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60 周庄王–姬佗

小说: 夏商周秘史   作者:我有钱我有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夏商周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十六岁的姬佗就蹲在廊下,手里捏着根草茎逗蚂蚁,昨天祖父周桓王刚把传国玉佩交到他手里,说“周室不强,别学你太爷爷荒唐,也别学我硬拼,守住百姓安稳就好”,可他现在满脑子都是城外市集里的糖画。

“太子殿下!太傅在御书房等您呢,说要教您看诸侯奏疏。”内侍小喜子颠颠跑过来,袍角扫过蒲公英,惊飞了几只蚂蚁。

姬佗撇撇嘴,把草茎扔在地上:“知道了,这就去。”他拍了拍手上的土,刚走两步又回头,指着廊下的蒲公英对小喜子说:“别让人踩了,等结了绒球,我还要吹呢。”

御书房里,太傅祭足正捧着一卷竹简叹气,周桓王在位时硬拼郑国,虽赢了场面,却耗空了周室库存,如今洛邑周边的粮价都涨了,可诸侯们要么装傻,要么说自己封地受灾,没一个愿意多进贡的。

见姬佗进来,祭足连忙把竹简递过去:“太子,你看这是卫侯送来的奏疏,说卫地闹蝗灾,想向周室借粮,你觉得该怎么办?”

姬佗接过竹简,扫了两眼就放在案上,反而指着窗外:“太傅,您看外面的桃树都开花了,城外市集的桃花糕肯定该卖了。去年我偷偷去,一块桃花糕要两枚贝币,今年不知道涨没涨。”

祭足急得胡子都来:“太子!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想着桃花糕?卫侯借粮、粮价上涨,这些都是大事,要是处理不好,百姓们就要挨饿了!”

姬佗挠了挠头,拉过一把凳子坐在祭足身边:“太傅别急啊,我问您,卫地真闹蝗灾了吗?去年冬天那么暖和,蝗虫哪能活下来?再说了,卫侯要是真缺粮,怎么不找邻近的郑国借,反而来找咱们?”

祭足愣了愣,他倒没往这方面想,只觉得诸侯借粮是本分。姬佗又拿起竹简,指着上面的字说:“您看,卫侯说粮荒严重,民不聊生,可去年卫地还向鲁国卖了两百石粟米,哪有闹灾还卖粮的?他就是想占周室的便宜。”

祭足眼睛一亮:“太子说得有道理!那您觉得该怎么回?”

“就说周室也缺粮,让他先派人来洛邑看看,咱们的粮仓都快空了,要是他还坚持借粮,就让他拿卫地的丝绸来换,一斤丝绸换两石粟米,他要是愿意,咱们就借。”姬佗笑着说,“他要是真心缺粮,肯定愿意换;要是装的,肯定会找借口推脱。”

祭足点点头,心里暗暗佩服,这太子看着爱闹,脑子倒比桓王灵活。

没过多久,周桓王病重,姬佗衣不解带地守在床边。弥留之际,周桓王拉着他的手:“佗儿,记住,别争强好胜,别……”话没说完就咽了气。公元前697年,姬佗在洛邑登基,是为周庄王。

登基第一天,姬佗没像先祖那样下一堆复兴周室的诏令,反而让人把御膳房的厨子叫来:“今天的粟米粥太稀了,明天多放些粟米,还有,把宫苑里没用的空地开垦出来,种上小麦和蔬菜,别浪费了。”

厨子愣了愣,以前的天子哪管过粥稀不稀,更别说种庄稼了。姬佗又补充道:“以后御膳房每天的用度都要记账,吃不完的饭菜别扔,分给宫门口的乞丐,别糟蹋粮食。”

消息传到祭足耳朵里,他不仅没觉得荒唐,反而高兴地说:“陛下懂得节俭,周室有救了!”

可麻烦很快就来了。登基没半个月,郑伯姬寤生就派人来,说要拜访新天子,还带了一百车礼物,其实就是想看看这位新天子好不好拿捏。

祭足担心郑伯来者不善,劝姬佗先找借口推脱,等准备妥当再见。

姬佗却摆了摆手:“见就见,正好我也想看看,这位郑伯是不是真像祖父说的那么厉害。对了,让御膳房准备些洛邑的特色菜,比如桃花糕、炖鹿肉,再备些秦地的葡萄酒,别让郑伯觉得咱们周室小气。”

几天后,郑伯带着随从来到洛邑。姬佗亲自在宫门口迎接,笑着说:“郑伯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早就听说郑地的麦饼好吃,这次没带些来让朕尝尝?”

郑伯没想到新天子这么首白,愣了愣才笑道:“陛下说笑了,下次臣一定多带些来。这次臣带了些郑地的丝绸,还请陛下笑纳。”

进了大殿,分宾主坐定,姬佗没提朝政,反而聊起了洛邑的市集:“郑伯,您要是有空,朕带您去逛逛洛邑的市集,那里的糖画做得可好了,还有卖陶哨的,吹起来能招引小鸟。”

郑伯心里纳闷,这新天子怎么跟个孩子似的,尽说些无关紧要的事?可他也不敢扫姬佗的兴,只能点头答应。

宴席上,姬佗不停地给郑伯夹菜,还让乐师奏郑地的曲子:“朕听说郑地的曲子欢快,特意让乐师学的,您听听像不像?”

郑伯听着熟悉的曲子,心里的戒备渐渐松了。酒过三巡,姬佗才慢悠悠地说:“郑伯,朕听说最近卫地和郑国在边境闹矛盾,卫侯还派人来向朕借粮,您说朕该借吗?”

郑伯放下酒杯,连忙说:“陛下可不能借!卫地根本没闹灾,卫侯就是想借粮来对付郑国,您要是借了,就是帮着卫侯欺负臣啊!”

“哦?”姬佗故作惊讶,“卫侯说他粮荒严重,还说您占了他的土地,朕还以为是真的呢。既然是这样,那朕就不借了。对了,郑伯,您这次带来的丝绸,朕很喜欢,不如咱们做个交易,朕用十石粟米换您一匹丝绸,您看怎么样?”

郑伯心里一算,十石粟米换一匹丝绸,比在郑地卖还划算,连忙答应:“陛下英明,臣愿意!”

就这样,姬佗没费一兵一卒,不仅拒绝了卫侯的无理要求,还从郑国换来了大批丝绸,又用丝绸和秦国换了战马,周室的库存渐渐充实起来。

祭足见了,忍不住夸赞:“陛下这招以柔克刚,比桓王陛下的硬拼管用多了!”

姬佗却笑着说:“这都是跟市集里的小贩学的,你想跟人做生意,就得先跟人处好关系,别一上来就谈利益,那样谁愿意跟你合作?”

日子一天天过去,姬佗除了处理朝政,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换上便服,去洛邑的市集闲逛。他不像别的天子那样摆架子,反而跟小贩们聊得很投机,有时候还会帮着卖东西。

夏商周秘史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夏商周秘史最新章节随便看!

这天,姬佗又去市集,走到一个卖陶碗的摊子前,摊主是个叫李三的年轻人,见了姬佗就笑着打招呼:“客官,您又来了?今天要不要买个陶碗?新做的,上面的鱼纹比上次的还好看。”

姬佗拿起一个陶碗,仔细看了看:“不错,多少钱一个?”

“还是两枚贝币。”李三说,“最近粮价涨了,可我这陶碗没涨,您要是多买几个,还能便宜点。”

姬佗点点头,刚要付钱,就见一个老妇人挎着篮子走过来,愁眉苦脸地说:“李三郎,能不能先赊个陶碗给我?家里的碗碎了,等我儿子发了工钱就还你。”

李三有些为难:“老夫人,不是我不赊给您,我这小本生意,要是都赊账,我就没法活了。”

姬佗见状,连忙拿出西枚贝币,递给李三:“这两个陶碗我买了,一个给老夫人,一个我自己要。”

老妇人连忙道谢:“多谢客官!多谢客官!您真是个好人!”

李三也感激地说:“客官,您真是善良,以后您来买陶碗,我都给您半价。”

姬佗笑着摇摇头:“不用半价,你做生意也不容易。对了,最近粮价涨得厉害,你家里的粮食够吃吗?”

李三叹了口气:“不够啊,以前一石粟米只要五十枚贝币,现在都涨到八十枚了,我一个月才赚两百枚贝币,除了买粮食,剩下的刚够买陶土。”

姬佗心里一动,回到宫里就召集大臣开会:“朕今天去市集,听说粮价涨得厉害,百姓们都快吃不起饭了。你们说说,该怎么解决?”

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要派官去管粮价,有的说要向诸侯借粮。姬佗却摇摇头:“派官管粮价,官员们肯定会趁机贪污;向诸侯借粮,他们肯定会提条件。朕有个主意,咱们把宫苑里种的小麦和蔬菜拿出来,在市集上低价卖,一石粟米只卖六十枚贝币,再让诸侯们也拿出粮食来卖,要是他们不肯,朕就用丝绸跟他们换,他们肯定愿意。”

大臣们都觉得这个主意好,祭足更是赞不绝口:“陛下这个主意,既帮了百姓,又能让诸侯拿出粮食,真是一举两得!”

很快,周室在市集上设了粮摊,低价出售粮食。百姓们都很高兴,纷纷来买,有的还说:“咱们的新天子真是体恤百姓,比以前的天子好多了!”

诸侯们见周室低价卖粮,百姓们都称赞姬佗,也不敢再囤积粮食,只能跟着低价出售,洛邑的粮价很快就降了下来。

这天,姬佗正在宫苑里查看小麦的长势,内侍小喜子跑过来禀报:“陛下,秦侯派人来了,说想跟您商量件事。”

姬佗连忙回到御书房,见了秦侯的使臣,笑着说:“秦侯找朕有事?是不是又想跟朕换丝绸了?”

使臣连忙说:“陛下,这次不是换丝绸。我家主公说,西戎最近又在骚扰秦地,想请陛下派些人来帮忙,等打败西戎后,秦地愿意给周室进贡五十匹战马,还有一百石粟米。”

姬佗想了想,说:“朕可以派两百名士兵去帮你们,不过朕有个条件,你们打败西戎后,除了进贡的战马和粟米,还要把西戎抢的周室百姓送回来,他们都是朕的子民,不能让他们在西戎受苦。”

使臣连忙答应:“陛下放心,我家主公一定照办!”

不久后,秦侯打败了西戎,不仅送来了战马和粟米,还把被西戎抢走的五十多名周室百姓送了回来。姬佗亲自在宫门口迎接这些百姓,见他们都平安无事,心里很高兴。

一个叫张五的百姓跪在姬佗面前,感激地说:“陛下,谢谢您救我们回来!西戎人把我们当奴隶,每天让我们干重活,还不给我们吃饱,要不是陛下派人来救我们,我们早就死了!”

姬佗扶起张五,说:“你们都是周室的百姓,朕当然要救你们。以后你们要是有困难,就来找朕,朕不会让你们再受苦了。”

百姓们都感动得哭了,纷纷说:“陛下真是仁君!我们以后一定好好干活,为周室出力!”

日子一天天过去,周室在姬佗的治理下,渐渐安定下来。百姓们安居乐业,诸侯们也不敢再轻视周室,纷纷来洛邑朝贡。

这天,姬佗又去市集闲逛,走到李三的陶碗摊子前,见李三正在教一个小孩子做陶碗。李三见了姬佗,笑着说:“客官,您来了?这是我儿子,我教他做陶碗,以后让他也做这行。”

姬佗看着小孩子认真的样子,笑着说:“不错,有模有样的。最近生意怎么样?”

李三高兴地说:“挺好的!粮价降了,百姓们都有钱买陶碗了,我这个月赚了三百多枚贝币,比以前多了不少。对了,我还攒了些钱,想再买些陶土,多做些陶碗。”

姬佗点点头,说:“好好干,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他继续往前走,走到卖糖画的摊子前,摊主笑着说:“客官,要不要来个糖画?今天新做了凤凰的,可好看了。”

姬佗笑着说:“好啊,给我做个凤凰的。”

摊主熟练地拿起勺子,在石板上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只栩栩如生的凤凰糖画就做好了。姬佗接过糖画,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心里很是满足。

他想起祖父周桓王的话,“守住百姓安稳就好”,现在百姓们都能吃饱饭,能开心地做生意,这不就是最好的安稳吗?

回到宫城,姬佗坐在御书房里,看着窗外的桃树。桃花己经谢了,结了小小的桃子。他想起春天时蹲在廊下逗蚂蚁的日子,忍不住笑了。

祭足走进来,见姬佗笑得开心,问道:“陛下,什么事这么高兴?”

姬佗指着窗外的桃树,说:“您看,桃子都长出来了,等熟了,朕请您吃桃。对了,朕还有个主意,咱们把宫苑里的桃子摘下来,分给市集上的百姓,让他们也尝尝。”

祭足笑着说:“陛下说得对,百姓们要是知道陛下给他们送桃子,肯定会更感激陛下。”

姬佗点点头,心里想着:周室虽然不强,但只要能让百姓们安稳快乐,就是他这个天子最大的功劳。他不求像先祖那样统一全国,只求守住这一方烟火,让洛邑的百姓们永远能吃到桃花糕、糖画,永远能笑着过日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夏商周秘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MP9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