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七章 活字传书,墨香漫四野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一批《知时要术》印出来时,正值芒种,田埂上的麦子黄得发亮,空气里飘着麦香和新墨的味道。

印书坊的伙计们赶着马车,把一捆捆蓝布封皮的册子往各州府送。车轱辘碾过新修的石板路,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像在唱一首轻快的歌。

“这书真能让麦子多收三成?”一个赶车的老农摸着册子封面的蓝印花布,眼里满是稀罕。他这辈子没见过几本书,更别说写着种地法子的书了。

伙计笑着扬鞭:“张大爷,您等着瞧!书里写着啥时候浇水、啥时候除虫,比老辈口传的准多了!前儿个苏先生还说,北境军屯照着书里的法子种麦,麦穗都比拳头大!”

马车刚到村口,就被农人们围住了。识字的先生被拉到打谷场中央,拆开一捆书,高声念起来:“芒种三日见麦茬,收割需在辰时前,此时麦秆含水量低,不易掉粒……”

念到“用滴漏计时,灌溉一炷香即可,过则伤根”时,人群里的倔老汉猛地一拍大腿:“怪不得去年我家麦子总烂根!原来是水浇多了!”

农妇们也挤上前,指着书上的图画问:“这上面画的是新纺车吧?真能一个人抵三个人?”“这储粮的法子,说用草木灰垫底能防潮,咱们也试试?”

先生被问得应接不暇,索性让人把书分下去,识字的自己看,不识字的就凑在一起听人讲。一时间,打谷场上没人谈家长里短,都在说“书里的新法子”。

消息传到草原,巴图让人快马加鞭去取书。拿到册子时,他正和部落头领们商量迁徙的事,翻开一看,书里竟画着草原的游牧图,标注着“小满后五日迁向东南草场,此时牧草最丰”,旁边还有中原先生的注解:“可搭配中原的豆饼喂羊,能增肥两成。”

“神了!”巴图把书传给众人,“这书连咱们草原的事都知道!去年咱们迁早了三天,牧草刚冒芽,羊都瘦了!”

作者“南宫潇斌”推荐阅读《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头领们捧着书,用刀尖指着图画比划,很快就定好了迁徙的日子,比往年少了一半争执。

西域的葡萄农更激动。书里写着“葡萄开花时,每日辰时浇水一刻(十五分钟),甜度能增三分”,还有中原工匠画的“压榨机图样”,说能比手工多榨出两成葡萄汁。他们立刻找百工阁的匠人,照着图样做机器,连胡商们都跑来借书抄录,说要带回西域去。

萧越收到各地的反馈时,正在翻看新印的《知时要术》增补版——里面加了江南老农新发现的“稻鱼共生”法子,还有草原头领贡献的“狼粪驱蝗”土窍门。

“陛下,苏先生说,各地都在求加印,连西域都派商队来订了一百本。”李德全捧着订单,笑得合不拢嘴。

萧越拿起一本,指尖拂过蓝印花布封面,上面的“滴漏”图案被得发亮。他忽然想起,活字印刷刚推行时,有老臣说“祖宗的雕版不能丢”,而现在,这些能随时增减内容的活字,正把不同族群的智慧印在同一本书里,送到千万人手中。

“告诉苏先生,”萧越道,“再印一批,发给各地的义塾,让孩子们也学着看。种地的法子,要从小就学。”

窗外,风吹过麦田,发出“沙沙”的声响,像在和书里的文字应和。墨香混着麦香,漫过中原的田、草原的帐、西域的葡萄园,在大雍的土地上酿成了一壶甜酒,醉了农人的笑脸,也醉了少年帝王的心。

他知道,这本书能改变的,不只是收成。当草原的牧民和中原的农人捧着同一本书,讨论着“如何让羊更肥、麦更壮”时,那些曾经的隔阂,早就被墨香和麦香冲淡了。

这,或许就是最温柔的力量——不用刀枪,不用言语,只靠一本写满日子的书,就能让不同的人,朝着同一个方向,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模样。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