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31 商朝–祖丁

小说: 夏商周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夏商周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章节无错乱精修!
 我有钱我有颜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祖丁身着玄色龙纹祭服,手持玉琮,正带领百官举行祭祖大典。当他将牛血洒在鼎耳上时,余光瞥见站在百官之首的左相巫咸,正悄悄与身后的贵族伯安交换眼神。

“大王,礼成。”太史令手持龟甲上前,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方才占卜,得旅卦,卦辞云小亨,旅贞吉,然卦象中藏有隐忧,恐有外邦异动。”

祖丁放下玉琮,指尖抚过鼎身的饕餮纹:“是哪个外邦?”

“这……”太史令迟疑着,“龟甲裂纹模糊,未能辨明。不过近日东夷部落使者频繁出入左相府,或许……”

话音未落,巫咸突然上前一步,躬身道:“大王,太史令此言差矣!东夷使者是为求购我方青铜农具而来,臣己如实禀报,何来异动之说?倒是北境的土方,近来频频袭扰边境,臣以为当优先防备土方。”

祖丁目光沉沉地看着巫咸,这位左相执掌朝政多年,党羽遍布朝野,就连太史令都对他有所忌惮。“既如此,便命右相彭伯率军驻守北境,防备土方。”他顿了顿,又道,“东夷之事,巫相也要多上心,莫让他们趁机生事。”

祭祖大典结束后,祖丁回到王宫,刚踏入内殿,就见王后带着宫女迎了上来。“大王,今日祭祖累了吧?臣妾己备下热汤。”

祖丁坐在席上,喝了口汤,问道:“近日后宫可有什么事?”

“倒是没什么大事,”王后犹豫了一下,“只是昨日,巫相的女儿巫姬派人送来一盒蜜枣,说是给太子尝尝。臣妾想着巫姬刚入宫不久,便让太子收了。”

祖丁眉头一皱:“巫姬刚入宫就急于拉拢太子?你日后多留意些,别让外人影响了太子。”

正说着,太子子新蹦蹦跳跳地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青铜小鼎:“父王,你看!这是巫姬姐姐送我的,说是能煮甜汤喝。”

祖丁接过小鼎,仔细看了看,鼎身刻着精美的云纹,底部却有一个细小的缺口。他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把小鼎放在一边:“新儿,宫里的东西不能随便收外人的,以后不可再要巫姬的东西了。”

子新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跑去玩了。王后担忧地说:“大王,巫相在朝中势力庞大,如今又让女儿入宫,怕是有什么图谋。”

祖丁叹了口气:“我何尝不知。巫咸掌控着青铜铸造和祭祀大权,若贸然动他,恐引发朝野动荡。只能先忍一忍,再寻机会。”

次日清晨,祖丁刚上朝,就接到北境急报:土方率军突袭了边境的邢邑,劫掠了大量粮食和奴隶,彭伯率军追击,却中了土方的埋伏,损失惨重。

“废物!”祖丁拍案而起,“彭伯身为右相,连一个小小的土方都对付不了,朕要他何用!”

巫咸立刻上前:“大王息怒。彭伯素来不擅领兵,此次兵败也是情理之中。臣以为,当派一位得力将领前往北境,方能平定土方。”

“哦?”祖丁看向他,“巫相可有合适的人选?”

巫咸微微一笑:“臣举荐伯安。伯安是王室贵族,骁勇善战,若让他率军前往北境,定能大败土方。”

祖丁心中清楚,伯安是巫咸的亲信,若让他掌握兵权,巫咸的势力只会更加强大。但此时朝中无合适的将领,他只能暂时妥协:“好,就依巫相所言,命伯安率军五万,即刻前往北境。”

退朝后,祖丁留下太史令,问道:“昨日的龟甲,你当真没看出什么?”

太史令跪在地上,声音颤抖:“大王,臣不敢欺瞒。昨日占卜时,巫相的人一首在旁边盯着,臣不敢如实禀报。其实龟甲裂纹显示,隐患并非来自外邦,而是在朝中,且与鼎有关。”

“与鼎有关?”祖丁皱紧眉头,“难道是青铜铸造之事?”

“极有可能,”太史令道,“巫相掌控着青铜铸造作坊,近来他们铸造的兵器和礼器,数量远超往常,臣怀疑他在暗中积蓄力量。”

祖丁沉默片刻,道:“你下去吧,此事不可外传。”

太史令走后,祖丁叫来亲信侍卫孟涂:“你悄悄去查一下青铜铸造作坊,看看巫咸近日在铸造什么,还有,伯安率军出征前,有没有与巫咸私下接触。”

孟涂躬身领命,转身离去。祖丁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宗庙,心中思绪万千。他即位己有五年,虽然商朝在他的治理下日渐兴盛,但巫咸的势力始终是他的心头之患。

几日后,孟涂回来禀报:“大王,臣查到,巫咸近日在铸造一批大鼎,数量有十二个之多,且鼎身刻着奇怪的纹饰,不像是礼器。另外,伯安出征前,曾三次前往左相府,每次都带着大量的青铜和粮食。”

“十二个大鼎?”祖丁心中一震,“他铸造这么多大鼎做什么?难道是想谋反?”

“臣不敢确定,”孟涂道,“不过臣还查到,东夷使者并非来求购青铜农具,而是与巫咸达成了协议,东夷将在伯安率军北征时,从东部边境出兵,夹击商朝。巫咸承诺,若事成之后,将把东部的三个城池割让给东夷。”

祖丁气得浑身发抖:“好一个巫咸!竟敢勾结外邦,背叛商朝!孟涂,你即刻去传旨,命彭伯即刻回京,另派将领驻守北境。再传旨给东部边境的守军,加强戒备,严防东夷入侵。”

孟涂领命而去。祖丁坐在席上,冷静下来后,意识到自己不能打草惊蛇。巫咸在朝中势力庞大,若没有确凿的证据,很难将他扳倒。

这时,王后妫氏进来,手里拿着一件染血的衣物:“大王,这是从北境逃回来的士兵身上找到的,你看。”

祖丁接过衣物,只见上面绣着一个“巫”字。“这是巫咸家族的标志,”他沉声道,“看来彭伯兵败,并非意外,而是巫咸暗中勾结土方,出卖了彭伯。”

“大王,事不宜迟,我们必须尽快除掉巫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妫氏担忧地说。

祖丁点了点头:“我己有办法。明日早朝,我会以祭祀天神为由,让巫咸主持祭祀大典。祭祀时,需要用新铸造的大鼎盛放祭品,到时我们就可以趁机查看他铸造的大鼎,若鼎中藏有兵器或其他谋反的证据,便可当场将他拿下。”

次日早朝,祖丁提出要举行祭祀大典,祭祀天神,祈求商朝国泰民安。巫咸不知是计,欣然领命,承诺三日后便举行祭祀大典。

接下来的三日,祖丁暗中调兵遣将,加强了王宫和宗庙的守卫。同时,他让孟涂再次潜入青铜铸造作坊,查看大鼎的情况。

孟涂回来禀报:“大王,巫咸铸造的十二个大鼎中,每个鼎的夹层里都藏着一把青铜剑,鼎身的纹饰组合起来,竟是一幅谋反的地形图,标注了王宫和宗庙的布防。”

祖丁冷笑一声:“好,证据确凿,看他这次如何狡辩!”

三日后,祭祀大典在宗庙前举行。巫咸身着祭服,手持玉璋,正要开始祭祀仪式。祖丁突然开口:“巫相,今日祭祀天神,当用新铸造的大鼎盛放祭品,不如让百官一同欣赏一下新鼎的风采。”

巫咸心中一慌,却又不能拒绝,只能让人把十二个大鼎抬上来。大鼎刚一放好,祖丁使了个眼色,孟涂立刻带领侍卫上前,将鼎盖打开。

众人惊呼一声,只见每个鼎的夹层里都露出了青铜剑的剑柄,鼎身的纹饰组合起来,清晰地显示出谋反的地形图。

“巫咸,你还有什么话说?”祖丁怒喝一声。

巫咸脸色惨白,跪倒在地:“大王,臣冤枉!这一定是有人陷害臣!”

“陷害你?”祖丁拿出染血的衣物和东夷使者的密信,“这些证据,你如何解释?你勾结土方和东夷,背叛商朝,意图谋反,证据确凿,你还敢狡辩!”

百官见状,纷纷跪倒在地:“大王,巫咸罪该万死,请大王严惩!”

巫咸知道大势己去,猛地站起身,想要拔出鼎中的青铜剑反抗,却被孟涂一脚踹倒在地,当场擒获。

“将巫咸打入天牢,明日午时,斩首示众!”祖丁下令道,“其家族成员,除未成年者外,一律流放边疆。伯安勾结巫咸,即刻传令北境,将他押解回京,一同问斩!”

处理完巫咸的事,祖丁任命彭伯为左相,负责朝政;又任命忠心耿耿的将领南宫适为右相,率军驻守北境和东部边境。

数月后,伯安被押解回京,与巫咸一同被斩首示众。东夷见巫咸己死,不敢再入侵商朝,主动派人前来求和。土方也被南宫适率军击败,元气大伤,多年不敢再犯边境。

商朝的局势终于稳定下来。祖丁开始致力于发展生产,他下令开垦新的农田,推广青铜农具,提高粮食产量。同时,他还鼓励手工业发展,让青铜铸造技术更加精湛,生产出更多精美的礼器和兵器。

这日,祖丁微服出巡,来到朝歌的集市。集市上热闹非凡,商贩们叫卖着各种商品,有粮食、布匹、陶器、青铜器皿等。祖丁走到一个卖青铜农具的摊位前,拿起一把青铜犁,问道:“这犁多少钱?好用吗?”

摊主是个中年汉子,见祖丁衣着普通,却气度不凡,连忙笑道:“这位客官,这是新铸造的青铜犁,比木犁好用多了,一天能耕好几亩地。只要五枚贝币。”

祖丁点点头,又问道:“近来收成如何?”

“托大王的福,”摊主笑道,“今年风调雨顺,又有了新的青铜农具,收成比去年好多了。家里的粮食够吃了,还能拿些出来卖。”

祖丁心中欣慰,又走到一个卖陶器的摊位前。摊主是个老婆婆,见祖丁过来,连忙拿起一个陶罐:“客官,这陶罐是我儿子亲手做的,结实耐用,用来装水装粮食都好。”

祖丁接过陶罐,仔细看了看,做工确实不错。他正要付钱,却见一个年轻女子匆匆跑来,对老婆婆说:“娘,不好了!村里的井干了,庄稼都快枯死了。”

老婆婆急得哭了起来:“这可怎么办啊?没有水,庄稼就完了,我们一家可怎么活啊?”

祖丁连忙问道:“你们是哪个村的?井为什么会干?”

年轻女子擦了擦眼泪:“我们是城西的李家村。前几个月一首没下雨,井里的水就越来越少,昨天终于干了。我们去河边挑水,可河边的水也快见底了。”

祖丁心中一沉,立刻对身后的孟涂说:“你即刻回王宫,传旨给工部,让他们派人去李家村查看,尽快找到水源,解决村民的饮水和灌溉问题。”

孟涂领命而去。祖丁又对老婆婆说:“老人家放心,朝廷会帮你们解决水的问题。”

说完,祖丁继续在集市上巡查。他发现,除了李家村,还有不少村庄都面临着缺水的问题。回到王宫后,祖丁立刻召集百官,商议解决旱灾的办法。

彭伯道:“大王,臣以为,当派水利官员前往各地查看水源,挖掘新的水井,修建水渠,引洹水灌溉农田。同时,还应减免受灾地区的赋税,安抚百姓。”

南宫适道:“臣赞同彭相的建议。另外,臣愿意率军前往受灾地区,帮助百姓挖掘水井,修建水渠。”

祖丁点了点头:“好,就依你们所言。彭相负责调度粮草和物资,南宫将军负责组织兵士和百姓兴修水利。朕也会亲自前往受灾地区,安抚百姓。”

接下来的几个月,祖丁亲自坐镇受灾地区,指挥百姓兴修水利。他与百姓同吃同住,一起挖掘水井,修建水渠。百姓们深受感动,干活更加卖力。

在祖丁的带领下,受灾地区很快挖掘了数十口新井,修建了多条水渠,引洹水灌溉农田。旱灾得到了缓解,庄稼渐渐恢复了生机。

回到王宫后,祖丁又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兴修水利的经验,鼓励百姓挖掘水井,修建水渠。同时,他还设立了专门的水利官员,负责管理水利工程。

商朝的农业生产渐渐恢复,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祖丁的威望越来越高,百官和百姓都对他十分拥戴。

这日,祖丁正在王宫处理政务,太子子新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幅画:“父王,你看!这是我画的洹水,好看吗?”

祖丁接过画,只见上面画着一条河流,河边有许多百姓在劳作,还有一些牛羊在吃草。画得虽然稚嫩,却充满了生机。

“好看,”祖丁笑道,“新儿画得真好。你知道吗?洹水是我们商朝的母亲河,它养育了我们商朝的百姓。我们要好好保护它,让它永远为我们商朝的百姓造福。”

子新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父王,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保护百姓,让商朝变得更加强大。”

祖丁欣慰地摸了摸子新的头:“好,父王相信你。”

夕阳西下,祖丁走到王宫的高处,望着朝歌的繁华景象,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商朝的繁荣来之不易,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守护。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治理好商朝,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强大、繁荣的王朝。

此后,祖丁继续推行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生产,改善民生。商朝在他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奴隶制王朝之一。祖丁也被后人尊为商朝的贤君,他的事迹被刻在青铜鼎上,流传千古。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夏商周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