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 府城初窥(上)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寒门秀才:开局熬糖震惊大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MS9I/ 章节无错乱精修!
 冉冉升起新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风雨终歇,晨光熹微。

破庙中的一夜煎熬,随着天色渐明而告终。篝火早己熄灭,只余下一堆灰烬和残留的暖意。那无名青年经过叶启章一夜断断续续的冷敷和喂水,高烧似乎退去少许,虽然依旧昏迷,但呼吸平稳了许多,脸上那不正常的潮红也淡了些。

叶启章几乎一夜未眠,眼中布满血丝,身心俱疲。老孙倒是心宽,后半夜裹着麻袋睡得鼾声如雷。

“孙伯,天亮了,我们得尽快赶路。”叶启章推醒老孙,声音沙哑。

老孙揉着眼睛坐起,看到庙外放晴,也松了口气,但旋即又看向墙角那青年:“秀才公,这人……咋办?总不能一首带着吧?”

叶启章看着那青年苍白的脸,沉吟片刻。将他弃之于此,无异于让他自生自灭,昨夜的努力便白费了。

“带到府城吧。”叶启章做出决定,“寻个医馆看看,是死是活,尽人事听天命。费用我来出。”他想着卖糖之后,手头应该能宽裕些。

老孙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摇了摇头,没再反对。两人合力将青年抬上骡车,让他靠在糖包旁,用那条旧毯子盖好。

再次上路,被雨水冲刷过的空气格外清新,但道路依旧泥泞难行。首到日上三竿,官道才逐渐变得平坦宽阔起来,路上的车马行人也明显增多。

远处,一道巍峨的灰色城墙轮廓逐渐清晰,如同巨兽匍匐在地平线上。宁波府城,到了。

越靠近城门,越是喧嚣。挑担的货郎、推车的农夫、骑驴的士人、押运货物的商队、还有拖家带口的流民……各色人等汇成一股股人流,在官兵的注视下,缓慢通过高大的城门洞。

城门口贴着海捕文书,排队的间隙,叶启章扫了几眼,画影图形模糊,但“江洋大盗”、“匪患猖獗”等字眼却格外刺眼。守门的兵卒懒洋洋地检查着入城之人,目光多在货物和行人包裹上打转,看到叶启章这辆寒酸的骡车和车上一个病恹恹的人,只是随意挥挥手便放行了。

一进入城内,声浪和景象扑面而来,让来自闭塞文庄的叶启章瞬间有种恍惚之感。

宽阔的青石板街道两旁,店铺鳞次栉比,旌旗招展。绸缎庄、金银铺、茶楼、酒肆、客栈、当铺……各种招牌令人眼花缭乱。小贩的叫卖声、伙计的招徕声、车马的嘈杂声、乃至街头卖艺人的锣鼓声,交织成一曲充满烟火气与活力的都市交响。

行人摩肩接踵,衣着光鲜的富商巨贾、宽袍大袖的文人士子、短打扮的工匠脚夫、还有更多为生活奔波忙碌的普通市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明末城市画卷。与文庄的贫困、沿途的荒凉相比,这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

然而,在这繁华之下,也能看到蜷缩在街角的乞丐,以及那些面带菜色、眼神麻木的贫苦之人,提醒着人们这个时代的另一面。

叶启章顾不得细细观赏,当务之急是安置病人和出售货物。他让老孙驱车沿着相对清净些的街道寻找客栈。

最终,在一条不那么喧闹的侧街,找到一家门面不大、看起来还算干净实惠的“悦来客栈”。要了一间下房,又和伙计好说歹说,多加了五文钱,才允许将病人暂时安置进去。

“小二,麻烦去请一位郎中来。”叶启章塞给伙计几文跑腿钱。

伙计掂了掂铜钱,脸上堆起笑容:“好嘞,客官您稍候,城东的王大夫医术不错,价格也公道,小的这就去请!”

安顿好青年,叶启章不敢耽搁,从车上小心地取下一小包样品糖,嘱咐老孙在客栈看好货物和病人,自己便匆匆走上街头,开始寻找买家。

府城之大,超乎他的想象。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急切和陌生环境带来的些许不安,目光锐利地扫视着街边的店铺,寻找着可能的目标——门面阔气的大药铺、专营南北货的高档杂货店,或者那些高门大户的采办点。

他的白糖和冰糖,绝非乡间土货,必须找到识货且出得起价钱的买主。时间,依然紧迫。



    (http://www.220book.com/book/MS9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寒门秀才:开局熬糖震惊大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MS9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