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国那帮害人精被连锅端,连队里就跟扒掉了顶棚的茅草屋,一下子亮堂了,透气了!
空气里那股子压得人喘不过气的霉味,好像一夜之间就被风吹散了。
人们走路腰板都首了不少,说话声也大了,脸上也有了笑模样。
再也不用提心吊胆,怕被人穿小鞋,怕干活时被人阴,怕吃饭时勺子抖三抖了。
天,是真他妈蓝了!
刘光福走在连队里,感觉都不一样了。
以前大家看他,是同情,是佩服他有点本事。
现在看他,那眼神里多了点别的东西,像是…信赖?甚至有点依赖?
“光福!来看看这犁头咋安?”
“刘技术员!这苗咋有点黄叶?”
“光福哥!晌午咱吃啥?”
屁大点事都有人来问他,好像他成了主心骨。
刘光福有点哭笑不得,但心里也受用。
这感觉,不赖!
比在西合院里当那个谁都能踹两脚的受气包,强到天上去了!
赵排长…现在该叫老赵了,停了职,天天窝在家里,门都不咋出,见了人也躲着走,没了往日的威风。
树倒猢狲散,说的就这。
连队暂时由一位姓孙的副排长管着。
老孙是个老实巴交的本地人,没啥大本事,但好处是听得进意见,不瞎折腾。
他第一时间就找来刘光福,态度那叫一个客气。
“光福啊,现在队里这情况…你也知道。以后技术上的事,得多靠你了!有啥好想法,尽管提!只要能增产,队里支持!”
刘光福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立马就把之前憋着没法搞的几个“小改良”提了出来。
比如,扩大苜蓿试种面积,改良盐碱地。
比如,搞个简单的堆肥坑,集中处理粪肥,提高肥效。
比如,组织个技术学习小组,把那些实用的土办法教给大家。
老孙一听,眼睛发亮,全盘同意:“好!好!就按你说的办!需要啥,跟队里说!”
没了赵家叔侄的掣肘,刘光福感觉浑身干劲十足!
他带着周卫国等一帮愿意干的知青和老乡,甩开膀子就干上了。
首先是那片盐碱试验田。
他之前“捡来”的那点苜蓿种子,长出的小苗绿油油的,长势喜人,跟旁边蔫了吧唧的庄稼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下不用他多说,大家都信了这玩意真有用!
刘光福趁机又“废品站淘宝”了几次,陆陆续续“变”出了更多苜蓿种子(当然是从空间拿),把试验田扩大了好几倍。
他还弄来点石膏粉(也是空间存货,谎称是买的),撒地里,说是能中和碱性。
其实管不管用他心里也没底,但架势得做足!
其次是堆肥坑。
他画了简单的图纸,带着人挖坑、砌砖、铺秸秆、撒粪肥…搞得有模有样。
虽然累得臭死,但看着那大坑一点点成型,想着以后能产出更多好肥料,大家都觉得值!
技术学习小组也搞起来了。
就在晚饭后的空地上,点个马灯。
刘光福也不藏私,把他知道的那点东西,什么看云识天气啊,什么土法防虫啊,什么简单农机维修啊,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大家听。
他讲得实在,不玩虚的,都是地里能用上的东西。
来听的人越来越多,连一些老农都蹲在旁边抽着旱烟听,时不时还点头插两句嘴,补充点经验。
气氛那叫一个好!
刘光福感觉自己真真正正在为这片土地做点事,这种成就感,比偷了赵卫国他叔的自行车还爽!
苏晚晴的变化最大。
没了李红霞那条疯狗盯着,没了那些恶毒的谣言,她就像久旱的秧苗逢了甘霖,整个人都舒展开来。
脸上有了红晕,笑容多了,甚至敢和别的女知青说笑打闹了。
她主动承担了技术学习小组的“文化教员”工作,帮大家认字,读报纸,记录技术要点。
她的字漂亮,说话温柔,很有耐心,大家都很喜欢她。
她和刘光福的接触,也从地下转到了半公开。
一起讨论技术问题,一起整理学习资料,光明正大,谁也说不出一句不是。
但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和悄悄流淌的情意,只有他们自己懂。
有时眼神对上,会 quickly 避开,然后嘴角忍不住上扬。
有时他讲课渴了,她会“恰好”递过来一碗温水。
有时她记录累了,他会“顺手”帮她搬下凳子。
这种细微处的关怀,比什么都甜。
刘光福觉得,这北大荒的日子,总算有点盼头了,有点像人过的日子了。
当然,麻烦事也不是没有。
赵卫国虽然倒了,但还有几个以前跟着他混的本地青年,心里不服气,偶尔还会阴阳怪气几句,或者干活时偷点懒。
刘光福也不惯着他们。
该批评批评,该扣工分扣工分。
现在他有老孙支持,有群众基础,腰杆子硬,不怕他们炸刺。
几次下来,那几个刺头也老实了。
连队的工作渐渐走上了正轨,甚至比赵排长在的时候还有效率。
眼看着地里庄稼长势越来越好,苜蓿地一片生机勃勃,堆肥坑也开始冒出热气…
大家的干劲更足了,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希望。
场部的王主任下来检查了一次,看到连队焕然一新的气象,也很惊讶。
尤其是看到那片长势良好的苜蓿地和像模像样的堆肥坑,听了老孙的汇报,知道都是刘光福带头搞的,看刘光福的眼神都变了。
“嗯,小伙子不错!确实有点想法!好好干!”他难得地表扬了一句,虽然还是板着脸,但语气缓和了不少。
刘光福知道,这算是初步通过了“官方认证”。
他心里更踏实了。
晚上,他再次来到破窝棚。
那里放着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和一支钢笔。
还有一张纸条,字迹娟秀,带着笑意:
“赠给我们的刘老师。愿前程似锦。”
刘光福拿着笔记本和钢笔,心里暖烘烘的。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礼物,更是她的期望和祝福。
他深吸一口夜晚清冷的空气,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
过去的阴霾己经扫清,未来的道路就在脚下。
虽然他依旧是个知青,依旧在这片黑土地上奋斗。
但他不再孤独,不再无助。
他有了一起奋斗的伙伴,有了施展能力的空间,还有了…那个默默支持他、懂他的人。
他知道,新的生活,真的开始了。
也许还会有风雨,还会有挑战。
但他相信,只要脚踏实地,一步步往前走,日子总会越来越好。
他抬头看了看星空,握紧了手中的钢笔。
得更加努力才行啊。
为了不辜负这片土地,不辜负这些信任他的人,也不辜负…那份悄然生长的美好情愫。
他转身,朝着灯火通明的连队走去。
脚步坚定,背影挺拔。
黑夜终将过去,他们正在亲手创造自己的黎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MIS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