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苏婉晴就醒了。
与其说是醒,不如说是一夜浅眠,心里装着事,睡不踏实。
她利落地起身,穿上那身最结实耐磨的藏蓝色裤褂,头发编成一根粗辫子盘在脑后,用旧头巾包好。
对着空间泉水最后照了一眼,镜中的姑娘眼神清亮,面色红润,再也找不到半分过去的怯懦。
很好。
她开始做最后的检查。
空间里,物资码放整齐,随手可取。
明面上的行李卷打得很结实,看起来鼓鼓囊囊,实际上重量对她来说轻若无物。
网兜里的脸盆饭盒碰撞,发出轻微的声响。
一切准备就绪。
她推开杂物间的门,走了出去。
院子里还笼罩在黎明前的昏暗和寂静中。
东厢房和西厢房都静悄悄的,但苏婉晴能感觉到,门缝后面有眼睛在窥视。
李春花,苏玲玉,甚至可能苏耀祖,都醒着。
没有人出来送行。
也好,省了虚伪的客套。
她拎着行李,走到院子中央,停下脚步,最后看了一眼这个生活了数月的地方。
斑驳的墙壁,凹凸不平的地面,角落里堆着的破烂杂物。
这里承载了原主十八年的苦难,也见证了她苏婉晴的挣扎和崛起。
没有留恋,只有一种终于要挣脱牢笼的释然。
堂屋的门吱呀一声开了。
苏孝廉披着外套走出来,手里捏着旱烟袋,脸上没什么表情,眼底带着血丝。
他看着苏婉晴,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场面话,最终却只是干巴巴地吐出几个字。
“路上……自己小心。”
苏婉晴点点头:“嗯。”
再无他言。
父子(女)之情,淡薄至此,也是一种解脱。
她转身,毫不犹豫地拉开院门,迈了出去。
吱呀——哐当。
院门在身后关上,隔绝了那个所谓的“家”。
清晨的空气带着凉意,吸入肺中,却让人觉得无比清爽。
街道上几乎没有人,只有远处传来的几声鸡鸣。
她拎着行李,步伐轻快而坚定,朝着集合地点——街道办事处门口走去。
走到半路,天才蒙蒙亮,晨雾像扯破的棉絮,漂浮在街道上空。
远远地,就看到街道办事处门口己经聚集了一些人。
大多是和她年纪相仿的知青,男女都有,身边围着送行的家人,叮嘱声、哭泣声、鼓励声混杂在一起,气氛复杂。
苏婉晴独自一人拎着行李走过来,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有人好奇地打量她,目光在她简陋的行李和独自一人的身影上停留。
苏婉晴面色平静,找了个不显眼的角落站定,默默观察着周围。
这些即将同行的知青,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憧憬的居少,更多的是茫然、不安,甚至恐惧。
也对,离开熟悉的城市,去往未知的农村,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并非易事。
她看到有父母偷偷往子女口袋里塞钱塞吃的,有兄弟姐妹拉着的手不舍得放开,还有小对象之间红着眼圈说着悄悄话。
这种人间烟火气的离别,让她心里微微触动,但也仅此而己。
她的亲人,在那个院子里,己经做了无声的告别。
“喂,你也是去红星公社的?”一个略显活泼的女声在旁边响起。
苏婉晴转头,看到一个剪着齐耳短发、圆脸大眼睛的姑娘正看着她,脸上带着善意的笑容。
“嗯。”苏婉晴点点头。
“我叫吴晓霞,安清县高中的,也是去红星公社!”姑娘自来熟地介绍自己,“你叫什么?哪个学校的?”
“苏婉晴。没上学了。”苏婉晴言简意赅。
吴晓霞愣了一下,似乎没想到有人这么早就辍学,但很快又笑起来:“没关系!到了农村都一样劳动!咱们说不定还能分到一个大队呢!互相有个照应!”
她性格开朗,话也多,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打听到的消息。
“听说红星公社可远了,在山沟沟里,路特别难走……”
“还说那边特别穷,一年到头吃不上几回肉……”
“不过风景应该不错,有山有水的……”
苏婉晴安静地听着,偶尔点一下头,并不插话。
这个吴晓霞看起来没什么心机,是个不错的临时信息源。
通过她的嘴,苏婉晴对红星公社的“穷”和“偏”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心里不但不慌,反而更踏实。
越是这样的地方,管理可能越松散,她的空间越有发挥的余地。
又等了一会儿,人差不多到齐了。
负责带队的干部拿着名单开始点名。
“张建国!”
“到!”
“李卫东!”
“到!”
……
“苏婉晴!”
“到。”苏婉晴应了一声,声音清晰。
点名的干部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没什么变化,在名字后面打了个勾。
“吴晓霞!”
“到到到!”吴晓霞赶紧举手,声音响亮。
点名完毕,一共二十三个知青,去往不同的公社,其中去红星公社的有八个,五男三女。
带队的干部是个三十多岁的黑脸汉子,姓王,说话干脆利落。
“人都齐了!废话不多说!到了地方,好好干活,遵守纪律,别给咱们安清县丢人!现在,排队上车!”
门口停着两辆破旧的解放牌卡车,车斗上搭着绿色的篷布。
知青们乱哄哄地开始往上爬,送行的家人围在车下,又是一阵叮嘱和哭喊。
苏婉晴拎着行李,动作利落地攀上车斗,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下,把行李垫在身后。
吴晓霞也挤了过来,坐在她旁边,兴奋地东张西望。
“哇,这车真高!视野真好!”
苏婉晴没说话,只是默默调整了一下坐姿,确保自己能随时观察到周围的情况。
车子发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缓缓驶离街道办事处。
车下送行的人群跟着车跑,挥舞着手臂,声音渐渐远去。
车子驶出县城,走上了坑坑洼洼的土路。
颠簸开始了。
车厢里一开始还有小声的交谈和兴奋的张望,但随着颠簸加剧,时间推移,渐渐安静下来。
有人开始晕车,脸色发白。
有人靠着行李打盹。
吴晓霞也蔫了,捂着肚子,小声说:“晃得我有点想吐……”
苏婉晴还好。她身体经过强化,平衡感极佳,这点颠簸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她透过篷布的缝隙,看着外面不断后退的田野、村庄和远山。
离开了安清县,离开了苏家。
前路未知,但她心中一片平静,甚至隐隐有些期待。
新的生活,开始了。
她摸了摸贴身藏着的,那根最锋利的铁刺。
冰凉的触感传来,让她更加清醒。
无论前方是什么,她都己做好准备。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卡车颠簸着,一路向南。
朝着那片名为红星公社的群山,驶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MPA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