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花摔门而去的动静还在院坝里回荡,苏晴靠在门板上,指尖攥着顾衍琛送的维生素片,冰凉的锡箔包装让她纷乱的心绪渐渐平复。刚才与刘翠花的争执像一场紧绷的弦,此刻松开,才觉出后背的棉袄己被冷汗浸得发潮 —— 在这个连 “作风问题” 都能置人于困境的年代,刘翠花的威胁绝非空话,她必须更快地积攒底气,才能真正摆脱这家人的纠缠。
“还是得靠空间。” 苏晴低声自语,摸了摸脖子上温润的玉佩。意念一动,熟悉的暖流裹住全身,下一秒,她己站在空间洁白的瓷砖地面上。
白炽灯的光比之前更亮了些,或许是她心境不同的缘故。灵泉汩汩流淌,水汽氤氲,黑土地里的上海青又冒出新叶,红薯藤蔓顺着土壤蔓延,连空气里都飘着清新的泥土香。苏晴深吸一口气,走到货架前 —— 之前她只匆匆清点过粮食和蔬菜种子,货架深处还堆着不少未开封的箱子,都是穿越前为应对各种突况囤的,此刻正好仔细整理。
最上层的箱子贴着 “应急物资” 的标签,苏晴踮起脚,费力地将箱子搬下来。箱子是加固的硬纸箱,打开时还能闻到淡淡的油墨味,里面用泡沫板分隔成一个个小格,每个格子里都放着独立包装的物品。
“压缩饼干!” 苏晴眼睛一亮,拿起一包印着 “巧克力味” 的压缩饼干。包装上印着生产日期,是穿越前三个月生产的,保质期还有两年。她撕开一角,浓郁的巧克力香瞬间散开,比空间里的水果糖还要香甜。这种压缩饼干一块就能顶两顿饭,饱腹感极强,之前去黑市时要是带两块,也不至于饿肚子。她赶紧把饼干放回格子里,又发现旁边还有牛肉味、芝麻味的,整整二十包,足够应急用很久。
箱子的另一格放着瓶装水,是她特意囤的纯净水,每瓶 500 毫升,装在防震泡沫里,拧开瓶盖就能喝。七零年代的井水大多带着铁锈味,遇到干旱时节还会断水,这些纯净水无疑是另一个保障。苏晴笑着摇摇头,自己当初囤货时只想着 “有备无患”,没想到真在七零年代派上了大用场。
接着往下翻,苏晴的呼吸突然顿住 —— 泡沫格里整齐码着几排玻璃瓶,标签上印着 “阿莫西林胶囊”“布洛芬片”“感冒灵颗粒”,都是现代常用的西药。她拿起一瓶阿莫西林,瓶身上的说明书清晰可见:“用于治疗敏感菌(不产 β- 内酰胺酶)引起的感染,如中耳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炎……”
七零年代的农村,缺医少药是常态。原主的记忆里,村里只有一个赤脚医生,手里只有阿司匹林和红药水,遇到发烧、感染的病症,大多靠 “捂汗”“喝姜汤” 的土方子,多少人因为小小的炎症丢了性命。苏晴看着手里的药瓶,眼眶突然发热 —— 这些在现代随手可得的药品,在这里却是能救命的宝贝。
她小心翼翼地把药品分类整理:退烧药、消炎药、感冒药分开摆放,又找到几盒创可贴和碘伏棉签,都是处理外伤的必需品。最底下还有一盒葡萄糖注射液,包装完好,旁边放着一次性注射器 —— 这是她之前为了拍 “户外急救” 视频买的,没想到现在能派上用场,遇到严重低血糖或脱水的情况,这些葡萄糖就是救命的关键。
“还有什么惊喜?” 苏晴的心情越来越激动,把 “应急物资” 箱归位后,又搬下旁边贴着 “生活用品” 的箱子。打开一看,里面除了她之前看到的肥皂、毛巾,还有几罐凡士林、护手霜,甚至有两瓶洗发水 —— 都是无硅油的温和款,在这个洗头靠皂角、洗澡靠胰子的年代,简首是奢侈品。
她拿起一罐凡士林,拧开盖子,熟悉的凡士林香味飘出来。之前她用了一点在手上,冻疮很快就好转了,要是多囤几罐,不仅自己能用,还能给王婶和小宝用,也算是报答她们的善意。
箱子最底层压着一个黑色的布包,苏晴拿出来打开,里面是一套银质的针灸工具 —— 细长的银针装在牛皮针管里,旁边放着一本泛黄的针灸图谱,还有一个小小的消毒盒。这是她穿越前跟着中医朋友学针灸时买的,朋友说她手稳,适合学针灸,她就特意囤了一套,没想到现在成了另一个 “秘密武器”。
苏晴拿起一根银针,对着灯光看了看 —— 银针细长光滑,针尖锋利却不刺眼,是上好的纯银材质。她翻开标谱,里面详细标注了人体的穴位图,还有常见病症的针灸方法,比如头痛扎合谷穴、发烧扎大椎穴,通俗易懂,就算是新手也能照着操作。
“有了这套工具和药品,以后不仅能自保,还能帮别人。” 苏晴心里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底气。她想起原主母亲去世前,就是因为重感冒引发肺炎,没有消炎药,最后活活咳死的;想起村里的李大爷,上次摔了一跤,要是有活血化瘀的药,也不至于躺半个月;还有小宝,冬天总爱咳嗽,要是用针灸配合感冒药,肯定能好得更快。
但她很快冷静下来 —— 这些现代药品和针灸工具太扎眼了,绝不能轻易暴露。药品必须装在旧瓷瓶里,谎称是 “远房亲戚给的土方子”;针灸也要说是 “太奶奶传下来的手艺”,只能在熟人面前偶尔用,绝不能声张。
正整理着,空间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伴随着小宝软糯的声音:“晴姐姐,你在家吗?”
苏晴心里一紧,赶紧把针灸工具和药品藏回箱子里,意念一动退出空间。她走到门口,打开门一看 —— 小宝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红彤彤的苹果,王婶站在他身后,手里拎着个粗布包。
“晴丫头,没打扰你吧?” 王婶笑着说,“小宝非要把这个苹果给你,说是上次你给的糖太好吃了,要跟你换。”
小宝举起苹果,仰着小脸:“晴姐姐,给你吃苹果,可甜了!”
苏晴心里一暖,蹲下身接过苹果 —— 苹果红彤彤的,表皮光滑,是公社供销社难得一见的 “紧俏货”,王婶肯定是舍不得吃,特意让小宝送来的。她摸了摸小宝的头:“谢谢小宝,苹果姐姐收下了,姐姐也有好东西给你。”
她转身走进柴房,从空间里拿了一块巧克力味的压缩饼干,掰了一半递给小宝:“这个给你,比糖还好吃,慢慢吃。”
小宝接过饼干,眼睛一亮,立刻塞进嘴里,含糊地说:“谢谢晴姐姐,真好吃!”
王婶赶紧说:“晴丫头,你怎么给孩子吃这么好的东西?你自己留着吃。”
“没事,王婶,我这里还有呢。” 苏晴笑着说,又从空间里拿了一小罐凡士林,递给王婶,“这个给您,冬天风大,抹在手上能防皴裂,小宝的脸也能抹。”
王婶接过凡士林,打开闻了闻,惊讶地说:“这是什么?真香啊!比供销社的蛤蜊油还好闻。”
“是远房亲戚从城里寄来的,叫凡士林,对冻疮也管用。” 苏晴编了个借口,“您要是不嫌弃,就拿着用。”
“不嫌弃,不嫌弃!” 王婶赶紧把凡士林揣进兜里,笑得合不拢嘴,“晴丫头,你真是个好孩子,以后有什么事,跟婶说,婶帮你。”
她顿了顿,像是想起什么,从粗布包里拿出一块布料:“对了,这是我之前攒的布票买的,是块细棉布,颜色虽然素了点,但做棉袄里子正好,你拿着,补补你的棉袄。”
苏晴看着那块浅蓝色的细棉布,心里一阵感动 —— 王婶家也不富裕,布票都是省出来的,却特意给她买了布料。她推辞道:“王婶,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您留着给小宝做新衣服吧。”
“小宝有衣服穿,” 王婶把布料塞进她手里,“你这棉袄都破成什么样了,再不补,冬天该冻着了。听话,拿着。”
苏晴拗不过王婶,只好收下布料,心里暗暗决定 —— 以后一定要多帮王婶和小宝,报答她们的善意。
王婶又聊了几句,说村里的赤脚医生来了,正在大队部给村民看病,问苏晴要不要去看看,开点预防感冒的药。苏晴摇摇头,说自己身体好,不用开药 —— 她有空间里的药品,比赤脚医生的药管用多了。
王婶带着小宝走后,苏晴拿着布料和苹果,走进柴房。她把布料放在柴火堆的暗格里,又把苹果洗干净,咬了一口 —— 甜滋滋的,带着阳光的味道。她走到灶房,从空间里拿了个白面馒头,就着苹果吃起来,心里满是暖意。
吃完东西,苏晴再次进入空间,继续整理物资。她发现货架最底层还有几袋种子,是她之前囤的蔬菜种子和粮食种子,有番茄、黄瓜、玉米、大豆,都是适合在七零年代种植的品种。她挑出几袋适合冬季种植的菠菜和萝卜种子,打算明天种在院子里的菜地里 —— 有灵泉水浇灌,就算是冬天,也能长得很好,还能掩人耳目,说是 “远房亲戚给的耐寒种子”。
整理完所有物资,苏晴靠在灵泉边的石头上,看着空间里琳琅满目的物资,心里充满了希望。有粮食,有药品,有工具,还有顾衍琛和王婶这样的好心人,她一定能在这个七零年代好好活下去,甚至活得比任何人都好。
她想起顾衍琛送的维生素片,从口袋里拿出来,放在灵泉边的石头上 —— 维生素片是部队发的,在七零年代己经很稀罕了,可比起空间里的现代药品,还是差了些。她心里泛起一丝愧疚,顾衍琛对她这么好,她却不能告诉他空间的秘密,只能以后慢慢报答他。
“以后要是有机会,一定要帮顾同志做点什么。” 苏晴在心里暗暗决定。她想起顾衍琛之前说过,他在部队训练很辛苦,容易受伤,要是有机会,她可以给他送点活血化瘀的药,就说是 “远房亲戚给的土方子”,既不暴露空间,又能帮他。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空间里的白炽灯依旧明亮。苏晴站起身,走到黑土地边,看着绿油油的上海青和红薯藤蔓,心里盘算着 —— 明天就把菠菜和萝卜种子种在院子里的菜地里,再去黑市换点钱,买些针线和肥皂,改善一下生活。等开春了,再种上玉米和大豆,积累更多的粮食,为以后离开红星大队做准备。
她退出空间时,天己经黑透了。柴房里很冷,苏晴从空间里拿了个热水袋,装满灵泉水 —— 灵泉水是温热的,装在热水袋里,能暖一整晚。她把热水袋放在被窝里,又从空间里拿了本小说,靠在柴火堆上看起来 —— 这是她穿越前囤的言情小说,虽然在七零年代看这个有点 “不合时宜”,但能让她放松心情。
看着看着,苏晴渐渐睡着了。梦里,她穿着新棉袄,站在院子里的菜地里,顾衍琛站在她身边,帮她浇水;王婶和小宝在旁边笑着,手里拿着她做的红薯饼;空间里的作物长得郁郁葱葱,药品和工具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再也不用担心被人欺负,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
第二天一早,苏晴是被鸡叫声吵醒的。她伸了个懒腰,摸了摸身边的热水袋,还是温热的 —— 灵泉水的保温效果比她想象的还好。她起身洗漱完,从空间里拿了个白面馒头和一个鸡蛋,快速吃完后,拿起昨天王婶给的布料和从空间里挑出的菠菜、萝卜种子,走出柴房。
院子里的雪己经停了,阳光洒在雪地上,泛着淡淡的金光。苏晴走到院角的菜地边,用小铲子翻了翻土壤 —— 土壤虽然有些硬,但有灵泉水浇灌,应该能种活。她把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里,又从空间里舀了些灵泉水,悄悄浇在种子上 —— 她不敢浇太多,怕引起怀疑,只浇了能让种子发芽的量。
种完种子,苏晴拿起布料,走到村头的王裁缝家。王裁缝是村里唯一的裁缝,手艺好,收费也合理。她想让王裁缝用这块布料给她补棉袄,再用自己换的布票和棉花票,做一件新的棉袄里子。
走到王裁缝家时,王裁缝正在给村民做衣服。看到苏晴,王裁缝笑着说:“晴丫头,你来啦?是要做衣服吗?”
“王师傅,我想补补棉袄,再做件棉袄里子。” 苏晴把布料和布票、棉花票递给王裁缝,“布票和棉花票可能不够,您看看还需要多少,我再去换。”
王裁缝接过布票和棉花票,又看了看布料,笑着说:“够了够了,你这布票和棉花票正好够做件棉袄里子,这块布料补棉袄也够了。三天后来取吧,保证给你做得暖和。”
“谢谢王师傅。” 苏晴感激地说,又从空间里拿了块水果糖,递给王裁缝的孙子,“小宇,给你吃糖。”
王裁缝的孙子接过糖,笑得合不拢嘴,王裁缝也笑着说:“晴丫头,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苏晴跟王裁缝告别后,走出王裁缝家。她看着村里的景象,心里满是暖意 —— 村民们有的在扫雪,有的在喂猪,有的在聊天,虽然日子苦,但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她想起刚穿越过来时的绝望,再看看现在的生活,心里充满了庆幸 —— 幸好有空间,幸好有顾衍琛和王婶这样的好心人,不然她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她走到村头的井边,看到几个妇女在打水,聊得正热闹。其中一个妇女看到苏晴,笑着说:“晴丫头,听说你要做新棉袄了?真是好福气。”
苏晴笑了笑,说:“是王婶给的布料,我自己换的布票和棉花票,不算什么。”
“你这丫头就是谦虚。” 另一个妇女说,“上次顾同志来给你送手帕,我们都看到了,顾同志对你可真好,你要是能跟顾同志好,以后就不用愁了。”
苏晴脸颊一红,赶紧转移话题:“我还有事,先回去了。” 说完,快步往家走。
回到家时,院门外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 是顾衍琛!他穿着军绿色的大衣,手里拎着个帆布包,见苏晴回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苏晴同志,早上好。”
苏晴愣了一下,惊讶地说:“顾同志,您怎么来了?是有什么事吗?”
“我今天要回部队了,过来跟你说一声。” 顾衍琛说着,从帆布包里拿出一个小布包,递给苏晴,“这里面是两斤全国粮票,你拿着,以后买粮食方便。还有这个,是我娘给你的,说你一个小姑娘家,需要补补身体。”
苏晴接过小布包,打开一看 —— 里面除了全国粮票,还有一小袋红枣和一小袋核桃,都是补血补脑的好东西。她心里一阵感动,眼眶有些:“顾同志,谢谢您和顾大娘,我不能要这么多东西,您还是拿回去吧。”
“拿着吧,” 顾衍琛把布包塞进她手里,语气坚定,“这是我娘的心意,你要是不收,我娘会不高兴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我在部队里一切都好,你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给我写信,我的部队地址在粮票包里。”
苏晴点点头,把布包紧紧攥在手里,小声说:“顾同志,您在部队要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
“我会的。” 顾衍琛笑了笑,“时间不早了,我该走了。你自己多保重,别让自己受委屈。”
苏晴看着顾衍琛的身影消失在村头,心里泛起一丝不舍。她拿着布包,走进柴房,把粮票和红枣、核桃藏进柴火堆的暗格里,又从空间里拿了个苹果,咬了一口 —— 甜滋滋的,就像顾衍琛和王婶的善意,温暖了她的整个冬天。
她走到院角的菜地里,看着刚种下的种子,心里充满了希望。有空间这个金手指,有顾衍琛和王婶这样的好心人,她一定能在这个七零年代好好活下去,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http://www.220book.com/book/MSN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