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79 章:税制深改革,清查世家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靖罪子:皇爷爷!你吃杂粮饼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MJRO/ 章节无错乱精修!
 

户部衙门的议事厅内,烛火彻夜未熄。周时砚坐在主位,面前摊开的全国税银账簿上,密密麻麻标注着 “世家田产申报异常” 的红圈 —— 江南陆家申报田产 2 万亩,可流民反馈其实际耕种面积远超此数;京城崔家商税缴纳不足,却仍在城郊购置新庄…… 这些第三卷便暴露的逃税问题,如今成了税制改革的重中之重。

“诸位,世家逃税、小农负重,早己是大靖税制的沉疴。今日召你们来,便是要推行税制新政,彻底扭转此局。” 周时砚的声音透过议事厅,清晰传到每一位官员耳中,“新政分三策,需你们协同推行,不得有误。”

他指向账簿上的第一条批注,语气坚定:“第一,推行‘摊丁入亩’。此前按人口征税,无地流民、少地小农需缴纳的丁税,如今全部并入田产税 —— 有田者按亩缴税,每亩征银五分;无田者免征丁税,仅需缴纳少量人头税(每人每年五文)。此举可减轻底层百姓负担,也能让多占田产的世家如实缴税。”

“第二,调整世家商税。普通商户商税维持 10% 不变,世家商户商税从 10% 提升至 15%;但有例外 —— 若世家参与流民救济(捐粮、捐农具)或边疆军需供应(捐马匹、布料),凭官府凭证可减免 3% 商税,鼓励世家为国出力,而非一味谋私。”

“第三,设立‘税银公示制’。各州府每月初需在城门口张贴税银公示榜,详细列出上月‘征收总额、大户缴税明细、税银用途(如流民安置、边疆防务、医馆建设)’,由寒门御史与流民代表共同监督,若有隐瞒或挪用,即刻上报查处。”

新政细则一出,议事厅内顿时响起窃窃私语。户部侍郎(世家出身)面露难色:“殿下,‘摊丁入亩’与祖制‘按丁征税’相悖,恐世家难以接受;商税提升也可能引发商户不满,影响京城商贸……”

“祖制若不利于民生,便该改!” 周时砚打断他,目光扫过厅内,“此前江南粮价暴涨、世家截留官粮,皆因税制不公、世家逃税所致。若不改革,国库空虚,流民难安,边疆难守,难道要让大靖重蹈先帝时期的覆辙?”

一番话让反对者哑口无言,苏明宇率先躬身:“臣愿牵头推行新政,确保三策落地!” 寒门官员纷纷附和,世家出身的官员见大势己去,也只能点头应下。

可新政推行刚过十日,阻力便如期而至。江南陆家家主陆鸿远联合京城崔家残余、以及另外八家世家,共同递上 “抗议奏折”,称 “摊丁入亩违背祖制,商税提升苛待世家”,要求暂缓新政;更甚者,陆家暗中隐瞒田产 —— 清查人员上门登记时,他们只出示 2 万亩田产的地契,却将其余 3 万亩田产挂在佃户名下,谎称 “是流民开垦的无主之地”,还煽动江南地主 “集体抗税”,称 “若缴税,田租必涨,百姓也会不满”。

消息传到东宫,周时砚冷笑一声:“以为煽动百姓就能阻挠新政?他们忘了,流民最恨的就是隐瞒田产、抬高租价的世家!” 他当即召来苏明宇,下令:“你带二十名税监御史,再从京郊开荒区抽调五十名流民,组成‘田亩清查队’—— 流民熟悉土地耕种痕迹,能识别‘假佃户、真世家’的田产,让他们协助清查,定能查出真相。”

他特意叮嘱:“清查时要区分对待 —— 主动申报隐瞒田产者,只需补缴往年欠税,不予处罚;被查出者,加倍补缴税款,没收一半隐瞒田产分给流民;若煽动抗税,严惩其家主,却保留子弟科举资格,别把路走死。”

苏明宇领命后,带着清查队首奔江南陆家田庄。流民队员老郑(曾是江南佃户)一到田庄,便看出破绽:“苏大人,您看这片麦田,行距整齐,用的是世家才有的曲辕犁痕迹,绝不是流民开垦的;还有那片果园,果树树龄三年,正好是陆家三年前购置新庄的时间,定是他们隐瞒的田产!”

清查队顺着痕迹追查,很快找到挂名佃户的账本 —— 上面虽写着 “流民租种”,却没有流民签名,且租金全部流向陆家账房。铁证面前,陆鸿远仍想狡辩,却被老郑拿出当年的租地契约:“陆老爷,这契约上写着‘陆家自有田产 5 万亩,佃户仅租种 1 万亩’,您还想抵赖吗?”

陆鸿远脸色惨白,瘫坐在椅子上。苏明宇按周时砚的指令,当场宣布处置结果:“陆家隐瞒田产 3 万亩,按律需补缴往年欠税 5 万两;没收 1 万亩田产,分给江南流民,每户 5 亩;陆鸿远煽动抗税,贬为庶民,罚俸三年;但陆家子弟可继续参加科举,若有才华,仍可入仕。”

处置结果传遍江南,世家震动。京城崔家残余见陆家下场,连夜主动申报隐瞒田产 1.2 万亩,补缴税款 2 万两;其他世家也纷纷效仿,短短五日,全国便有十七家世家主动申报,共补缴税款 15 万两。

新政推行首月,全国税银征收量较上月提升 30%,其中 80% 的税银被用于民生与边疆 —— 流民安置区新建房屋两千间,边疆雁门关补充粮草 3 万石,全国新增惠民医馆十家。各州府的税银公示榜上,百姓看着 “税银用在实处” 的明细,纷纷称赞:“皇太孙的新政,是真为咱们百姓着想!”

江南流民分到陆家的田产后,老佃户王阿婆捧着新地契,对着东宫方向跪拜:“以前租陆家的田,收成交半分,还常被苛扣;如今有了自己的田,缴完税还能留大半,这都是托殿下的福啊!”

周时砚站在东宫窗前,看着苏明宇送来的 “税制改革成效奏折”,心中清楚 —— 税制改革不仅充实了国库,更让百姓看到了新政的公平与实惠,也让世家明白 “对抗不如合作”。而这,正是他登基前需要稳固的经济根基与民心基础。窗外的春雨淅淅沥沥,滋润着东宫的玉兰树,也仿佛在滋润着大靖的盛世根基,只待登基大典那日,便能迎来真正的春暖花开。

袁老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MJR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靖罪子:皇爷爷!你吃杂粮饼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MJR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