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儿越来越热,地里的活儿也到了最吃劲的时候。
锄草、追肥、防病虫害…一样接一样,忙得人脚打后脑勺。
刘光福整天泡在地里,带着技术小组的人到处跑,查看苗情,解决实际问题。
皮肤晒得黝黑发亮,胳膊上的腱子肉疙瘩瘩的,看着比本地青年还壮实。
苏晚晴也没闲着,图书角办得有声有色,她还组织了个识字班,教那些没念过书的老职工和家属认字,耐心又好,大家都很喜欢她。
两人各忙各的,但心却贴得更近了。
有时在地头碰上,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能消除大半天的疲惫。
刘光福甚至开始偷偷攒钱,琢磨着等秋收了, maybe 能跟队里申请点木料砖头,把那个破窝棚好好修修,弄成个正经的技术站兼图书室…
日子虽然累,但有奔头,有希望,像这黑土地里的庄稼,噌噌地往上长。
然而,一场谁也没料到的风暴,正悄然从远方袭来。
这天下午,天气闷热得厉害,一丝风都没有。
刘光福正带着人在玉米地里锄草,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
突然,连队那头的大喇叭刺刺啦啦响了一阵,然后开始播放一段字正腔圆、但内容极其炸裂的新闻!
“…中央决定,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凡是符合招生条件的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
大喇叭的声音在空旷的田野上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惊雷,劈在每个人心头!
地里干活的人们全都愣住了,手里的锄头僵在半空,脸上的表情凝固了。
仿佛时间都停止了。
几秒钟死一样的寂静之后。
轰!
整个人群像炸开的油锅,瞬间沸腾了!
“啥?!恢复高考?!”
“真的假的?!能考大学了?!”
“我的娘啊!这不是做梦吧?!”
惊呼声、质疑声、狂喜的尖叫声混杂在一起,震得玉米叶子都似乎在颤抖!
多少人愣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多少人的眼睛瞬间就红了!眼泪毫无征兆地涌了出来!
上大学!这是多少知青藏在心底、几乎快要磨灭的梦想!是他们离开城市、踏上这片黑土地时,最深处的、不敢轻易触碰的痛!
现在…希望竟然就这样毫无预兆地、劈头盖脸地砸了下来!
刘光福也懵了。
高考?
恢复高考了?!
他脑子里嗡嗡作响,前世关于这段历史的模糊记忆碎片般涌现。
77年!真的是77年恢复高考!
这可是改变无数人命运的大事!
他下意识地扭头,看向不远处的苏晚晴。
她正呆呆地站着,手里的记录本掉在了地上都毫无察觉。
她脸色煞白,嘴唇微微颤抖着,一双眼睛死死盯着大喇叭的方向,里面充满了极度震惊、难以置信、以及…一种死灰复燃般的、灼热的光芒!
那是一种刘光福从未在她眼中看到过的、近乎燃烧的渴望!
对了!苏晚晴是资本家大小姐,但她更是知识分子!她读过书!有文化!她本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高考…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刘光福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攥了一下,有点疼,有点慌,又有点为她高兴。
混乱中,人们己经没心思干活了,全都围拢到一起,激动地议论着,争吵着,一遍遍确认着广播里的每一个字。
“啥条件?啥条件能报名?”
“得考试!考上了就能回城上学!”
“真的能回城?!”
“…”
消息像野火一样燎过整个连队,每一个角落都沸腾了!
晚上吃饭,食堂里根本没人好好吃饭,全都在说高考的事。
兴奋、激动、憧憬、焦虑、怀疑…各种情绪交织着。
有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有人唉声叹气,觉得自己早就把学的那点东西还给了老师。
有人冷嘲热讽,说这是白日做梦,名额那么少,哪轮得到咱们?
刘光福默默吃着饭,眼睛却一首留意着苏晚晴。
她坐在女知青那桌,低着头,吃得心不在焉,但紧紧攥着筷子的手,和微微发亮的眼神,泄露了她内心的波涛汹涌。
她知道刘光福在看她,偶尔抬起头,眼神碰撞,又 quickly 躲开,里面情绪复杂。
晚饭后,刘光福在去图书角的路上,“偶遇”了苏晚晴。
周围没什么人,只有夏虫在唧唧鸣叫。
两人沉默地走了一段。
“你…听到了吧?”刘光福先开口,声音有点干涩。
“嗯。”苏晚晴轻轻应了一声,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又是一阵沉默。
“你…想去吗?”刘光福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心提了起来。
苏晚晴停下脚步,抬起头看着他,月光下,她的眼睛亮得惊人。
“想。”她没有任何犹豫,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这是我…唯一能抓住的机会了。”
刘光福的心沉了一下,但又立刻为自己那点自私感到羞愧。
他应该为她高兴!
“那就去考!”他斩钉截铁地说,语气甚至比她还坚定,悲恒河的于小鱼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你必须去考!你肯定能考上!”
苏晚晴看着他,眼圈微微红了,带着一丝感动和…愧疚?
“可是…连队这边…还有技术站…图书角…”她低声说,这些都是他们的心血。
“哎呀!这算个啥!”刘光福大手一挥,故作轻松,“没了张屠户,还吃带毛猪啊?离了咱俩,连队还不转啦?你放心!有我呢!你只管安心复习!”
“复习…”苏晚晴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哪有那么容易…这么多年没摸书本了…资料也没有…而且,我这成分…”
成分问题,像一道无形的枷锁,瞬间让两人之间的气氛沉重起来。
刘光福也皱起了眉头。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政审能过吗?
但他立刻又把这点担忧压了下去:“先别想那么多!第一步是复习!把试考好!其他的,到时候再说!车到山前必有路!”
他看着苏晚晴,眼神无比认真:“你需要啥?复习资料?我想办法!”
苏晚晴看着他眼中毫无保留的支持和信任,心中涌起巨大的暖流,冲散了不安和犹豫。
她用力点了点头:“嗯!”
这一刻,两人之间似乎达成了某种重要的共识。
从第二天起,连队的氛围彻底变了。
很多知青干活时都明显心不在焉,眼神飘忽,嘴里念念有词,显然在偷偷背公式记单词。
找苏晚晴问字、借书的人突然多了起来,都是拐弯抹角地想打听学习的事。
苏晚晴更加忙碌了,但她眼神里的光彩却越来越盛。
刘光福说到做到,立刻行动起来。
复习资料是头等大事!
这穷乡僻壤,去哪搞高中的复习资料?
他想到了场部!想到了之前去开会认识的其他连队的知青!
他立刻去找老孙排长。
“排长!苏晚晴同志想报名高考!这是好事啊!咱连队要是出个大学生,脸上也有光不是?就是…这复习资料太难搞了…您看…”
老孙吧嗒着旱烟,沉吟了一下。
他对高考这事不太感冒,觉得是不务正业,但刘光福开口了,而且说的也有点道理。
“行吧,给你开个介绍信,你去场部看看,能不能想办法淘换点。队里…最多给你报销点路费。”
“哎!谢谢排长!”刘光福要的就是这个!
他拿着介绍信,立刻动身去场部。
场部也一样沸腾了,书店门口排起了长队,都是打听复习资料的,但早就卖断货了。
刘光福不死心,又去找之前开会认识的几个知青朋友。
东拼西凑,软磨硬泡,用自己攒的粮票、肉票甚至一点小钱,总算换来了几本破旧不堪、不知道转了多少手的旧课本和几页手抄的复习提纲。
如获至宝!
回来之后,他第一时间把资料给了苏晚晴。
看着那几本边角卷曲、字迹模糊的旧书,苏晚晴激动得手都在抖。
“谢谢…太谢谢你了…”她声音哽咽。
“谢啥!赶紧看!”刘光福比她还急,“有啥不懂的,记下来,我想办法找人问!”
他自己也拿起一本翻了翻,嚯!好多题他都不会!看得头大!
但为了苏晚晴,他拼了!
从此,刘光福的生活又多了一项重要任务——帮苏晚晴搞学习资源。
他利用一切外出机会,到处搜罗复习资料,哪怕只是一张写了几个公式的纸片,也宝贝似的带回来。
他还发动周卫国等关系好的知青,让他们也帮忙留意。
图书角晚上熄灯后, often 会亮起一盏小小的煤油灯。
苏晚晴在那里熬夜苦读,刘光福就坐在不远处,假装看技术书,实则陪着她,顺便帮她望风。
有时她会遇到难题,眉头紧锁。
刘光福就凑过去,虽然他大多也看不懂,但会笨拙地安慰:“不急,慢慢想,肯定能会。”
有时她会因为压力太大,偷偷掉眼泪。
刘光福就手足无措地递过一块干净的手帕,嘴里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没事,考不上也没啥,咱就在这儿,也挺好…”
但苏晚晴总是很快擦干眼泪,更加用力地啃书本。
她知道,这个机会有多珍贵,背后那个人,为她付出了多少。
连队里,想要复习的人越来越多,但资料奇缺。
刘光福和苏晚晴商量了一下,决定把他们有限的资料共享出来,在图书角搞了个小小的“复习角”,愿意学的都可以来看,来抄。
这一举动,赢得了更多人的感激和尊重。
虽然明面上大家不说,但心里都清楚,刘光福和苏晚晴,是真正为大家着想的人。
高考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它带来了希望,也带来了焦虑和竞争。
但无论如何,一条新的道路,己经铺在了许多知青的脚下。
夜色深沉。
图书角的灯光下,苏晚晴埋首书海,侧脸认真而柔美。
刘光守在一旁,看着她的身影,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不舍,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为她感到高兴和骄傲。
他知道,她属于更广阔的天空。
而他,愿意做那块垫脚石,送她飞翔。
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在为命运,奋力一搏。
北大荒的星空下,梦想的种子,正在悄然发芽。
(http://www.220book.com/book/MIS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