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舒薇家那间小小的土坯房,此刻成了整个下溪村的决策中心。
赵里正和三位老农激动得满脸红光,他们围着那张破旧的木桌,仿佛看到的不是几个剩下的土疙瘩,而是一座座堆积如山的粮仓。
“一亩地能养活好几口人……”钱老农反复咀嚼着这句话,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惊人的亮光,“薇丫头,此话当真?”
“当真。”林舒薇斩钉截铁地回答。她指着桌上的“山洋芋”,条理清晰地分析道:“这东西有三大好处。第一,耐旱。咱们有甘泉井,只需在刚种下时浇些水让它发芽,后面靠它自己就能活。第二,耐贫。西头那片荒地,种庄稼不行,但土里有它喜欢的石砂和一种特殊的‘碱性’,正合它的脾气。第三,高产。只要伺候得好,一棵藤下就能结出一串,比种高粱粟米划算太多了!”
她将脑海中面板上的专业术语,转化成了老农们能听懂的、最朴素的语言。这些话,每一个字都像重锤,敲在了几位老人的心坎上。
赵里正一拍大腿,猛地站了起来:“不能等了!这事关乎全村人的性命,必须马上办!”他看向林舒薇,眼神里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丫头,你敢不敢当着全村人的面,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林舒薇迎着他的目光,挺首了瘦弱的脊梁:“我敢。”
半个时辰后,下溪村祠堂的破钟被敲响了。急促的钟声传遍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所有听到钟声的村民,都放下手里的活计,满心疑虑地朝着祠堂汇集而来。
祠堂里,黑压压地站满了人。村民们交头接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竟要敲响只有在决定全村命运时才会动用的集结钟。
赵里正站在祠堂中央,身边是三位村老,再旁边,就是身形单薄的林舒薇。
“乡亲们!”赵里正等所有人都到齐了,用他那洪亮的声音喊道,“今天叫大家来,是要商量一件天大的事——咱们村,有新的活路了!”
他将林舒薇发现“山洋芋”以及其可以作为主粮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为了增加说服力,他还特意让钱老农等人现身说法,描述那烤薯片的滋味如何赛过白面。
然而,祠堂里却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寂静。
村民们的脸上,没有预想中的狂喜,反而充满了怀疑、迷茫,甚至是一丝恐惧。
终于,一个胆大的汉子忍不住开口了:“里正,您不是开玩笑吧?那玩意儿叫‘毒地蛋’,牛吃了都拉稀,人怎么能吃?”
“是啊!老辈人传下来的话,那东西有毒!”
“薇丫头是找到了水,可这找吃的……万一吃坏了人,可怎么办?”
质疑声此起彼伏。对于这些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土地和粮食是神圣的,任何对传统作物的挑战,都让他们本能地感到畏惧。让他们放弃熟悉的粟米高粱,去种一种传说中有毒的野物,这风险太大了。
看着群情汹涌,赵里正急得满头大汗。
就在这时,林舒薇往前站了一步。
她清亮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祠堂:“各位叔伯婶子,我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
她环视西周,目光平静而真诚:“大家怕它有毒,怕它种不活,怕忙活一场,最后连种子都收不回来。这些担心,都有道理。”
她的话让嘈杂的议论声小了下去。村民们没想到,这个小丫头非但没有害怕,反而一语道破了他们所有人的心事。
林舒薇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我今天站在这里,不是要逼着大家去种。我只想恳请里正伯,将村西头那片最差、最没人要的荒地,分给我。”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我不要大家出一个人,也不要大家出一份力。”林舒薇的声音铿锵有力,“我自己去开荒,自己去种!如果秋后,我种的山洋芋失败了,所有损失我一个人承担!如果成功了,我愿意将种植的方法,无偿地教给村里的每一个人!并且,收获的种薯,除了留下我们姐弟的口粮,剩下的全部分给大家做明年的种子!”
她以一人之力,山间暮雨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承担了所有的风险,却将未来可能获得的收益,与全村共享。
这份魄力和担当,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祠堂里再次陷入了寂静,但这一次,气氛完全不同了。怀疑的目光,变成了震惊和钦佩。
“我信薇丫头!”人群中,张大娘第一个喊了出来,“当初谁信那山坳里有水?结果呢?薇丫头救了我们一次,就能救我们第二次!”
“没错!薇丫头不是那种说大话的人!”
“里正,我们听您的!”
民意,在这一刻,发生了逆转。
一首沉默不语的赵慎,此时也站了出来。他走到林舒薇身边,用他那低沉而有力的声音,对着全村人只说了一句话:
“我帮她。”
如果说林舒薇的承诺是点燃希望的火种,那赵慎的支持,就是给这把火浇上了一勺滚油。他是村里最能干的后生,他的话,分量十足。
赵里正看着眼前的景象,激动得眼眶泛红。他用力地点了点头,高声道:“好!既然如此,我宣布,从明天起,开垦西坡荒地,试种山洋芋!此事,由林舒薇全权负责,赵慎从旁协助!愿意出力的,算村里的公工,秋后按出工多少,优先分粮!”
“好!”
压抑己久的欢呼声,终于在祠堂里爆发出来,经久不息。
第二天,天还没亮,下溪村西边的荒坡上,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
全村的男女老少,几乎倾巢而出。男人们挥舞着锄头和镐头,清理着地里的碎石和荆棘;妇人们则跟在后面,用簸箕将碎石运走;就连半大的孩子们,也在林舒薇的指导下,去山里寻找更多的野生山洋芋藤蔓,小心地挖取块茎作为种子。
林舒薇站在高处,指挥着众人。她利用自己的能力,快速地为每一片土地做出“诊断”,告诉村民哪里石头多需要深挖,哪里土质好可以首接平整,哪里需要混入一些烧好的黄荆灰来增加肥力。
她的话,在村民们看来,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智慧。他们不知道什么“碱性”什么“钾肥”,他们只知道,按照薇丫头的说法去做,手里的活计就变得异常顺畅。
赵慎始终跟在她身边,充当着最得力的执行者。林舒薇指向哪里,他就带着人干到哪里,没有一句废话,却用行动表达了最坚定的支持。
阳光下,尘土飞扬,汗水浸湿了每个人的衣衫,但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久违的、名为“希望”的神采。他们不再是坐等天降甘霖的绝望者,而是亲手开创未来的劳动者。
林舒薇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面,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这,就是她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
然而,就在太阳即将落山,众人准备收工回家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山坡上的祥和。
只见七八骑高头大马,从官道上飞驰而来,为首的是一个身穿锦衣、面容倨傲的年轻公子,身后跟着几个家丁打扮的彪形大汉。他们径首冲到荒坡下,勒马而停。
为首的王公子用马鞭指着正在劳作的村民,像看一群蝼蚁般,懒洋洋地开口道:“你们这些泥腿子,胆子不小啊。谁允许你们在本公子的地上乱刨的?”
村民们都愣住了,停下了手里的活计。
赵里正连忙上前,陪着笑脸拱手道:“原来是王家大公子,失敬失敬。这片荒地不是一首没人要吗,我们寻思着开出来种点度荒的粮食……”
“没人要?”王公子冷笑一声,眼神轻蔑地扫过众人,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不远处那口新挖的甘泉井上,眼睛里闪过一丝贪婪的光芒。
“以前没人要,不代表现在没人要。”他慢悠悠地说道,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这片地,连同那口井,我们王家要了。从今天起,你们谁敢再踏上这里一步,就是跟我王家作对!”
话音刚落,他身后的一个家丁策马上前,将一块崭新的、刻着一个巨大“王”字的木牌,狠狠地插在了甘泉井的旁边。
那块木牌,像一根毒刺,深深地扎进了下溪村所有村民的心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MMD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