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二年夏季的江南,暑气正浓,苏州城外的双季稻田却一片金黄。早稻穗子沉甸甸地垂着,风吹过便掀起金色的稻浪,农户们手持镰刀,弯腰收割的身影在田间错落,欢声笑语伴着稻穗断裂的 “沙沙” 声,构成一幅热闹的丰收图景。周时砚站在田埂上,身旁的苏明宇递来一份亩产记录表,上面鲜红的 “600 斤 / 亩” 格外醒目。
“陛下,这双季稻首季丰收远超预期!” 苏明宇的声音难掩兴奋,“咱们年初通过漕运水闸调节水源,早稻扬花期缺水时,打开上游水闸补水;晚稻插秧后遇梅雨,又及时开下游水闸排涝,完美解决了‘早稻缺水、晚稻积水’的难题。苏州这千亩试验田,早稻亩产 600 斤,比传统单季稻足足提升 50%,晚稻按目前长势,亩产也能有 550 斤!”
周时砚弯腰摘下一穗早稻,搓开稻壳,的米粒落在掌心。不远处,农户王阿婆正抱着装满稻谷的竹筐,笑着朝这边走来:“陛下!您快看看俺家的稻子!这一亩地收了 620 斤,比去年多种了一季,俺家今年能存下两石粮,冬天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王阿婆的孙子也跑过来,手里拿着用新稻壳做的稻草人,蹦蹦跳跳地说:“爷爷说,今年粮多,还能给俺买新棉袄!”
田间的农艺师傅们也没闲着,正手把手教农户们 “早稻收割后快速插秧” 的技巧:“早稻割完要赶紧翻地,晚稻秧苗不能等,趁着土壤还湿,插下去成活率才高!” 农户们学得认真,连往年怕累偷懒的年轻后生,如今也干劲十足 —— 双季稻的丰收,让他们实实在在看到了日子变好的希望。
与此同时,北疆雁门关外的冬麦产区,也迎来了试种成功的喜悦。流民骑兵家属李铁柱,原是漠南流民,去年响应朝廷 “农牧结合” 号召,带头在自家 500 亩牧场里划出 100 亩试种冬麦。如今冬麦成熟,金黄色的麦浪在草原上延展,与远处的牛羊群相映成趣。
“李大哥,你这冬麦真能收 300 斤一亩?” 邻居牧民巴特尔牵着马,站在麦田边满脸好奇。李铁柱笑着挥起镰刀,割下一束麦穗递给他:“你看这麦粒,多!农艺师傅说,这冬麦耐寒,秋天种下去,冬天不用管,开春浇点水,五月就能收,正好跟咱们的燕麦衔接 —— 收完冬麦种燕麦,一年两收,粮食根本吃不完!”
巴特尔接过麦穗,搓出麦粒放进嘴里嚼了嚼,清甜的麦香在口中散开。他眼睛一亮:“这麦能做你们汉人的馒头吗?去年在通商市场吃了一次,俺家娃一首念叨!” 李铁柱哈哈一笑:“当然能!等收完麦,俺教你做,以后咱们草原人也能天天吃白面馒头!”
没过几日,巴特尔家的蒙古包里就飘出了馒头香。他的儿子捧着热气腾腾的馒头,咬得满嘴都是:“爹,这比奶疙瘩好吃!以后咱们天天做馒头吃!” 巴特尔看着儿子的模样,心中满是感慨:“以前冬天只能吃晒干的肉干和奶酪,哪敢想能天天吃白面?还是大靖的种子好,让咱们牧民也能安稳过冬。”
农业丰收的同时,粮食储备与调配机制也在同步完善。苏明宇按周时砚的指令,在全国新增 20 个 “常平仓”—— 江南水网密集,设 10 个平仓储粮(主要存双季稻),应对夏季洪涝;北疆设 5 个平仓(存冬麦与杂粮),保障冬季牧民口粮;中原设 5 个平仓,作为南北粮食调配的枢纽。
常平仓的 “粮价调节机制” 更是让百姓安心:每当粮价低于成本价(江南稻子每石低于 400 文、北疆冬麦每石低于 350 文),官府便以高于市场价 10% 的价格收购粮食,避免农户 “谷贱伤农”;若粮价高于市场价(江南每石超 500 文、北疆超 450 文),则开仓放粮,平抑物价。景和二年全年,全国粮价波动始终控制在 5% 以内,苏州农户陈阿公说:“以前逢年过节粮价就涨,现在不管啥时候买粮,价钱都差不多,景和帝真是让咱们永远不缺粮!”
粮食的丰足,也彻底推动了流民的农业转型。截至景和二年秋,全国原流民中 80% 己转为 “专业农户”,中枢在各地设立 “农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实现 “三统一”:统一育种(由农艺师傅提供优质新种)、统一耕作(共享农具与灌溉设施)、统一销售(合作社与粮商、漕运码头签订长期协议,避免农户被压价)。
苏州流民合作社的首次双季稻销售,便交出了亮眼成绩 ——500 户流民农户,共销售早稻 1.2 万石,扣除成本后,每户平均增收 20 两银子。流民老陈拿着刚到手的银子,激动得手都在抖:“俺以前乞讨的时候,连饭都吃不饱,现在不仅有地种,一年还能赚 20 两,能给俺家娃娶媳妇了!再也没人说俺是‘流民’了!”
合作社还为农户提供 “农具租赁” 服务,流民没钱买曲辕犁、龙骨水车,可向合作社低价租赁,秋收后用粮食抵扣租金。流民李阿壮租了一具曲辕犁,秋收时比别人多收了 100 斤稻子:“这农具好用,俺明年攒够钱,就自己买一具,再多租两亩地,好好种地过日子!”
当晚,周时砚在东宫查看全国农业报表,靖安的提示音突然弹出,界面上 “粮食安全指标” 一栏亮起耀眼的绿灯:【农业一年两熟全面落地,江南双季稻推广面积超 500 万亩,北疆冬麦试种面积达 100 万亩,全国粮食总产量较去年提升 40%,粮食自给率达 120%(超盛世标准 100%);百姓温饱率稳定在 95%,较年初提升 2%;“粮食安全” 核心指标超额达成!奖励 “农业技术推演” 功能:可输入新作物品种(如西域棉花、番薯),预测其在大靖不同区域的适配性、产量及种植技术要求,为后续农业提质提供科学支撑!】
苏清欢端着一碗新煮的米粥走进来,粥里加了新收的早稻米,香气浓郁。“今日御膳房用双季稻熬了粥,你尝尝,比普通米更软糯。” 周时砚接过粥,喝了一口,温热的粥滑过喉咙,满是丰收的香甜。他望向窗外,月光下的皇宫安静祥和,远处隐约传来农户归家的歌声。
“粮食是民生的根本,粮丰了,百姓才能安心,盛世才有根基。” 周时砚放下碗,对苏清欢说,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明年咱们再推广些新作物,让大靖的田野更丰收,百姓的日子更红火。”
苏清欢点头微笑,手中拿着一份农艺师傅送来的 “西域棉花引种可行性报告”:“等明年春天,咱们就试试种棉花,要是成功了,百姓冬天就能穿上更暖和的棉衣了。”
东宫的灯光下,两人并肩看着报表上的丰收数据,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户户百姓的安稳生活。农业双熟的成功,不仅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更让流民彻底扎根土地,成为大靖盛世最坚实的民生基石。
作者“袁老头”推荐阅读《大靖罪子:皇爷爷!你吃杂粮饼吗》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MJR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