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寨冲天的火光和持续半夜的爆炸声,如同一声响亮的号角,宣告了日军此次规模空前的“铁壁合围”扫荡的破产。前线日军因后勤补给,尤其是弹药的严重短缺,攻势顿时萎靡。加之黑风寨被袭带来的心理震撼,以及外线抗日武装日益频繁的破袭活动,日军旅团长坂本一郎不得不承认现实,下令各部逐步收缩兵力,放弃一些边缘据点,固守主要交通线和城镇。持续了数月之久的残酷扫荡,终于显露出强弩之末的疲态。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过被战火蹂躏的田野,飞过残垣断壁的村庄,也飞到了坚持在内线地道中、时刻面临生死考验的军民耳中。当秘密交通员将“鬼子开始撤了”的消息带到杨村的地道深处时,压抑己久的欢呼声几乎要冲破地表的土层。陈峰抹去眼角的,丁算盘激动地拨错了算盘珠子,民兵队员们相拥而泣,百姓们则跪地感谢苍天。这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也离不开外线部队,尤其是李大本事那支神出鬼没的队伍,一次次在关键时刻给予敌人的沉重打击。
随着日军压力的减轻,李大本事果断率领外线主力,与内线坚持斗争的队伍在杨村附近胜利会师。再次见到熟悉的乡亲和战友,看到他们虽然面容憔悴、衣衫褴褛,但眼神中却燃烧着更加坚定的光芒,李大本事和孙成海等外线将士无不心潮澎湃。劫后余生的喜悦,弥漫在重新焕发生机的杨村上空。
然而,李大本事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清楚地知道,日军的撤退是暂时的,更残酷的斗争很可能还在后面。眼下最紧迫的任务,不是庆祝,而是抓住这宝贵的喘息时机,迅速恢复和发展被严重摧残的根据地,医治战争创伤,巩固斗争成果,为应对未来更加复杂的局面打下坚实基础。
“同志们,乡亲们!”在杨村打谷场上召开的军民大会上,李大本事的声音虽然因疲惫而有些沙哑,却充满了力量,“鬼子的扫荡被我们打退了!但这不代表他们就认输了!他们就像受伤的野兽,缩回去舔伤口,随时可能再扑回来!咱们不能歇脚,更不能大意!现在,咱们要抓紧时间,做三件大事:第一,重整家园,恢复生产;第二,整顿队伍,总结经验;第三,巩固根据地,深挖洞,广积粮!”
他的讲话朴实无华,却句句说到了群众和战士们的心坎里。大会结束后,一场轰轰烈烈的重整山河运动在杨村及周边村庄迅速展开。
恢复生产是当务之急。日军的扫荡耽误了农时,许多田地荒芜,牲畜被抢走或杀死。李大本事下令队伍全体投入助农劳动,帮助乡亲们抢种晚秋作物,修复被毁的房屋。战士们放下枪杆,拿起锄头镰刀,和乡亲们一起起早贪黑地在田里劳作。孙成海这样的猛将,干起农活也是一把好手,抡起锄头虎虎生风;吸铁石则带着有手艺的战士,帮助乡亲们修补房屋、打造农具。队伍的行动,极大地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进一步加深了军民之间的鱼水之情。田野里再次出现了忙碌的身影,虽然播种得晚了些,但希望的种子毕竟重新埋进了土地。
在帮助群众的同时,队伍的整顿和训练也丝毫没有放松。李大本事利用战斗间隙,召开了全面的战斗总结会。从杨村保卫战到外线破袭,再到黑风寨虎口拔牙,每一次战斗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都被拿出来仔细剖析。李大本事特别强调了战术纪律和协同配合的重要性,批评了某些同志在战斗中仍然存在的个人英雄主义苗头。他也将自己在实战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些现代军事理念,如班组火力配系、三三制进攻队形、简易土木工事构筑等,更加系统地向战士们进行传授和演练。队伍还开展了识字扫盲运动,由陈峰、小北平这些有文化的同志担任教员,提高战士们的文化水平,便于理解更复杂的战术指令。
巩固根据地的核心,依然是地道网的完善和扩展。有了之前反扫荡的血的教训,大家对地道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李大本事提出了“村村通、户户连、能打能藏能跑”的更高标准。在杨村原有地道网的基础上,向更深处挖掘,增加更多的隐蔽出口、防毒防水隔断、物资储备窖和伤员隐蔽所。同时,开始有计划地向周边村庄推广杨村的经验,派出得力骨干,帮助那些在扫荡中受损严重或尚未建立地道体系的村庄,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地下长城。这项工作隐秘而浩大,但在群众的支持下,进展顺利。许多青壮年主动加入挖掘队伍,妇女儿童负责运土和后勤,形成了一股军民合力、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
此外,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群众组织也悄然恢复和加强。废除了日伪的保甲制度,建立了秘密的抗日村政权和民兵组织。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等群众团体也活跃起来,负责生产互助、站岗放哨、传递情报、照顾伤员等工作。李大本事特别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对那些在扫荡中没有投敌、甚至暗中帮助过抗日力量的开明士绅、地主,采取了团结和争取的政策,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日伪势力。
在这百废待兴的日子里,李大本事异常忙碌。他既要统筹全局,又要深入田间地头、地道工地,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具体问题。常常是白天和战士们一起劳动,晚上召集会议,研究敌情,部署工作。他的脸庞瘦削了,眼窝深陷了,但目光却愈发深邃和坚定。他不再是那个刚刚穿越而来、仅凭一腔热血和先知先觉的李正,而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真正成长为一个深受战士和群众爱戴、具备战略眼光和务实作风的指挥员。他身边的孙成海、吸铁石、陈峰、丁算盘等骨干,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变得更加成熟可靠。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遭受重创的根据地渐渐恢复了生机。田野里绿意盎然,村庄里炊烟袅袅,虽然依旧清贫,但希望和秩序重新回到了这片饱经磨难的土地上。地道网更加完善和隐蔽,民兵队伍在实战锻炼中不断壮大,群众对抗战胜利的信心空前高涨。
这一天,李大本事站在杨村村头的高坡上,望着眼前这片正在恢复元气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和平是短暂的,日军的报复迟早会来。但他更相信,只要军民团结如一人,只要根据地的根基打得牢固,无论未来有多少狂风暴雨,他们这支“永不言败”的队伍,都必将像这平原上的青纱帐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下一步,他的目光己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思考着如何将根据地的成功经验向更广阔的区域推广,如何寻找战机,主动出击,进一步扩大抗日武装的影响,那个关于“英雄番号”的梦想,也在这扎实的工作中,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触手可及。风雨同舟,他们不仅渡过了险关,更在废墟上,开始构筑胜利的大厦。
(http://www.220book.com/book/MSK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