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3章 金穗满田迎秋收,红妆映喜待君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零年代生活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MSN4/ 章节无错乱精修!
 

九月底的红星大队,被一片金黄裹满。田埂上的小麦穗压弯了秸秆,风一吹,“哗啦啦” 的声响像在唱丰收的歌。苏晴穿着王婶给她改的浅灰布裤,裤脚挽到膝盖,手里攥着镰刀,正跟着乡亲们一起割小麦 —— 这是她穿越到七零年代后,第一次参与秋收,也是红星大队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次秋收。

“晴丫头,歇会儿吧!你都割了半亩地了,比队里的小伙子还能干!” 李大爷扛着麦捆走过来,把一个水壶递到她手里,“喝口水,这太阳毒,别中暑了。”

苏晴接过水壶,拧开盖子喝了一口 —— 里面是灵泉水泡的菊花茶,是她早上特意装的,清热解暑。她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眼前金灿灿的麦田,心里满是欢喜:“李大爷,您看这麦穗,比去年多了,今年肯定能多打不少粮!”

“可不是嘛!” 李大爷蹲下身,捏了捏的麦穗,笑得合不拢嘴,“这都多亏了你带来的好种子,王队长说了,今年咱们队的小麦亩产比去年高了三成,公社还要给咱们评‘丰产先进队’呢!”

周围的乡亲们也纷纷附和:“是啊!晴丫头是咱们队的福星!有了好种子,以后再也不愁饿肚子了!”“等秋收完办婚礼,咱们得多敬晴丫头几杯!”

苏晴脸颊一红,赶紧低下头继续割小麦 —— 她知道,这 “好种子” 的功劳,其实是空间灵泉水的助力。从春耕到现在,她每隔十天就会悄悄用灵泉水稀释后浇灌麦田,既让小麦长势喜人,又没露出丝毫异常,乡亲们只当是 “东北良种” 的功劳,她也乐得用这个借口掩饰。

中午歇晌时,王铁山拿着个账本走到田埂上,清了清嗓子:“乡亲们,跟大家说个好消息!今年咱们队的小麦总产比去年多了两千斤,按人头分,每户能多领二十斤!另外,公社给咱们拨了五十斤红糖当奖励,等秋收完,每户分一斤,算是给大家办婚礼添喜!”

“太好了!” 乡亲们欢呼起来,苏晴也跟着笑 —— 她知道,这五十斤红糖是王铁山特意跟公社申请的,一半是奖励,一半是为了她和顾衍琛的婚礼。

下午,顾大娘拎着个布包来到田里,找到苏晴,把包递给她:“晴丫头,快擦擦汗,娘给你带了点吃的。” 布包里是两个白面馒头,还有一块用油纸包着的红烧肉,香气扑鼻。

“大娘,您怎么来了?这么热的天,您该在家歇着。” 苏晴赶紧接过布包,心里满是暖意。

“娘放心不下你,” 顾大娘拉着她的手,小声说,“衍琛昨天发来电报,说后天就回来,让你别太劳累,婚礼的事有他呢。另外,娘给你缝了两床被褥,都是新棉花,你看看喜欢不?”

顾大娘从布包里拿出一块红布,上面绣着 “囍” 字和鸳鸯,针脚细密,一看就是花了不少心思。“大娘,真好看!谢谢您!” 苏晴抚摸着柔软的红布,眼眶有些 —— 这是她穿越后收到的第一份嫁妆,虽然简单,却满是心意。

“喜欢就好!” 顾大娘笑着说,“娘还托人从镇上买了块手表,给衍琛当婚戒,你别嫌寒酸,以后条件好了,再给你买好的。”

“大娘,您太客气了,这己经很好了。” 苏晴赶紧说 —— 在七零年代,手表可是 “三大件” 之一,顾大娘能托人买到,肯定花了不少心思。

顾大娘又叮嘱了几句 “别太累”“注意身体”,才拎着布包回去。苏晴看着她的背影,心里满是归属感 —— 她终于有了真正的家人,再也不是孤单一人了。

接下来的三天,乡亲们齐心协力收割小麦,打谷、扬场、晒粮,队部的晒谷场上堆满了金黄的麦粒,远远望去,像铺了一层金子。苏晴每天都跟着忙活,晚上则回家筹备婚礼的小事 —— 贴喜字的红纸、招待客人的糖果、给乡亲们准备的回礼,都是她和王婶一起准备的。

王婶把自家的缝纫机搬到苏晴的柴房,帮她缝喜服:“晴丫头,这红布是娘托人从县城买的,比镇上的好,你穿在身上肯定好看。” 她一边踩缝纫机,一边笑着说,“娘还给你缝了个红肚兜,上面绣了‘长命百岁’,结婚那天得穿上,图个吉利。”

苏晴坐在旁边,帮王婶穿线,心里满是感激:“王婶,谢谢您,要是没有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筹备婚礼。”

“跟婶客气啥!” 王婶停下缝纫机,拍了拍她的手,“你这孩子命苦,现在终于遇到顾同志这么好的人,婶替你高兴还来不及呢。对了,昨天我看到刘翠花在村口跟人嚼舌根,说要在你婚礼那天来‘讨喜钱’,你可得防着点。”

苏晴心里一沉 —— 刘翠花果然没打算善罢甘休。她点了点头:“我知道了,王婶,我会跟衍琛说,让他提前跟王队长打个招呼,别让她来捣乱。”

果然,九月三十号那天,刘翠花真的来了。苏晴正在柴房整理喜糖,院门外传来她尖利的嗓门:“苏晴!开门!我是你大伯娘,来给你送喜礼,你还能不让我进门?”

苏晴深吸一口气,打开门 —— 刘翠花拎着个破篮子,里面装着两个干瘪的红薯,脸上堆着假笑:“晴丫头,后天就是你婚礼了,大伯娘来看看你,这红薯是给你添喜的。对了,你和顾同志结婚,是不是该给你大伯和我包个红包?毕竟我们是你的长辈,没有我们,哪有你的今天?”

苏晴看着她贪婪的眼神,心里冷笑:“大伯娘,我和衍琛的婚礼,乡亲们都是来帮忙的,没有要红包的道理。另外,我爹娘走后,你们不仅没照顾我,还逼我嫁给张跛子,抢我的救济粮,这些事乡亲们都知道,你还好意思来要红包?”

“你!” 刘翠花脸色一变,伸手就要去抢桌上的喜糖,“我不管!你今天必须给我红包,不然我就去公社告你,说你结婚不通知长辈,不孝!”

就在这时,苏老实突然跑了过来,一把拉住刘翠花,抬手就要打她:“你个败家娘们!还嫌不够丢人吗?王队长说了,你要是敢在晴丫头婚礼上捣乱,就把咱们家的救济粮停了,还要把我从队里的记工员岗位上撤下来!你想让咱们全家饿肚子吗?”

刘翠花被苏老实的气势吓到了,后退了一步,不敢再闹:“我…… 我就是想来要个红包,又没干什么坏事……”

“要什么红包!” 苏老实气得浑身发抖,“晴丫头没找咱们算账就不错了,你还敢来要红包!赶紧跟我回家,再敢来,我打断你的腿!”

苏老实拉着刘翠花就往家走,刘翠花一边走一边嘟囔:“你就是个窝囊废!到手的红包都不要……” 声音越来越小,很快就消失在巷口。

王婶从柴房里走出来,笑着说:“这下好了,苏老实总算硬气了一次,刘翠花以后再也不敢来捣乱了。”

“是啊,” 苏晴松了口气,“以后咱们就能安安心心办婚礼了。”

十月一号下午,苏晴正在贴喜字,突然听到村口传来自行车的铃铛声 —— 清脆的 “叮铃” 声,她一下子就听出来是顾衍琛的声音!

她扔下手里的浆糊,快步往村口跑,远远就看到一个穿着军绿色大衣的身影骑着自行车过来,车把手上挂着两个帆布包,正是顾衍琛!

“衍琛!” 苏晴喊出声,声音都有些发颤。

顾衍琛看到她,立刻加快了车速,自行车停在她面前,他跳下车,一把将她拥进怀里:“晴丫头,我回来了,让你久等了。”

苏晴靠在他怀里,闻着他身上熟悉的军大衣味道,眼眶瞬间:“我没等多久,就是…… 有点想你。”

顾衍琛松开她,从帆布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她:“打开看看,给你的礼物。” 盒子里是一块上海牌手表,表盘是银白色的,表带是黑色的,在阳光下泛着光。

“这…… 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苏晴赶紧推辞 —— 在七零年代,一块上海牌手表要一百多块,相当于普通工人三个月的工资。

“拿着吧,” 顾衍琛把手表戴在她的手腕上,笑着说,“这是我攒了半年的津贴买的,算是咱们的婚戒,以后看到它,就像看到我一样。”

苏晴看着手腕上的手表,心里满是感动,轻轻 “嗯” 了一声。

顾衍琛又从帆布包里拿出几个布包:“这里面是喜糖,我托战友从上海带的奶糖,比镇上的好吃;还有几块布料,给你做新衣服;这个是给王婶和李大爷的,感谢他们照顾你。”

两人拎着布包往家走,路上遇到乡亲们,大家都笑着打招呼:“顾同志,回来啦?明天就能喝到你们的喜酒了!”“顾同志,快回家歇着,明天还得早起呢!”

回到柴房,顾衍琛帮着苏晴贴喜字,又一起去队部的新房看看 —— 新房是队部的空房,王铁山让人刷了白灰,贴了红喜字,摆了一张新木床,是顾衍琛托人从镇上买的,床上铺着顾大娘缝的红被褥,看起来温馨又喜庆。

“明天婚礼,我让战友开车来接你,虽然是吉普车,不算豪华,但也让你风风光光的。” 顾衍琛牵着苏晴的手,坐在床边,轻声说,“等婚礼结束,我就去申请家属随军,明年春天你就能去部队,咱们再也不用分开了。”

“好。” 苏晴靠在他的肩膀上,心里满是幸福 —— 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有爱人,有家人,有乡亲们的祝福,再也不用过颠沛流离的日子了。

十月八号那天,天还没亮,王婶就带着几个妇女来到苏晴的柴房,帮她梳妆打扮。王婶给她梳了个新娘头,用红绳扎好,又给她戴上一朵小红花,穿上顾大娘缝的红喜服 —— 红布衫上绣着鸳鸯,红布裤上绣着 “囍” 字,穿在身上,格外喜庆。

“晴丫头,真好看!顾同志看到了,肯定高兴坏了!” 王婶看着镜中的苏晴,笑着说。

苏晴看着镜中的自己,脸颊通红,心里满是期待。早上八点,村口传来吉普车的喇叭声 —— 顾衍琛的战友来接亲了!

乡亲们簇拥着苏晴走出柴房,顾衍琛穿着笔挺的军装,站在吉普车前,看到她,眼睛瞬间亮了,快步走过来,牵起她的手:“晴丫头,你今天真好看。”

“你也好看。” 苏晴小声说,脸颊更红了。

吉普车缓缓驶往队部的新房,路上挤满了乡亲们,大家拿着彩带、撒着花生瓜子,笑着喊:“新婚快乐!早生贵子!”

婚礼在队部的院子里举行,王铁山当证婚人,他拿着结婚证,大声说:“顾衍琛同志和苏晴同志,经大队报备、公社批准,今日结为夫妻!希望你们以后互敬互爱,为红星大队的发展贡献力量!”

乡亲们鼓掌欢呼,顾衍琛和苏晴交换了戒指 —— 其实是两块小红布,包着顾衍琛的手表和苏晴的银镯子(是原主母亲留下的),虽然简单,却满是心意。

中午的喜宴摆了二十桌,都是乡亲们帮忙做的 —— 红烧肉、粉条炖肉、炒青菜、鸡蛋羹、白面馒头,还有顾衍琛带来的奶糖,满满一桌子,香气扑鼻。乡亲们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互相敬酒,热闹非凡。

王婶和顾大娘忙着给客人添菜,李大爷则带着几个老人给新人敬酒:“顾同志,晴丫头,祝你们新婚快乐,早生贵子!”

顾衍琛和苏晴一起举杯,对乡亲们说:“谢谢大家的祝福,以后还请大家多多关照!”

下午,乡亲们闹洞房,却也不过分,只是让两人合唱了一首《东方红》,又让顾衍琛给苏晴剥了颗糖,热闹了一会儿就散去了。

晚上,新房里只剩下苏晴和顾衍琛。顾衍琛坐在床边,牵着她的手,轻声说:“晴丫头,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有什么事我们一起扛,再也不让你受委屈了。”

苏晴靠在他怀里,点了点头,小声说:“衍琛,我空间里有很多好东西,以后我们可以悄悄拿出来,帮乡亲们改善生活,比如种子、粮食,让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

“好。” 顾衍琛摸了摸她的头,笑着说,“我们一起守护这个秘密,一起帮乡亲们,让红星大队越来越好。”

苏晴从空间里拿出一块巧克力,递给顾衍琛:“这个是空间里的,比奶糖还甜,你尝尝。”

顾衍琛接过巧克力,剥开包装放进嘴里,甜腻的味道在嘴里散开,他笑着说:“真甜,比我吃过的任何糖都甜。”

两人靠在床头,看着窗外的月亮,手里握着对方的手,心里满是幸福。苏晴知道,她的七零年代生活,终于迎来了最圆满的时刻 —— 有爱人相伴,有家人呵护,有乡亲们的祝福,还有空间的助力,未来的日子,一定会像今晚的月亮一样,明亮而温暖。

秋收后的红星大队,家家户户都囤满了粮食,乡亲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苏晴和顾衍琛一起,悄悄用空间的种子帮助乡亲们种冬季的蔬菜,用灵泉水浇灌,让蔬菜长势喜人。王铁山看到后,又在大队广播里表扬苏晴:“晴丫头不仅带来了好种子,还教大家种冬季蔬菜,以后冬天也能吃到新鲜蔬菜了!”

十二月初,顾衍琛的家属随军申请批下来了,他拿着批准文件,兴奋地跑回家,对苏晴说:“晴丫头,我们可以去部队了!明年春天,我就带你去部队,那里有我们的新家!”

苏晴看着批准文件,心里满是期待 —— 她终于可以和顾衍琛永远在一起了,再也不用分开了。

离开红星大队那天,乡亲们都来送行,王婶给她塞了个布包,里面是她缝的棉衣:“晴丫头,到了部队要照顾好自己,有空就回来看看婶。” 李大爷给她拎了袋花生:“这是自家种的,带着路上吃,到了部队别忘了我们。”

苏晴看着热情的乡亲们,眼眶:“我会的,我一定会回来看看大家的!”

顾衍琛牵着苏晴的手,坐上前往部队的吉普车。车缓缓驶离红星大队,苏晴回头看着越来越远的村庄,心里满是不舍,却也充满了希望 —— 这里是她重生的地方,有她最珍贵的回忆,而前方,是她和顾衍琛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吉普车上,顾衍琛握着苏晴的手,轻声说:“晴丫头,以后我们的家,会像红星大队一样温暖,我会永远陪着你,守护你,守护我们的秘密。”

苏晴靠在他的肩膀上,笑着说:“嗯,我们一起,永远在一起。”

窗外的阳光洒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明亮,就像他们的未来,充满了幸福与希望。在这个七零年代,苏晴不仅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还用空间的力量帮助了身边的人,她知道,只要有顾衍琛在,有空间在,无论未来遇到什么困难,她都能勇敢面对,活出最精彩的人生。

作者“喜欢鸽子树的大人”推荐阅读《七零年代生活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MSN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零年代生活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MSN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