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摄政王府账房的紫檀木桌上,映得账本上的字迹格外清晰。沈清辞坐在桌前,手指轻轻划过账本上的记录,眉头微微蹙起。张管家站在一旁,手里拿着算盘,神色有些紧张。
“张管家,上个月库房的首饰盘点,少了一支赤金嵌红宝石的钗子,你查过了吗?”沈清辞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认真。
张管家连忙点头:“回王妃,我查了三天了,库房的钥匙只有春杏和我有,我问过春杏,她却说没见过那支钗子。”
“春杏?”沈清辞愣了一下。春杏是负责库房管理的丫鬟,手脚一向麻利,做事也仔细,怎么会少了钗子?她想了想,对张管家说:“把春杏叫来。”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青布衣裙的小丫鬟低着头走进来,正是春杏。她的脸色有些苍白,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不敢看沈清辞的眼睛。
“春杏,上个月库房少了一支赤金嵌红宝石的钗子,你知道吗?”沈清辞开门见山,语气没有责备,只是平静地询问。
春杏的身体明显抖了一下,眼泪瞬间涌了上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王妃……奴婢知道……那支钗子是奴婢拿的……奴婢不是故意要偷的,只是奴婢娘生病了,需要钱抓药,奴婢实在没办法……”
她一边哭一边说,声音断断续续的,带着满满的愧疚和无助。原来春杏的母亲上个月突然得了急病,郎中说需要名贵药材才能治好,春杏的月钱不够,又不想麻烦别人,一时糊涂就拿了库房的钗子,想着等以后攒够钱再偷偷放回去。
张管家在一旁皱起眉:“春杏!你怎么能做出这种事?王府的规矩你忘了吗?偷拿东西是要被赶出去的!”
春杏哭得更凶了,趴在地上连连磕头:“王妃饶命!张管家饶命!奴婢知道错了,奴婢以后再也不敢了,求你们别赶奴婢出去,奴婢还要挣钱给娘治病……”
沈清辞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她,眼神里没有愤怒,只有一丝心疼。她想起自己前世孤苦无依的样子,那种走投无路的感觉,她比谁都清楚。
过了一会儿,沈清辞才开口,声音依旧温和:“春杏,你先起来。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只是一时糊涂。但王府的规矩不能破,偷拿东西确实不对,你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吗?”
春杏连忙站起来,擦了擦眼泪,用力点头:“是!奴婢愿意受罚!只要别赶奴婢出去,奴婢做什么都愿意!”
“赶你出去倒是不必。”沈清辞笑了笑,指了指旁边的椅子,“你坐下。我看你平时做事仔细,算术也还算不错,从今天起,你就来账房帮忙吧。每月的月钱扣除一半,用来抵那支钗子的钱,首到抵完为止。另外,我会教你记账和算收支,以后你就留在账房当差,怎么样?”
春杏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以为自己至少会被杖打或者赶出去,没想到王妃不仅没有严惩她,还让她来账房当差,甚至教她本事。她激动得眼泪又掉了下来,哽咽着说:“王妃……谢谢您……您真是大好人……奴婢一定好好学,好好做事,不会让您失望的!”
张管家也有些意外,随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就知道王妃不是那种刻薄的人,赏罚分明又不失人情味,这才是真正的治家之道。
接下来的日子里,春杏每天都早早地来到账房。沈清辞亲自教她记账,从最基础的收支记录开始,一笔一笔地教她怎么写、怎么算。一开始,春杏总是出错,要么把数字写错,要么算错账目,急得满头大汗。
“别急,慢慢来。”沈清辞坐在她身边,轻轻擦掉她额头上的汗,拿起算盘演示给她看,“你看,这个‘上二下五’的打法,算加法的时候要注意进位,比如三加八,就要先拨下一个上珠,再拨下三个下珠,你试试。”
春杏跟着沈清辞的样子拨算盘,手指有些笨拙,试了好几次才成功。她抬起头,看到沈清辞鼓励的眼神,心里顿时有了信心。
其他的仆人看到春杏的遭遇,都暗自佩服沈清辞的宽厚。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春杏肯定会被严惩,没想到王妃不仅给了她改过自新的机会,还教她本事。府里的仆人们都觉得,跟着这样的主子,就算多受点累也值得,做事也比以前更用心了。
有一次,负责打扫花园的小丫鬟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珍贵的青花瓷瓶,吓得首哭。她主动找到沈清辞,承认错误,说愿意用自己的月钱赔偿。沈清辞没有生气,只是笑着说:“没关系,下次小心点就好。这个瓶子虽然贵,但也不是什么稀世珍宝,不用你赔偿,以后做事多注意就行。”
小丫鬟感动得连连道谢,后来打扫花园的时候,比以前仔细了十倍,连一片落叶都不会放过。
过了三个月,春杏己经能熟练地记账和算收支了。她的字写得越来越工整,账目记得清清楚楚,连张管家都忍不住称赞:“王妃,春杏现在可比我当年厉害多了!账算得又快又准,一点错都没有,真是个好苗子!”
沈清辞看着春杏递过来的账本,满意地点点头。春杏的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再也不是以前那个紧张怯懦的小丫鬟了。她走到沈清辞面前,躬身行礼:“王妃,上个月的账都记好了,您看看。另外,奴婢己经攒够了抵钗子的钱,这就还给您。”
沈清辞接过钱袋,又还给了她:“这笔钱你留着给你娘抓药吧。你这几个月做得很好,这笔钱就当是给你的奖励了。”
春杏愣了一下,眼泪又掉了下来,这次却是感动的泪:“王妃……谢谢您……您不仅没有怪奴婢,还教奴婢本事,奴婢这辈子都不会忘了您的恩情!”
沈清辞笑了笑,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好做事,照顾好你娘,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傍晚的时候,沈清辞坐在花园的石凳上,看着夕阳下忙碌的仆人。他们有的在浇水,有的在打扫,有的在准备晚饭,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平和的笑容。萧玦走过来,坐在她身边,握住她的手:“看什么呢,这么入神?”
“在看府里的仆人。”沈清辞笑着说,“你看他们,现在做事多用心。其实治家和治国一样,不仅要赏罚分明,还要有人情味。有时候,给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比严惩更有用。”
萧玦点点头,眼里满是宠溺:“你说得对。你把王府和沈府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仆人们都服你、敬你,这才是真正的治家之道。有你在,我什么都不用担心。”
沈清辞靠在他的怀里,看着远处的晚霞,心里一片温暖。她知道,管理一个家,靠的不是严厉的规矩,而是真诚的对待。只要用心去理解和包容,就能让每个人都感受到温暖,让这个家变得更加和睦。
从那以后,摄政王府和沈府的风气越来越好。仆人们都尽心尽力地做事,再也没有人敢偷懒或者犯错。就算偶尔有人出错,也会主动承认,因为他们知道,王妃会给他们改过的机会。而春杏,后来成了账房的得力助手,不仅照顾好了母亲,还在王府里站稳了脚跟,成了人人敬佩的丫鬟。
沈清辞看着这一切,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她不仅守护了自己的家人,还把这个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这才是她想要的幸福生活。
静澜先生的故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P2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