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晓拿起窝窝头,掰成两半,蘸着浓稠的鱼汤吃。窝窝头的麦香混着鱼汤的鲜香,一口下去,暖乎乎的,驱散了下午在河边受的寒气。他喝了一口鱼汤,汤味浓郁,带着点酸菜的酸味,一点都不油腻,忍不住说:“娘,这鱼汤泡窝窝头太好吃了,我能吃三个窝窝头!”
一家人围着桌子,说说笑笑地吃着炖鱼。赵老实喝了一口自家酿的米酒,感慨道:“自从晓晓会打猎,咱们家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以前冬天能吃上顿饱饭就不错了,现在倒好,天天有肉吃,还有鱼吃。”
王秀兰也点点头:“是啊,多亏了晓晓有本事,上次打了梅花鹿,这次又捞了这么多鱼。对了,晓晓,这鱼和鹿肉还有不少剩下的吧?”
赵晓晓咽下嘴里的鱼肉,说:“嗯,鹿肉还有大半扇,鱼除了今天吃的,还有小半桶柳根鱼和小白鱼,鲫鱼也剩了几条。”
王秀兰想了想,说:“明天一早,你和你爹把剩下的鹿肉和鱼拿到镇上卖了吧。”
赵老实也同意:“我看行,明天一早咱们就去。镇上的集市早,去晚了就没好位置了。鹿肉新鲜,鱼也是刚捞的,肯定好卖。”
赵晓晓想了想,说:“爹,明天我去镇上就行,你在家劈柴,顺便看看家里的柴火够不够。我年轻,跑得快,来回也方便。”
“不行,你一个人拿不动那么多东西,还是我跟你一起去。”赵老实摆了摆手,“柴火不急,明天早上去镇上,中午就能回来,下午再劈也不迟。”
王秀兰也说:“让你爹跟你一起去,有个照应,路上也安全。对了,你们去的时候多穿点,早上天冷,别冻着。”
赵晓晓只好点头:“那行,明天一早咱们就出发。鹿肉我今天晚上先切成块,用草绳串好,鱼也收拾干净,装在桶里,明天首接拎着去就行。”
一家人边吃边聊,不知不觉,锅里的鱼己经吃了大半,窝窝头也吃了不少。赵小梅摸着圆滚滚的肚子,靠在炕沿上,打了个饱嗝:“娘,我吃饱了,今天的鱼太好吃了,下次我还要跟哥去捞鱼!”
“你呀,就知道吃。”王秀兰笑着收拾碗筷,赵晓晓和赵老实则坐在炕边,商量着明天去镇上卖东西的事——赵老实说要把鹿肉分成小块,方便人买;赵晓晓则说可以把小鱼用稻草串起来,这样看起来干净,也容易卖。
窗外的天己经黑了,寒风呼呼地刮着,院子里的树枝被风吹得“哗啦”响。但屋里却暖融融的,灶膛里的火还没灭,映得整个屋子都暖洋洋的。赵晓晓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暖暖的——这就是他想要的日子,一家人平平安安,热热闹闹,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第二天一早起来吃过早饭,赵晓晓把半袋用稻草串好的小鱼,和一个装着鲫鱼的木桶放在爬犁上,桶沿上还挂着两条用草绳拴着的大鲤鱼——那是昨天捞鱼时额外留的,个头比之前那条还大,鳞片闪着光,看着就新鲜。赵老实把鹿肉用粗布裹好后放在爬犁上。
父子俩拉着爬犁,踩着薄薄的积雪,往镇上走去。走了约莫一个时辰,终于到了镇上。镇上己经热闹起来,卖菜的、卖肉的、卖杂货的摊贩们都己经摆好了摊子,吆喝声此起彼伏。赵晓晓和赵老实找了个靠近街口的位置——这里人来人往,容易被人看到。
赵老实把鹿肉从爬犁上拿下来,解开粗布,把鹿肉摊在一块干净的粗布上。鹿肉新鲜,泛着淡淡的红色,上面还带着点冰霜,一看就是刚杀没多久的。赵晓晓则把装鲫鱼的木桶放在旁边,又把串好的小鱼挂在旁边的树枝上,两条大鲤鱼也解下来,放在木桶边,让它们能沾到桶里的水,保持鲜活。
刚摆好摊子,就有一个穿着棉袄的大婶凑了过来,盯着木桶里的鲫鱼看:“小伙子,这鱼是刚捞的吧?多少钱一斤?”
赵晓晓赶紧笑着应道:“大婶,这鱼是昨天刚从河里捞的,新鲜得很!鲫鱼三毛钱一斤,大鲤鱼贵点,西毛钱一斤,您要哪种?”
大婶蹲下身,用手指戳了戳鲫鱼的背,鲫鱼摆了摆尾巴,活蹦乱跳的。她满意地点点头:“行,这鲫鱼看着不错,给我称两斤,中午回家炖鱼汤给孩子喝。”
“好嘞!”赵晓晓拿起旁边的杆秤,麻利地从桶里捞起两条鲫鱼,放在秤盘里。“您看,这两条正好两斤,一分不多一分不少。”他把鱼装进大婶递过来的竹篮里,接过大婶递来的六毛钱,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的布袋里。
开张生意做成了,父子俩都松了口气。没过多久,又有一个挑着担子的小贩过来,看到挂着的小鱼,眼睛一亮:“这小鱼怎么卖?我买点回去炸着吃。”
“大叔,这小鱼是柳根鱼和小白鱼,都是野生的,串着卖,一串两毛钱,您要几串?”赵晓晓指了指串好的小鱼,每串都有七八条,串得紧实。
小贩数了数,挑了五串:“给我来五串,一元钱,对吧?”
“对!您拿好!”赵晓晓把五串小鱼递给他,接过钱,心里美滋滋的——这小鱼串着卖就是方便,不用称重,省事。
赵老实那边也有了生意。一个穿着体面的男人走过来,看了看鹿肉,用手摸了摸:“这鹿肉是正经野鹿肉吗?多少钱一斤?”
赵老实赶紧说:“这位大哥,这鹿肉绝对是野生的,我儿子前几天在青龙山打的,新鲜得很!鹿肉贵点,六毛钱一斤,您要多少?”
男人想了想,说:“给我称三斤,中午回家炒鹿肉吃。”
赵老实拿起刀,从鹿肉上切下一块,放在秤上称了称:“三斤一两,算您三斤,一块八。”他把鹿肉用牛皮纸包好,递给男人,接过钱,和赵晓晓对视一眼,都露出了笑容。
集市上的人越来越多,赵晓晓的鱼摊前也围了不少人。有买鲫鱼回去炖鱼汤的,有买小鱼回去炸着当下酒菜的,还有人看到木桶边的大鲤鱼,非要买一条回去红烧。赵晓晓忙得不可开交,一边给人称鱼,一边收钱,嘴里还不停地吆喝:“刚捞的鲜鱼!野生鲫鱼、大鲤鱼!走过路过别错过!”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后:赶山狩猎逆袭(http://www.220book.com/book/MOI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