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府的练武场被清晨的阳光晒得暖洋洋的,青砖地上还留着昨夜的露水痕迹。沈清晏穿着一身藏青色的劲装,手里握着一把铁剑,正跟着禁军教头张将军练剑。剑光凌厉,带着“呼呼”的风声,每一个劈、刺、挑的动作都做得标准利落,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砸在青砖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沈清辞站在练武场边的梨树下,手里捧着一碗温热的绿豆汤,看着弟弟的身影,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才半年时间,清晏就长了不少,肩膀宽了,个子也快赶上她了,以前那张稚气的小脸,如今多了几分少年人的英气,尤其是握剑时眼神里的坚定,像极了小时候说“要保护姐姐”时的模样。
“停!”张将军大喝一声,沈清晏立刻收剑,双手抱剑,微微喘气:“张叔,我哪里错了?”
“最后一招‘回马枪’,手腕太急了,力道没稳住,要是真在战场上,这一剑不仅伤不到敌人,还会被对方借力卸了你的剑。”张将军走过去,握着沈清晏的手腕,手把手地教他调整姿势,“再来一次,慢着点,感受力道从腰传到手臂,再到手腕……对,就是这样!”
沈清晏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再次挥剑。这一次,剑光慢了些,却更稳了,剑尖划过空气时,只留下一道轻浅的弧光,精准地刺向旁边的木人靶心口。
“好!”张将军拍了拍他的肩膀,“有进步!再过段时间,你就能赶上军营里的老兵了。”
沈清晏放下剑,擦了擦汗,转身就看到沈清辞,眼睛一下子亮了,快步跑过去:“姐,你怎么来了?”
“给你送绿豆汤,天热,别中暑了。”沈清辞递过碗,伸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滚烫的,“练了多久了?怎么流了这么多汗?”
“才练了一个时辰。”沈清晏接过碗,仰头喝了一大口,绿豆汤的清甜顺着喉咙滑下去,瞬间驱散了燥热,“姐,我有件事想跟你说。”
“你说。”沈清辞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下,看着他。
沈清晏放下碗,双手背在身后,有些紧张地蹭了蹭脚,眼神却很亮:“姐,我下个月就满十六了,按朝廷的规矩,可以入军营历练了。我想……我想去萧玦哥麾下的禁军。”
沈清辞的心猛地一沉,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入禁军?那里的训练比这里苦十倍,而且说不定还要上战场,太危险了。”
“我不怕苦!也不怕危险!”沈清晏立刻说,声音提高了些,“姐,你忘了?小时候我被柳玉茹推倒,是你冲过来护着我;前世我被埋在雪地里,你抱着我的长命锁哭了一整夜。那时候我就发誓,以后一定要变强,要保护你!现在我学了武功,就该去军营里好好历练,才能真正保护你,保护咱们家。”
他的声音带着少年人的执拗,眼睛里闪着泪光,却又异常坚定。沈清辞看着他,想起前世那个被柳玉茹害死的、连尸首都找不到的弟弟,又看看眼前这个活生生的、想要保护她的少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又酸又暖。
她知道,清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决心,她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把他护在身后。而且,萧玦麾下的禁军纪律最严,也最安全,有萧玦照看着,应该不会出什么事。
“你想好了?”沈清辞轻声问。
“想好了!”沈清晏用力点头,“张叔也说,禁军里能学到真东西,萧玦哥是摄政王,武功好,打仗也厉害,跟着他能学到很多本事。”
沈清辞点点头,从袖袋里拿出一个锦盒,打开。里面是一把小巧的匕首,刀鞘是用黑檀木做的,上面刻着细密的云纹,刀柄上缠着暗红色的丝线,是她亲手缠的。这是母亲的父亲,也就是他们的外公传下来的,据说当年外公在战场上,就是靠这把匕首躲过了敌人的偷袭。
“这个给你。”沈清辞把锦盒递给沈清晏,“这是外公的遗物,锋利得很,你带着它,既能防身,也能提醒自己——不管在军营里遇到什么事,都要守住本心,别学那些歪门邪道,也别轻易相信别人。”
沈清晏双手接过锦盒,打开看了看匕首,又抬头看向沈清辞,眼眶红红的:“姐,我知道了。我不会给你丢脸的,也不会给外公丢脸的。”
“我相信你。”沈清辞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像小时候那样,“到了军营里,要听萧玦哥的话,也要听张将军的话,别逞强,要是受了伤,一定要及时说,别瞒着我。”
“嗯!”沈清晏用力点头,把匕首别在腰间,又喝了一口绿豆汤,“姐,萧玦哥说,等我入营了,他会亲自教我枪法,还会教我怎么看兵法地图呢!”
正说着,就听到身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哦?你倒是记得清楚。”
沈清辞和沈清晏回头,就看到萧玦穿着一身玄色的朝服,显然是刚从宫里回来,领口还沾着点朝露的湿气。他走到沈清晏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剑法练得不错,比上次我见你时进步多了。”
“萧玦哥!”沈清晏的眼睛更亮了,“我刚才跟我姐说,我想下个月入禁军,你答应教我枪法的,可不能反悔!”
“不反悔。”萧玦笑了笑,又看向沈清辞,眼神温柔了些,“你放心,我会好好教他。禁军里的规矩我都跟他说过了,训练虽然苦,但我会让张将军多照看他,不会让他受委屈的。”
沈清辞点点头,心里的担心少了些。萧玦从来不会骗她,而且他对清晏,就像对自己的亲弟弟一样,肯定会好好照顾他。
“对了,”萧玦从袖袋里拿出一本兵书,递给沈清晏,“这是我当年学兵法时用的,上面有我画的批注,你先看着,有不懂的可以来问我。”
沈清晏接过兵书,像得了宝贝一样抱在怀里,连声道谢:“谢谢萧玦哥!我一定会好好看的!”
萧玦揉了揉他的头发,又看向沈清辞:“陛下刚才在朝堂上说,下个月禁军要扩招一批新兵,我己经把清晏的名字报上去了,到时候首接去军营报道就行。”
“好。”沈清辞应道,又看向沈清晏,“入营前这一个月,别光顾着练剑,也要好好休息,把身体养得棒棒的,到了军营才能扛住训练。”
“知道啦姐,你比娘还唠叨。”沈清晏笑着说,话里却满是亲昵。
沈清辞瞪了他一眼,却没真生气。阳光透过梨树的枝叶洒下来,落在三人身上,带着淡淡的梨花香。沈清辞看着弟弟抱着兵书、一脸兴奋的样子,又看看身边温柔笑着的萧玦,突然觉得,这样的日子真好——没有仇恨,没有算计,只有家人的平安和温暖。
一个月后,沈清晏入营的那天,沈清辞和萧玦一起去送他。禁军的营门在京城外的西山脚下,朱红色的大门上挂着“禁军大营”的匾额,门口的士兵穿着铠甲,腰佩长剑,站姿笔挺。
沈清晏穿着一身崭新的禁军制服,背着行李,手里握着那把黑檀木匕首,站在营门口,回头看向沈清辞:“姐,你回去吧,我会常给你写信的!”
“嗯。”沈清辞点点头,声音有些发哑,“照顾好自己,别想家想得太厉害,要是想我了,就让萧玦哥带你回来。”
萧玦拍了拍沈清晏的肩膀:“走吧,我带你去见营里的统领,认识认识你的队友。”
沈清晏点点头,又看了沈清辞一眼,才跟着萧玦走进营门。走了几步,他又回头,挥了挥手:“姐,你快回去吧!天冷,别冻着!”
沈清辞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营门后,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萧玦走到她身边,轻轻递上一块帕子:“别担心,他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而且有我在,不会让他受委屈的。”
沈清辞接过帕子,擦了擦眼泪,点点头:“我知道。就是……突然觉得,他好像一下子就长大了,再也不是那个需要我护着的小不点了。”
“可你永远是他的姐姐,是他最想保护的人。”萧玦轻轻握住她的手,“我们回去吧,等过几天,我带他回来吃饭。”
沈清辞点点头,跟着萧玦转身离开。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她知道,清晏的人生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很多挑战等着他,但她相信,弟弟一定会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就像他小时候承诺的那样,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这个家。
而此时的禁军大营里,沈清晏正跟着萧玦见统领。他腰杆挺得笔首,眼神坚定,腰间的黑檀木匕首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像是在提醒他——别忘了姐姐的嘱托,别忘了自己的誓言。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军营里好好学本事,将来成为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将军,再也不让姐姐受一点委屈。
静澜先生的故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P2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