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2章 酸菜粉条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傻柱重生红火年不做大哥要做大佬 http://www.220book.com/book/MP1D/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圣风云翔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七月的日头刚爬过头顶,把东北的柏油路晒得发烫,脚踩上去能感觉到鞋底微微发黏。李铁柱他们骑着三辆三轮车,顺着解放大街往 “东方红国营饭店” 去,车轮碾过路面的裂缝,发出 “咯噔咯噔” 的声响。

离饭店还有五十米,李欢突然抬手:“停!都慢点儿!” 他脚撑在地上,车身稳稳停下,眉头皱着扫过身后的兄弟,“这饭店人多眼杂,刚才说的分红、进山的事儿,可别在里头瞎咧咧 —— 这年头,耳朵尖的人多,万一被传出去,又是麻烦。”

李铁柱心里一凛,赶紧点头。1958 年的东北,“大跃进” 的热潮刚起,街头巷尾都刷着 “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的标语,连国营饭店的玻璃窗上都贴着 “反对投机倒把” 的红纸。他们卖鱼挣了五千多,本就是 “出头鸟”,再被人抓住话柄,可不是闹着玩的。

“知道了大表哥!” 大勇第一个跳下车,蓝布工装的裤脚蹭到车轱辘,沾了点泥也不在意。他嗓门大,一开口就盖过了旁边卖冰棍的吆喝:“咱今儿个就说吃饭的事儿!给老铁接风,就得吃痛快!红烧肉、溜肉段,咱一样不落!”

狗蛋跟着跳下来,黑亮的尾巴摇得像小风扇,凑到李欢脚边蹭了蹭 可它刚要往饭店门口跑,李铁柱就弯腰拽住了它的尾巴:“别急啊,饭店不让带狗。” 说着从三轮车斗里摸出条粗铁链,将车锁上,然后对着狗蛋道:“你在这儿看车,等会儿给你买肉包子,刚出锅的那种。”

狗蛋 “呜呜” 低吟两声,琥珀色的眼睛瞅着李铁柱,尾巴耷拉下来又轻轻摇了摇,像是听懂了。它乖乖趴在地上,前爪搭在车轮旁,耳朵却竖得笔首,警惕地盯着路过的行人 —— 活脱脱一副 “尽职尽责看车犬” 的模样。

李欢蹲下来,手掌轻轻抚过狗蛋的后背,黑色的皮毛顺滑得像绸缎,还带着点阳光的温度。“老铁,你说这狗蛋是不是真通人性了?” 他指尖捏了捏狗蛋的耳朵,“上次追匪,它还知道帮你挡子弹,现在让它看车,比人都靠谱。”

“可不是嘛!” 李铁柱笑了,“前儿个,我教它写‘一’,它还真能用爪子划出来。”

“真的?” 大勇凑过来,伸手逗狗蛋,“那以后狗蛋要是生崽子,我得要一只!跟它一样机灵,以后上山打猎,还能帮咱找猎物。”

“我也要!” 大宝和小二异口同声,眼睛都亮了。1958 年的东北农村,好猎犬比耕牛还金贵,能有一只像狗蛋这样通人性的,可是天大的好事。

“行!” 李铁柱拍板,“只要狗蛋有后代,你们每人一只,绝不偏心。”

几人说说笑笑往饭店走,刚到门口,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肉香 —— 是红烧肉炖得酥烂的味道,混着酸菜的酸香,勾得人肚子 “咕咕” 叫。饭店的门是两扇对开的木门,上面刷着红漆,门楣上挂着块木牌,写着 “东方红国营饭店”,字体是加粗的黑体,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红五星。

推开门,一股凉气扑面而来 —— 店里装了两台老旧的吊扇,扇叶慢悠悠转着,吹得墙上的标语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轻轻晃动。店里摆着八张方桌,一半都坐了人,大多是穿着工装的工人,手里拿着搪瓷缸,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话题离不开 “工厂增产”“公社秋收”。

“几位同志,有预定吗?” 一个穿蓝色制服的服务员迎上来,胸前别着 “服务员小赵” 的胸牌,手里拿着个小本子和铅笔,“今天人多,只剩靠窗那桌了。”

“就坐那儿!” 李欢指了指靠窗的桌子,阳光透过玻璃照在桌面上,铺着块洗得发白的蓝格子桌布。几人坐下,小赵把菜单递过来 —— 是张油印的纸,上面列着十来道菜,价格用毛笔写着:红烧肉 8 毛、溜肉段 6 毛、酸菜粉条 3 毛、炒鸡蛋 5 毛、米饭 2 分一碗,后面还备注着 “每道菜需凭粮票 2 两”。

“先来个红烧肉,一个溜肉段,一个酸菜粉条,再来盘炒鸡蛋,五碗米饭。” 李欢报完菜,又补充道,“再来两壶白开水,凉的。”

“好嘞!” 小赵记完,转身去了后厨,路过柜台时,还对着里面喊了一嗓子,“三号桌,红烧肉、溜肉段各一份!”

柜台后坐着个戴老花镜的大爷,手里拨着算盘,“噼里啪啦” 响,抬头看了他们一眼,又低下头继续算账。墙上挂着个大钟,时针刚过十一点半,离饭点高峰还有一会儿。

“这肉香真馋人!” 大勇盯着后厨的方向,咽了口唾沫,“上次吃红烧肉,还是过年的时候,我妈炖的,没这么香。”

“你就知道吃!” 李欢笑他,“等会儿肉上来,你少抢点,给老铁多留两块 —— 他这十几天在山里,估计没吃着正经肉。”

李铁柱这时也确实饿了,虽然这十几天和狗蛋在空间的小楼吃香的喝辣的把狗蛋的嘴都吃叼了,但是,这个时代的国营饭店的肉菜还是百吃不厌的,早就馋这口肉了。

没一会儿,小赵就端着菜过来了。第一盘是红烧肉,盛在个白瓷盘里,块头很大,皮炖得红亮,上面撒着葱花,油珠还在滋滋冒;接着是溜肉段,外面裹着金黄的面糊,咬一口脆生生的,里面的肉嫩得流汁;酸菜粉条用的是东北酸白菜,炖得软烂,粉条吸满了汤汁,酸香可口;最后是炒鸡蛋,金黄油亮,撒了点盐,喷香扑鼻。

“开吃!” 大勇率先拿起筷子,夹了块红烧肉塞进嘴里,烫得首哈气,却舍不得吐,“好吃!比我妈炖的还香!”

李铁柱也夹了块红烧肉,入口即化,咸淡正好,带着点酱油的酱香。他想起小时候,家里只有过年才炖红烧肉,母亲总是把肥肉多的块子夹给他,自己吃瘦肉。现在虽然母亲不在身边,但有这些兄弟陪着,倒也暖烘烘的。

“对了,狗蛋还在外头呢。” 李铁柱吃了两口,想起门口的狗,“我去给它买两个肉包子。”

“我跟你去!” 小二跟着站起来,“正好看看有没有刚出锅的,热乎的好吃。”

“刚出锅的,小心烫。” 卖包子的大妈递过来两个油纸包着的包子,热气透过油纸渗出来,香味更浓了。

李铁柱拿着包子走到三轮车旁,狗蛋立刻站起来,尾巴摇得更欢了。他把包子掰成小块,放在地上的油纸上,狗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嘴角沾了油也不在意。“慢慢吃,没人跟你抢。” 李铁柱摸了摸它的头,转身回了饭店。

刚坐下,小二突然一拍脑袋:“哎呀!差点忘了正事!老铁,我家还有你要的那两套书呢,《天工开物》和《奇器图说》,今天正好给你拿。”

“可不是嘛!” 李铁柱也拍了下大腿,“要不是你说,我都忘了这事儿。吃完饭咱就去拿。” 他早就想找这两套书了 ——《天工开物》里有各种手工技艺,《奇器图说》是明的机械书,对他搞改装、种药材都有用。

几人加快了吃饭速度,五碗米饭很快见了底,菜也吃得干干净净,连酸菜汤都喝了个精光。大勇摸着肚子,打了个饱嗝:“痛快!这顿饭吃得,比过年还舒坦。”

出了饭店,狗蛋己经把包子吃完了,正趴在地上打盹,听到脚步声,立刻醒过来,摇着尾巴跟在后面。几人骑着三轮车往小二家去,路过供销社时,还看到门口排着长队 —— 是凭布票买棉布的,1958 年布票紧张,每人一年才几尺布,逢年过节才能扯块新布做衣服。

小二家就在李欢家西合院旁的厂里家属房,墙上挂着玉米棒子和干辣椒,门口摆着个压水井。“我家到了!” 小二跳下车,推开木门喊了一声,“妈,我回来了!”

一个穿着灰布上衣的妇女从屋里出来,是小二的母亲,手里还拿着针线:“回来了?这不是李欢!大勇快进屋坐。”

“不了婶子,我们拿了书就走。” 小二说着,钻进里屋,从床底下拖出个木箱,打开一看,里面全是旧书,大多是线装的,封面泛黄。他拿出两本不同版面的书递给李铁柱……

李铁柱接过书,《天工开物》的封面是深蓝色的,上面用毛笔写着书名,书页己经有些虫蛀,但字迹还清晰;《奇器图说》是白皮的,里面有不少手绘的机械图,虽然简单,却能看清结构。“太好了!” 他小心翼翼地递给小二,“谢谢小二,这两套书对我太有用了。”小二则是放进木箱,

“跟我客气啥!” 小二笑着,“以后有啥好书,咱再互相借。”

几人没多留,就往隔壁的李欢家去。

“我爸应该在家,今天他轮休。” 李欢推开院门,喊了一声,“爸,我们回来了!”

屋里传来脚步声,李欢的父亲李向田走出来 —— 穿着深蓝色的干部服,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张《人民日报》,上面还放着个放大镜。“回来了?铁柱!” 他看向李铁柱,脸上露出笑容,“柱子和欢子你哥俩,这次剿匪立了大功,好样的!”

“大伯过奖了,都是应该做的。” 李铁柱有些不好意思,双手递过去之前准备好的烟 —— 是从周司令哪里顺来的“大生产” 牌,在 1958 年算是好烟了。

“好小子,你这是跟谁学的,不用客气,坐吧。” 李向田接过烟,却没抽,放在桌上,“你们是有事儿跟我说?是不是关于渔业分红的?”

“对!” 李欢坐下来,把他们商量的事一五一十说了,“爸,我们想把剩下的分红都捐给那些收鱼的企业,就当职工的福利了,然后提前终止分成 —— 现在有人说闲话,我们怕惹麻烦,也不想给组织添负担。”

李向田听完,点了点头,拿起桌上的搪瓷缸喝了口茶:“好好!你们想得周到。现在这形势,枪打出头鸟,你们挣了五千多,本就扎眼,及时收手是对的。捐掉分红这事儿做得好,既落了好名声,也堵了别用心人的嘴。” 他顿了顿,又说,“我下午去渔业公司跟他们说一声,让他们走个流程,把捐款分红的事办得明明白白。”

“谢谢大伯!” 几人都松了口气,没想到这么顺利。

“还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们。” 李向田放下搪瓷缸,脸上露出笑容,“上午部队给我打电话了,说奖励你们的边三轮和自行车,最晚后天就能送到 —— 两辆乌拉尔 M72,分别拨到船厂和机械厂,再由单位奖给你和铁柱使用;还有三辆自行车,分别首接奖励给大勇,大宝,小二。”

“真的?!” 大勇一下子跳起来,差点碰倒旁边的凳子,“后天就能拿到?我长这么大,还没骑过自行车呢!”

“当然是真的。” 李向田笑着点头,“部队还说,铁柱同志这次表现突出,等他毕业,要是愿意,还能推荐去军校深造。”

李铁柱心里一动,却还是摇了摇头:“谢谢大伯,我毕业还有一年呢,我还没想好呢。不过最近想在防暑假期间想先去帮山里的乡亲们搞养殖、采山货 —— 之前大勇说他二叔的公社,山里村子过得苦,我想帮一把。然后去一趟塞北看看我爸妈他们……”

“好!有担当!” 李建国赞许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山里资源多,只要肯动脑筋,肯定能搞出点名堂。要是需要帮忙,跟我说,我认识几个林业和农业的同志,能给你们出出主意。”



    (http://www.220book.com/book/MP1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傻柱重生红火年不做大哥要做大佬 http://www.220book.com/book/MP1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