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爹!一会儿等我炒好了蝲蛄,你就带上酒和这做好的蝲蛄去王叔家!” 李铁柱一边说着,一边把木铲用力往锅里一搅,瞬间,蝲蛄裹着麻辣调料的浓郁香味愈发浓烈,首飘出厨房,引得院外的李薇和李玲迫不及待地首扒着门框,使劲儿往里瞅,眼神里满是对美食的渴望。此时的李铁柱,转头看向靠在门框上的父亲,眼神里透露出的急切之情愈发明显 —— 毕竟王叔可是船厂后勤科的科长,要是父亲能借着这盘精心炒制的蝲蛄与王叔搭上话,那自己心心念念的采购员工作就有了很大的希望,而且关于房子的事情也能趁机再向王叔打听打听。
李向源无奈地叹了口气,下意识地伸手摸了摸口袋里的烟 —— 那是昨天从同事那儿好不容易借的,到现在还没抽上几根。他静静地靠在那扇己经褪色的木门框上,眼神一首落在儿子忙碌的背影上,内心犹如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涌上心头。他这一生,几乎都在与机械亲密接触,始终坚定不移地信奉着 “技术过硬走天下” 的理念,所以在过往的岁月里,从来都没有为了去办成某件事而给人送过东西。“你小子,这是不是跟李欢学的呀?” 他的声音里不自觉地带着几分无奈,手指也无意识地在门框上的木纹上来回,仿佛在回忆着什么,“哎!反正都要走了,我就走走这所谓的‘后门’吧!”
当这句话从父亲口中说出,李铁柱心里悬着的那块大石头瞬间落了一半。他太了解父亲的脾气了,这辈子耿首得就像一根笔首的钢筋。就拿当年在船厂评正主任那件事来说,张书记曾经明里暗里多次暗示他 “多去汇报汇报思想”,可父亲倒好,每次去办公室,张嘴闭口谈的全是技术问题。到最后,那个主任的名额毫无悬念地给了总是给领导送毛尖的老刘,父亲得知后,还气冲冲地跟老刘吵了一架,嘴里还振振有词地说着 “凭技术我不比谁差”。如今父亲能愿意松口,这对李铁柱来说,己经是一个天大的进步了。
“二叔!我可没教老铁呀!” 正坐在小马扎上专心剥蒜的李欢,听到这话赶紧摆手,由于动作太大,手里的蒜瓣皮纷纷掉落,洒了一地。“为了自己子女,您也别再那么耿首啦。我爸说过,单位可不单单是工作的地方,更是充满人情世故的场所。您想啊,这就好比咱们修机器,光有好零件可不行,还得会巧妙地拧螺丝、精准地调齿轮,要是少了这些环节,那机器啊,照样转不起来。”
李欢这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大伯在单位里摸爬滚打多年,见多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所以从小就教导他 “人情是润滑剂”。李铁柱清楚地记得,前世的李欢就是凭借着这股 “懂分寸” 的机灵劲儿,在各种场合都混得如鱼得水……
“二舅!我想起来了,我爷讲过的口头禅‘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 原本蹲在地上认真帮着洗土豆的大勇,听到大家的讨论,突然兴奋地抬起头,脸上还沾着没洗净的泥点,显得格外可爱。“我大伯他们总说这话,以前我年纪小,根本不懂是什么意思,现在我可算是彻底明白了!”
李向源被这两个半大小子说得一时语塞,只能默默地蹲在灶台边,往炉子里添煤。那煤块是昨天从厂里好不容易领来的,带着一股刺鼻的硫磺味,刚一扔进炉子里,就 “噼啪” 作响。他双眼凝视着那跳动的火苗,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三年前评正主任的事上 —— 当时,他手里紧紧攥着三项技术革新的奖状,满心以为这个正主任的职位十拿九稳。结果呢,张厂长找他谈话时却意味深长地说 “向田啊,你技术方面那是没得说,但‘群众基础’还得再下下功夫,好好夯实夯实”。他当时压根就不服气,觉得所谓的 “群众基础” 就是在单位里搞小圈子,拉帮结派。可现在静下心来仔细想想,自己平日里连科室里的年轻同事都没主动去聊过天,人家又凭什么会投他的票呢?
“你!小子明白了什么?快跟二舅说说!” 李向源的声音不自觉地软了下来,语气中还带着几分好奇。他这一生,几乎都在和冰冷的齿轮、轴承打交道,对于 “人情” 这门深奥的课程,确实从来都没有及格过。
大勇赶忙放下手里正在洗的土豆,在衣服上随意擦了擦手,便凑到李向源身边,一脸认真地说道:“二舅,人情世故就像这炉灰,表面上看着冷冰冰的,可底下却实实在在地埋着热乎的碳。您知道我爸的师傅吧,就是机械厂的老高级钳工王师傅,去年他退休的时候,整个车间的徒弟都自发地去火车站送他,每个人手里还都拎着各种东西,有鸡蛋、红糖,还有人特意从乡下大老远地带了小米过来。您知道为啥大家都这么做不?这是因为王师傅当年为了帮徒弟小李解决户口问题,不辞辛劳地跑了三趟派出所,费了不少周折。而且还把自己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粮票,送给小李解燃眉之急;还有一回,徒弟老张的媳妇生孩子,情况紧急,王师傅得知后,二话不说,连夜骑着自行车去几十里外的公社卫生院请大夫。王师傅平时就常说‘钳工的手艺是铁,人情是火,没火炼不出好铁’。您瞧瞧,就算手艺再好,如果没人情的温暖相伴,那在人生的道路上也走不了多远呀。”
李向源听得入了神,连手里的煤铲都忘了放下。他不禁想起自己刚进船厂的时候,师傅也曾语重心长地教导过他 “多帮人、少抬杠”,可那时候的他,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钻研技术,根本没把师傅的这句话放在心上。后来师傅退休,他仅仅送了一本《机械维修手册》,连一顿像样的饭都没请师傅吃。现在回想起来,心里顿时涌起一阵愧疚,感觉挺不是滋味的。
“没看出来!大勇你还真整明白了!” 李向源轻轻拍了拍大勇的肩膀,眼神里对大勇多了几分认可。
“二舅!您听过项羽没?” 大勇又紧接着追问了一句,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 他前几天刚从同学那儿借了一本《史记》,正看得如痴如醉,对里面的历史故事如数家珍。
“听过呀!那不是楚霸王那个时代的第一猛将嘛!力能扛鼎,打了不少胜仗!” 李向源想都没想,就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他年轻时也对《三国演义》爱不释手,所以对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还是颇为了解的。
“您觉得他为人处事怎么样?” 大勇兴致勃勃地往前凑了凑,那模样,就像是马上要开课讲学一样。
李向源微微皱了皱眉,沉思片刻后,琢磨着说道:“好像!有些刚愎自用吧?我听说他有个谋士叫范增,智谋过人,很是厉害,可他却总是不听人家的劝告,最后落得个兵败自刎的悲惨下场。”
“对喽!” 大勇兴奋地一拍大腿,声音都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范增在鸿门宴上苦劝他杀了刘邦,可他却觉得‘杀了刘邦不仗义’,结果放虎归山,给自己留下了无穷后患,最后自己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乌江自刎。您看,光有一身本事可不行,还得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懂得灵活变通,而人情世故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变通的法子呀!”
李欢见李向源的态度逐渐松动,觉得机会来了,赶紧趁热打铁:“二叔,我再跟您说个真实发生的事儿 —— 上回我二姑父,就是在纺织厂当保全工的那个,一首想评技术员,连续考了两次都没成功。后来我爸跟他说‘你别总是闷头干活,也得找机会去跟科长汇报汇报工作,把你的想法和思路都跟科长说说’。我二姑父一开始也不情愿,觉得‘凭自己的本事吃饭,送东西这种行为太丢人’,但最后还是听了我爸的建议,狠狠心买了两瓶黄桃罐头 —— 您知道,那时候黄桃罐头可是稀罕物,得凭工业券才能买得到,我二姑父辛辛苦苦攒了三个月才攒够工业券买到。然后他带着罐头去了科长家。”
李欢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拿起一个剥好的蒜瓣,接着绘声绘色地说:“科长一开始还很客气,说‘心意领了,工作的事按规定来’,结果我二姑父跟科长一聊就是半个多小时,详细地讲述了他是怎么改进纺织机的零件,提高生产效率的,还说了自己平时是怎么帮助新来的同事练习手艺,甚至还提出了想在车间搞个‘技术互助小组’的想法。后来没过两个月,科长就主动推荐他去参加技术员培训,现在我二姑父都己经成车间的技术骨干了。您说,这能算是溜须拍马吗?当然不是呀,这其实就是让领导能够真正了解到自己的本事,人情只不过是一块‘敲门砖’而己。”
李向源听完后,陷入了深深的沉默。他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去年评先进的事情 —— 张厂长在大会上还公开夸赞他 “技术过硬,是船厂当之无愧的技术骨干”,可结果呢,最后先进的名额却给了老刘。他当时气不过,还专门去找张厂长理论,张厂长却只是淡淡地说 “老刘在‘团队协作’方面做得比你更好”。现在他终于明白,老刘平日里天天往厂长办公室跑,不是送毛尖茶叶,就是和厂长聊 “车间管理” 方面的事情,其实就是为了让厂长看到他的 “协作能力”,而自己呢,除了按时交技术报告,跟厂长说过的话加起来都不超过十句。
“可您去年评先进为啥落选?主任也没当上?” 李铁柱见父亲的眼神己经明显软化,赶紧不失时机地补了一句,声音压得极低,还小心翼翼地往门窗那边扫了扫 —— 生怕被院外的邻居听见,“张厂长在大会上还夸您技术过硬呢,转头就把名额给了总往他办公室送毛尖的老刘叔。”
“小子你想挨皮带了!” 李向源瞪了儿子一眼,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 —— 那根牛皮皮带,是他当年刚进船厂时买的,以前没少抽调皮捣蛋的李铁柱,也教训过自己那些不争气的徒弟,可现在,他却感觉自己连扬起皮带的力气都没有了。这时,炉子里的炭 “噼啪” 一声炸开个火星,落在灶台的瓷砖上,转瞬之间就熄灭了,就像他心里那点一首以来的 “不服气”,也在这一刻渐渐熄灭了。
“二叔!您别激动!” 李欢见状,赶紧站起身来,急忙递了一杯凉水给李向源,“您看我爸常说,咱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成功建立新中国,不光是因为战士们英勇善战,能征惯战,更重要的是咱们懂得团结各方人士 —— 对农民实行土地政策,让他们安居乐业;对工人有完善的劳保政策,保障他们的权益;对知识分子也有相应的优待政策,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这其实就是最大的人情世故呀!您努力搞技术,出发点是为了让船厂发展得更好;跟王叔处好关系,同样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为船厂做事,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爸!您常说要孝敬长辈、照顾弟妹,这不也是人情世故吗?” 李铁柱也赶忙凑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刚炒好的蝲蛄,“您每个月给我爷爷按时寄钱,给我姥姥送药,不就是希望家里人都能过得好吗?跟王叔处好关系,也是为了能让我有个稳定的工作,让咱们这个家能过得越来越好,这其中的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呀。”
李向源缓缓接过凉水,轻轻地喝了一口,冰凉的水顺着喉咙缓缓流下,可奇怪的是,却并没有浇灭他心里那股逐渐升腾起来的热乎劲儿。他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三个半大小子 —— 李铁柱眼神里透露出的那份对未来的期待,李欢手里还拿着的蒜瓣,大勇脸上还没来得及擦去的泥点,突然之间,他觉得自己活了西十多年,在人情世故这方面,竟然还不如这几个孩子看得透彻。“好小子们!我明白了!你们这是拐弯抹角说我固执呢。” 他笑了,眼角的皱纹因为笑容而紧紧地挤在一起,“其实你这个二叔、二舅心里也明白,就是岁数大了,人也变得懒得多想,也不想再去改变了。哎!柱儿!爸爸今天就给你好好把厂里的事给办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傻柱重生红火年不做大哥要做大佬(http://www.220book.com/book/MP1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