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0章 春苗破土牵乡绪,军民共耕盼丰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零年代生活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MSN4/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三月的部队营区,晨雾裹着新抽的柳芽香飘进院子,苏晴蹲在小菜园的竹架旁,正小心翼翼地给番茄苗搭支撑 —— 这些幼苗是她用空间灵泉水浸种培育的,比普通幼苗壮实一圈,翠绿的叶片上还沾着晨露,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

“娘,扶!” 念安穿着浅蓝色的小夹袄,手里攥着根细竹竿,跌跌撞撞跑到跟前,把竹竿往泥土里戳。小家伙刚学会说完整的短句,还总爱模仿苏晴干活,只是力道没个准头,竹竿歪歪扭扭斜在土里,反而把旁边的生菜苗碰得晃了晃。

苏晴赶紧扶住幼苗,笑着把念安抱到膝头:“咱们轻点,苗儿怕疼。” 她从口袋里掏出颗奶糖 —— 是年前王婶寄来的硬糖,剥了糖纸递过去,“先吃颗糖,等娘搭完架子,教你怎么给苗儿浇水好不好?” 念安立刻点头,含着糖蹲在旁边,小眼睛盯着苏晴的动作,时不时伸手帮着扶一下竹竿,模样认真得可爱。

院门外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顾衍琛穿着军绿色作训服,肩上搭着军帽,额角带着薄汗 —— 春季战术训练刚结束,他特意绕路去后勤处领了新到的春播种子,手里还拎着个布包:“刚领的白菜种,给你小菜园添点新苗,顺便给念安买了个小铲子。”

他把布包递过来,念安看到小铲子,立刻丢下糖纸扑过去,学着顾衍琛平时的样子,往泥土里挖了个小坑,嘴里念叨着 “种、苗”。顾衍琛蹲在旁边,手把手教他怎么松土:“要轻轻挖,别把土块弄太大,这样种子才好发芽。” 父子俩的身影映在晨雾里,动作笨拙却格外温馨。

“对了,王婶昨天寄了信,说红星大队的地己经翻好了,就等咱们的玉米种,” 顾衍琛擦了擦汗,从口袋里掏出信纸,“还说刘翠花最近在教乡亲们做育苗床,就是不知道怎么把握温度,怕幼苗冻着。”

苏晴接过信纸,王婶的字迹依旧歪歪扭扭,却写得格外认真:“晴丫头,李大爷说你寄的种子金贵,让我多问问你怎么种才好。刘丫头现在出息了,每天都去晒谷场看育苗床,就是夜里总担心冻着苗,熬了好几个晚上了……”

苏晴心里一暖,赶紧起身去翻找之前准备的玉米种 —— 这些种子是她用空间灵泉水稀释浸泡过的,发芽率比普通种子高三成,还特意装在旧布袋里,缝了 “东北良种” 的标签。“我得给王婶写封回信,教她们用稻草搭保温棚,再把育苗的温度和浇水时间写清楚,” 她回头对顾衍琛说,“你下午去镇上寄信时,顺便把种子带上,再问问后勤处有没有废弃的塑料布,给她们寄点,盖在育苗床上能保暖。”

顾衍琛点头应下,伸手帮她把散落的种子归拢好:“放心,我跟后勤处的老张说一声,他肯定愿意帮忙,上次咱们帮他们修了仓库,他还一首想谢咱们呢。”

上午十点多,张嫂挎着竹篮过来,里面装着刚从自家菜园摘的菠菜:“晴丫头,给你送点菠菜,刚冒芽的,炒鸡蛋最嫩。对了,李嫂家的明明有点咳嗽,你那儿有没有上次那种‘土方子’?她不好意思来问,让我帮着问问。”

苏晴赶紧放下手里的信纸,从屋里拿出个小玻璃瓶 —— 里面装着用灵泉水泡过的枇杷叶粉末,是她之前晒制的,对小儿咳嗽很管用。“让李嫂给明明冲点这个,每天两次,温水送服,” 她把瓶子递给张嫂,又叮嘱道,“别让孩子吃凉的,多喝温水,过两天就好了。”

张嫂接过瓶子,感激地说:“真是谢谢你,每次都麻烦你。我跟李嫂说了,下午咱们一起去供销社买育苗盆,给孩子们种点小花,让他们也学学怎么照顾植物。” 苏晴笑着答应,心里想着正好给念安也买个小盆,让他学着种向日葵。

下午,顾衍琛去镇上寄信和种子,苏晴则带着念安和张嫂、李嫂去供销社。初春的供销社格外热闹,货架上摆满了春播物资 —— 锄头、镰刀、各种蔬菜种子,还有刚到的塑料薄膜,乡亲们围着货架挑选,偶尔因为抢物资小声争执。

“咱们快抢塑料薄膜,晚了就没了!” 张嫂拉着苏晴挤到货架前,李嫂抱着明明跟在后面。苏晴选了两卷塑料薄膜,一卷给红星大队寄过去,一卷留着给小菜园用;还买了三个小花盆,给念安、明明和妞妞各一个;又挑了包向日葵种子,想着让孩子们种着玩。

念安趴在苏晴怀里,小手指着货架上的小铲子,嘴里喊着 “买!挖!”,苏晴笑着又拿了个小号的塑料铲子,递到他手里。付账时,售货员笑着说:“顾嫂子,你家念安真乖,上次顾排长帮我们修了秤,这次给你算便宜点。” 苏晴赶紧道谢,心里满是暖意 —— 部队家属院的邻里情,总是这么朴实又温暖。

回到家,苏晴把向日葵种子分给念安,教他怎么在花盆里填土、播种。念安学得格外认真,小手抓着种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土里,还学着苏晴的样子,用小铲子轻轻覆土。顾衍琛寄信回来,看到娘俩在种向日葵,笑着蹲下来帮忙:“等夏天开花了,咱们把花盆搬到院子里,让念安每天浇水。”

接下来的几天,苏晴忙着给红星大队写回信,详细记录育苗的注意事项:“育苗床要选向阳的地方,底层铺三寸厚的稻草,再盖一层细土;种子种下后,盖半寸土,浇一次透水,再盖一层塑料薄膜,白天温度高时掀开通风,晚上再盖好……” 她还特意画了个简易的育苗床示意图,怕王婶看不清楚。

顾衍琛则忙着春训,每天早出晚归,训练强度比冬天大了不少,回来时总是一身汗。苏晴每天都会给他准备好温水和毛巾,还会煮点小米粥 —— 用王婶寄来的小米,熬得软糯香甜,顾衍琛每次都能喝两大碗。

三月中旬的一天,苏晴正在小菜园给番茄苗浇水,邮递员骑着自行车过来,车筐里放着个不小的包裹:“苏晴同志,红星大队寄来的,说是刘翠花寄的。”

苏晴赶紧接过包裹,拆开一看,里面装着一捆新鲜的生菜 —— 是刘翠花种的,还带着泥土的气息;旁边是个布包,里面是刘翠花给念安做的小布偶,是个穿着军装的小娃娃,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七零年代生活录 针脚虽然不算细密,却看得出来花了不少心思;还有一封信,是刘翠花写的,字迹比之前工整了不少:

“苏晴妹子,谢谢你寄的种子和塑料布,育苗床搭好了,幼苗长得很好,李大爷说比去年的壮实多了。我给你寄了点生菜,是你教我种的,刚摘的,新鲜。念安的布偶是我闲时做的,不知道他喜不喜欢。公社下个月要组织农业培训,让我去当老师,我有点紧张,你说我能教好吗?”

苏晴看着信,心里满是欣慰,赶紧给刘翠花回信:“嫂子,你肯定能教好,你种的生菜长得这么好,肯定能把经验教给大家。念安很喜欢布偶,每天都抱着睡觉……” 她还在信里给刘翠花写了些培训的小建议,比如提前准备好育苗的样品,用简单的话讲解,让乡亲们更容易懂。

顾衍琛训练回来,看到生菜,笑着说:“刘翠花真是越来越能干了,以后红星大队的农业肯定能发展得更好。” 苏晴点点头,把生菜洗干净,凉拌了一盘,还炒了个生菜鸡蛋,念安吃得格外香,小嘴里喊着 “刘阿姨!菜!”。

三月下旬,部队组织官兵帮附近的东风大队春播。苏晴带着念安,和其他家属一起,去田里给战士们送水、递毛巾。东风大队的乡亲们早就等在田里,看到部队的人来,热情地递上煮熟的玉米:“同志们,快吃点垫垫肚子,辛苦你们了!”

苏晴接过玉米,咬了一口,香甜软糯,和红星大队的玉米一样好吃。她看到一位老大娘正在吃力地扶着犁,赶紧走过去帮忙:“大娘,我帮您扶一会儿,您歇着。” 老大娘笑着说:“谢谢你啊,闺女!我家老头子生病,儿子在外地,这几亩地我一个人真忙不过来。”

顾衍琛看到苏晴在帮忙,赶紧走过来,接过犁:“大娘,我来帮您,我力气大。” 他扶着犁,脚步稳健,很快就犁出一条整齐的田垄,乡亲们都拍手叫好:“顾排长真是好样的!”

念安坐在田埂上,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玩泥巴,手里抱着刘翠花做的布偶,时不时抬头看看顾衍琛,小嘴里喊着 “爹!棒!”,惹得周围的人哈哈大笑。

春播结束后,东风大队的乡亲们特意杀了头猪,准备了丰盛的晚饭,招待部队的官兵和家属。饭桌上,乡亲们纷纷给顾衍琛和苏晴敬酒(其实是糖水):“谢谢你们帮忙,不然我们的地还不知道要种到什么时候!”

顾衍琛笑着说:“军民一家亲,帮乡亲们春播是应该的。以后要是有需要,随时跟我们说。”

回到家属院时,己是晚上八点多了。苏晴给念安洗了澡,哄他睡着后,和顾衍琛坐在客厅里歇着。顾衍琛握住苏晴的手,轻声说:“下个月我的春训就结束了,探亲假也批下来了,咱们就能回红星大队了,看看王婶、李大爷,还有刘翠花,看看咱们的玉米苗。”

苏晴靠在他怀里,笑着点头:“我早就想回去了,还想看看刘翠花的培训怎么样,看看李大爷的育苗床,再让念安跟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玩。”

接下来的几天,苏晴开始准备回红星大队的东西:给王婶带的新布鞋(她亲手做的,鞋底纳得细密)、给李大爷带的烟叶(从供销社买的,是李大爷爱抽的牌子)、给刘翠花带的笔记本(让她记录培训内容)、还有给村里孩子们带的水果糖和铅笔,满满装了两个帆布包。

顾衍琛则忙着整理春训的总结报告,还从后勤处找了些废弃的铁丝和木板,打算回红星大队给乡亲们修修农具,或者给念安做个小秋千。

西月初的一天,天气格外好,阳光明媚,微风和煦。苏晴收到了王婶的来信,信里说,公社的农业培训很成功,刘翠花讲得很清楚,乡亲们都学会了育苗的方法;玉米种己经种下了,出苗率很高,李大爷说今年肯定是个好收成;张奶奶的身体也好了很多,每天都去菜园里摘菜,还说要给念安做生菜鸡蛋羹。

苏晴拿着信,对顾衍琛说:“咱们明天就出发吧,我想早点见到乡亲们。” 顾衍琛点点头,把行李搬到车上:“都准备好了,明天一早咱们就走,争取中午到红星大队,还能赶上吃王婶做的红薯饼。”

念安趴在旁边,听到 “红薯饼”,立刻兴奋地拍手:“姥姥!饼!吃!” 惹得苏晴和顾衍琛哈哈大笑。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苏晴就起床给念安穿衣服。顾衍琛己经做好了早饭 —— 小米粥配腌黄瓜,都是念安爱吃的。吃完早饭,一家三口拎着行李,踏上了回红星大队的路。

火车上,念安趴在车窗边,看着外面的田野 —— 绿油油的麦田、刚栽上的玉米苗、村口的老槐树,小嘴里不停地问:“娘,姥姥家快到了吗?”

“快了,过了前面的隧道就到县城了,再转汽车就能到姥姥家了。” 苏晴笑着说,伸手摸了摸念安的头,心里满是期待。

顾衍琛握住苏晴的手,轻声说:“马上就能见到乡亲们了,想到能一起看着玉米长大,就觉得高兴。”

苏晴靠在他肩上,笑着说:“是啊,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有亲人,有朋友,有田地里的庄稼,这样的日子才踏实。”

火车缓缓驶进县城车站,苏晴抱着念安,顾衍琛拎着行李,快步走向汽车站。远处的田野里,农民们正在田里忙碌,播种、浇水、施肥,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播景象。苏晴知道,红星大队的田野里,肯定也是这样热闹的场景,乡亲们正用勤劳的双手,播种着希望,等待着秋天的丰收。

她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和期待 —— 回到红星大队,她要和顾衍琛一起,帮乡亲们照看玉米苗,帮刘翠花整理培训笔记,帮张奶奶打理菜园;她要带着念安,去田埂上看看绿油油的庄稼,去河边看看嬉戏的鸭子,去村口的老槐树下,听乡亲们讲春天的故事。

未来的日子里,她会继续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份来自七零年代的温情,守护着身边的爱人、孩子和乡亲们,让这份幸福与善意,像春天的种子一样,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永远延续下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MSN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零年代生活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MSN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