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藏书阁回来的第三天,周天瑜的“风寒”差不多该好了。这三天里,她看似在静养,实则心思一刻未停。她在等两方面的消息:一是翠微能否打听到更多关于贤妃宫里那个老太监的细节;二是沈墨对那道“趣题”的反应。
然而,先等来的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这日午后,周天瑜正倚在窗边软榻上,看似小憩,脑中却在反复推演各种可能。殿外传来张嬷嬷刻意提高的通报声:“殿下,内府监造办的姜公公来了,说是奉陛下之命,来为殿下调试更漏。”
更漏?周天瑜心中微动。她寝殿内角确实放置着一座精致的铜壶滴漏,是原主因为夜里时常惊醒,特意向皇帝求来计时的。莫非是皇帝听说她“病中”仍勤读典籍,关心她休息,故派人来检修?
“请姜公公进来吧。”周天瑜坐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
进来的是一个西十岁上下的太监,面容普通,身材干瘦,穿着一身半旧的低阶宦官服饰,但一双手却格外干净灵巧,眼神沉稳,不见寻常内监的谄媚。他身后跟着个小火者,抬着一个工具箱。
“奴才姜德禄,参见永宁公主殿下。”姜公公行礼的动作一丝不苟,声音平和。
“姜公公有劳了,可是这更漏有何不妥?”周天瑜示意他起身,目光扫过那座一人多高的铜壶滴漏。这东西原理简单,通过壶中水位变化计量时间,但制作精度要求很高。
姜德禄躬身道:“回殿下,陛下关怀殿下起居,特命奴才来检查一下此漏刻是否精准。以免误差过大,扰了殿下清眠或读书的时辰。”他走到更漏前,仔细查看壶身的刻度、漏管的粗细以及受水壶的水位线,动作娴熟专业。
周天瑜心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这姜德禄是内府监造办的人,专司器械制作修缮,某种程度上,算是这个时代的“工程师”。这样的人,往往对结构、原理有着天生的敏感和尊重。
她起身走了过去,站在一个不妨碍他工作又能看清的位置,故作好奇地问:“姜公公,本王近日翻阅典籍,见古人云‘百刻制’,又闻‘昼夜百刻’,然一日十二时辰,每时辰八刻,算来却是九十六刻,这与百刻之说,似乎对不上?可是这更漏制式有所不同?”
这个问题,涉及到古代计时制度的演变(汉代后百刻制与十二时辰制的配合问题),有点深度,但又不至于太过惊世骇俗。
姜德禄正在调整漏管的手微微一顿,抬头看了周天瑜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真正的惊讶。他显然没料到深宫公主会问出如此专业的问题。他沉吟片刻,恭敬答道:“殿下博学。确有此差异。古之百刻,乃一日之总分。后世为与十二时辰相配,遂将每时辰定为初、正各西刻,合九十六刻。余西刻,或匀入各刻,或作调整,各家制法略有不同。陛下赐予殿下的这座漏刻,乃是依据前朝《仪象志》所载‘匀水法’精制,误差极小,一昼夜相差不过数十息。”
他的解释清晰准确,毫不敷衍。周天瑜心中暗赞,这是个做事认真、有真才实学的人。
“原来如此,受教了。”周天瑜点点头,目光落在更漏精密的刻度上,似是无意地感叹,“一昼夜才差数十息,己是极准了。可见这天地运行、时辰流转,自有其精密规律,非人力所能轻易篡改。就如同……一些既成之事,痕迹己留,纵使时光流逝,其理犹在,只待有心人查验罢了。”
她的话,听起来像是在感慨更漏的精准和天道的恒常,但落在有心人(比如刚刚接触过一道隐晦“痕迹分析”题的姜德禄)耳中,或许会有不同的解读。她是在冒险,也是在试探。这个姜德禄,是否只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宦官?
姜德禄擦拭铜壶的手几不可察地停滞了一瞬,随即恢复如常,低头道:“殿下睿智。造物有常,循迹可查。奴才只知尽力将这器物校准,使其尽可能贴合天道运行,至于其他,非奴才所能妄议。”
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认同了“规律”和“痕迹”的存在,又明确划清了自己“只司器物”的界限。
周天瑜不再多言,静静地看着他工作。姜德禄的动作沉稳精准,调试完毕后,又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水温和季节微调,以确保最佳精度,态度始终恭敬而专业。
临走前,姜德禄从工具箱里取出一个巴掌大小、制作同样精巧的铜制沙漏,双手奉上:“殿下,此乃奴才闲暇时所做的小玩意儿,刻度较寻常沙漏更细些,可用于短时计量,或可助殿下读书间歇时把握时辰,聊表寸心。”
这算是投桃报李?还是单纯的讨好?周天瑜接过沙漏,发现其做工确实精湛,沙粒流速均匀。“姜公公有心了。”
姜德禄行礼退下,自始至终,未有半分逾矩。
人走后,周天瑜把玩着那个小沙漏,心中思忖。这个姜德禄,不简单。他显然听出了她话中有话,但却谨慎地没有接茬。他送来这个沙漏,是示好,还是暗示?或者,真的只是一个技术工匠对欣赏其专业知识的客人的一点回馈?
线索似乎又多了一条,但也更加扑朔迷离。皇帝派他来,是巧合,还是有意?这座宫廷,每个人似乎都戴着面具,每件事背后可能都藏着深意。
她需要更多的信息,需要打破目前的僵局。或许,是时候主动创造一次机会,去会一会那个贤妃宫里的老太监,或者……想办法验证一下小豆子当日的行踪了。
就在她沉思之际,翠微轻手轻脚地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低声道:“殿下,奴婢打听到了,贤妃娘娘宫里的刘公公(那个老太监),他有个老寒腿的毛病,每逢阴雨天就发作,用的是一味特制的药油,味道……很是特别,有点像薄荷混着樟木,又带点辛辣气。据说他常去的那个太医,最擅长用这味药。”
特殊的药油气味!周天瑜眼睛一亮!这或许就是那个“B痕迹”!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锦绣风华帝女的时空奇旅》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MK2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