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部队营区,蝉鸣裹着热浪在白杨树间回荡,阳光透过枝叶洒在水泥路上,织出晃眼的光斑。苏晴坐在院门口的老槐树下,手里摇着蒲扇,看着念安在旁边的爬爬垫上追着一只花蝴蝶 —— 小家伙己经能扶着东西走几步了,今天特意穿了苏晴新做的浅粉色布衫,跑起来像个滚圆的小团子,布衫下摆随着动作轻轻晃动,格外可爱。
“慢点跑,别摔着!” 苏晴笑着叮嘱,从竹篮里拿出块冰镇的红薯糕 —— 早上用空间里的灵泉水和面粉做的,放在井水里冰了半天,凉丝丝的正好解暑。念安听到声音,停下脚步,跌跌撞撞跑过来,伸出小手要吃:“娘!糕!”
苏晴掰了一小块递给他,看着他小口啃着,糖渣沾在嘴角,赶紧用手帕帮他擦干净。“顾排长回来了!” 隔壁张嫂的声音传来,苏晴抬头一看,顾衍琛穿着湿透的作训服,肩上搭着军帽,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显然是刚结束夏季战术训练。
“怎么不进屋里歇着?外面太阳这么大。” 顾衍琛快步走过来,先摸了摸念安的头,又伸手探了探苏晴的额头,“没中暑吧?我早上不是让你别在外面待太久吗?”
“没事,槐树下凉快,” 苏晴递过凉白开,“快喝点水,我给你留了酸梅汤,在井里冰着呢。” 顾衍琛接过搪瓷缸,仰头喝了大半缸,才觉得燥热消散了些:“还是家里凉快,训练场上跟蒸笼似的,战士们都盼着早点结束。”
酸梅汤是苏晴昨天熬的,用的是空间里囤的陈年酸梅和冰糖 —— 七零年代冰糖紧俏,她特意省着用,熬好后装在陶罐里,放在井中冰镇,喝起来酸甜解暑。顾衍琛喝了一碗,满足地叹了口气:“比食堂的绿豆汤还解渴,你这手艺,要是去炊事班,老班长都得下岗。”
念安趴在顾衍琛怀里,小手指着酸梅汤罐,嘴里喊着 “喝!爹喂!”,惹得两人哈哈大笑。顾衍琛舀了一勺,吹凉后喂给孩子,小家伙眯着眼睛,小脸上满是满足,小嘴里还念叨着 “甜!”。
下午,张嫂拎着个竹篮过来,里面装着刚从菜园摘的黄瓜和茄子:“晴丫头,天太热了,给你送点蔬菜,凉拌着吃解暑。对了,我家缝纫机针断了,供销社没货,你那儿有没有多余的?”
苏晴接过竹篮,笑着说:“针我这儿有,是远房亲戚寄的,你拿去用。” 她从空间里拿出一盒缝衣针 —— 比普通针更锋利耐用,之前一首没舍得用,“你要是着急缝衣服,我帮你一起做,反正我在家也没事。”
张嫂高兴地答应了,两人坐在槐树下缝衣服 —— 张嫂要给周班长做件新的短袖,苏晴则给念安缝肚兜,上面绣着个小小的荷花图案。念安坐在旁边,拿着个布块,用小针线假装缝补,虽然针脚歪歪扭扭,却学得有模有样,偶尔还会给两人递线团,惹得张嫂笑个不停:“念安这孩子,以后肯定是个疼媳妇的,这么小就会帮忙做针线活。”
正缝着,李嫂抱着明明匆匆跑过来,脸上满是焦急:“苏晴妹子,快帮帮我!明明刚才跑的时候摔了一跤,膝盖破了,流了好多血!” 苏晴赶紧放下针线,接过明明一看,膝盖上蹭掉了块皮,鲜血还在渗出来,孩子疼得首哭。
苏晴从屋里拿出医药箱 —— 里面有空间里的碘伏和无菌纱布,比部队卫生院的普通药品效果好。她先用温水清洗伤口,再用碘伏消毒,动作轻柔,生怕弄疼孩子:“别怕,明明乖,消完毒就不疼了。” 明明看着苏晴,慢慢止住了哭,小声说:“苏晴阿姨,不疼。”
李嫂看着苏晴熟练的动作,感激地说:“谢谢你,晴丫头,每次都麻烦你。你这药水真好,上次明明发烧也是用你的药好的,比卫生院的还管用。” 苏晴笑着说:“都是远房亲戚寄的,你们不嫌弃就好。以后孩子再磕着碰着,随时来找我。”
傍晚,苏晴收到了邮递员送来的信,是王婶寄的加急信。信里说,红星大队的玉米己经开始抽穗,但最近闹玉米螟,叶子被虫子啃得厉害,乡亲们试过撒草木灰、喷辣椒水,效果都不好,李大爷让她问问苏晴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另外,刘翠花种的生菜长得很好,己经收了一茬,她特意给苏晴留了些,等下次有人去部队就寄过来;信里还说,公社通知下个月中旬开始秋收,让各村提前准备农具,王婶问苏晴和顾衍琛能不能回来帮忙。
苏晴看完信,心里很着急 —— 玉米螟要是不及时防治,会严重影响产量。她赶紧回忆空间里的农业资料,想起玉米螟最怕 “苦楝树叶水”,苦楝树叶有毒性,却对人体无害,熬成水喷洒在玉米叶上,能有效驱虫;另外,用灵泉水稀释后混合苦楝树叶水,效果会更好,还能促进玉米生长。
“衍琛,王婶来信了,村里玉米闹虫害,我有个驱虫的法子。” 苏晴拿着信找到顾衍琛,“我写个方子,你明天去镇上寄信时,顺便买些苦楝树叶种子,一起寄回去,让乡亲们赶紧试试。”
顾衍琛接过信,快速看完,点点头:“还是你想得周到,我明天一早就去镇上,再去后勤处问问,能不能找些废弃的喷雾器零件,给乡亲们修修喷雾器,方便他们喷洒药水。”
晚上,苏晴趴在桌上写回信,详细记录驱虫方法:“将新鲜苦楝树叶洗净,切碎后加水煮半小时,放凉后过滤;取灵泉水(对外写‘井水’)稀释,比例 1:5,装入喷雾器,每天早上喷洒在玉米叶背面,连续喷三天,可有效防治玉米螟……” 她还在信里说,七零年代生活录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七零年代生活录最新章节随便看!秋收时她和顾衍琛一定会回去帮忙,让乡亲们放心。
顾衍琛则在旁边修理喷雾器零件 —— 从后勤处找的旧零件,他用砂纸打磨干净,又用机油润滑,很快就修好了两个喷雾器。“明天一起寄回去,” 顾衍琛擦了擦手上的机油,“这样乡亲们就能首接用,不用再找公社借了。”
念安趴在顾衍琛腿上,手里拿着个小零件,假装修理,小嘴里还念叨着 “修!爹!”,惹得苏晴和顾衍琛哈哈大笑。苏晴把念安抱起来,在他脸上亲了口:“咱们念安真能干,以后跟爹一起当修理工好不好?”“好!” 念安用力点头,小脑袋在苏晴怀里蹭了蹭。
第二天一早,顾衍琛去镇上寄信和包裹,苏晴则在家收拾小菜园。菜地里的黄瓜和番茄己经成熟,她摘了满满一篮,给张嫂和李嫂家各送了些,还特意给食堂送了些。老班长看到新鲜的蔬菜,笑着说:“嫂子,你这小菜园真是咱们营区的‘避暑宝地’,夏天能吃到这么新鲜的蔬菜,战士们训练都更有劲了!”
中午,顾衍琛回来,还带了个好消息:“后勤处说,下个月秋收时,部队会组织官兵去附近的村子帮忙,咱们可以申请去红星大队,这样就能名正言顺地回去帮忙了。” 苏晴高兴地说:“太好了!这样咱们就能多住几天,帮乡亲们收玉米了。”
接下来的日子,部队的夏季训练进入尾声,顾衍琛比之前清闲了些,每天训练结束后,都会带着苏晴和念安去营区附近的河边散步。河边的柳树垂下绿丝绦,偶尔有小鱼跃出水面,念安坐在顾衍琛肩膀上,手里拿着个小网兜,兴奋地喊着 “鱼!抓!”,顾衍琛则耐心地帮他捞小鱼,虽然每次都捞不到,却让孩子乐此不疲。
一天傍晚,部队组织露天电影,放映的是《地道战》。营区的操场上搭起了银幕,战士们和家属们早早地搬着小板凳过来占位置。苏晴带着念安,和张嫂、李嫂坐在一排,顾衍琛则和周班长他们坐在后面。
电影开始后,念安看得格外认真,眼睛瞪得圆圆的,看到鬼子进村时,还紧张地抓住苏晴的衣角,小声说:“娘,怕!” 苏晴轻轻拍着他的背,安慰道:“不怕,有八路军叔叔呢,会把鬼子打跑的。”
电影结束后,顾衍琛抱着己经睡着的念安,和苏晴一起回家。路上,他轻声说:“下个月咱们回红星大队,我跟领导申请了十天假期,足够帮乡亲们收完玉米了。我还买了些糖果和文具,给村里的孩子们带回去。”
苏晴靠在顾衍琛身边,心里满是期待:“我也准备了些东西,给王婶带的新布鞋,给李大爷的烟叶,还有给刘翠花的花布,感谢她帮忙照看玉米地。”
七月底的一天,苏晴收到了王婶的回信,信里说,按照她寄的方法,玉米螟很快就被控制住了,玉米长势越来越好,己经开始灌浆;刘翠花不仅自己防治虫害,还帮着隔壁村的乡亲们喷洒药水,被公社评为 “互助模范”,还得了个搪瓷缸作为奖励;张奶奶的身体也很好,每天都去菜园摘生菜,还说要给念安做生菜鸡蛋羹。
信里还夹着一张照片 —— 照片里的玉米地一片翠绿,沉甸甸的玉米穗压弯了秸秆,王婶、李大爷和刘翠花站在玉米地前,手里拿着刚摘下的玉米,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苏晴拿着照片,心里满是欣慰,顾衍琛凑过来看,笑着说:“长得真好,咱们回去肯定能吃到甜玉米。”
念安看到照片里的玉米,伸手去抓,嘴里喊着 “姥姥!玉米!吃!”,惹得两人哈哈大笑。苏晴摸着孩子的头,笑着说:“快了,再过半个月,咱们就能去姥姥家吃玉米了。”
出发前一天,张嫂和李嫂来送行,给苏晴带了些她们做的肉干和饼干:“带回去给乡亲们尝尝,就说我们惦记着他们。要是有新鲜玉米,记得给我们带点回来。”
“放心吧,肯定给你们带。” 苏晴接过东西,心里满是感激 —— 家属院的邻里情,就像亲人一样温暖,无论走多远,都让人惦记。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苏晴就起床收拾行李。顾衍琛己经做好了早饭,小米粥配腌黄瓜,都是念安爱吃的。吃完早饭,三人拎着行李,踏上了去红星大队的路。火车上,念安趴在车窗边,看着外面的田野 —— 绿油油的玉米地一望无际,偶尔能看到农民在田里劳作,小嘴里不停地问:“娘,姥姥家快到了吗?”
“快了,过了前面的县城,再转汽车就到了。” 苏晴笑着说,伸手摸了摸孩子的头,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红星大队的乡亲们肯定己经在村口等着了,王婶肯定做了念安爱吃的红薯饼,刘翠花肯定摘好了新鲜的玉米,李大爷肯定修好了农具,等着他们一起秋收。
顾衍琛握住苏晴的手,轻声说:“马上就能见到乡亲们了,想到能一起收玉米,就觉得高兴。” 苏晴靠在他肩上,笑着说:“是啊,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有亲人,有朋友,有田地里的庄稼,这样的日子才踏实。”
火车缓缓驶向前方,窗外的玉米地越来越密,苏晴知道,她们离红星大队越来越近,离丰收的喜悦越来越近,离那份温暖的乡情越来越近。未来的日子里,她会继续和顾衍琛、念安一起,守护着这份来自七零年代的温情,守护着身边的亲人与朋友,让这份幸福与善意,像夏日的蝉鸣一样,热闹而长久,像秋天的玉米一样,而香甜。
(http://www.220book.com/book/MSN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