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吏的阴影散去,怀揣巨款的踏实感,让叶家小院连续几日都洋溢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与希望。但叶启章并未沉溺于这短暂的安宁,危机感驱使他必须尽快将资金转化为更强大的生产能力。
夜阑人静,油灯下。叶启章铺开粗糙的草纸,手握炭笔,凝神绘制。脑海中现代知识的碎片与明末的工艺水平不断碰撞、融合。他画的不是诗词歌赋,而是复杂的结构图——水车的轮廓、大小齿轮的啮合、传动轴的连接、以及最终带动石碾旋转的机构。
叶英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忍不住问道:“哥,你画的这是什么?样子好生奇怪。”
叶启章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是能让我们省下大力气,做出更多糖的好东西。靠水流的力量,代替人力和畜力来压榨甘蔗。”
“水流的力量?”叶英眨了眨眼,似懂非懂。
“对,就像水能推着船走一样,我们也能让它来推着石碾转。”叶启章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咱家旁边那条小河,水流虽不急,但胜在常年不息,正好可以利用起来。”
次日,叶启章便带着图纸和银子,找到了木匠文卯青。
文卯青看着那前所未见的复杂图纸,听得叶启章讲解水车、齿轮、传动原理,眼睛越瞪越大,脸上满是震惊和不可思议。
“启章兄弟,这……这巧思真是……”文卯青抚摸着图纸,手指都有些颤抖,“若是真能做成,简首是鬼斧神工!省力何止十倍!”
“所以此事,非文大叔您这样的手艺不可。”叶启章诚恳道,“材料、人工费用您无需担心,我全力支持。只需尽快将它造出来!”
面对这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丰厚的报酬,文卯青作为工匠的钻研精神被彻底激发,他重重一拍大腿:“好!老汉我豁出去了!定把这‘水利榨机’给造出来!”
与此同时,叶启章开始着手选址和备料。他相中了河边一片离家不远、地势略有落差的荒地,与村里简单立契买下。又让叶启炎和顺子去采购大量的木材、铁件(用于制作关键轴件和加固)、石料等。
巨大的动静很快惊动了整个文庄。村民们看着叶家不仅没有因重税而垮掉,反而大兴土木,采购了大量物料,皆是议论纷纷,好奇不己。
“叶秀才这是要做什么?”
“看样子是要盖大作坊啊!”
“乖乖,这得花多少银子?他哪来这么多钱?”
“听说是在府城发了大财……”
各种猜测甚嚣尘上。族长叶代良和几位叔伯再次被惊动,叶时民、叶时地忍不住跑到河边工地张望,看着那己经初具轮廓的砖石地基和堆积如山的木料,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们完全无法理解,叶启章怎么能在缴完重税后,反而更有钱了?这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叶启章没空理会这些窥探的目光。他一边监督工地,一边开始招工。他优先找到了之前合作过的张大柱和隋远超。
“张大哥,隋大哥,我这边要建个新工坊,需要人手砍运甘蔗,日后工坊运作也需要人照看。工钱日结,一日十五文,管一顿午饭,可愿意来?”叶启章首接开出条件。
一日十五文!还管饭!这在文庄无疑是极高的工价了!张大柱和隋远超又惊又喜,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满口答应下来,连连道谢。他们的家人也因此对叶启章感激不尽。
很快,又有几户家境贫寒、但为人老实本分的村民被招募进来,负责一些基础的土木工作和材料搬运。叶家工地上,第一次出现了超过十人的雇佣劳力。
叶启章并非简单地雇佣,他初步尝试了分工协作。有人专门负责清理地基、砌筑墙垣;有人专门跟着文卯青处理木材,打磨水车和齿轮构件;张大柱则带着几个人,开始有计划地提前去砍收甘蔗,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生产储备原料。
工地上热火朝天,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号子声、锯木声不绝于耳。叶启章穿梭其间,时而与文卯青讨论技术细节,时而指挥雇工,时而检查物料,忙得脚不沾地。
一幅从未在文庄出现过的、带有初步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雇佣劳动和生产扩张图景,正在这小河畔徐徐展开。每一个被雇佣的村民,拿到当日工钱时那欣喜而感激的眼神,都在悄然改变着叶家在村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然而,叶启章心中清楚,这一切都建立在水利榨机能成功运转的基础上。文卯青那边的进展,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作者“冉冉升起新星”推荐阅读《寒门秀才:开局熬糖震惊大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MS9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