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寒意尚未散去,队伍己经整装待发。吉普车引擎轰鸣,准备驶离这个令人不安的废弃道班。
“等等!”秦娟突然喊道,手指着道班后方的一片岩壁,“那里...有点不对劲!”
众人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片灰白色的岩壁上,隐约可见一些深色的纹路,像是镶嵌在岩石中的某种图案。
“像是化石痕迹。”秦娟己经跳下车,抓起地质锤和采样袋就往那边跑,“我去看看!”
胡八一皱眉:“秦娟!别单独行动!”但女学者己经跑出老远。
李爱国摇摇头:“这姑娘,一看到石头就啥都忘了。”
格桑眯着眼看了看那片岩壁,神色略显凝重:“那片山崖...老人们叫它'画石壁',说是有山神画的画。”
几分钟后,秦娟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手里拿着几块碎石样本,脸上满是兴奋与困惑交织的表情。
“太不可思议了!”她激动地说,“那些岩壁上的痕迹确实是植物化石,但...这完全说不通!”
王胖子凑过来:“啥化石?值钱不?”
秦娟没理会他,自顾自地说:“从岩层沉积特征看,这应该是第三纪中新世的地层,大约距今一千五百万年左右。但是...”她拿起一块有着清晰叶脉痕迹的岩石,“这种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更接近侏罗纪的物种!年代差了一亿多年!”
现场安静了几秒。胡八一与Shirley杨交换了一个眼神。
“会不会是鉴定错了?”李爱国谨慎地问。
秦娟坚决摇头:“不可能!我博士论文就是研究青藏高原古植物演化的。你们看——”她指着岩石上的纹路,“这种叶脉分叉方式和孢子囊排列,是典型的Cyathea属特征,这个属在白垩纪末期就基本灭绝了,绝不可能出现在中新世地层中!”
王胖子挠头:“啥...啥意思?说明啥?”
“意思是,”秦娟深吸一口气,“要么我的鉴定全错了,要么这里的地质年代测定全乱了,要么...”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来,“这些化石根本不属于我们知道的地质历史。”
格桑轻声说:“老人们说,画石壁上的画会变。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看到的画不一样。”
秦娟猛地抬头:“会变?什么意思?”
“下雨天,画更清楚;月圆夜,画会发光。”格桑平静地说,“有牧民说,看到画里的草在动。”
秦娟脸色发白:“这...这不可能!化石是矿化的生物遗迹,怎么可能变化?”
胡八一沉思片刻,问秦娟:“你能确定这些化石的真实年代吗?”
秦娟摇头:“需要精密仪器测定。但凭我的经验,这些化石的保存状态和围岩关系确实异常。”她翻看着样本,“看这个断面,化石与围岩的矿物组成几乎一致,不像后期嵌入的,更像是...原生沉积。”
Shirley杨突然问:“秦同志,你说这些化石可能不属于我们知道的地质历史...是什么意思?”
秦娟推了眼镜:“有一种极少数派理论,认为地球历史中存在我们尚未认知的'失落纪元',或者...平行演化路径。”她自嘲地笑笑,“但这只是科幻小说般的猜想,没有任何可靠证据。”
胡八一却心中一动。他想起了鹧鸪哨笔记中那些难以理解的记载,以及《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关于“天地错序”的章节。
“采集样本,我们继续前进。”胡八一下令,“秦同志,这个事情暂时保密,等有更多发现再说。”
秦娟激动地点头:“明白!我会仔细研究这些样本!这可能是...可能是颠覆性的发现!”
车辆再次启动,驶离道班。但车内的气氛己经不同。秦娟完全沉浸在样本研究中,不时拿出放大镜观察,在笔记本上疯狂记录。
王胖子小声对胡八一说:“老胡,这姑娘魔怔了吧?几块破石头这么激动?”
胡八一低声道:“对她这样的学者来说,这可能是毕生难遇的发现。”
中午休息时,秦娟甚至顾不上吃饭,忙着清理样本,进行初步检测。
“看这里!”她招呼大家过来,“我用稀盐酸测试化石和围岩的反应,结果完全一致!这说明化石不是后期嵌入的,确实是与围岩同时形成的!”
Shirley杨问:“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要么我的鉴定全错了,要么...”秦娟深吸一口气,“这里的某种地质过程,能够让不同时代的生物遗迹同时形成化石。”
李爱国皱眉:“这听起来太玄了。”
“更奇怪的是这个。”秦娟拿起另一块样本,“看这些晶体排列方式。在偏光显微镜下,它们呈现出异常的光学特性,几乎像是...某种信息存储结构。”
胡八一心中一震:“信息存储?”
秦娟点头:“有一种前沿理论认为,在某些极端地质条件下,岩石能够以晶体结构的形式记录信息,就像天然的硬盘。”她摇摇头,“但这只是理论,从没人证实过。”
格桑轻声说:“老人们说,大山会记住所有事情。高兴的事,伤心的事,都记在石头里。”
秦娟突然愣住,像是想到了什么。她快速翻找背包,拿出一本厚厚的参考文献,急速翻阅着。
“找到了!”她指着一页,“看这个!上世纪六十年代,苏联地质学家在西伯利亚发现过类似现象,他们称之为'时空化石',但因为无法解释,相关研究被列为机密!”
众人围过去,只见书页上是一些模糊的照片和俄文注释,确实描述了类似的现象。
胡八一沉思片刻,问秦娟:“这些发现,和你之前说的磁场异常、声音异常有没有关联?”
秦娟眼睛一亮:“很有可能!如果岩石确实能记录信息,那么特定条件下回放这些信息也是可能的!声、光、甚至...影像!”
王胖子听得云里雾里:“啥意思?石头还能放电影不成?”
秦娟激动地说:“从理论上说,是的!在特定能量场作用下,岩石中记录的信息有可能被'回放'出来!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能看到听到奇怪的东西!”
Shirley杨轻声说:“这和外祖父笔记中的一些记载很相似。他说在某些地方,'过去与现在的界限变得模糊'。”
下午行程中,秦娟完全沉浸在思考中,不时测量周围的磁场和辐射背景。
在一个休息点,她又有新发现:“这里的背景辐射读数异常!不是放射性物质的那种辐射,更像是...某种能量场的残余!”
胡八一立即警惕起来:“对人体有害吗?”
秦娟摇头:“强度很低,应该无害。但这种能量场的频谱很特殊,不像任何己知的自然或人工辐射源。”
她调整着仪器:“更奇怪的是,这种辐射场似乎在...变化。像是有规律的波动。”
格桑突然说:“像呼吸。大山在呼吸。”
秦娟愣住,仔细查看仪器读数:“确实...有类似呼吸的节律性波动!大约每分钟一次极轻微的起伏!”
众人面面相觑,一股莫名的寒意升起。
黄昏时分,队伍在一个背风的山坳扎营。秦娟迫不及待地搭建起简易实验室,开始更仔细地分析样本。
夜幕降临时,她有了惊人发现。
“难以置信...”她喃喃自语,声音颤抖,“这些化石样本...它们在发射极微弱的信号!”
胡八一走过来:“什么信号?”
秦娟指着仪器屏幕上跳动的波形:“看!规律的脉冲信号,频率在1.6赫兹左右,非常稳定。”她抬起头,眼中既有兴奋也有恐惧,“这不是己知的任何自然现象能产生的信号模式!”
Shirley杨轻声问:“像不像...某种心跳?”
秦娟猛地点头:“是的!就像极其缓慢的心跳!”
格桑默默走过来,手中拿着一个古老的经筒。他轻轻转动经筒,经筒发出低沉而规律的嗡嗡声。
仪器屏幕上的波形突然发生变化,仿佛在与经筒的声音共振。
“这...”秦娟惊呆了,“声波共振?怎么可能?”
胡八一沉思良久,缓缓道:“明天我们进行一次系统勘测。秦同志,你负责监测这些异常信号,尝试定位信号源。”
秦娟激动地点头:“明白!这可能是...可能是本世纪最重大的发现!”
夜深了,高原的星空格外清晰。秦娟仍在对着一堆数据和样本忙碌,眼中闪烁着发现者的光芒。
胡八一和Shirley杨站在营地边缘,望着远方的雪山。
“你怎么看?”Shirley杨轻声问。
胡八一沉吟道:“秦娟的发现可能解释了鹧鸪哨笔记中的一些现象。如果岩石真能记录和回放信息,那么许多超自然现象可能有科学解释。”
Shirley杨点头:“但这也意味着,我们要去的地方可能比想象中更加...异常。”
远处,秦娟突然发出一声低呼:“信号强度在增加!月亮升起时信号变强了!”
胡八一抬头望向升起的明月,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安。在这片神秘的高原上,科学与传说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
而随着他们越来越接近风蚀谷,更多的谜团正在等待着他们。
(http://www.220book.com/book/MOR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