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6章 生机与杀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的团长我的团:从炼狱归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MSKR/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南派的神”推荐阅读《我的团长我的团:从炼狱归来》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山谷里的时间仿佛被浓雾黏住了,流逝得异常缓慢。几个时辰的休整,对于筋疲力尽的士兵们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但那一洼清泉,至少暂时缓解了干渴的折磨,让干裂的嘴唇得以滋润,让几乎要冒烟的喉咙获得了一丝清凉。士兵们轮流小口啜饮着甘冽的泉水,仿佛在品尝世间最珍贵的琼浆。

郝兽医带着豆饼和几个手脚相对利索的士兵,用泉水尽量清洗伤员的伤口。没有酒精,没有碘伏,清水冲洗是唯一能做的清洁方式。看着那些发炎、红肿、甚至流出黄绿色脓液的伤口,郝兽医的眉头拧成了疙瘩。他只能将最后一点捣碎的、具有微弱消炎作用的草药敷上去,再用洗净后略微晾干的布条重新包扎。每一声伤员压抑的痛哼,都像针一样扎在他的心上。

“老郝,尽人事,听天命。”龙文章不知何时蹲到了他身边,看着一个因为高烧而不断呓语的年轻滇军士兵,轻声说道。那士兵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

郝兽医叹了口气,用脏兮兮的袖子擦了擦眼角:“多好的娃儿……要是有点磺胺……哪怕只有一片……”

龙文章沉默地拍了拍老兽医的肩膀。他知道磺胺,在这个时代是堪比黄金的消炎药,但对于他们这支溃退的孤军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他现代的灵魂深知细菌感染的可怕,但在1942年的滇缅边境野人山,他空有知识却无力回天。这种无力感,比面对日军明晃晃的刺刀更让人窒息。

就在这时,山谷入口处传来一阵极其轻微的、有节奏的鸟叫声——是迷龙他们回来的信号。

龙文章精神一振,立刻起身迎了过去。只见迷龙、不辣和要麻三人,带着另外两个士兵,悄无声息地溜了进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兴奋。迷龙手里提着用藤蔓捆扎的一串黑紫色的、类似野葡萄的浆果,不辣和要麻则用硕大的树叶包着一些蘑菇和嫩绿的野菜,另一个士兵手里还拎着两只的、己经断了气的山鼠。

“团长,有发现!”迷龙压低声音,将那串浆果递过来,“这玩意儿叫‘乌肚子’,酸得很,但能吃,没毒。我们试过了。”

龙文章接过浆果,摘了一颗放进嘴里,一股强烈的酸涩味瞬间充斥口腔,让他忍不住咧了咧嘴,但果肉汁水丰富,确实能果腹。他点了点头。

不辣献宝似的展开树叶:“看,蘑菇,还有马齿苋,都是能吃的!就是量太少了,不够塞牙缝的。”那点野菜蘑菇,对于近百人的队伍来说,确实微不足道。

最实在的倒是那两只山鼠。虽然看起来有些膈应,但在饥饿面前,这无疑是宝贵的蛋白质来源。

“干得好!”龙文章赞许道,“还有别的发现吗?有没有遇到鬼子?”

迷龙脸色严肃起来:“鬼子没碰到,但我们摸到山谷另一边,大概一里地外,听到有动静!像是……像是很多人走路和说话的声音,隔得远,听不清,但肯定不是野兽!”

龙文章的心猛地一紧:“能判断方向和人数吗?”

“声音是从西边传来的,人数……听起来不少,起码比咱们多得多。”要麻补充道,“我们没敢再靠近,就赶紧回来了。”

西边?龙文章快速思考着。西边是他们预定的撤退方向。如果是日军的大部队,那就意味着前路被堵死了。如果是其他溃退的中国军队……那或许是汇合的机会,但也可能暴露目标,引来追兵。

“除了人声,有没有听到其他声音?比如马蹄声、汽车声?”龙文章追问细节。

“没有,就是杂乱的脚步声和说话声,好像还有……咳嗽声和哭声?”不辣挠了挠头,不太确定地说。

哭声?龙文章眉头皱得更深了。军队行军,怎么会有哭声?除非……是难民?

这个念头让他心中一动。远征军溃败,沿途确实有大量华侨和本地百姓跟随逃难,拖家带口,凄惨无比。

“你们做得对,及时撤回。”龙文章肯定了他们的判断,“先把找到的食物分一下,浆果和野菜优先给伤员,山鼠……交给蛇屁股,想办法弄熟了,大家分一点汤水。”

命令下达,蛇屁股这位广东籍的炊事员立刻发挥了作用。没有锅,他就用相对完整的钢盔当锅,架在几块石头上,用小心翼翼收集来的干枯树枝升起一小堆几乎看不到明火的篝火(在山谷深处,浓雾和岩壁的遮挡下,烟雾不易被发现)。将山鼠剥皮去内脏,和那些蘑菇野菜一起放进钢盔里煮。没有盐,没有任何调料,但那股随着热气升腾起来的、混合着肉香和植物清甜的气味,己经让周围所有士兵的肚子都不争气地“咕咕”叫了起来。

两只山鼠煮出来的“汤”,每人只能分到一小口,连肉渣都捞不到几粒,但热乎乎的食物下肚,还是让几乎冻僵的身体暖和了不少,精神也振奋了一些。那酸涩的浆果和微苦的野菜,此刻也成了难得的美味。

龙文章只喝了一口清汤,将自己的那份浆果递给了一个年纪最小的伤员。他看着士兵们像呵护珍宝一样小口喝着热汤,舔着浆果,心中五味杂陈。这就是他的兵,一群在炼狱中挣扎求生的“炮灰”,他们的要求如此简单,仅仅是活下去。

食物很快被分食殆尽,连钢盔都被舔得干干净净。短暂的“盛宴”过后,山谷再次陷入沉寂,但气氛似乎不再那么绝望。

龙文章将孟烦了、迷龙、要麻、不辣以及马连长叫到身边,围坐在一起。

“西边的动静,大家怎么看?”龙文章开门见山。

“如果是鬼子的大部队,咱们就被包饺子了。”迷龙首言不讳,“这山谷再好守,没吃没喝,困也困死了。”

“如果是咱们的人呢?”马连长抱着希望说,“也许是其他被打散的部队,人多力量大啊!”

孟烦了推了推鼻梁上并不存在的眼镜(这个习惯动作在他思考时总会出现):“难说。就算是自己人,这么大的动静,很难不被鬼子发现。我们贸然靠过去,万一鬼子正在追击他们,我们岂不是自投罗网?”

“烦啦说得对。”龙文章赞许地点点头,“我们现在经不起任何风险。所以,不能盲目靠拢。”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但我需要知道那到底是什么。这关系到我们下一步往哪里走,怎么走。”

“团长,你的意思是……再派人去侦查?”要麻问道。

“嗯。”龙文章点头,“这次,我去。”

“不行!”孟烦了和迷龙几乎同时反对。

“团长,你是指挥官,不能轻易涉险!”孟烦了急道。

“就是!侦查这种活儿,交给俺们就行!你得留在这里坐镇!”迷龙拍着胸脯。

龙文章摇了摇头,语气坚定:“这次情况不明,可能很复杂,我必须亲自去判断。而且……”他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和眼睛,“我比你们更擅长这个。”

他这话倒不是吹嘘。现代特种兵的野外侦察和情报判读训练,远超这个时代的普通士兵。他能从细微的痕迹中读出大量信息。

见龙文章态度坚决,孟烦了等人知道拗不过他。

“那我跟你去!”迷龙立刻说道。

“还有我!”要麻也站了起来。

“不用太多人,目标太大。”龙文章摆了摆手,“迷龙跟我去,要麻,你留下,协助烦啦和马连长守好山谷。记住,如果听到枪声,或者我们超过两个时辰没回来,不要来找,立刻由烦啦和马连长带领队伍,向东南方向转移,尽量避开西边和北边。”

“团长!”孟烦了还想再劝。

“这是命令!”龙文章的语气不容置疑,“守好家底,等我们回来。”

他站起身,检查了一下腰间的驳壳枪和几颗手榴弹,又将一把磨得锋利的刺刀插在绑腿上。迷龙也重新给机枪压满子弹,背在身上,手里则端着一支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是从日军尸体上捡的,射程和精度不错)。

“走吧。”龙文章对迷龙示意了一下,两人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没入了山谷入口处的浓雾之中。

孟烦了看着他们消失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担忧。他走到山谷入口迷龙原来的机枪位,接过警戒任务,目光死死地盯着外面白茫茫的一片。时间,再次变得煎熬起来。

龙文章和迷龙一前一后,在能见度极低的雾林中穿行。龙文章将现代特种兵的潜行技巧发挥到极致,脚步轻抬轻放,避开地上的枯枝落叶,身体尽可能贴着树木和岩石的阴影移动。迷龙虽然身形彪悍,但常年山林生活的经验也让他动作敏捷,紧紧跟在龙文章身后,学着团长的样子,尽量不发出声响。

越往西走,空气中的湿度似乎更大,雾气也更加浓重。但那种隐隐约约的人声,确实越来越清晰。不再是模糊的嘈杂,己经可以分辨出其中夹杂着哭喊、呵斥、以及一种绝望的哀鸣。

龙文章的心渐渐沉了下去。这不像是一支有组织的军队,更像是一群混乱的、惊慌失措的人群。

他打了个手势,和迷龙趴在一处长满蕨类植物的土坡后面,小心翼翼地拨开叶片,向前望去。

眼前的景象,让即使是经历过现代战争残酷画面的龙文章,也感到一阵心悸。

浓雾稍微稀薄的林间空地上,黑压压地挤满了人!不是士兵,而是难民!男女老少,拖家带口,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惊恐、疲惫和绝望。他们衣衫褴褛,许多人光着脚,身上沾满了泥浆。有人背着简单的包袱,有人抱着孩子,更多的人两手空空,眼神空洞地跟着人流机械地移动。哭声、咳嗽声、寻找失散亲人的呼喊声混杂在一起,形成一幅地狱般的逃难图景。

在难民队伍的周围,有少数穿着破旧军装的中国士兵在维持秩序,他们同样面黄肌瘦,武器简陋,声嘶力竭地呼喊着,试图让混乱的队伍保持前行,但效果甚微。队伍拉得很长,一眼望不到头,在泥泞的林间艰难蠕动。

“是……是逃难的老百姓……”迷龙的声音有些发涩,他看到了人群中有不少和孩子年纪相仿的半大孩子,赤着脚踩在冰冷的泥水里,让他这个东北汉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龙文章没有说话,他的目光越过难民队伍,投向更远的后方。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在难民队伍尾部大约几百米外的树林边缘,出现了土黄色的身影!是日军!人数不多,大约一个小队,呈散兵线展开,不紧不慢地跟着难民队伍,像一群驱赶着羊群的恶狼。他们似乎并不急于进攻,只是时不时地朝天空放上几枪,或者用刺刀恐吓掉队的难民,制造恐慌,仿佛在享受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

“狗日的小鬼子!”迷龙咬牙切齿,手指扣在了扳机上,眼睛瞬间就红了。

“别动!”龙文章一把按住他的枪管,声音低沉而严厉,“看看再说!”

龙文章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日军一个小队,兵力大约五十人左右,装备精良。而保护难民的溃兵,看起来最多一个排,而且士气低落,疲惫不堪。如果日军发动攻击,难民和溃兵几乎没有抵抗能力,这将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更可怕的是,难民队伍行进的方向,正好是朝着他们藏身的山谷而来!如果让这群难民和追兵靠近山谷,他们这支本就岌岌可危的队伍将彻底暴露!

怎么办?

出手相救?以他们现在这几十号残兵败将,弹药匮乏,伤员累累,正面冲击一个日军小队,无异于以卵击石,不仅救不了人,还会把自己搭进去。

袖手旁观?眼睁睁看着同胞被日军屠杀?龙文章自问做不到。这不仅违背他作为军人的良知,更违背了他穿越而来,想要改变一些事情的初衷。

而且,难民队伍中或许有他们急需的信息,比如主力部队的方向,或者更安全的路径。

必须在危机中寻找生机!

龙文章仔细观察着地形。难民队伍正在穿过一片相对开阔的洼地,两侧是长满灌木的缓坡。日军小队跟在后面,距离拉得比较开。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形成。

“迷龙,你立刻回去!”龙文章语速极快地对迷龙说,“告诉烦啦和马连长,带上所有能战斗的人,轻伤员也算上!以最快速度赶到我们左侧那个长满杜鹃花的山坡后面隐蔽待命!记住,是能战斗的人!重伤员和郝兽医留在山谷,做好随时转移的准备!”

迷龙愣了一下:“团长,你要干啥?”

“别问!执行命令!快!”龙文章的语气不容置疑。

迷龙看着团长眼中闪烁的决绝光芒,一咬牙:“是!”转身像箭一样射向来路。

龙文章则继续潜伏在土坡后面,紧紧盯着远处的日军和缓慢移动的难民队伍。他计算着时间,计算着距离,心脏因为紧张和兴奋而剧烈跳动。

他知道,这是一场赌博。赌迷龙他们能及时赶到,赌日军的傲慢和轻敌,赌难民队伍能制造足够的混乱。

更重要的是,赌他超越这个时代的战术眼光,能够在这绝境中,为这些绝望的人们,也为自己的弟兄,杀出一条血路!

浓雾依旧,杀机己至。而生与死,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http://www.220book.com/book/MSK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的团长我的团:从炼狱归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MSK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