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车驶离红星大队的那一刻,苏晴趴在车窗边,望着越来越远的村口老槐树,眼眶还是忍不住红了。王婶塞的棉衣还揣在怀里,带着阳光的暖意;李大爷给的花生装在帆布包侧袋,偶尔滚出来一颗,顾衍琛会悄悄捡起来,剥了壳递到她嘴边,甜香在舌尖散开,却压不住心里的不舍。
“别难过,等我下次有探亲假,咱们再回来看看。” 顾衍琛握着她的手,指尖轻轻着她手腕上的手表,“部队离这儿不算太远,以后想回来,咱们周末就能坐车来。”
苏晴点点头,把脸贴在他的肩膀上 —— 军大衣上还带着野外训练的泥土气息,却让她格外安心。吉普车在土路上颠簸着,沿途的白杨树向后倒退,偶尔能看到穿着补丁棉袄的村民扛着锄头往田里去,远处的麦田泛着浅绿,像铺了层绒毯,七零年代的乡村景象,在暖阳下格外鲜活。
走了三个多小时,终于看到远处的部队营区 —— 灰色的围墙围着成片的红砖房,门口站着执勤的战士,军帽上的红星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吉普车在门口登记时,战士看到顾衍琛,笑着敬礼:“顾排长,您回来啦!这位就是苏晴嫂子吧?我们都听说您要来,炊事班还特意留了红烧肉呢!”
顾衍琛笑着回礼:“辛苦你了,小王。这是我爱人苏晴,以后多关照。”
苏晴跟着顾衍琛下车,手里拎着帆布包,心里有些紧张 —— 这是她第一次来部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这里的生活。营区里很整洁,水泥路两旁种着白杨树,偶尔有穿着军装的战士跑步经过,看到他们,都会笑着打招呼,眼神里满是好奇,却没有丝毫冒犯。
家属院在营区东侧,是一排红砖瓦房,每间房都带着个小院子。顾衍琛的住处是间两居室,外墙刷着白灰,门口挂着 “顾衍琛同志家” 的木牌,院子里还种着两棵月季花,虽然是冬天,枝叶却很精神。
“这是咱们的新家,” 顾衍琛打开房门,里面的陈设很简单 —— 靠窗摆着一张木桌,两张木床,靠墙放着个衣柜,还有一个煤炉,“之前我让战友帮忙打扫过,你看看缺什么,咱们再去供销社买。”
苏晴走进屋,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水泥地上,暖融融的。她摸了摸衣柜,是新打的,还带着木头的清香;床上铺着她从红星大队带来的红被褥,顾大娘缝的鸳鸯图案在阳光下格外鲜艳。“挺好的,什么都不缺。” 她笑着说,心里的紧张渐渐消散。
刚收拾完行李,院门外就传来敲门声,伴随着清脆的女声:“顾排长在家吗?我是隔壁的张嫂,来送点热水。”
顾衍琛打开门,门口站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穿着蓝色布衫,手里拎着个热水壶,身后还跟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着苏晴。“张嫂,麻烦您了,快进来坐。”
“不麻烦,不麻烦!” 张嫂走进屋,把热水壶放在桌上,笑着拉过苏晴的手,“这位就是苏晴妹子吧?长得真俊!我家老周跟顾排长是一个连的,听说你要来,我特意烧了点热水,部队里用热水得去公共水房,你刚来肯定不方便。”
小男孩跑到床边,指着红被褥上的鸳鸯,小声说:“娘,这个好看!”
张嫂拍了拍他的头:“别乱指,跟苏晴阿姨问好。”
“苏晴阿姨好。” 小男孩怯生生地说。
苏晴笑着摸了摸他的头,从帆布包里拿出块奶糖 —— 是顾衍琛从上海带的,她特意留了几块,“小朋友,这个糖给你吃,甜丝丝的。”
小男孩眼睛一亮,看向张嫂,张嫂点点头,他才接过糖,小声说:“谢谢阿姨。”
张嫂又坐了会儿,跟苏晴说了家属院的规矩:“水房在西边,早上六点到晚上十点有水;食堂在北边,早饭七点,午饭十二点,晚饭六点,凭饭票打饭;每个月五号发粮票和布票,去后勤处领就行。你要是有什么不懂的,就来问我,别客气。”
送走张嫂,顾衍琛笑着说:“张嫂人很好,她爱人周班长是咱们连的老班长,以后有什么事,找他们帮忙就行。”
傍晚,顾衍琛带着苏晴去食堂打饭。食堂是间大瓦房,里面摆着十几张木桌,战士们排着队打饭,看到顾衍琛,都笑着打招呼:“顾排长,嫂子好!”
苏晴脸颊一红,跟着顾衍琛排队。炊事班的老班长看到她,特意多给她打了勺红烧肉:“嫂子,第一次来部队,多吃点!咱们食堂的红烧肉,可是全营有名的!”
晚饭有红烧肉、炒白菜、玉米粥和白面馒头,味道比苏晴想象中好。顾衍琛给她夹了块红烧肉:“尝尝,老班长的手艺,比我娘做的还香。”
苏晴咬了一口,肉质软烂,咸香适中,确实好吃。她看着周围的战士们,有的在聊训练的事,有的在说家乡的事,气氛很热闹,心里渐渐有了归属感 —— 这里虽然不是红星大队,却同样充满了温暖。
接下来的几天,苏晴慢慢适应了部队的生活。每天早上,她会跟着顾衍琛一起起床,看着他出操;上午在家收拾屋子,或者去水房打水;下午偶尔会去隔壁张嫂家串门,跟张嫂学包饺子、缝衣服;晚上则等着顾衍琛训练回来,一起在煤炉上烤红薯 —— 红薯是她从空间里拿的,比普通红薯更甜,顾衍琛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
周末,顾衍琛休息,带着苏晴去营区附近的镇上赶集。镇上比红星大队的镇大,有供销社、百货商店、照相馆,还有个小公园。顾衍琛给她买了块花布,说让她做件新衣服;又买了些水果糖,让她分给邻居家的孩子;还带她去照相馆拍了张合影 —— 苏晴穿着新做的蓝布衫,顾衍琛穿着军装,两人并肩坐着,笑得灿烂,照片洗出来后,苏晴小心地夹在笔记本里,当成宝贝。
转眼到了十一月,天气越来越冷,营区的小菜园里,只剩下几棵冻得发黄的白菜。老班长看着小菜园,叹了口气:“这冬天一到,战士们就吃不上新鲜蔬菜了,只能吃腌白菜,时间长了,都没胃口训练。”
苏晴心里一动 —— 她空间里有耐寒的蔬菜种子,还有灵泉水,要是能种在小菜园里,肯定能长出新鲜蔬菜。她跟顾衍琛商量:“衍琛,我空间里有东北亲戚给的耐寒种子,要不我种在小菜园里,给战士们添点新鲜蔬菜?”
顾衍琛点点头:“好啊,不过别暴露空间,就说是你远房亲戚寄的种子。我跟老班长说一声,让他给你留块地。”
第二天,顾衍琛跟老班长说了这事,老班长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嫂子,要是能种出新鲜蔬菜,你就是咱们营的大功臣!我这就给你留块最好的地,再给你找把好锄头!”
小菜园里的地是老班长特意翻好的,松软肥沃。苏晴从空间里拿出菠菜、白菜和萝卜种子,这些都是用灵泉水浸泡过的,耐寒性强,生长快。她每天早上都会去小菜园浇水,悄悄在水里加少量灵泉水;下午则去查看长势,拔草、松土。
喜欢鸽子树的大人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没过几天,种子就发芽了,嫩绿的小苗从土壤里钻出来,在寒风里依然挺拔。老班长看到后,惊讶得合不拢嘴:“嫂子,你这种子也太厉害了!这么冷的天,竟然还能发芽!比咱们之前种的种子强太多了!”
苏晴笑着说:“这是我东北亲戚给的耐寒品种,专门在冬天种的,只要好好照顾,很快就能吃了。”
战士们也经常来小菜园帮忙,有的浇水,有的拔草,看到小苗长势喜人,都笑着说:“等蔬菜成熟了,咱们就能吃新鲜蔬菜了!谢谢嫂子!”
苏晴心里满是欢喜 —— 她不仅能照顾好顾衍琛,还能帮到部队的战士们,这让她觉得很有意义。
十二月初,蔬菜成熟了。菠菜绿油油的,叶片肥厚;白菜长得瓷实,菜心;萝卜也长大了,水灵灵的。老班长带着战士们收割蔬菜,中午就给大家做了炒菠菜和萝卜汤,战士们吃得津津有味,都说:“太好吃了!比腌白菜香多了!”
后勤处的领导听说了这事,特意来看苏晴种的蔬菜,笑着说:“顾排长,你爱人真是个能干的!以后咱们营的小菜园,就交给嫂子打理吧!咱们给嫂子记个三等功,表彰她为部队做的贡献!”
顾衍琛笑着说:“谢谢领导,这都是她应该做的。”
苏晴赶紧摆手:“不用不用,我就是种点蔬菜,不算什么。”
虽然没记三等功,但后勤处给苏晴发了二十斤粮票和五尺布票,作为奖励。苏晴把粮票和布票分给张嫂和其他邻居,说:“大家平时都帮我,这点东西,算是我的心意。”
邻居们都很感动,张嫂笑着说:“妹子,你真是个实在人!以后咱们家属院,就靠你带咱们种蔬菜了!”
月底,苏晴收到了王婶的来信。信里说,红星大队的冬季蔬菜长得很好,都是用苏晴留下的种子种的,乡亲们都能吃到新鲜蔬菜了;李大爷的膝盖完全好了,还帮队里看管粮仓;刘翠花再也没找过麻烦,苏老实让她在家缝衣服,不准她出门惹事。
苏晴看完信,心里满是欢喜,赶紧给王婶回信,说她在部队一切都好,还种了蔬菜给战士们吃;又从空间里拿了两斤红薯干和一斤茶叶,用布包好,寄给王婶,让她分给乡亲们。
元旦那天,部队放假,顾衍琛带着苏晴回了趟红星大队。乡亲们看到他们,都围了过来,王婶拉着苏晴的手,问长问短;李大爷给他们装了袋新磨的面粉;孩子们围着顾衍琛,要听部队的故事。
苏晴看着熟悉的村庄,看着热情的乡亲们,心里满是温暖。顾衍琛笑着说:“以后咱们每个月都回来看看,这里永远是咱们的家。”
下午,他们要回部队了,乡亲们都来送行,王婶给她塞了袋鸡蛋,李大爷给她拎了袋花生,嘴里说着:“下次回来,一定要多住几天!”
苏晴点点头,眼泪又忍不住掉了下来 —— 这里有她最珍贵的回忆,有她最亲的乡亲,无论她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
回到部队,苏晴把乡亲们给的鸡蛋和花生放进空间,又拿出些空间里的种子,打算明年春天种在小菜园里,给战士们种点番茄和黄瓜。顾衍琛从身后抱住她:“晴丫头,谢谢你,让我有了这么温暖的家。”
苏晴靠在他怀里,笑着说:“我也要谢谢你,让我在这个年代,找到了幸福。”
春节前夕,部队举办了春节联欢会。苏晴跟着张嫂和其他家属,一起给战士们缝了鞋垫,还表演了节目 —— 她和张嫂合唱了首《南泥湾》,战士们都鼓掌欢呼,说:“嫂子们唱得真好!”
顾衍琛也表演了节目,他和战友们合唱了《打靶归来》,歌声洪亮,充满了军人的豪情。苏晴坐在台下,看着他挺拔的身影,心里满是骄傲 —— 这就是她的丈夫,是保家卫国的军人,是她这辈子最爱的人。
除夕夜,苏晴和顾衍琛在自己家做饭。苏晴从空间里拿了鸡肉、鱼肉和各种蔬菜,做了满满一桌子菜:红烧鱼、炖鸡肉、炒青菜、鸡蛋羹,还有她拿手的红薯饼。顾衍琛打开一瓶红酒 —— 是他战友从国外带回来的,特意送给他们的新婚礼物。
两人坐在桌旁,看着窗外的烟花,手里握着对方的手。顾衍琛给她倒了杯红酒:“晴丫头,新年快乐!以后每个新年,我都陪你过。”
苏晴举起酒杯:“衍琛,新年快乐!我们永远在一起。”
红酒的醇香在嘴里散开,苏晴看着顾衍琛的眼睛,里面满是温柔和爱意。她知道,她的七零年代生活,因为有了顾衍琛,有了空间,有了红星大队和部队的温暖,变得格外幸福。
春节过后,苏晴开始在小菜园里种番茄和黄瓜。她用灵泉水浇灌,种子很快发芽、生长,到了西月,番茄和黄瓜就开始结果了,红彤彤的番茄挂在枝头,绿油油的黄瓜垂在藤蔓上,看着就让人欢喜。
战士们训练回来,都会来小菜园摘个番茄或者黄瓜,生吃或者凉拌,都说:“嫂子种的蔬菜,比供销社卖的还好吃!”
后勤处的领导听说后,特意把苏晴的种植经验推广到全营,每个连队的小菜园都种上了苏晴提供的种子,战士们再也不用愁冬天吃不上新鲜蔬菜了。苏晴也成了营区里的 “名人”,大家都叫她 “蔬菜能手”,每次见到她,都会笑着打招呼。
五月初,苏晴发现自己怀孕了。当她拿着化验单告诉顾衍琛时,顾衍琛高兴得像个孩子,抱着她转了好几圈:“晴丫头,我们有孩子了!我要当爹了!”
消息很快传遍了家属院,张嫂第一个来给她送鸡蛋:“妹子,怀孕了要多吃鸡蛋,补补身子!我这还有点红糖,给你熬红糖水喝。”
老班长也送来了只老母鸡:“嫂子,这鸡是咱们食堂养的,炖鸡汤喝,对孕妇好!”
顾衍琛更是把苏晴宠成了宝,不让她干重活,每天训练回来,都会给她按摩腿,晚上还会给她讲故事,期待着孩子的出生。
苏晴摸着肚子,感受着新生命的跳动,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她的生活,会因为这个孩子,变得更加圆满。她看着窗外的小菜园,看着远处训练的战士们,看着身边的顾衍琛,心里充满了希望 —— 在这个七零年代,她不仅找到了爱情和家庭,还能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她从空间里拿出一本育儿书,这是她穿越前囤的,里面有很多育儿知识。她打算好好学习,等孩子出生后,给他最好的照顾。顾衍琛凑过来,看着书里的图片,笑着说:“晴丫头,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像你一样善良,像我一样勇敢。”
苏晴点点头,靠在他的肩膀上,看着窗外的阳光 —— 温暖而明亮,就像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她知道,只要有顾衍琛在,有空间在,有身边这些温暖的人在,无论未来遇到什么困难,她都能勇敢面对,带着孩子,一起幸福地生活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MSN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