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9章 政策研究室的“空降兵”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仕途:零州风起 http://www.220book.com/book/MIPU/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仕途:零州风起

马邦国那双紧紧抓住李秦旗胳膊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那张布满岁月沟壑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的狂喜。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竟然还能在燕台这个代表着国家最高智慧殿堂的地方,再次遇到这位改变了他后半生命运的年轻人。而李秦旗,看着眼前这位两鬓斑白却精神矍铄的老前辈,心中也涌起一股久别重逢的暖流。他知道,自己在这个陌生的新战场上,不再是孤身一人了。

“马老,您……您怎么会在这里?”李秦旗的声音里,也充满了意外和惊喜。

“嗨!说来话长了!”马邦国拉着李秦旗,走到办公室一个僻静的角落,生怕打扰到其他正在工作的研究员。他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往事的感慨,“自从您走了之后,青溪县的天,就彻底晴了。后来省里组织部搞机构改革,看我这把老骨头,在文化研究上还有点墨水,就把我从宣传部调到了省社科院。我啊,也没别的本事,就只会跟那些老掉牙的故纸堆打交道。前年,我写了一篇关于楚南地区‘棚民文化’流变的研究论文,也不知道走了什么运,被上面一位领导看到了,说我这个研究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就把我借调到这里,参与一个国家级的文化史志项目。”

马邦国说得轻描淡写,但李秦旗却听出了其中的不易。他知道,马老能从一个县城的“养老干部”,一步步走到国家级的政策研究室,这背后,必然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汗水。这不仅仅是运气,更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对文化事业那份深沉的热爱和坚守,终于开出的善果。

“马老,您才是深藏不露啊。”李秦旗由衷地赞叹道。

“我算个啥哟,就是个打杂的。”马邦国摆了摆手,随即又用一种审视的、带着几分好奇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李秦旗,“倒是你,小李……哦不,李研究员,你这又是唱的哪一出?我可听说了,你在驻京办那可是立了天大的功劳,按理说,现在起码也得是个正儿八经的厅局级一把手了,怎么……怎么也跑到我们这个清水衙门来了?”

李秦旗笑了笑,没有解释自己的真实任务,只是含糊地说道:“组织安排,让我来这里多学习,多沉淀一下。”

马邦国是何等的人精,他一听这话,就知道其中必有内情。他没有再追问,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里多了一丝了然。他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绝不是池中之物,他来这里,必然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

两人的重逢,像一滴温水,滴进了这间略显冰冷和严肃的办公室。但很快,李秦旗就感受到了来自这个新环境的、无形的压力和排斥。

政策研究室,是真正的“智囊团”,这里的人,个个都顶着名校博士、高级研究员的头衔,每一个人的履历拿出来,都足以让人眼花缭乱。他们习惯了用理论、数据和模型说话,对李秦旗这样一个从地方基层“火箭式”蹿升上来的“空降兵”,骨子里就带着一种审视和不信任。

他们认为,李秦旗不过是靠着处理了几件“上不了台面”的地方纠纷,走了狗屎运,才被高层看中。在他们这些象牙塔里的精英看来,李秦旗身上那股子“江湖气”和“实干作风”,与这里严谨、纯粹的学术氛围,格格不入。

李秦旗报到的第一天,办公室主任给他安排的工作,是整理过去十年,所有关于“西部地区农村厕所改造”的政策文件和调研报告。这是一个极其枯燥、繁琐,且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体力活”,通常都是交给新来的实习生做的。

办公室里,那些研究员们,虽然嘴上不说,但那不经意间投过来的、带着几分轻蔑和看好戏的眼神,己经说明了一切。他们就是要用这种方式,给李秦旗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这里,不是他那个可以凭着一股子蛮劲和“小聪明”就能呼风唤雨的地方。这里,讲的是资历,是学术,是背景。

李秦旗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他只是默默地,将那堆积如山的文件,一摞一摞地搬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戴上眼镜,开始一页一页地,认真地翻阅起来。

这份超乎寻常的耐心和镇定,让那些原本准备看他笑话的人,都感到有些意外。

而其中,对他敌意最明显的,是一个年纪与他相仿,戴着金丝眼镜,浑身散发着精英气息的年轻博士。他叫王浩辰,是研究室里最被看好的学术新星。他本科毕业于燕台大学,之后便去了山姆国,在华尔街一家顶级的投行工作了五年,手底下过过的资金,都是以百亿美刀计算的。三年前,他作为海外高端人才被引进回国,首接进入了这家顶级智囊机构。

王浩辰对李秦旗这种“土鳖”干部,向来是嗤之以鼻的。在他看来,李秦旗处理的那些所谓“棘手问题”,不过是些上不了台面的、低级的“人际关系学”,与他所从事的、能够影响国家宏观经济走向的“大棋局”,完全不在一个维度上。

在一次午餐时间的闲聊中,王浩辰端着咖啡,状似无意地走过李秦旗的座位,看了一眼他桌上那份关于“农村厕所”的文件,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

“李研究员,还在跟‘三农问题’较劲呢?也是,基层工作嘛,复杂。不像我们搞金融的,简单,就是一堆数字游戏。”他这话,看似是自谦,实则充满了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办公室里,响起了一阵压抑的窃笑声。

李秦旗缓缓地抬起头,扶了扶眼镜,脸上依旧是那副平静的微笑。他看着王浩辰,不紧不慢地说道:“王博士说得对,金融确实是数字游戏。不过,我们国家有九亿农民,他们每天面对的,不是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柴米油盐,吃喝拉撒。如果连他们最基本的‘方便’问题都解决不好,那我们玩的那些‘数字游戏’,不管看起来多么高大上,最终,可能都会变成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虚幻的泡沫。”

他这番话说得不卑不亢,绵里藏针,将王浩辰那看似高深的“金融理论”,瞬间拉回到了最朴素的“国计民生”的层面上。

王浩辰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他没想到,这个“土鳖”,嘴皮子竟然这么利索。他冷哼一声,没有再自讨没趣,转身走开了。

这场小小的交锋,让办公室里的人,第一次对李秦旗刮目相看。他们意识到,这个年轻人,好像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而马邦国,则在下班后,悄悄地把李秦旗拉到了一边,脸上带着几分担忧。

“秦旗啊,那个王浩辰,你别看他年轻,背景可不简单。他是咱们部里一位实权副部长的亲外甥。而且,他这个人,学术上确实有两把刷子,心高气傲,你以后,尽量别跟他起正面冲突。”马邦国语重心长地提醒道。

李秦旗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他知道,在这个新的环境里,他需要盟友,也需要时间。而马邦国,就是他最重要的那个盟友。

就在李秦旗以为自己会在这堆“厕所文件”里,消磨掉很长一段时间的时候,一个紧急任务,毫无征兆地,砸了下来。

研究室的主任,行色匆匆地走进办公室,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紧急通知!根据上级指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我们研究室,必须在三天之内,拿出一份关于‘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背景分析报告,作为一号内参,呈报给中枢财经领导小组!”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三天时间,拿出一份国家级的顶层决策参考报告,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主任的目光,在办公室里扫了一圈,最终,落在了那个从华尔街回来的金融天才身上。

“浩辰同志,这个任务,事关重大,时间紧迫。你是我们这里最懂金融的专家,这个担子,你必须给我挑起来!”主任的语气,不容置疑。

王浩辰的脸上,露出了自信而骄傲的笑容。他知道,这是他一展才华,在更高层领导面前表现的绝佳机会。他看了一眼角落里还在埋头看“厕所文件”的李秦旗,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轻蔑。

他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接下这个任务。

李秦旗却在这时,缓缓地站了起来。

“主任,关于这个课题,我……我有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不知道……能不能也参与进来?”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看着他。一个连金融模型都看不懂的“土鳖”,竟然敢在这种国家级的课题上,挑战华尔街回来的天才?他这是疯了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MIP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仕途:零州风起 http://www.220book.com/book/MIPU/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