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国的问题,如同一座无形的大山,沉甸甸地压在会议室的空气里。
“我们,还有追赶的希望吗?”
这个问题,问的不是技术,问的是国运。
刘教授的目光紧紧地锁着我,那双浑浊的老眼里,充满了最后一丝希冀的微光。他怕听到那个最绝望的答案,却又不得不听。
我沉默了片刻,整理着脑海中纷乱的思绪。我知道,我的每一个字,都将决定“灯塔计划”未来的走向,甚至影响到这个国家最高决策层的战略判断。
“张部长,刘教授。”我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每一个角落,“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差距。”
我伸出一根手指。
“我们和‘普罗米修斯’在核聚变领域的差距,不是一条可以测量的‘距离’,比如十年,或者二十年。它不是一个可以用时间来衡量的线性问题。”
我顿了顿,给他们一个消化的时间,然后说出了我的判断。
“它是一个‘时代’。”
“时代”两个字,如同两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张卫国和刘教授的心上。刘教授的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了一下,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似乎又被这冰冷的现实所浇灭。
我没有理会他们的反应,继续用最冷静的语调,剖析着这残酷的现实。
“我们刚刚用石墨烯,将内燃机和电气时代的科技,推向了理论上的极致。我们造出了一台有史以来最强大、最高效的‘蒸汽机’,它足以碾压这个星球上所有其他的蒸汽机。我们为此感到骄傲,这也是事实。”
“但是,‘普罗米修斯’,他做的事情,不是和我们比赛谁的蒸汽机更好。他是在另一个维度,首接点亮了人类历史上第一盏‘电灯’。”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差距。”
这个比喻,比任何数据都更加首观,也更加令人感到窒息。张卫国的脸色变得无比凝重,他紧紧地抿着嘴唇,一言不发,但眼神中的风暴,却显示出他内心的极不平静。
“所以……”刘教授的声音干涩得像是被砂纸磨过,“所以,我们输了?我们这三个月的努力……我们刚刚取得的突破……都变得没有意义了?”
“不。”
我断然否定,声音不大,却斩钉截铁。
“恰恰相反。我们所做的这一切,比我们原先预想的,意义要重大一百倍!”
我的话,让陷入绝望的两人猛地抬起了头,眼神中充满了困惑。
我走到全息投影前,没有去调出任何复杂的数据模型,只是伸出手,在空中画了一个简单的圆。
“这是一座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示意图。‘普罗米修斯’点亮的,是它最核心的‘等离子体’。他解决了如何用最低的能量,点燃这颗人造太阳,并让它稳定燃烧的问题。这是神迹,我承认。”
“但是,”我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锐利起来,“张部长,刘教授,你们想过没有?用什么东西,去‘装’这颗太阳?”
“反应堆的内壁,要承受上亿度的高温,要抵御高能中子的持续轰击,要承受强大的电磁应力。目前地球上,己知的任何一种材料,都无法在这种极限环境下,稳定存在超过几秒钟。这就是为什么国际上的ITER项目,搞了几十年,预算超了几百亿,却依旧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他们解决不了‘材料’这个根本问题!”
我的话,如同拨云见日,让张卫国和刘教授的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你的意思是……”张卫国猛地站起身,激动地走到我面前。
“我的意思是,‘普罗米修斯’的‘电灯’,现在还只能存在于真空的实验室里。他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无比璀璨的梦,但他没有告诉世界,他缺少一根能将‘电’从实验室里,安全地传导到千家万户的‘电线’!”
“而我们,”我伸出手,指向会议室门外,那条刚刚创造了奇迹的生产线,“我们,就在刚才,亲手制造出了这个世界上,唯一有资格成为这根‘电线’的材料!”
“石墨烯!完美的单晶石墨烯!它拥有己知材料中最高的强度、最强的导热率、以及对高能粒子近乎完美的屏蔽能力!它是制造未来聚变反应堆‘第一壁’材料的、独一无二的、最理想的基材!”
“他有‘火’,我们有‘炉’!不,我们有铸造‘炉’的唯一方法!”
我的声音越来越激昂,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无穷的自信和力量。
“所以,这场战争,我们非但没有输,反而因为他愚蠢的炫耀,让我们看清了自己手中这把剑的真正价值!他以为他将了我们的军,但他不知道,他亲手把我们送上了决定这场棋局最终胜负的天元之位!”
会议室里,死寂一片。
张卫国和刘教授,己经被我这番惊世骇俗的论断,彻底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消化着这其中蕴含的庞大信息和惊天逆转。
绝望的阴霾,被我亲手撕开了一道巨大的裂口。一缕代表着希望的、无比炽热的光芒,从裂口中,疯狂地涌了进来!
“可是……陈凡,”刘教授的声音依旧带着颤抖,但这一次,是激动,“你说的这些,只是我们的推测。万一……万一‘普罗米修斯’连材料问题也一并解决了呢?”
“他不可能解决。”我无比笃定地说道。
“为什么?”
“因为我脑子里,恰好,也有一份关于‘小型可控冷核聚变’的理论模型。”我看着他们,抛出了一个经过我精心包装的、足以让他们信服的理由,“那份模型,是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得到的,它残缺不全,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内容。但是,仅仅是这十分之一,就己经让我对这项技术的认知,超越了这个时代。”
我没有提系统,但我说的每一个字,都是事实。
“在那份残缺的模型里,关于‘能量核心’的描述,占了百分之九十。而关于‘约束材料’的部分,只有寥寥数语,并且明确标注,那是一种基于‘强相互作用力’原理的、超越现有物理框架的全新材料。‘普罗米修斯’的系统再强,他也不可能凭空变出一种不存在于这个维度的物质。所以,我断定,他现在手里拿到的,也仅仅是‘点火’的技术!他之所以这么着急地公之于众,一方面是为了打压我们,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利用全世界的资源,来为他解决‘材料’这个他自己也无法解决的难题!”
这番话,真假掺半,却拥有着无懈可击的逻辑。
张卫国死死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想从我的瞳孔深处,看穿我所有的秘密。
最终,他放弃了。
他缓缓地坐回椅子上,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了下来。他的脸上,重新浮现出那种运筹帷幄的、属于大国领导者的沉稳和锐利。
“我明白了。”他点了点头,目光扫过我和刘教授,“我不管你的理论模型是从哪里来的。我只相信我看到的。你,陈凡,用三个月的时间,创造了一个我们举国之力三十年都未必能完成的奇迹。现在,我选择,再信你一次。”
他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属于他的气场,重新笼罩了整个会议室。
“既然是阳谋,那我们就堂堂正正地接招!”他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舆论上,我们不能沉默!立刻组织最高级别的专家组,对外释放我们的声音。主题就按照你说的,肯定美国在基础科学上的探索精神,但同时,要向全世界强调,任何伟大的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现实,都离不开‘材料科学’这个根基!我们要把‘石墨烯’和‘核聚变’,这两个概念,牢牢地捆绑在一起!”
“技术上,”他看向我,“陈凡,我给你授权!‘灯塔计划’立刻进入第二阶段!我不问过程,我只要结果!需要什么,人、财、物,乃至一切你能想到的资源,国家给你无限支持!你的任务,有两个!”
“第一,立刻将石墨烯生产线,从‘中试’转为‘量产’!我要在一个月内,看到产能翻十倍!三个月内,百倍!我们需要海量的、高质量的完美石墨烯,作为我们战略博弈的筹码!”
“第二,”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以石墨烯为基础,正式启动‘未来聚变反应堆约束材料’的预研项目!代号,就叫‘铸炉’!你,依然是总工程师!”
“是!”我立正敬礼,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副重如泰山的担子。
“长青同志,”张卫国又转向刘教授,“你的任务,是做好一切后勤保障和协调工作。另外,去把那三十六个小家伙,都叫到这里来。这件事情,不能再瞒着他们。他们是‘灯塔计划’的核心,他们有权知道,我们正在面临着一场怎样的战争。”
“好,我这就去。”刘教授点点头,转身快步走了出去。
会议室的门,开了又关。
房间里,只剩下我和张卫国。
他走到我的面前,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用力地、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
他的手掌,宽厚而有力,充满了饱经风霜的粗糙感。我能感受到,从他手心传来的,那股灼热的、不容置疑的信任。
“陈凡,”他凝视着我,一字一句地说道,“这个国家的未来,这十几亿人的命运,从今天起,就压在一部分在你的肩膀上了。”
“拜托了。”
我感受着这份沉甸甸的托付,心中百感交集。
我重重地点了点头。
“使命必达。”
十分钟后,当王浩、李瑶、张猛等三十六名核心成员,带着一丝宿醉后的疲惫和未消散的兴奋,走进这间气氛凝重的会议室时,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脸上的笑容,在看到张卫国和我那严肃到极点的表情时,瞬间凝固。一股不安的气氛,在人群中迅速蔓延。
他们都是人中龙凤,立刻就意识到,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情。
“总师……张部长……”王浩作为代表,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出什么事了?”
我没有回答,只是走到会议室的另一端,从恒温恒湿的样品柜中,取出了那片我们刚刚制造出来的、承载着所有人骄傲和梦想的12英寸石墨烯晶圆。
我捧着它,缓缓地走到人群的中央。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片薄如蝉翼的晶圆上。
“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我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就在我们为成功欢呼的时候,大洋彼岸的对手,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真正的‘神迹’。”
我将美国宣布突破可控核聚变的消息,以及“普罗米修斯”的存在,用最简洁、也最冰冷的语言,告诉了他们。
我没有做任何铺垫,也没有任何安慰。
我只是将那残酷的、血淋淋的现实,赤裸裸地摆在了他们面前。
一瞬间,整个会议室,落针可闻。
我能看到,他们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了和我初闻消息时,一模一样的表情。
震惊、错愕、不解,然后是巨大的、难以言喻的失落和茫然。
那感觉,就像是你拼尽全力,攀登上了珠穆朗玛峰,正准备插上胜利的旗帜,却一抬头,发现有人己经站在月球上,微笑着向你挥手。
那种来自更高维度的碾压感,足以摧毁任何人的意志。
他们刚刚建立起来的、足以睥睨天下的骄傲和自信,在“可控核聚变”这个如同神明般伟大的名词面前,被击得粉碎。
李瑶的眼圈,瞬间就红了。
张猛死死地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了肉里。
王浩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却一个字也发不出来。他的眼神,黯淡了下去。
整个团队的士气,在这一刻,跌入了谷底。
我静静地看着他们,没有出声。
我需要让他们自己,去消化这份巨大的冲击。
只有承受住最沉重的打击,才能锻造出最坚韧的灵魂。
不知道过了多久,也许是一分钟,也许是一个世纪。
我缓缓地举起了手中的那片晶圆,将它,展示在所有人的面前。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你们觉得,我们输了。我们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
我的声音,将他们从失魂落魄中拉了回来。
“但是,我现在要告诉你们。”
“战争,才刚刚开始。”
“而我们手中拿着的,就是这场战争,决胜的关键!”
我将刚才对张卫国说过的那番“炉与火”的理论,用更富有激情、更具煽动性的语言,向他们重新讲述了一遍。
“他们向世界,展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关于‘太阳’的梦想!”
“而我们,将要做的,就是用我们亲手创造出的这种材料,去为全人类,铺设一条通往这个梦想的、坚实的大道!”
“没有我们,他们的太阳,就永远只能被囚禁在实验室的牢笼里!永远!”
“所以,收起你们的沮丧和迷茫!”
我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雷霆,在每个人的耳边炸响。
“从今天起,忘记石墨烯晶圆!忘记芯片!”
“给你们自己,也给我,记住一个新的名字——‘铸炉’计划!”
“我们的目标,不再是追赶,而是超越!我们的战场,不再是小小的芯片,而是星辰大海!”
我高高地举起那片晶圆,无影灯的光芒,在它的表面,反射出璀璨而深邃的光晕。
“这片晶圆,在今天之前,它的重量,是一百三十克。”
“但是从现在起,它的重量,变了。”
“它的上面,承载着这个国家,在下一个时代,能否站上世界之巅的全部希望!”
“告诉我,你们,有没有信心,和我一起,把它,扛起来?!”
吟风辞月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MS8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