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七十一章 共学堂课,童言稚语话江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章节无错乱精修!
 

秋分时节的共学堂,院子里的石榴树挂满了红灯笼似的果子。孩子们围坐在老槐树下,听先生讲“江山”二字的含义。

“江是江河,山是山岳,”先生指着墙上的地图,“但江山不止是山水,更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沈书砚举手:“就像江南的稻鱼田,有江有水,有田有人,才算好江山?”

巴特挠挠头:“草原的牧场也算!有山有草,有羊有人!”

西域的孩子捧着颗石榴,把籽掰出来分给水手:“西域的戈壁也有河,有葡萄有人,也是好江山!”

先生笑着点头:“说得都对。江山不分南北,不分族群,只要人能好好活,就是好江山。”

萧越坐在廊下,听着孩子们的话,忽然想起早朝时,大臣们争论“是否要拓展疆土”。而此刻,孩子们用最朴素的话告诉他:江山的大小,从不在疆域的远近,而在百姓是否安稳,是否能在自己的土地上,笑着分享一颗石榴。

课间时,孩子们在玩“治国”的游戏。沈书砚当“粮官”,用石子当粮食,分给扮演各族百姓的同学;巴特当“牧官”,把树枝当羊,吆喝着“不能让一只羊饿肚子”;西域的孩子当“商官”,用野果换石子,说“要让大家都有吃的”。

有个小胖子扮演“灾民”,哭着说“家里没粮了”,沈书砚立刻把自己的石子分给他一半,巴特也递过两根“羊”(树枝),西域的孩子则塞给他一颗野果。“这样就不饿了,”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

萧越看着这一幕,忽然对身边的沈砚道:“你看,治国的道理,孩子们其实都懂——不是囤积粮食,而是分匀粮食;不是争夺羊群,而是不让一只羊饿肚子。”

沈砚眼眶微热:“陛下,这就是共学堂的意义。他们从小就知道,‘别人饿肚子,自己也不安稳’。”

午后,先生教孩子们写“家”字。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沈书砚写得端端正正,巴特的字歪歪扭扭,却特意在“家”下面画了只羊,西域的孩子则在旁边画了串葡萄。

“我的家有羊,”巴特解释,“所以‘家’里要有羊。”

“我的家有葡萄,”西域的孩子补充,“‘家’里也要有葡萄。”

萧越拿起他们的字,忽然在纸上画了个大圈,把三个“家”都圈进去:“这才是大雍的家,里面有稻鱼,有羊,有葡萄,还有所有想好好过日子的人。”

孩子们看着那个大圈,忽然欢呼起来,七手八脚地往圈里画满了东西——江南的船、草原的马、西域的骆驼,还有共学堂的钟楼,挤挤挨挨,像一幅热闹的画。

放学时,孩子们举着自己的“家”字,往家里跑。巴特要把画着羊的“家”拿给父亲看,沈书砚想让母亲瞧瞧圈里的稻鱼,西域的孩子则盼着祖父夸他画的葡萄。他们的笑声在巷子里回荡,像一串撒落的珍珠。

萧越站在学堂门口,看着夕阳把孩子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忽然觉得,这些影子最终会连在一起,变成守护江山的屏障。他想起自己十二岁登基时,面对的是风雨飘摇的天下,而现在,他看到的是一群相信“家能装下所有好东西”的孩子——他们,才是江山最坚实的根基。

“李德全,”他轻声道,“把孩子们画的‘大家’裱起来,挂在朝堂上。让大臣们每天都看看,他们争论的‘江山’,在孩子们眼里,其实就是一个能装下稻鱼、羊和葡萄的圈。”

晚风拂过石榴树,落下几颗熟透的果子,发出“噗通”的声响,像在为这朴素的道理鼓掌。十二岁的帝王转身离开,脚步轻快。他知道,只要共学堂的孩子们还在这样认字、这样画画、这样相信“大家”,这江山就永远不会褪色,永远会像那颗石榴,、热烈,装着满满的甜。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十二岁帝师,朕的现代魂整顿河山 http://www.220book.com/book/MNA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