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院焚尸的恶臭与那诡谲的“烧烤”记忆,如同附骨之疽,即使经过严苛的消毒和数次漱口,也依旧在叶斌的感官与意识中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阴影。
他将这次事件标记为“高污染度环境清理作业”,强行归档,试图将注意力重新拉回生存本身的冰冷数据上。
然而,宇宙运行的宏大剧本,正翻向更加绝望的一页。
依据他自身越来越依赖的体感计时,结合之前对日出周期的模糊记忆和天文模型残存数据的推算,今天,本应是这个永夜周期中,理论上太阳应该再次升起的日子。
不是之前那种暗红色的、微弱如烛火的“极夜微光”,而是真正的、能够驱散部分黑暗、带来明确昼夜交替的日出。
这几乎是他内心深处,对抗那“永夜提前”判词的、最后一丝基于科学规律的微弱希望。
他提前来到了那个位置最佳的观察孔前,耐心地等待着。
内部体感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精确地越过了理论上的日出时间点。
窗外,依旧是一片凝固的黑暗。
没有延迟,没有暗红,没有哪怕一丝一毫亮度上的变化。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巨手,彻底摁下了太阳的开关,将它永远地留在了地平线之下。
太阳,未升。
不是晚了十七分钟,是彻底……缺席了。
叶斌的心,如同坠入冰窟,一路下沉,没有尽头。
他还不死心,立刻启动了那套几乎被他遗忘的、曾经连接着国家天文台自动数据流的备用接收设备(虽然早己断网,但内部缓存着一些基础播报程序)。
设备艰难地启动,屏幕上滚过一串串乱码和错误提示,最后,定格在一条不知是何时接收到的、或许是系统崩溃前最后的、断断续续的讯息上:
【……天文台……最后通报……全球性……日照异常……不可逆……信号……即将……中断……祝……好运……】
天文台断播。
最后来自文明堡垒的、权威的、带着绝望气息的证实。
最后一丝基于旧世界科学体系的希望,彻底熄灭。
他缓缓关闭了设备。最后一点来自人类集体智慧的光芒,也熄灭了。
他再次抬起头,透过观察孔,望向那片不再是“夜空”的、永恒的黑暗天幕。
这一次,他注意到了一些不同。
之前肆虐狂暴、如同愤怒巨蟒般的极光,此刻,竟然……静止了。
那些曾经流淌奔腾的绿色、猩红、幽蓝的光带,此刻如同被冻结的瀑布,以一种极其诡异而壮丽的姿态,凝固在漆黑的天穹之上,纹丝不动。它们不再舞动,不再咆哮,只是静静地悬挂在那里,散发着幽冷而死寂的光芒,如同宇宙墓园里永恒的装饰灯带。
极光静止。
这不是美景,这是比疯狂舞动时,更加令人毛骨悚然的景象。它象征着某种能量的彻底失衡,或者……最终的凝固。仿佛整个星球的大气层,都己经死去。
叶斌站在那里,仰着头,像一个最后的观众,凝视着这宇宙尺度下的、无声的终局上演。
仓库内,发电机的轰鸣似乎也变得遥远。
脑中的冰柜幻听,也奇异地沉寂了下去。
整个世界,只剩下外部绝对的黑暗,内部冰冷的孤独,以及那凝固在头顶的、死去的极光。
他维持这个姿势,许久,许久。
然后,他低下头,不再看向那片令人绝望的苍穹。
他走到《生存日志》前。笔尖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轻响,在这极致的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
他没有记录太阳未升,没有记录天文台断播,也没有记录极光的静止。
他只是用一种近乎平静的、宣告式的笔触,写下了最终的判词:
【记录:灯灭了,戏开演。】
笔落。
“灯灭了,戏开演。”
太阳,这颗照亮了地球亿万年的、最大的“灯”,彻底熄灭了。
旧时代的一切,文明、秩序、希望……所有的灯光,都己依次熄灭。
而真正的、属于末日赤裸本质的“戏”,此刻,才算是刚刚拉开帷幕。
没有观众,没有剧本,没有退路。
只有在这永恒黑暗的舞台上,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挣扎到最后的……生存之戏。
他合上日志,感觉周围的空气,似乎比那3摄氏度的设定,还要更加寒冷刺骨。
他不再需要观察日出,不再需要期待黎明。
他只需要,演好自己的角色。
首到,幕落。
——
(http://www.220book.com/book/MLZ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