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78 章:科举新科开,寒门展锋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靖罪子:皇爷爷!你吃杂粮饼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MJRO/ 章节无错乱精修!
 

京城国子监的朱红大门前,挂着两幅醒目的黄绸榜文 —— 左侧写着 “科举新政科目”,右侧列着 “考场监督规则”。初春的暖阳洒在榜文上,吸引了无数考生驻足围观,其中不少身着粗布衣衫的寒门学子,望着 “实务策论占比六成” 的字样,眼中满是激动与期待。

“取消经义默写,增考实务策论与民生案例分析,这可是咱们寒门的机会啊!” 江南学子陈默攥着手中的备考册,声音难掩颤抖 —— 他父亲是京郊开荒流民,靠种燕麦谋生,此次科举若能中第,便是全家唯一的翻身希望。

这正是周时砚推行的科举新政核心:科目上,摒弃以往 “死记硬背经义” 的旧规,以 “实务策论”(考题围绕流民安置、边疆防务、农具改良等现实问题)占比 60%,“民生案例分析”(如 “如何处理灾年粮荒”“如何防控乡村疫症”)占比 30%,仅留 10% 的基础经义考核;录取比例上,将寒门学子名额从 30% 提至 50%,明确 “不论出身,唯才是举”,杜绝世家子弟靠门第舞弊。

“开考时间到!考生按序入场,接受检查!” 监考官的高声呼喊,将考生们的注意力拉回。国子监内的十个考场外,早己设好三重监督:寒门出身的御史负责核对考生身份,流民代表(京郊开荒组长老郑)协助观察入场秩序,每个考场配备三名监考 ——1 名世家官员、1 名寒门官员、1 名禁军,形成相互制衡。

考生入场前,需接受禁军的严格搜身:“解下腰带,翻开书页,不得携带任何纸条、暗号!” 陈默看着身旁的世家子弟,见其藏在袖中的 “经义小抄” 被搜出,当场取消考试资格,心中对新政的公平性更添信任。入场后,每张试卷的考生姓名、籍贯处均被糊上白纸,只留编号,确保阅卷时 “只看文章,不问出身”。

三场考试历时九日,待考生离场,阅卷工作在国子监偏殿展开。林文彦作为主考官,坐在正中,两侧分坐五名世家阅卷官与五名寒门阅卷官。起初阅卷顺利,可到第三日,苏明宇(负责抽查阅卷记录)突然发现异常:编号 “丙字 37 号” 的试卷,开篇便提出 “流民开荒需配套水利设施” 的务实观点,却被世家出身的原吏部侍郎(阅卷官)评为 “空谈民生,缺乏经义根基”,仅给了三等分数;而另一篇观点空泛的经义文章,却被评为二等。

“李侍郎,这两份试卷的评分是否公允?” 苏明宇将试卷放在桌案上,语气带着质疑,“丙字 37 号策论详细列出了水利设施的修建成本、选址方案,可解决五万流民的灌溉问题,怎会是‘空谈’?而这份经义文章,除了引用典籍,无一字涉及实务,为何能得二等?”

原吏部侍郎脸色微变,却仍强辩:“科举本就重经义,实务不过是旁枝末节,老夫的评分并无不妥!”

“荒谬!” 周时砚恰好巡查阅卷现场,闻言冷声道,“朕推行科举新政,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大靖罪子:皇爷爷!你吃杂粮饼吗》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就是要选拔能解决民生问题的人才,而非只会死记硬背的书呆子!李侍郎若不能公正阅卷,便请出阅卷组!”

他当即下令:“所有试卷重新阅卷,由林太傅牵头,寒门与世家阅卷官各占一半,评分需两人共同签字方可生效,若有分歧,提交朕亲自裁定!” 原吏部侍郎虽心有不甘,却不敢违抗,只能悻悻地按新规则重新阅卷。

放榜当日,国子监外挤满了考生与百姓,高达两丈的放榜墙前人山人海。陈默挤在人群中,目光从榜尾一路向上扫,当看到 “状元:陈默(江南苏州,策论《流民开荒十策》)” 时,当场愣在原地,随后泪如雨下 —— 他不仅中了,还成了新科状元!

人群瞬间沸腾,百姓们纷纷围向陈默,欢呼道:“寒门出状元啦!这可是新政的好兆头!” 放榜墙前的前 10 名中,寒门学子占 6 名,世家学子占 4 名,其中榜眼是世家子弟,但其策论《边疆烽火台优化方案》也因务实可行,得到了周时砚的认可。

周时砚站在东宫放榜处,手持陈默的《流民开荒十策》,对百官道:“此策论提出‘按户分田、配套水利、免租三年’的具体方案,可首接在全国流民开荒区推行,这便是朕想要的人才 —— 能为百姓办实事,而非只会空谈经义!”

可欢呼声未歇,江南陆家家主陆鸿远便在朝堂上发难:“陛下(监国期间百官暂称周时砚为陛下),此次科举寒门录取比例过半,前 10 名寒门占 6,恐有偏袒之嫌,长此以往,恐失世家之心,动摇朝堂根基!”

“陆大人此言差矣。” 周时砚将陈默的策论递给百官传阅,“若世家子弟能写出如此务实的策论,能提出可落地的民生方案,朕为何不录取?此次录取的 4 名世家学子,皆是因策论有见地,而非靠门第。”

他话锋一转,宣布后续安排:“所有新科进士,先派往地方任职 —— 寒门学子多派往流民安置区、边疆县府任县丞或安置官,世家学子派往粮税重地任主簿,为期一年。考核优异者,再调回中枢任职。”

这一安排既给了寒门学子深入民生一线的实践机会,又回应了世家 “寒门学子缺乏行政经验” 的质疑,百官皆无话可说。陆鸿远看着手中的策论,再看朝堂上寒门官员与流民代表的支持,只能躬身应道:“陛下英明。”

放榜后的第三日,陈默带着行李前往京郊流民安置区任职。临行前,他来到东宫叩谢:“陛下推行新政,给了寒门学子机会,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为流民办实事,让他们早日安居乐业!”

周时砚看着眼前的年轻学子,仿佛看到了无数寒门人才崛起的希望。东宫的玉兰树己抽出新芽,正如大靖的新政与人才培养,在春风中蓬勃生长。他知道,科举新政只是开始,未来还需通过更多举措,让寒门与世家各展所长,共同为大靖的盛世添砖加瓦 —— 而这一切,都将在他正式登基后,稳步推进。



    (http://www.220book.com/book/MJR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靖罪子:皇爷爷!你吃杂粮饼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MJR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