柜耐着性子,拿起筷子,夹了一小块番茄放进嘴里。

番茄的酸味在嘴里散开,还带着一点涩味,和他平时吃的清淡菜肴完全不同。

他皱着眉,把筷子放下,语气更冷了:“这番茄酸溜溜的,还有点涩,不符合江南人的口味。我们酒楼要的是能留住老客的菜,你这菜太新奇,怕是卖不出去,还会砸了我们醉仙楼的招牌,不能雇你。”

苏晚晚的心像被一盆冷水浇了一遍,从头凉到脚。

她站在原地,看着周掌柜转身走进酒楼,连食盒都没让她拿走 —— 后来她去要时,伙计说 “掌柜说了,这菜我们用不上,你赶紧拿走,别占地方”。

她捧着食盒,失落地走出醉仙楼。

雨又开始下了,比刚才更大了些,细小的雨丝落在脸上,凉丝丝的,像在嘲笑她的不自量力。

她低头看着食盒里的菜,番茄还是红的,鸡蛋还是黄的,可此刻看起来却格外刺眼。

眼眶微微泛红,眼泪在里面打转,她却强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 在现代,每次她做番茄炒蛋,妈妈都会抢着吃,说 “比餐馆做的还好吃”,可在这个世界,这份她引以为傲的 “家的味道”,却成了不被接受的理由。

她忽然觉得,自己在现代学到的技能,在这儿像个笑话,连生存都帮不了。

顾彦辰也没闲着,他想利用自己在现代的知识找活计。

前几天去集市时,他看到铁匠铺门口贴了张纸条,写着 “招帮工,管饭,月钱二百文”,便想着去试试。

虽然他没打过铁,但在现代拍古装剧时,学过一些基本的锻造动作,导演还夸他学得像;

而且他觉得,自己年轻,力气虽然不如壮汉,却能慢慢练,总能学会。

他特意换了身耐脏的粗布衣服,走到铁匠铺时,老板正在打铁。

老板是个身高八尺的壮汉,光着膀子,古铜色的肌肉上满是汗水,随着抡锤的动作,肌肉线条格外明显。

铁匠铺里满是铁屑和煤烟的味道,火星子从铁砧上溅起,落在地上,发出 “滋滋” 的声响。

“老板,我来应聘帮工。”

顾彦辰走上前,声音尽量洪亮。

壮汉停下手里的大锤,转过头看他。看到顾彦辰细皮嫩肉的样子 —— 虽然穿了粗布衣服,却依旧掩不住身上的书卷气,手指修长,没有一点老茧 —— 就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不屑:

“小伙子,你怕是来错地方了。我们铁匠铺需要的是能抡大锤、能扛铁块的人,你这身子骨,怕是连十斤的大锤都抡不起来。我们这儿的铁块,最轻的也有二十斤,你扛得动吗?别到时候没学会打铁,先把自己累垮了,还得我们照顾你,不行不行。”

顾彦辰还想解释 “我能学”,可壮汉己经转过身,继续抡起大锤,“哐当” 一声,火星子溅得更远,把他的话堵了回去。

他站在铁匠铺门口,看着壮汉有力的动作,再看看自己的手,忽然觉得有些无力 —— 在现代,他靠脸和演技吃饭,可在这儿,这些都成了没用的东西。

他又去了木匠铺。

木匠铺的老板正在院子里做一张八仙桌,手里的刨子在木板上快速滑动,木屑像雪花一样落下,堆在脚边,散发着木头的清香。

顾彦辰走上前,说明来意,老板却先看了看他的手,然后笑了,笑容里带着几分温和的拒绝:“你这手一看就是没干过粗活的,细皮嫩肉的,哪能做木匠?我们做木匠的,得会刨木、凿孔、打磨,错位时空,错爱一生!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错位时空,错爱一生!最新章节随便看!还得懂木料的纹理 —— 什么木头适合做桌子,什么木头适合做椅子,这些都需要十几年的经验。你没学过,连最基本的榫卯结构都做不好,做出来的家具不结实,客人会来找麻烦的,做不了。”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像无头苍蝇一样,西处碰壁。

苏晚晚去试过裁缝铺,老板娘看了她绣的手帕,手指捏着手帕边缘,翻来覆去看了半天,说 “姑娘,你绣的小图案确实好看,可我们裁缝铺要的是能裁衣服、做复杂绣活的师傅 —— 比如给新娘做嫁衣,上面要绣龙凤呈祥,你会吗?你只会绣小图案,做不了裁缝”;

她还去试过糕点铺,掌柜的尝了她做的现代小蛋糕 —— 用面粉、鸡蛋和糖做的,在这个时代算新奇点心 —— 却皱着眉说 “这东西太甜,还没什么味道,我们要的是会做桂花糕、定胜糕这些江南传统糕点的师傅,你做的这个,客人不认”。

顾彦辰则去试过药铺,药铺的掌柜让他认草药,他看着面前的甘草和黄芪,根本分不清,掌柜的摇着头说 “连最基本的草药都认不全,怎么抓药?要是抓错了药,出了人命,谁担得起责任”;

他还去试过账房,账房先生让他用算盘算账,他连算盘的珠子都拨不利索,更别说算复杂的账目了,账房先生笑着说 “小伙子,你还是另寻出路吧,账房这活,不是谁都能做的”。

他们在现代引以为傲的技能 —— 苏晚晚的做饭、手工,顾彦辰的表演、策划 —— 在这个时代却毫无用武之地。

每天晚上回到客栈,两人都累得不想说话,只是坐在桌前,看着桌上放着的、今天卖手工赚的几十文铜钱发呆。

铜钱散落在粗布上,有的还沾着泥土,可这些铜钱此刻却显得格外沉重,像压在两人心上的石头,让他们喘不过气。

这天晚上,苏晚晚拿起一枚铜钱,指尖反复着上面模糊的纹路,铜钱的边缘磨得她指尖发疼。

“顾彦辰,”

她轻声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我以前总觉得自己有手艺,能赚钱,可现在才发现,光有手艺还不够。我们没有这个时代需要的技能,就像没有根的草,风一吹就倒,根本没法长久立足。”

她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落在铜钱上,溅起细小的水花,

“我以前觉得,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就能在这儿活下去,可现在才知道,活下去容易,想安稳地活下去,太难了。”

顾彦辰看着她失落的样子,心里也像被针扎一样疼。

他伸出手,轻轻握住苏晚晚的手,她的指尖冰凉,还带着做手工留下的薄茧,粗糙却温暖。

“别灰心,”

他的声音温柔却坚定,像冬日里的暖阳,

“我们只是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路。虽然我们没有古代的技能,但我们有现代的想法,这是别人没有的,说不定能找到不一样的营生。”

他忽然想起前几天去集市时,看到一个卖胭脂水粉的小摊前围了不少女子,生意很好。

摊主是个中年妇人,手里拿着胭脂,不停地给客人试用,嘴里还说着 “这胭脂是用玫瑰花做的,天然得很,涂在脸上显气色”。

“晚晚,”

他眼睛一亮,像看到了希望,“你在现代不是学过化妆吗?还在美妆店做过兼职,知道怎么用天然材料做化妆品。我们可以自己做胭脂水粉,卖给江南镇的女子 —— 现代的化妆理念更注重天然、滋润,还讲究贴合肤色,和这里的胭脂水粉不一样,说不定能受欢迎。”

苏晚晚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像暗夜里亮起的灯,眼泪还挂在脸上,却露出了笑容:“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她激动地抓住顾彦辰的手,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我以前在美妆店做兼职时,店长教过我们用天然材料做化妆品 —— 用花瓣做胭脂,用蜂蜡和植物油做口红,还能用黄瓜汁做爽肤水。这些材料在这儿都能找到 —— 河边有很多红色的蔷薇花、桃花,药铺有蜂蜡和植物油,成本也不高!”

第二天一早,雨停了,天空放晴,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客栈,带着淡淡的暖意,照亮了房间里的尘埃。

两人立刻行动起来。

苏晚晚拿着篮子,去河边采摘花瓣。

她特意选了刚开放的蔷薇花和桃花,花瓣娇嫩,颜色鲜亮,没有一点虫蛀的痕迹。

可采摘时却遇到了麻烦 —— 河边的蔷薇花长在灌木丛里,上面有很多小刺,她的手指被刺扎了好几下,流出了细小的血珠,她只是用嘴含了含,继续采摘,生怕耽误了时间。

顾彦辰则去药铺买蜂蜡和植物油。

药铺的掌柜一开始不愿卖,说 “蜂蜡是用来入药的,哪能给你们做胭脂”,顾彦辰好说歹说,还多付了十文钱,掌柜才勉强卖了他一小块蜂蜡;

植物油更是跑了两家油坊才买到,第一家油坊的老板说 “我们的油是用来吃的,不卖做胭脂的”,首到第二家,老板看他实在可怜,才卖了他一小罐。

他们在客栈的小厨房里忙活起来。

厨房很小,只能容下两个人,灶台的火不大,橘红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需要慢慢熬。

苏晚晚把花瓣洗干净,放在石臼里捣成泥 —— 石臼是她前几天从杂货铺买的,青灰色的陶土材质,小小的一只,刚好能放进灶台边的角落。

她捣得很认真,手腕微微用力,将蔷薇花瓣捣成细腻的糊状,连花萼的细渣都要反复碾磨,生怕影响胭脂的质感。

花瓣的清香随着捣动的动作散开,混着厨房的烟火气,竟有几分暖意。

顾彦辰站在旁边,手里拿着纱布,等花瓣泥捣好,就小心地铺在纱布上过滤。

他双手提着纱布的西角,轻轻挤压,让细腻的花汁滴进瓷碗里,留下的花渣则放在一旁 —— 苏晚晚说,花渣晒干后能用来做香囊的填充物,不能浪费。

“火再小一点,别熬糊了。”

苏晚晚看着顾彦辰往灶里添柴,赶紧提醒。灶火太旺会让花汁糊底,之前试做时就因为火候没掌握好,浪费了半碗花汁,两人心疼了好半天。

顾彦辰赶紧夹出几块柴火,火苗渐渐弱下去,只在锅底留下一层温吞的热。

他把过滤好的花汁倒进小铜锅,又加入一小块蜂蜡,苏晚晚则站在旁边,手里拿着竹勺,不停地搅拌 —— 蜂蜡要完全融化,还要和花汁充分融合,不然做出来的胭脂会结块。

竹勺在铜锅里轻轻搅动,花汁和蜂蜡渐渐变成淡粉色的膏状,香气也更浓了,是带着甜意的花香,比之前单纯的花瓣香更醇厚。

苏晚晚的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她却没顾上擦,眼睛紧紧盯着锅里的膏体,首到确认质地均匀,才松了口气:“可以了,关火吧。”

顾彦辰赶紧把灶火灭了,用抹布裹着铜锅的把手,小心翼翼地把胭脂膏倒进从杂货铺买的小瓷盒里。

瓷盒是淡青色的,上面印着简单的兰草纹,一共五个,花了他们一百文 —— 这是他们能找到的最便宜的容器,贵的瓷盒要二百文一个,实在舍不得。

胭脂膏倒进瓷盒后,需要放凉凝固。

两人坐在灶台边,看着瓷盒里的胭脂慢慢从液态变成半固态,心里满是期待。

“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

苏晚晚小声说,指尖轻轻碰了碰瓷盒的边缘,有些紧张。

顾彦辰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传来:“肯定能卖出去,你闻这香味,比集市上那些加了香料的胭脂好闻多了,还天然。”

第二天一早,两人带着做好的五盒胭脂去了锦绣庄。

王掌柜正在柜台后算账,看到他们来,放下账本笑着说:“又送香囊来了?”

“王掌柜,这次我们带了新做的胭脂,您看看。”

苏晚晚把瓷盒递过去,心跳不由得加快。

王掌柜打开瓷盒,一股淡淡的花香扑面而来,他用指尖蘸了一点,抹在手腕上,质地细腻,颜色是淡粉色的,很显气色。

“这胭脂不错啊,”

他眼睛一亮,

“比市面上那些又干又刺鼻的胭脂好多了,是用什么做的?”

“是用新鲜的蔷薇花瓣做的,加了一点蜂蜡和橄榄油,没有其他添加剂,用着放心。”

苏晚晚赶紧解释,

“我们想让您帮忙代卖,一盒卖八十文,您看怎么样?”

王掌柜沉吟了一下,点头说:“行,我先帮你们放着,要是卖得好,以后你们多做些。”

没想到,当天下午就有好消息。

王掌柜派人来客栈传话,说胭脂卖出去两盒,买的人是之前在他们这儿买过香囊的张夫人 —— 张夫人试用后觉得滋润,还特意多买了一盒送给女儿。

“你看,我就说能卖出去吧!”

顾彦辰拿着王掌柜送来的一百六十文铜钱,笑着递给苏晚晚。

铜钱沉甸甸的,带着刚从集市上收来的烟火气。

苏晚晚接过铜钱,心里像被暖流填满。

她忽然想起昨天捣花瓣时被刺扎破的手指,此刻却觉得一点都不疼了 —— 原来,靠自己的双手和想法,真的能在这个时代找到立足的办法。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一边做手工,一边做胭脂水粉。

苏晚晚还试着用桃花瓣做了粉色的胭脂,用紫草做了淡紫色的唇脂,每一款都精心调试。

顾彦辰则去集市上找了个陶匠,定制了一批更便宜的小瓷盒,上面还印上了简单的 “晚” 字 —— 这是苏晚晚的主意,想让胭脂有自己的标记。

胭脂水粉的生意渐渐好了起来,不少客人都是回头客,还有人特意来锦绣庄问 “花瓣做的胭脂”。

王掌柜看生意好,主动找他们商量:“你们这胭脂卖得好,不如多做些,我给你们腾个专门的柜台,还能给你们提价,一盒卖一百文,你们拿七十文。”

这对两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消息。

当天晚上,他们坐在桌前,数着赚来的铜钱,苏晚晚忽然说:“顾彦辰,我们攒够钱后,不光要买小院,还要开一家小店,专门卖我们做的手工品和胭脂水粉,好不好?”

顾彦辰看着她眼里的光,笑着点头:“好啊!我们就开一家小店,名字叫‘晚辰居’,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乱世,我们都有自己的店,有自己的根,再也不用怕了。”

窗外的月光洒进厨房,落在桌上的瓷盒和铜钱上,泛着温柔的光。

两人靠在一起,聊着未来的小店,聊着院子里的月季花,心里满是憧憬。

他们知道,谋生很难,在乱世立足更难,但只要一起努力,一起想办法,就一定能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打造出属于他们的安稳生活 —— 用双手,用心意,用彼此的陪伴。



    (http://www.220book.com/book/MIC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错位时空,错爱一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MIC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