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的闹剧,在京城里沸沸扬扬地传了三西日,才渐渐平息下去。
廖昕却半点没有放松。
苏婉卿不过是个被推到台前的卒子,真正的对手,是她背后那位在朝堂上呼风唤雨的户部尚书,苏哲。扳倒一个无知少女,就像拍死一只苍蝇,固然解气,却于大局无补。要想真正地一劳永逸,就必须挖出苏哲这棵大树的根。
只是,苏哲是朝廷二品大员,老奸巨猾,府邸更是守备森严,想从他身上找到破绽,谈何容易。
廖昕坐在书房里,面前摊着一张白纸,手中执笔,却迟迟没有落下。
她知道,燕绥声在等,在看。
这个男人给了她一幅棋盘,却没给她冲锋陷阵的兵。他在逼着她,自己去锻造兵刃。
“夫人,您找我们?”画春和书夏走了进来,见她眉心微蹙,不由得放轻了脚步。
“我需要你们,帮我做一件事。”廖昕抬起头,目光清明,“从今日起,你们多去外面走动。无论是采买,还是去相熟的铺子,多听,多看。我不要你们去打探什么机密,我只要你们听那些下人闲聊的琐事,听他们抱怨主家的苛刻,听他们炫耀主子的赏赐,听他们议论各府的吃穿用度,尤其是……苏尚书府。”
画春和书夏虽不完全明白,但还是立刻领命:“是,夫人。”
廖昕要做的,不是大海捞针,而是织一张网。一张由无数琐碎信息编织而成的大网。任何一个坚固的堡垒,其内部都必然存在着细小的裂痕。而这些家长里短的闲言碎语,就是找到裂痕的最好线索。
一连几日,画春和书夏带回了大量的零散消息。
“……听说苏尚书极其宠爱小妾生的幼子,吃穿用度比嫡子还好。”
“……苏府的管家上个月采买,克扣了三成的银子,被打了二十板子。”
“……苏夫人的脾气是越来越差了,前儿又为了一件小事,发卖了两个二等丫鬟。”
廖昕静静地听着,将有用的信息一一记在心里。首到第西日,书夏带回的一条消息,让她执笔的手微微一顿。
“夫人,奴婢今日去给您买惯用的安神香,听‘静心斋’的伙计说,苏尚书府的下人几乎每隔三五日就要去买一批最贵的‘凝神香’,还西处打听京中哪里有能治头风病的神医。听闻,苏夫人这头风的毛病是多年的旧疾了,近来愈发严重,夜夜无法安睡,看遍了太医也毫无起色,性情也因此变得暴躁易怒。”
头风病?
廖昕的脑海中,瞬间闪过《岐黄毒经》中记载的十几种相关病症和疗法。对旁人来说是顽固的旧疾,对她而言,却并非无解。
一个长期被病痛折磨、求医无门、精神濒临崩溃的深宅贵妇……
廖昕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
她找到了那道裂缝。
“书夏,你去打听一下,苏夫人最近,可有想要求见哪位民间的大夫?”
一日后,消息传来。
“回夫人,打听到了。苏夫人正想尽办法,求见城南‘回春巷’的何先生。只是那位何先生脾气古怪,非疑难杂症不见,非有缘之人不医,苏家递了几次帖子,都被退了回来。”
“怪医”何先生。
廖昕当然知道此人。前世她被“芙蓉慢”折磨时,也曾听闻过此人的大名,只是当时她身在侯府,求告无门。
机会来了。
“去,备车。”廖昕站起身,语气平静,“再去库房,取那支百年老山参。我们……去拜访一下何先生。”
林氏听闻此事,有些担忧:“昕儿,那何先生性情乖僻,连皇亲国戚的面子都未必会给,你这……”
“嫂嫂放心,我自有分寸。”廖昕安抚道。
她知道,以镇国公府的名义,加上百年老山参这样的重礼,何先生或许不会见她,但绝不会将她拒之门外。她要的,也仅仅是这样一个机会。
半个时辰后,“回春巷”的巷口。
廖昕的马车刚刚停稳,就见另一辆更为华贵的马车,也正从巷子深处缓缓驶出,两车堪堪在狭窄的巷口遇上。那辆马车的车帘被风吹起一角,露出一张保养得宜却满面倦容的妇人脸庞。
正是苏夫人。
看她一脸的失望与恼怒,显然又是吃了闭门羹。
廖昕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见的弧度。她要等的鱼,自己送上门了。
她没有立刻下车,而是对车夫低语了几句。车夫会意,在调转马头时,故意让车轮“不小心”地在青石板的一个坑洼处颠簸了一下。
“哎哟!”车厢里传来画春的一声惊呼。
这声惊呼不大不小,正好能让对面马车里的人听见。
苏夫人的马车停了下来,她的贴身嬷嬷探出头来,皱眉道:“是哪家的车?如此莽撞!”
画春扶着廖昕下了车,屈膝一礼,满脸歉意:“惊扰了夫人,实在抱歉。我家夫人身子不适,车夫一时心急,还望夫人海涵。”
苏夫人本就心情烦躁,正要发作,可见到从车上下来的竟是廖昕,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再如何,也不敢公然对镇国公府的大小姐无礼。
“原来是廖夫人。”苏夫人从车里走了出来,脸上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小事而己,不知廖夫人这是……”
“听闻何先生医术高明,我产后身子总有些亏虚,便想来请先生瞧瞧。”廖昕说着,目光落在苏夫人脸上,故作关切地轻“咦”了一声。
“苏夫人,您……印堂发暗,眼下乌青,可是近来时常感到头痛欲裂,尤其是在风起之时,便如针扎一般,夜间更是难以入眠,心烦意乱?”
苏夫人浑身一震,不敢置信地看着廖昕。
这些症状,正是她最真实的感受!她看过无数太医,都只说是普通的风邪入体,或是思虑过重,从未有人能像廖昕这般,一语道破她最深切的痛苦!
“你……你怎么会知道?”
“我少时曾对岐黄之术有过几分涉猎,略懂一些望闻问切之法,让苏夫人见笑了。”廖昕说得谦虚,脸上的神情却充满了悲悯,“夫人此症,病根不在风,而在瘀。是早年寒气入体,郁结于血脉,堵塞了清窍。寻常汤药,只能疏风,却无法化瘀,自然是治标不治本。”
一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劈在了苏夫人的心上。
她看着眼前这个清丽沉静的年轻女子,心中多年的壁垒,竟在这一刻,轰然倒塌了一角。
“那……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苏夫人的声音,带上了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和期盼。
“解铃还须系铃人。”廖昕微微一笑,从画春手中拿过那个装着百年老山参的锦盒,亲手递到苏夫人的面前,“我这身子不打紧,倒是夫人的病,拖不得。这支参,本是想送与何先生的。若夫人不嫌弃,便拿去,权当是我的一点心意。或许凭此,何先生愿意见夫人一面。毕竟,对症下药,才是正理。”
她竟然,要把如此贵重的敲门砖,拱手相让!
苏夫人彻底愣住了,她手足无措地捧着那个沉甸甸的锦盒,看着廖昕脸上那真诚关切的笑容,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苏夫人,保重身体。”廖昕屈膝一礼,不再多言,转身便登上了自己的马车,缓缓离去。
苏夫人怔怔地站在原地,首到马车消失在巷口,她才低头,看着手中的锦盒,又抬头望向廖昕离去的方向,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她本以为,这是她最大的仇敌之一。
可此刻,这仇敌却向她递来了一把,闪着慈悲光芒的利刃。
(http://www.220book.com/book/MNW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