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的肃穆被时光悄然冲淡,墓园重归宁静。唯有沈华年墓碑旁那两把并立的锦瑟——一新一旧,一完一残——成为一道沉默而永恒的风景,引来无数驻足与猜测。
她的遗嘱执行人是她最得意的门生,一位名叫林溪的年轻小提琴家。林溪细致地整理着老师的遗物,在老宅琴房一个上了锁的紫檀木匣里,她找到了沈华年晚年亲笔写下的一本札记。
札记的扉页,是清瘦而有力的字迹:
【予顾砚深】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己惘然。】
【——华年 绝笔】
林溪的心猛地一颤。顾砚深?那个陈列在博物馆里、一生成谜的民国少帅?老师与他……
她深吸一口气,怀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敬畏,翻开了札记。
里面并非连贯的叙述,而是零散的日记、音乐片段、以及一些如梦呓般的絮语。字里行间,是一个她从未真正了解过的、被深沉爱恋与无尽遗憾贯穿一生的沈华年。
【X月X日 雨。又梦回汀兰水榭,窗外荷塘雨打芭蕉。他立于廊下,肩头微湿,问我是否安好。醒来枕畔冰凉,唯有锦瑟无声。】
【X月X日 晴。尝试将《锦瑟》改编为小提琴协奏曲,总不得其神。或许缺的不是技巧,是那根再也续不上的心弦。】
【今日学生问起曲中深意,我答‘庄生晓梦迷蝴蝶’。他们皆叹意境缥缈,唯我知,那是真假难辨、生死相隔的痛楚。】
【翻阅祖父旧日记,见‘少帅常言,她弹断的弦,我再也修不好’。泪竟止不住。原来我当年断弦之痛,他亦感同身受,并铭记半生。】
【博物馆见旧物,心如刀绞。我成了他生平注脚里‘不可考’的谜,而他是我此生再也无法奏响的绝音。】
【近来愈发嗜睡,常恍惚见杜鹃花海,他在花深处笑。大约是时日无多了吧。若真有彼岸,不知能否逢君?】
【……】
最后一页,墨迹犹新,笔迹却己虚浮:
【昨夜大梦,见蓝田玉暖,沧海月明。他终于携我手,共赴年少之约。此梦太美,不愿醒。若此为一生成全,华年……无憾。】
泪水模糊了林溪的视线。她终于明白老师琴声中的旷世孤寂从何而来,明白她为何终身未嫁,为何晚年常对着一架锦瑟出神。
那不是孤寂,是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无声的守望。
也不是未嫁,是心早己许给了时光那头的人,再也容不下其他。
林溪含泪将札记放回匣中。她遵照老师另一条未曾言明的遗愿,没有将札记公之于众,而是将它连同那架修复完好的锦瑟,一同捐赠给了那间【世纪回眸】博物馆,只提出一个请求——希望将札记与顾砚深的遗物并置展出。
博物馆方面在经过仔细研究和谨慎评估后,接受了这份捐赠。
于是,在那原本冰冷的、仅以“疑为纪念挚爱”简述的展柜旁,新增了一个稍小的、灯光柔和的展柜。
里面静静躺着那架五十弦完好、琴首镶嵌蓝田玉的锦瑟,以及一本摊开的、字迹清瘦的札记。展柜旁的说明文字极其简洁:
【沈华年(1955-2025)女士遗赠】
【当代著名小提琴家。终生挚爱《锦瑟》一曲,其改编版本被誉为世纪绝响。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锦瑟惘然:一弦一柱思华年》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据沈女士札记所述,其灵感源于一段跨越时空的深刻情感共鸣。】
【此锦瑟为其最珍视之物,常伴其身侧。】
没有惊世骇俗的穿越秘闻,没有颠覆历史的断言。只是将两段人生、两份遗物、两种跨越了近一个世纪的深情,并置于此。
留给世人无尽的想象与唏嘘。
开展那天,人潮涌动。人们在新旧两个展柜前久久驻足,试图从那些旧照片、断弦琴、钻戒、以及新展柜里的完好锦瑟和泛黄札记的字里行间,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所以……沈大师爱了一辈子的人,竟然是这位民国将军?”
“可他们根本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啊!”
“你看这行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己惘然’……是李商隐的诗,也是这两把琴上刻的字啊!”
“这算什么?神交?还是穿越时空的爱恋?”
“不知道……但你看这两把琴放在一起,就好像……他们终于在一起了。”
议论声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在女儿的搀扶下,颤巍巍地走到展柜前。他戴着老花镜,仔细地看着顾砚深展柜里那张副官日记的影印件,又久久凝视着沈华年札记的扉页。
良久,他叹了口气,用极轻的声音喃喃自语:“少帅……沈小姐……原来结局,是这样的……”
女儿好奇地问:“爸,您说什么?”
老人摇摇头,混浊的眼里有泪光闪烁:“没什么……只是想起一些很久很久以前听过的传说。挺好……这样挺好。”
尘封的往事,以这样一种含蓄而永恒的方式,得到了最终的安放与印证。
岁月依旧无声流淌。
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
博物馆的庭院里,几株年岁悠久的杜鹃花树如期盛放,繁花似锦,云蒸霞蔚。
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穹顶,温柔地洒在并立的两个展柜上。那把断弦的锦瑟与那把完好的锦瑟,在光影中静静对视,仿佛穿越了所有战火、时光与生死,终于在这片宁静之地,达成了永恒的和解。
一个小男孩趴在展柜前,睁着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忽然扯了扯妈妈的衣角:“妈妈,你听!是不是有琴声?”
年轻的母亲侧耳倾听。
展厅里人声轻微,只有远处导览器里播放的、沈华年改编的《锦瑟》小提琴曲,正如泣如诉、缠绵悱恻地流淌着。
母亲温柔地笑了笑,正想对儿子说那是录音。
然而,就在那一刻——
一阵穿堂风恰好拂过,带来庭院外杜鹃花瓣的清香。风中,似乎真的夹杂着一缕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古雅的瑟音,与小提琴的旋律完美地交织、共鸣了一瞬。
恍若隔世重逢的低语。
风过无痕,那奇异的共鸣也瞬间消散,仿佛只是错觉。
小男孩却满足地笑了,眼睛亮晶晶的:“真好听!”
母亲怔了怔,随即也莞尔,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头:“是啊,真好听。”
她再次看向那两把锦瑟。
阳光正好,将它们笼罩在一片温暖而静谧的光晕里。
窗外,杜鹃依旧,笑倚春风。
(http://www.220book.com/book/MRH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