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退林生带来的“和平”,并未持续太久。正如陈浩然所料,这平静更像是一种脆弱的休战协议,水面之下,暗礁密布。林生确实遵守了表面的约定,不再对“星光娱乐集团”进行首接打压,但他的阴影,却以更无形的方式笼罩下来。
首先感受到的是商业上的软性阻击。一些原本与“星光”谈得好好的广告赞助商,突然以各种理由推迟或取消了合作;集团计划参与竞标的几块位于新兴商业区、适合兴建新影院的地皮,总会在最后关头被神秘买家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抢走;甚至连集团旗下艺人开始接到的一些主流商业活动邀约,也频频出现临场换人的情况。这些手段算不上激烈,却像绵绵密密的针,不断消耗着“星光”的元气和势头,让其扩张步伐处处受阻。
陈浩然清楚,这必然是林生利用其庞大的商业网络和人脉在暗中作梗。他无法公开指责,因为这些竞争手段大多在商业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或者说,游走在灰色地带,让你抓不到切实的把柄。
“然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辛辛苦苦拍电影赚的钱,还不够填这些暗亏的!”肥波拿着最新的财务报表,愁眉不展。虽然《边缘》的成功带来了丰厚利润,但后续项目的投入和这些无形的损耗,让集团的资金流再次紧张起来。
“他知道明着来不了,就用这种钝刀子割肉的办法。”小杰愤愤道,“就是想拖垮我们。”
陈浩然站在办公室的巨幅香港地图前,目光扫过那些被标记为“己失去”或“受阻”的地块。林生的策略很明确:承认你陈浩然在现有地盘的存在,但绝不允许你继续壮大,用时间和商业手段慢慢磨死你。
“不能跟着他的节奏走。”陈浩然转过身,眼神锐利,“他封杀我们的传统扩张路径,我们就开辟新的。”
他将目光投向了两个方向:一是向上游延伸,加大对影视内容制作的投入,不仅要拍电影,还要尝试涉足新兴的电视剧领域,甚至设立剧本开发基金,笼络创作人才,目标是打造不可替代的优质内容,形成核心竞争力;二是横向拓展,利用“星光”在年轻人中的品牌影响力,尝试涉足与娱乐相关的周边产业,比如主题唱片行、时尚潮牌联名,甚至考虑投资当时刚刚兴起的卡拉OK厅,打造多元化的娱乐消费生态。
这是一个更具前瞻性也更冒险的战略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顶尖的人才。而这两样,正是林生试图扼杀的。
“资金的问题,我来想办法。”陈浩然对肥波说,“你去接触一下海外的投资基金,特别是对亚洲娱乐市场感兴趣的。不要找那些和林生有牵连的。”
他决定引入外部资本,稀释股权,换取发展空间。这是一步险棋,可能引狼入室,但在被林生困死的局面下,这是打破僵局的可能途径。
另一方面,他对阿强和小杰下达了新的指令:“加强对我们内部人员的筛查,特别是新招聘的中高层。林生不会只满足于外部打压,他一定会想办法在我们内部安插钉子。还有,之前我让你盯着林生核心圈子的动向,有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小杰汇报:“林生本人深居简出,很少公开露面。但他手下几个负责具体生意的大佬,最近活动频繁,特别是负责地产和金融的两个,好像在密谋什么大项目,资金调动很大。另外……”小杰犹豫了一下,“浅水湾那边,苏丽珍……好像生病了,最近有私人医生频繁出入别墅。”
苏丽珍!陈浩然心头一动。这个他曾经埋下的暗棋,自从上次传递出关键证据后,就再无动静。她的“生病”,是真是假?是林生察觉到了什么,还是这本身又是一个信号?
“想办法确认苏丽珍的情况,但要绝对小心,不能暴露。”陈浩然吩咐道。这个女子身上,或许还藏着更多秘密,可能是危机,也可能是转机。
与此同时,陈浩然开始有意识地接触一些文化界、财经界的名流,出席慈善晚宴,接受正规媒体的采访(谨慎避开敏感话题),努力塑造自己“青年企业家”、“电影制片人”的公众形象,逐步淡化身上的江湖标签。他深知,要想真正摆脱林生这类势力的阴影,除了地下的实力,更需要台面上的声望和护身符。
多条战线同时推进,陈浩然如同一个技艺高超的骑手,驾驭着几匹方向各异、性情不同的烈马,在布满暗礁的海域中艰难航行。每一步都需权衡,每一个决策都关乎存亡。
林生像一座沉默的大山,用他的体量投下巨大的阴影。而陈浩然,则如同一艘不断升级、装备越来越精良的航船,虽然依旧无法撼动大山,却执着地寻找着通往广阔海洋的航道。他知道,这场较量远未结束,现在的每一次挣扎与探索,都是为了在未来的某一天,当风暴再次来临时,能够拥有与之抗衡的力量,或者,找到那片能摆脱阴影的自由海域。
(第三十七章完)
作者“全村的小六”推荐阅读《龙城暗码》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MM1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