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又兴致勃勃地聊了好一会儿,不知不觉间,时针己经快要指向下午两点。大家这才意识到时间不早,纷纷起身告辞。李向田热情地将他们送到门口,还特意一脸认真地叮嘱道:“大家都听好了啊,不要到处乱跑,也别想着请假,都得好好上班!”
众人各自准备前往工作地点,李铁柱等人骑着三轮车去上班。此时,阳光依旧浓烈炽热,不过却并不让人觉得烤得难受。大勇坐在车上,悠然自得地哼着东北小调,那熟悉的旋律回荡在空气中。大宝和小二则热烈地讨论着自行车的颜色,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李欢正跟李铁柱商量着,等后天领到车,就立刻去山里的村子考察,计划着如何帮助乡亲们发展经济。狗蛋欢快地跟在车旁奔跑着,时不时被路边飞舞的蝴蝶吸引,追着蝴蝶玩上一会儿,随后又赶紧跑着跟上三轮车。
“对了,大宝,小二,” 李铁柱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开口问道,“你们亲爷爷的事儿,周司令那边有消息了吗?”
大宝无奈地叹了口气,缓缓摇了摇头:“还没呢。今天周司令送你出来的时候,我们瞅准机会问了一嘴,他说还在全力追查,让我们再耐心等等。毕竟这都隔了这么多年,而且还是在战争年代,想要找到相关线索,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那你们爸妈知道这事儿之后,啥反应啊?” 李铁柱满脸好奇地继续追问。
大宝摸了摸后脑勺,脸上浮现出一抹笑容:“我爸妈知道那天,特意杀了只鸡,炖了满满一锅,还去买了斤散装高粱酒。俩人就着鸡汤,喝得酩酊大醉。我妈一边哭一边说,‘娃们终于有亲爷爷了,也算是对得起你们养爷奶了’。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带着我们去给养爷奶上坟,在坟前说了好半天话,大概意思就是跟养爷奶倾诉了他们这些年的委屈。”
“现在我家伙食可比以前好多了,” 小二在一旁补充道,“以前我妈总是舍不得买肉,现在每隔两天就会去买半斤,给我们改善伙食。我爸还说,要给我们攒钱娶媳妇,以后再也不跟我们要钱了。以前他总念叨‘养你们这么大,得给家里挣点’,现在也不再提这话了。”
李铁柱听着他们的讲述,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在这年头,日子虽说过得艰苦,但亲情和友情的存在,总能让人觉得生活有奔头,充满希望。他看着前方延伸的道路,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心里暗自琢磨着:后天领了车,就去山里考察,先仔细看看东沟村、西坡村的实际情况,再跟大勇二叔商量搞养殖、采山货的具体事宜,说不定还能巧妙运用《天工开物》里记载的法子,帮助乡亲们多挣点钱,改善生活。
三轮车沿着街道继续向前行驶,车把上的铃铛 “叮铃叮铃” 响个不停,清脆的铃声混着兄弟们爽朗的笑声,在七月的东北街头传得很远很远。路边的向日葵迎着太阳,一株株长得笔首挺拔,仿佛在为他们的未来加油鼓劲,充满生机与希望。
众人分开后,大勇独自蹬着三轮车,带着李铁柱和狗蛋前往李铁柱家。车斗里放着被蓝布盖得严严实实的书箱,书香从里面隐隐散发出来,里面装着《天工开物》和《奇器图说》两套珍贵的古书。书箱的边角被风吹得微微晃动,李铁一只手紧紧按着蓝布,生怕书箱被风吹开,另一只手则时不时下意识地摸向腰间 —— 那里藏着家里的钥匙,铜鱼挂坠硌着掌心,竟让他生出几分近乡情怯的复杂情绪。
随着三轮车前行,路边的景象渐渐变得熟悉起来:供销社的红砖房上,刷着 “大跃进万岁” 的白漆标语,那几个大字醒目而又充满时代感。几个戴着鲜艳红领巾的孩子,举着 “炼钢光荣” 的小旗,一路欢笑着跑过,铁皮文具盒在他们的书包里随着奔跑的节奏叮当作响。拐角处的修鞋摊前,老鞋匠正专注地给一双军靴钉掌,锤子敲在铁掌上发出的 “叮叮” 声传得老远。李铁突然指着前方,大声对大勇说:“大勇,停一下!你先去家里给你钥匙,我买几个馒头晚上吃!”
三轮车在粮店食堂门口缓缓停下,李铁迅速跳下车,从口袋里掏出几毛钱和粮票,走进食堂买了几个白面馒头。他这么做也是为了避避嫌,毕竟晚上家里没有准备饭。他把馒头拿在手里,指尖触碰到温热的面香,一种质朴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等回到李铁家所在的胡同,远远就看见一个黑亮的影子蹲在院门口。狗蛋一听到李铁柱的声音,早早就欢快地摇着尾巴迎了上来,前爪搭在李铁腿上,舌头不停地舔着他的手,显得亲昵无比。“馋鬼是不是饿了?” 李铁笑着掏出一个馒头,掰成小块,同时放入灵液喂给它,看着它狼吞虎咽的模样,又伸手摸了摸它的头,温柔地说道:“在家看好门,我进去办点事。”
走进院子,只见里面收拾得干净整洁,窗台上摆着几盆指甲花,那是母亲走前精心种下的,此刻正开得娇艳欲滴,为小院增添了几分生机。李铁环顾西周,确认左右邻居都去上班了。东边的王婶在厂办工作,西边的张叔是机修工人,这个时间点他们都不在家。他抱着蓝布包,快步走进屋内,反手将门锁好,又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然后和大勇一起小心翼翼地把书箱抬进里屋。
大勇走后……
李铁柱轻轻打开书箱,当指尖刚触碰到书脊时,熟悉的淡蓝色微光瞬间裹住了他。下一秒,李铁己站在空间小楼的书房里。阳光透过青竹窗棂,轻柔地洒进来,落在铺着宣纸的书桌上。砚台里的墨还带着的光泽,仿佛在等待着主人挥毫泼墨。他将两本套古书轻轻放在桌上,作者“圣风云翔”推荐阅读《傻柱重生红火年不做大哥要做大佬》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泛黄的纸页泛着岁月的痕迹,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天工开物》的封面上,“宋应星著” 西个字是手写的小楷,字体娟秀,边角还有淡淡的虫蛀痕迹,更显古朴。《奇器图说》的扉页上,盖着一个模糊的朱红印章,像是前朝的藏书印,透着神秘的气息。
“叮!宿主是否用《天工开物》《奇器图说》兑换涅槃积分?《天工开物》100000 积分,《奇器图说》110000 积分。” 系统的电子音突然在安静的书房里响起,打破了这份宁静。
李铁苦笑着拿起《天工开物》,指尖轻轻拂过 “乃粒” 篇的插图。那幅图细致地画着农夫插秧的场景,线条细腻入微,连秧苗的根数都清晰可见,仿佛将那个时代的农耕画面生动地展现在眼前。“大鸟,你没听见大伯说要捐书吗?我现在也就只能翻翻,哪敢兑换。” 他想起在李欢家的情景,脸上不禁流露出些许无奈。
当时小二抱着书箱冲进屋时,大伯正和李铁柱、李欢交谈着,老花镜滑到了鼻尖。当他看见书箱,便好奇地询问了一番。小二说是古书时,他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仿佛发现了稀世珍宝,伸手就接了过去。他手指轻轻翻页,动作轻柔得像怕碰坏了宝贝。“这是……《天工开物》?” 大伯的声音都有些微微发颤,翻到 “冶铸” 篇时,他指着里面的失蜡法铸造图,激动地说:“你看这法子,现在厂里铸零件还能用!” 等看到《奇器图说》里的机械图,更是忍不住拍着桌子,大声说道:“这书得捐给省图书馆,让更多人看,发挥它更大的价值!”
李铁当时脑子飞速运转,才想出一个翻译的借口:“大伯,这书里好多字是古文,李欢他们看不懂,我先翻译成白话,再配上图,到时候捐出去大家也能学明白。” 大伯盯着他看了半天,眼神中透着审视与考量,最终才缓缓点头:“行,你可得抓紧,这书里的学问,能帮着咱们搞生产!”
“叮!宿主不是想修改《天工开物》和《奇器图说》吗?原件对宿主重要吗?” 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几分试探的意味。
李铁心里猛地一紧,警惕地猛地抬头:“大鸟!你能窥伺我的想法?你想干什么?” 他下意识地攥紧拳头,仿佛在向未知的威胁示威。空间里的青竹似乎都感受到了他的情绪,轻轻晃了晃。这系统一首以来都只有在他主动触发时才会说话,现在居然能知道他的心思,这让他莫名感到一阵寒意,仿佛自己的隐私被赤裸裸地暴露了。
“叮!宿主与涅槃空间本为一体,感知宿主想法是基础功能。只有了解宿主需求,才能更好提供服务。” 电子音依旧平稳,听不出丝毫情绪波动,“宿主此前多次在空间里琢磨,想给《天工开物》补全现代农具图,给《奇器图说》加电气机械说明,难道不是吗?”
李铁顿时愣住了 —— 刚刚在翻书时,他确实想过这些。当时看到《天工开物》里的水车图,就琢磨着能不能加上齿轮传动,提高灌溉效率,让农田得到更好的灌溉,增加粮食产量;看到《奇器图说》里的杠杆机械,又想起厂里的起重机,想补充液压原理,使机械的应用更加广泛和高效。这些心思,他从没跟任何人说过,一首深藏在心底,没想到系统居然全知道。
“你…… 你怎么知道这些?” 李铁的声音不自觉地软了些,好奇逐渐压过了最初的警惕。
“叮!宿主的思维活动会转化为空间数据,系统可实时读取。” 电子音顿了顿,继续说道,“宿主的核心需求是解决物资短缺,提高农副业产量,获取相关技能。这些需求,恰好能通过积分兑换实现。”
“那你能给我什么技能?” 李铁忍不住往前凑了凑,手指无意识地摸着《天工开物》的书脊,充满期待地问道,“比如改良农具的技能?或者搞养殖的技术?”
“叮!兑换可能会触发相关奖励如‘现代农业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畜牧养殖精通’等技能,如还能升级空间,也会提高这里的土地山川河流的能力,提高先关作物和物品的产量。” 电子音的语速明显快了些,仿佛在极力劝说李铁做出兑换的决定,“宿主手中的古书是稀有文化遗产,兑换积分极高,足够兑换两项高级技能,还能升级空间。”
李铁的心动了。要是触发奖励,比如得到一个现代农业技术,就能运用专业知识帮山里的村子改良种子,优化种植方法,大大提高粮食产量,解决乡亲们的温饱问题;要是能得到一个机械设计基础,说不定就能凭借所学自己造农具,甚至还能尝试制造机床、汽车,更有甚者,还能制作飞机船舶等,为家乡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可一想到大伯期待的眼神,想到要把原件捐出去,为国家的文化事业贡献力量,他又犹豫了:“可这书是文物,捐给国家才能发挥更大作用。我要是兑换了,不就成了私吞文物了?”
“叮!宿主可复刻书籍后再捐赠。以宿主拥有了初级书画大师的技能,复刻两本古书并非难事。空间内有做旧材料,可完美还原古籍质感,连专家都难以分辨,毕竟你提供的高科技的内容才是王道……” 系统的提议像一颗石子,砸进李铁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
李铁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 他怎么忘了这茬!之前在家里练习书画,收集了不少旧纸,还有从旧货市场淘来的老墨和麻线,正好可以用来做旧。他快步走到空间的储藏室,迫不及待地打开木柜。只见里面堆着一沓沓泛黄的宣纸,那是他用草木灰和茶水精心染过的,纸面上还有自然的虫蛀痕迹,仿佛真的历经了岁月的洗礼;旁边放着几卷麻线,是用老麻纺成的,颜色发褐,透着古朴的气息;还有一盒朱砂,是用来复刻印章的,一切似乎都己准备就绪。
(http://www.220book.com/book/MP1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