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梅在家的时候,总说赵晓晓嘴笨,不会说话,可这会儿在集市上,他吆喝起来倒也有模有样。赵老实看着儿子忙碌的身影,心里很是欣慰——以前晓晓沉默寡言,现在不仅会打猎,还会做生意了,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
“小伙子,给我称两串小鱼!”一个穿着补丁棉袄的大爷走过来,递过来五毛钱。
赵晓晓赶紧拿起两串小鱼递给他,又找回一毛钱递过去:“大爷,您拿好!这小鱼炸着吃最香了,撒点盐和胡椒粉,比肉还好吃!”
大爷笑着说:“我孙子就爱吃这个,上次在别家买的小鱼不新鲜,你这小鱼看着就好,下次还来你这买!”
“哎!谢谢您!”赵晓晓心里暖暖的,做生意就是这样,只要东西好,就能留住客人。
不知不觉,太阳己经升到了头顶,集市上的人渐渐少了。赵晓晓的鱼卖得差不多了,木桶里只剩下几条小鲫鱼,串好的小鱼也卖光了,只剩下两条大鲤鱼中的一条——刚才有人想买,可嫌贵,没买成。赵老实的鹿肉也卖了大半,还剩下一小块。
“爹,咱们歇会儿,吃点东西再接着卖吧。”赵晓晓摸了摸肚子,早上走得急,没吃早饭,这会儿己经饿得咕咕叫了。
赵老实点点头:“行,你去那边的包子铺买两个菜包子,咱们垫垫肚子。”
赵晓晓拿着钱,跑到不远处的包子铺,买了两个菜包子和一碗小米粥。父子俩坐在摊子旁边,一边吃一边商量:“爹,剩下的鱼和鹿肉要不便宜点卖了吧?再等下去,人更少了,东西也不新鲜了。”
赵老实想了想:“行,鲫鱼就两毛钱一斤,鹿肉五毛钱一斤,赶紧卖了咱们好回家。”
刚说完,就有一个大娘走过来,看到剩下的鲫鱼,问:“小伙子,这鲫鱼多少钱一斤?便宜点我都买了。”
赵晓晓赶紧说:“大娘,这鲫鱼两毛钱一斤,您要是都要了,我再给您便宜点,一毛五分钱一斤,行不?”
大娘点点头:“行!这几条鱼我都要了,给我称称。”
赵晓晓把剩下的鲫鱼捞出来,称了称,正好一斤半,收了大娘两毛钱。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短褂的男人走过来,看到剩下的鹿肉,问:“这鹿肉怎么卖?”
赵老实赶紧说:“大哥,这鹿肉一毛五分钱一斤,就剩下这么一小块了,您要了吧,便宜!”
男人看了看鹿肉,说:“行,给我称了吧。”
赵老实把鹿肉称了称,一斤二两,收了他六毛钱。
最后,就剩下那条大鲤鱼了。赵晓晓正想着怎么卖,一个穿着长衫的男人走过来,盯着大鲤鱼看了半天,问:“这鲤鱼多少钱一斤?”
赵晓晓说:“大哥,这鲤鱼三毛五分钱一斤就卖了,就剩下这一条了,您要了吧,新鲜得很!”
男人想了想,说:“行,给我称了吧,我回去给我爹做红烧鲤鱼,他就爱吃这个。”
赵晓晓赶紧把大鲤鱼捞出来,称了称,两斤重,收了他七毛钱。
终于,所有的东西都卖完了。赵晓晓和赵老实收拾好摊子,背着空麻袋和空木桶,准备回家。赵晓晓摸了摸贴身的布袋,里面装着卖东西赚的钱,沉甸甸的,心里美滋滋的——这一上午,卖鱼和鹿肉一共赚了二十多块钱。
“爹,咱们今天赚了不少钱,咱们买点儿东西吧!”赵晓晓笑着说。
赵老实点点头:“行。”
走到卖糖果的铺子,赵晓晓买了两斤水果糖后对赵老实说“爹,咱们去粮店买米和面吧,家里的米缸快见底了。”赵老实说“你不说,我都忘了,确实该买粮食了,要不就天天只能吃鱼吃肉了”,说着,父子俩便朝着粮店走去。
粮店的掌柜正坐在柜台后拨算盘,见两人进来,抬头笑道:“两位要点啥?新到的糙米和白面,都是上好的。”赵晓晓走到粮缸前,抓起一把糙米看了看,颗粒,没有碎渣,便说:“掌柜的,给我称三十斤糙米,再称十斤白面。”这年头白面金贵,平常人家舍不得吃,也就逢年过节才买上点,赵晓晓想着快过年了,给家里改善改善伙食。掌柜的应着,麻利地用粗布口袋装粮、过秤,算钱。赵晓晓付了钱,赵老实扛起沉甸甸的粮袋,跟着他往外走。
出了粮店,隔壁就是杂货铺,油盐酱醋茶都在这儿买。王秀兰之前总说家里的酱油快没了,盐也剩不多,赵晓晓便径首走了进去。“掌柜的,要一瓶酱油、两斤盐、半斤醋,再来一包茶叶。”他报完要的东西,目光落在货架上的红糖罐上,又补充道,“再加一斤红糖,给我娘泡水喝。”掌柜的一一应着,把东西用草绳捆好。赵晓晓付了钱,接过东西,和赵老实一起往铺子外走,两人手里的东西又多了不少。
“爹,咱们去前面的布店看看吧,给娘和小梅各做件新棉袄。”赵晓晓突然想起之前王秀兰说过冬的棉袄有点薄,赵小梅今年十六了,正是爱俏的年纪,身上那件旧棉袄还是前年做的,早就小了。赵老实点点头:“行,你娘和小梅要是知道了,肯定高兴。”
两人走到布店,里面的布料琳琅满目,有素色的粗布,也有带花纹的细布。赵晓晓走到柜台前,对掌柜的说:“掌柜的,给我扯两块做棉袄的布料,一块给我娘,一块给我妹妹。”掌柜的笑着问:“想要什么样的?给长辈的话,这深蓝色的粗布就不错,耐穿;给姑娘家的,这粉色带碎花的细布好看,年轻人都喜欢。”赵晓晓看了看,深蓝色的粗布厚实,确实适合王秀兰,粉色碎花细布鲜亮,赵小梅肯定喜欢,便说:“就这两块,各扯西尺。”做一件棉袄大概需要西尺布,掌柜的量好布料,剪下来,算下来是一块钱。赵晓晓付了钱,把布料叠好,小心地放进赵老实手里的布袋里。
买完布料,两人又去了糕点铺。赵晓晓想着快过年了,给家里买点糕点,走亲戚的时候也能拿得出手。“掌柜的,要两斤桃酥、一斤饼干。”桃酥是王秀兰爱吃的,饼干是赵小梅喜欢的。掌柜的用油纸把糕点包好,外面裹上红纸,看着喜庆,赵晓晓付了钱,接过糕点,闻着香甜的味道,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此时两人手里的东西己经堆不下了,赵晓晓看了看,想着该买的都买得差不多了,便说:“爹,咱们把东西放爬犁上去,不然扛不动了。”
爷俩把东西放到爬犁上, 赵老实拉起爬犁绳,赵晓晓在旁边帮忙推,两人慢慢往家的方向走。却不知道钱燕燕母女正在村口堵他们,一场麻烦就要开始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MOI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