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17 夏朝–桀

小说: 夏商周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夏商周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夏桀元年,斟鄩城的宫墙上还留着去年祭祀的血痕。新王履癸穿着缀满宝石的玄衣,站在父亲发的灵前,手里把玩着一柄镶嵌绿松石的匕首,那是从商族俘虏身上搜来的,刀刃还沾着暗红的污迹。

“陛下,该祭天了。”太史令终平捧着祭文,声音里带着颤音。

桀斜睨他一眼,匕首在指尖转了个圈:“祭天?我爹当年祭天,还不是被成汤那个匹夫逼死在鸣条?”

他一脚踹翻灵前的祭品,“从今天起,夏朝的规矩改了——天由我管,地由我占,谁敢不服,就用这匕首说话!”

王后妹喜从殿外走进来,裙摆扫过散落的供品,珠钗碰撞出清脆的声响:“陛下何必动气?那些商族贱民,配不上您的匕首。”她从袖中取出一面铜镜,“您看,这是有施氏送来的照胆镜,能照出人心好坏,不如先用它照照那些不听话的老臣?”

桀接过铜镜,镜中映出他年轻却狰狞的脸。“说得好!”他突然大笑,“终平,你说成汤现在在哪?”

终平低头:“听说在亳都开仓放粮,收留了不少……”

话没说完,桀的匕首己钉在他脚边的地板上:“再提那个名字,这匕首就钉在你心上!”

桀做的第一件事,是扩建宫殿。他觉得斟鄩的旧宫“配不上天子气象”,下令在洛阳建造“倾宫”,宫殿的梁柱要裹上金箔,台阶要用白玉铺就,还要在殿前挖一座“酒池”,池里灌满美酒,能行船;再筑一座“肉林”,挂满烤得油亮的兽肉,让宫女们赤身在其间追逐。

最荒唐的是,他让人用锦缎织了张巨大的网,网眼缀满铃铛,罩在酒池上空,说是“捕捉仙气”,宫女们划船经过时,铃铛叮当作响,他便和妹喜猜响声来自第几艘船,输了的要罚饮三大爵酒。

“陛下,国库的青铜快用完了。”大司马跪在地上,捧着空荡的账册,“去年的收成只够半年吃用,再建倾宫,百姓就要饿死了。”

桀正让工匠给妹喜打造玉床,闻言头也不抬:“饿死?他们不会去抢商族吗?”他指着账册上的“有仍氏”,“这个部落的贡品少了三成,让乌获带五千人去‘取’,顺便把他们的美女都带来。”

乌获就是当年被成汤俘虏又逃回的力士,如今成了桀的爪牙。他带人洗劫有仍氏时,把部落首领的女儿绑到桀面前。

少女啐了桀一脸:“你这个暴君,迟早会遭天谴!”

桀笑着擦去脸上的唾沫:“天谴?我就是天!”

他让人把少女扔进酒池,看着她在酒里挣扎,和妹喜拍手大笑。可笑到一半,少女竟抓住池边垂下的藤蔓,翻身爬上岸,抓起块石头就朝妹喜砸去,虽没砸中,却溅了妹喜一身酒污,最后被侍卫乱刀砍死时,还在骂:“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

消息传到亳都,成汤正在教百姓种水稻。他摸着稻穗上的露珠,对属下伊尹说:“桀把百姓当牲畜,夏朝的气数尽了。”

伊尹点头:“咱们该派人去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恨他。”

后宫里,妹喜的欲望越来越大。她听说岷山氏有两位美女,容貌胜过自己,竟哭着对桀说:“那两个贱婢想咒我死!陛下要是不把她们抓来,我就跳进酒池!”

桀立刻派禁军去岷山氏,抢来二女,剁了她们的手脚,装在玉盆里,放在妹喜的床头。

可夜里总听到玉盆里传来呜咽声,吓得妹喜夜夜做噩梦,竟让桀把玉盆扔进洛水,谁知那玉盆顺流漂到亳都,被成汤的人捞起,盆沿刻的“岷山氏二女”字样,成了桀暴行的铁证。

癸太后拄着拐杖来劝:“你爹发就是因为好杀才亡国,你怎么还学他?”

桀把空玉盆往她面前一推:“老东西,再管闲事,这就是你的下场!”太后气得浑身发抖,当晚就绝食而死。

终平想在史策上写下“桀弑祖母”,却被桀发现,割了舌头,贬去看守酒池。

有趣的是,终平虽不能言,却每天在酒池边用树枝画“桀”字,再用脚踩碎,看守的士兵看不懂,只当他疯了,后来这些画被偷偷传到亳都,成了无声的控诉。

民间早己怨声载道。洛水边的渔民阿石,儿子被抓去修倾宫,累死在工地上;妻子去给儿子收尸,被乌获的人调戏,投河自尽。阿石抱着妻儿的尸骨,在夜里摸到倾宫墙外,想放火烧了那座吃人的宫殿,却被巡逻的士兵打断了腿。

“别挣扎了。”同被抓来的老木匠周三给阿石包扎伤口,“成汤的人在暗中联络咱们,说等秋收后就动手。”

阿石咬着牙:“我这条腿废了,还有手,能拿得动刀!”

周三却从怀里掏出个木刻的小人,上面写着桀的名字,说:“先让这玩意儿替他受受苦。”原来百姓们私下流行用桃木刻桀的像,每天用针扎,说这样能咒死暴君。

桀五年,商族的势力己经蔓延到黄河以南。成汤不仅收留灾民,还和那些被桀欺压的部落结盟,甚至派伊尹做间谍,混进夏朝做了庖厨。

伊尹每次给桀送烤肉,都能听到宫女们私下传唱的歌谣:“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更妙的是,有个小太监偷偷给桀的酒里掺黄连,说“让暴君尝尝百姓的苦”,竟没被发现,后来这小太监成了伊尹的眼线,传递了不少重要消息。

有个叫关龙逄的大夫,是皋王时期的老臣,看着夏朝一步步走向毁灭,忍不住捧着《夏训》去见桀。

那时桀正在酒池里划船,关龙逄跳上船头,把典籍举过头顶:“陛下,看看吧!禹帝说民为邦本,皋王说‘力在田亩,您现在做的,都是亡国的事啊!”

桀一桨拍在他脸上:“老东西,你想学终平?”

关龙逄血流满面,却不肯退:“臣愿以死谏!只要陛下停建倾宫,减免赋税,臣死而无憾!”

桀冷笑:“那你就去死吧。”他让人把关龙逄绑在铜柱上,在柱下点起炭火,这是他发明的“炮烙之刑”。

行刑时,天空突然飞来一群乌鸦,围着铜柱盘旋哀鸣,有只乌鸦竟俯冲下来,啄掉了桀的帽子,百姓们都说“这是上天在为关大夫鸣冤”。

铜柱渐渐发红,关龙逄的皮肤被烫得滋滋作响。他忍着剧痛,对着围观的百姓喊道:“夏朝的子民们,别信这个暴君!成汤才是仁君……”话没说完,就气绝身亡。百姓们看着他焦黑的尸体,有人哭出声,我有钱我有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有人握紧了手里的农具。

伊尹把这一切告诉成汤,成汤在亳都为关龙逄设了灵堂,百姓们纷纷来祭拜,有人带了自己种的谷子,有人捧来河边的石头,说:“关大夫,我们记住您的话了。”

桀听说成汤为关龙逄设祭,气得砸碎了照胆镜:“反了!反了!”

他召集诸侯,要在钧台举行会盟,想借机除掉成汤。可来的诸侯不到一半,有缗氏首领甚至带着部落投靠了商族。

桀怒不可遏,率军灭掉有缗氏,把部落男女全部卖为奴隶。可笑的是,押送奴隶的车队走到半路,竟被一群蒙面人劫走,领头的正是断了腿的阿石,他拄着木杖指挥,百姓们用锄头、扁担打跑了士兵,后来这些奴隶都成了商军的兵源。

“现在没人敢反了吧?”桀在倾宫大宴群臣,妹喜穿着用锦缎缝的船帆,在酒池里划船。突然,地动山摇,倾宫的一角塌了下来,砸死了三个宫女。

太史令,终平的儿子颤声说:“陛下,这是天……”

桀一刀砍死他:“天塌了我顶着!”

当晚,伊尹悄悄离开斟鄩,带回了夏朝的布防图。成汤看着图上密密麻麻的军营,对诸侯们说:“桀己经众叛亲离,是时候了。”

各部落首领纷纷响应,有个首领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成汤,说:“我们愿与商族共生死!”

桀十年,成汤率领诸侯联军,号称“仁义之师”,向斟鄩进发。出发前,他在阵前宣读《汤誓》:“桀暴虐百姓,残杀忠良,今天我们不是要伐夏,是要救民于水火!”士兵们举着戈呐喊,声震云霄。

桀正在酒池里和妹喜嬉闹,听到消息,醉醺醺地说:“让乌获带十万人去,把成汤的头砍来做酒器!”

可他不知道,乌获的军队早就没了士气,士兵们的家人大多在灾荒中饿死,没人愿意为桀卖命。更可笑的是,军粮里被混入了大量沙土,负责运粮的官差是阿石的同乡,故意让士兵们吃“沙饭”,说“让他们也尝尝百姓的饿”。

两军在鸣条相遇。夏军阵里,阿石拄着木杖,和周三等百姓混在士兵中,手里藏着短刀;商军阵前,成汤穿着粗布铠甲,身后跟着无数曾是夏民的士兵,他们举着“夏商同源”的旗帜,高喊:“打倒暴君,还我家园!”

“冲啊!”桀亲自擂鼓,可夏军士兵却磨磨蹭蹭。

有个士兵突然喊道:“我爹就是被炮烙死的!我不打商军!”他扔下戈,跑向对面阵营。这一下像捅了马蜂窝,夏军士兵纷纷倒戈,连乌获都带着亲兵投降了,他早就受够了桀的残暴,据说投降时还不忘带走自己偷偷藏的三坛好酒,说“要留给成汤庆功”。

桀看着溃散的军队,才慌了神。他想驾着战车逃跑,却被阿石等人拦住。

阿石用尽全力,将短刀刺进桀的战车车轮:“你这个凶手,还我妻儿的命来!”

桀拔剑砍倒阿石,可更多的百姓围了上来,像潮水一样淹没了他的战车。混乱中,有个小孩扔来块泥巴,正好糊在桀的脸上,百姓们哄然大笑,说“这是老天在给暴君洗脸”。

妹喜想乘船从酒池逃跑,却被宫女们抓住。宫女们撕扯着她的衣服,骂道:“就是你这个妖女,害我们受苦!”她们把妹喜扔进酒池,看着她在酒里挣扎,就像当年那个有仍氏少女一样。

有趣的是,妹喜不会游泳,拼命抓住一块漂浮的玉床碎片,最后竟被一只路过的渔船救起,渔民认出她后,又把她送回商军大营,说“这种祸害,还是交给成汤处置”。

桀被商军俘虏时,还在怒吼:“我是夏后氏的子孙,你们敢动我?”

成汤走到他面前,指着远处收割的农田:“你看,百姓正在收麦子。他们要的不是什么子孙,是能让他们安稳种地的君王。”

桀被流放到南巢,成汤没杀他,只给了他几十亩地,让他自己耕种。起初,桀连锄头都不会握,饿得只能挖野菜。有天,他看到田埂上的野草,突然想起父亲发的青铜剑,想起祖父皋的耒耜,想起禹帝治水时留下的沟渠。那些他曾经鄙视的东西,如今却成了活命的依靠。

更让他难堪的是,当地百姓知道他是桀,故意在他的田边种上带刺的野草,说“让暴君也尝尝被扎的滋味”。

“报应啊……”他坐在田埂上,看着夕阳,第一次流下眼泪。

三年后,桀病死于南巢,死前身边只有一件打满补丁的葛衣,那是当年从斟鄩逃出来的老宫女偷偷给他做的。据说他临死前,还在抱怨“野菜太苦”,却不知这苦,正是他当年给百姓种下的。

成汤进入斟鄩后,第一件事就是拆了倾宫和酒池,把玉床、金柱都熔了,铸成农具分给百姓。

周三捧着新铸的锄头,对儿子说:“你看,这些宝贝终于做了正经事。”

他带着百姓在酒池的旧址上种上谷子,说:“这里流了太多血,该长出粮食了。”

有趣的是,那年酒池旧址长出的谷子,穗粒比别处都,百姓们说“这是关大夫和冤死的百姓在保佑咱们”。

终平虽然没了舌头,却用手指在地上写字,让儿子记录桀的暴行。他把那本被关龙逄举过的《夏训》交给成汤,书页上还留着关龙逄的血迹。

成汤抚摸着血迹,对百官说:“夏朝不是亡于商,是亡于失民心。我们要记住这个教训。”

癸太后的陵墓被重新修缮,成汤亲自祭拜:“皋王当年的仁政,我们会延续下去。”他保留了夏朝的教稼所,让伊尹主持,教百姓新的农法。

阿石的儿子成了教稼所的学生,他在作文里写道:“我爹说,好日子不是天上掉的,是好君王和百姓一起种出来的。”

民间的歌谣变了,孩子们唱着:“桀王暴,民遭难;汤王来,吃饱饭。”

有说书人把桀的故事编成话本,说他是“旱魃转世”,专门祸害人间,而成汤是“应龙下凡”,带来甘霖。虽然荒诞,却道出了百姓的心声。

更有意思的是,百姓们把桀的画像贴在田埂上,说“这样能吓跑鸟兽”,后来竟演变成了“门神”的雏形,只不过是用来驱邪的。

夕阳下,洛水依旧流淌,岸边的桑田绿了又黄。夏朝的名字渐渐被人淡忘,但桀的暴行、皋的仁政,却像两面镜子,永远挂在历史的长廊里。就像终平用血泪写下的最后一句话:“民心如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君王如舵,向民则安,逆民则覆。”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夏商周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