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月初,紫禁城内的春意渐浓,各宫各院的海棠、玉兰争奇斗艳,暗香浮动。然而在这片春光烂漫之下,却暗流涌动,宫闱深处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波澜。
这日清晨,锦鸾照例早起梳妆。在秋纹的服侍下,她选了一件淡紫色绣缠枝莲纹的春衫,外罩月白色比甲,发髻上简单簪了一支银簪,打扮得清新雅致。
“贵人今日气色真好。”秋纹一边为锦鸾整理衣襟,一边笑着说,“听说今日要学习宫中账目管理呢。”
锦鸾对着铜镜照了照,镜中的少女确实多了几分沉稳气质。她微微一笑:“宫中用度繁琐,是该好生学习。”
来到正殿,崔嬷嬷己经等候多时。今日老嬷嬷神色格外严肃:“从今日起,各位小主开始学习宫中账目管理和用度规制。这些都是日后管理宫室必备的知识,须得认真对待。”
她展开一卷账册,开始详细讲解:“宫中用度,首重规制。每位妃嫔按位分有不同的用度标准,不可僭越。每日饮食、每月衣料、每季首饰,都有严格规定...”
锦鸾仔细聆听,发现宫中用度果然繁琐复杂。从每日的饮食份例到每季的衣料分配,从首饰打造到宫人赏赐,无不有着严格的规定。稍有逾越,就可能被记过甚至处罚。
午间歇息时,锦鸿轻声对锦鸾说:“这些规矩真是繁琐,连用多少烛火、多少炭火都要规定。”
锦鸾点头:“姐姐说得是。但既然入了宫,自当遵守宫规。”
就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匆匆进来,在崔嬷嬷耳边低语几句。崔嬷嬷面色微变,随即恢复平静:“各位小主稍坐,老奴去去就来。”
崔嬷嬷离去后,殿内顿时窃窃私语起来。富察·云珠凑近锦鸾,低声道:“听说永和宫出事了,淳嫔娘娘因为用度超标被太后训斥了。”
锦鸾心中一惊,但表面保持平静:“宫中事非,我们还是不要过多议论为好。”
云珠却不以为然:“听说淳嫔最近得宠,用度奢侈,终于惹怒了太后。这下可有好戏看了。”
正说着,崔嬷嬷回来了,面色凝重:“今日课程暂停。各位小主先回房休息,没有吩咐不要随意走动。”
众人面面相觑,但都不敢多问,各自回房。
回到房中,锦鸾心中不安。她想起贵妃的教诲,深知宫中是非多,一不小心就可能卷入风波。她取出贵妃所赠的《宫中见闻录》,仔细研读其中关于用度管理的章节。
书中果然有详细记载:“宫中用度,最忌僭越。位分不同,用度有别,此乃祖宗定下的规矩。有些妃嫔得宠时奢侈无度,失宠时便成罪状。切记:宁可从俭,不可逾矩。”
锦鸾深以为然,决定更加谨慎地遵守用度规制。
次日,宫中果然传出消息:淳嫔因为用度严重超标,被太后降为贵人,禁足一月。这件事在宫中引起不小震动,各位妃嫔都更加谨慎地遵守用度规定。
数日后,贵妃召见锦鸾和锦鸿。“淳嫔的事你们听说了吧?”贵妃神色严肃,“这就是不知收敛的下场。你们要引以为戒,谨守本分,不可逾矩。”
锦鸾躬身道:“姑母教诲的是。侄女定当谨守用度规制,不敢有丝毫逾越。”
贵妃点头:“很好。另外,三日后太后要在慈宁宫考核各位新晋宫嫔的用度管理知识,你们要好生准备。”
回到储秀宫,锦鸾更加努力地学习用度管理知识。她不仅熟记各项规制,还请教崔嬷嬷实际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三日后,慈宁宫考核如期举行。太后亲自坐镇,考核各位宫嫔的用度管理知识。
轮到锦鸾时,太后问道:“若你管理一宫,发现用度超出规制,当如何处置?”
锦鸾谨慎应答:“回太后娘娘,臣妾当先查明超支原因。若是必要开支,当奏明上位,请旨定夺;若是奢侈浪费,当立即裁减,并惩戒相关宫人。”
太后点头:“说得在理。但若超支是因为得宠时的赏赐过多,又当如何?”
锦鸾略作思索:“臣妾以为,即便是皇上赏赐,也当酌情使用,不可奢侈浪费。多余之物可登记在册,必要时上缴内务府,或用于赏赐宫人,以示恩威并施。”
太后眼中露出赞许之色:“懂得恩威并施,很是难得。看来你是用了心的。”
考核结束后,太后对锦鸾的表现十分满意,特地赏了一对金镶玉如意,以示嘉奖。
然而,这份恩宠很快就引起了其他宫嫔的嫉妒。特别是富察·云珠,因为考核中表现不如锦鸾,心中很是不平。
这日,锦鸾正在房中习字,忽听外面传来争吵声。她出门一看,只见云珠正在训斥一个小宫女:“你这奴才,竟敢将我的茶具与锦贵人的弄混!知不知道我那套茶具是特意从宫外带来的!”
小宫女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奴婢知错,奴婢真的不是故意的...”
锦鸾上前劝解:“富察常在何必动怒?不过是套茶具,让内务府再备一套便是。”
云珠却冷笑道:“锦贵人说得轻巧。也是,贵人最近深得太后欢心,自然不在乎这些小事。”
锦鸾听出话中的酸意,并不计较,只是温声道:“若是富察常在喜欢,我那套茶具就让给常在吧。”
谁知这话反而激怒了云珠:“锦贵人这是施舍我吗?我富察云珠还不至于要别人的施舍!”说罢拂袖而去。
锦鸾叹了口气,命秋纹将小宫女扶起:“以后做事小心些便是。”
小宫女感激涕零:“多谢锦贵人,奴婢以后再也不敢了。”
这件事很快在储秀宫传开。有人赞锦鸾大度,也有人说她故作姿态。锦鸾并不辩解,只是更加谨言慎行。
数日后,更严重的事情发生了。锦鸾房中的一支金簪不翼而飞,那是贵妃所赐的重要饰物。秋纹和冬画找遍整个房间也不见踪影,急得团团转。
崔嬷嬷得知后,下令彻查。最终在富察·云珠的一个宫女房中找到了金簪。那宫女声称是捡到的,但时机巧合,令人怀疑。
云珠大怒,认为这是锦鸾故意陷害,两人在崔嬷嬷面前当面对质。
“锦贵人这是何意?莫非认为是我指使宫女偷窃?”云珠怒气冲冲。
锦鸾平静应答:“臣妾并无此意。或许是有些误会,查清楚便是。”
崔嬷嬷仔细查问,发现那个宫女确实有偷窃的前科,在入宫前就曾因为偷窃被责罚过。最终,宫女被杖责二十,逐出宫去。
虽然事情水落石出,但云珠和锦鸾之间的关系却彻底破裂。云珠认为锦鸾故意让她难堪,而锦鸾则觉得云珠太过敏感多疑。
当晚,锦鸾在日记中写道:“金锁重门掩清辉,深宫是非总难休。但得长保初心在,何惧风雨满皇州...”
她想起贵妃的教诲,决定主动化解这段恩怨。次日,她带着一盒精致的点心和一对玉镯,前往云珠房中赔礼。
“富察常在,昨日之事多有误会。这点心意,还请笑纳。”锦鸾诚恳地说。
云珠起初不肯接受,但见锦鸾态度真诚,终于软化:“其实我也有不是之处。自从入宫后,总觉得处处不如人,心中憋闷...”
二人促膝长谈,终于冰释前嫌。云珠坦言自己因为家世不如钮祜禄家,总感到自卑和压力。锦鸾则分享了自己在宫中的困惑和体会。
从此,二人关系改善许多,时常一起学习讨论,互相提点。
月末,太后突然驾临储秀宫,抽查各位宫嫔的用度记录。大多数宫嫔都合规合矩,唯独一位常在因为奢侈浪费被太后当场训斥,降为答应。
事后,太后特意对锦鸾说:“听说你近日处理了一些是非,很懂得分寸。宫中就是这样,难免有摩擦,重要的是懂得化解,而不是激化矛盾。”
锦鸾躬身道:“太后娘娘教诲的是。臣妾只是本着与人为善的心,不敢居功。”
太后满意地点头:“懂得与人为善,又知道守规矩,很是难得。好好保持。”
金锁重门掩清辉,深宫路漫守初心。锦鸾己经渐渐懂得了宫中处世的智慧:既要守规矩,又要懂得变通;既要明哲保身,又要与人为善。
而这一切,都只是她在深宫中的又一个成长。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相信,只要保持这份觉悟和智慧,就能在这九重宫阙之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MO4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