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章 邻里温情藏试探,奶糖巧释疑云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零年代生活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MSN4/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喜欢鸽子树的大人”推荐阅读《七零年代生活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顾衍琛的身影消失在村头拐角后,苏晴还站在院门口愣了好一会儿。手里的布包沉甸甸的,装着全国粮票、红枣和核桃,掌心还残留着布料摩擦的温热,像顾衍琛刚才递东西时指尖不经意碰到的温度,让她脸颊莫名泛起一阵热意。

“晴丫头,发啥愣呢?” 院外传来王婶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

苏晴赶紧收敛心神,转身看去 —— 王婶挎着个竹篮,小宝跟在她身边,手里还拿着昨天苏晴给的压缩饼干包装纸,正踮着脚往院里瞅。院角刚种的菠菜种子还没发芽,土壤上覆盖着一层薄雪,苏晴怕冻坏种子,特意从空间里拿了点干草铺在上面,此刻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黄。

“王婶,您怎么来了?” 苏晴快步迎上去,顺手接过王婶手里的竹篮 —— 篮子里装着半袋红薯干,还有几个蒸好的红薯,热气透过粗布隐隐散出来,带着甜香。

“刚蒸了红薯,想着你肯定没吃早饭,给你送几个过来。” 王婶走进院子,目光不自觉地扫过柴火堆旁的破木箱 —— 上次来还看着乱糟糟的,现在却用一块旧布盖得整整齐齐,旁边还摆着个新洗的粗瓷碗,碗沿干干净净,没有一点豁口。

她又瞅了瞅院角的菜地,伸手摸了摸铺在土壤上的干草,笑着说:“你这丫头倒是细心,还知道用干草盖着,不然这种子非冻坏不可。这种子是你那远房亲戚给的?看着倒像是好品种。”

苏晴心里一动 —— 王婶这是开始试探种子的来源了。她早有准备,蹲下身帮小宝拂掉衣角的雪,语气自然:“是啊,我那亲戚在东北农场上班,说这是他们那儿培育的耐寒品种,冬天也能种,我就试着种了点,能不能活还不一定呢。”

“东北农场的种子?那肯定差不了!” 王婶眼睛一亮,凑近了些,声音压低了些,“晴丫头,你那亲戚…… 是不是还给你送了不少细粮啊?看你最近气色,比以前好多了,脸上都有红晕了,肯定是吃了好东西。”

这话问得首接,苏晴却不慌 —— 自从上次王婶送布料,她就知道早晚会有这么一问。她起身拍了拍手上的雪,从棉袄内袋里摸出块奶糖 —— 这是空间里的牛奶糖,她特意装了几块,就是为了应对这种场面。

“亲戚是给了点细粮,不过也不多,就够我自己吃几顿的。” 苏晴说着,把奶糖递给小宝,“小宝,这个糖比昨天的饼干还甜,你尝尝。”

小宝眼睛瞬间亮了,伸手就要接,王婶赶紧拦着:“这怎么好意思?你自己留着吃,孩子家家的,哪能总吃你的好东西。”

“王婶您客气啥,” 苏晴把糖塞进小宝手里,又从竹篮里拿起一个红薯,掰了一半递给王婶,“您看您还特意给我送红薯,我这也没什么好东西回您的,这点糖算啥。再说了,小宝喜欢,我看着也高兴。”

小宝剥开糖纸,把奶糖塞进嘴里,眯着眼睛笑出声:“娘,甜!比供销社的水果糖还甜!”

王婶看着孙子满足的模样,无奈地笑了,对苏晴的戒备也松了些。她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甜糯的口感在嘴里散开,忍不住说:“你这亲戚倒是实在,还知道给你送这些稀罕物。不像有些人家,自家吃不完也舍不得给旁人半点。”

苏晴知道王婶说的是刘翠花,却没接话 —— 她不想在背后议论人,更不想把王婶卷进她和大伯家的矛盾里。她转移话题,指着院外:“王婶,刚才我好像听到大队部的喇叭在喊,是不是要发救济粮了?”

“可不是嘛!” 提到救济粮,王婶来了精神,“喇叭里说今天下午两点,去大队部领这个月的救济粮,每户两斤玉米面,一斤红薯干。你大伯家肯定又要去抢,你到时候早点去,别让他们把你的那份也领走了。”

苏晴心里一暖 —— 王婶还记着她的救济粮,怕她被刘翠花欺负。她点点头:“我知道了,谢谢您提醒,下午我早点去。”

两人又聊了会儿家常,王婶说村里的李大爷腿还没好,上次摔的地方还肿着,赤脚医生给开了点草药,敷了也不管用。苏晴听了,心里记下来 —— 李大爷上次帮过原主,要是有机会,她可以用空间里的活血化瘀药帮他看看,就说是 “远房亲戚给的土方子”。

正聊着,院外传来刘翠花的大嗓门:“苏晴!你在家没?大队部喊领救济粮了,你咋还不去?”

苏晴和王婶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无奈。刘翠花这哪是喊她领救济粮,分明是想趁机来看看她家里有没有好东西。

苏晴走到院门口,看到刘翠花叉着腰站在门外,身后跟着苏小兰,两人都盯着院里,眼神里满是探究。刘翠花看到王婶也在,脸色变了变,语气也弱了些:“王婶也在啊,我还以为就苏晴一个人在家呢。”

“我来给晴丫头送点红薯,” 王婶站起身,挡在苏晴身前,语气带着几分疏离,“翠花,你喊晴丫头干啥?领救济粮不是下午才开始吗?”

刘翠花被问得一愣,赶紧找借口:“我…… 我就是怕她忘了,特意来提醒她一声。毕竟她是我们家的侄女,我这个做大伯娘的,总得关心关心。”

“不用劳烦大伯娘关心,” 苏晴走上前,语气平静,“救济粮我记得,下午会自己去领,就不麻烦大伯娘了。”

刘翠花还想说什么,看到王婶站在旁边,又把话咽了回去。她狠狠瞪了苏晴一眼,拉着苏小兰转身就走,走的时候还不忘小声嘟囔:“真是个白眼狼,给她好脸还不接着……”

看着刘翠花的背影,王婶叹了口气:“晴丫头,你以后离她远点,她那人眼里只有钱,说不定还会打你那亲戚送的东西的主意。”

“我知道,谢谢您,王婶。” 苏晴感激地说。有王婶在,刘翠花就算想找茬,也得掂量掂量。

王婶又叮嘱了几句 “下午领救济粮小心点”“别跟刘翠花硬碰硬”,才带着小宝离开。苏晴送她们到院门口,看着小宝手里还攥着奶糖包装纸,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 在这个人情淡薄的年代,王婶和小宝的善意,就像寒冬里的一缕阳光,让她觉得格外温暖。

回到院里,苏晴看着院角的菜地,心里盘算着 —— 菠菜种子有灵泉水浇灌,应该很快就能发芽,到时候可以摘点给王婶和小宝尝尝,就说是 “远房亲戚给的种子种出来的”,既不暴露空间,又能报答王婶的善意。

她走进柴房,从空间里拿出之前整理的药品箱,翻出一瓶活血化瘀的药膏 —— 这是她之前囤的中成药,对跌打损伤很管用,正好可以给李大爷用。她把药膏倒进一个旧瓷瓶里,擦掉上面的标签,装作是 “土方子”,藏在柴火堆的暗格里,打算下午领救济粮的时候顺便给李大爷送过去。

整理完药品,苏晴又进入空间。灵泉边的上海青己经成熟了,绿油油的一片,看着就让人欢喜;红薯藤蔓也爬满了半个黑土地,根部的红薯又长大了不少,表皮光滑,带着新鲜的泥土气息。她掐了一把上海青,又挖了两个红薯,打算中午做清炒青菜和蒸红薯。

从空间出来,苏晴生了灶火。锅里添上灵泉水,放进红薯,等水开了再把上海青放进锅里焯一下,捞出来用猪油炒,撒点盐,简单调味就盛进碗里。刚端起碗,就听到院门外传来敲门声,是村里的张婶。

张婶是个热心肠的人,之前苏晴被刘翠花欺负,她也帮着说过话。张婶走进来,手里拿着个粗布包,笑着说:“晴丫头,听说你要做新棉袄了?我这里有几缕棉线,是之前做衣服剩下的,你拿着用,缝棉袄正好。”

苏晴接过棉线,心里一阵感动 —— 村里的人虽然穷,但大多心地善良,只要你对他们好,他们也会真心待你。她从空间里拿了块奶糖,递给张婶:“张婶,谢谢您,这点糖您拿着,给家里的孩子尝尝。”

张婶推辞了半天,最后还是收下了,又聊了几句领救济粮的事,才离开。苏晴看着手里的棉线,心里满是感激 —— 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她在这个年代的生活,好像也没那么难了。

吃完午饭,苏晴收拾好碗筷,拿着布袋往大队部走。路上己经有不少村民往大队部赶,大多是妇女和老人,手里都拎着布袋或竹篮,脸上带着期待 —— 在这个缺粮的年代,救济粮就是一家人活下去的希望。

走到大队部时,己经有不少人在排队了。刘翠花和苏小兰也在,看到苏晴,刘翠花故意往旁边挪了挪,挡住苏晴的位置,嘴里还小声嘟囔:“一个孤女,还领什么救济粮,不如给我们家建军吃,他还能给大队挣工分。”

苏晴没理她,走到队伍的末尾排队。排在她前面的是李大爷,他拄着拐杖,腿还一瘸一拐的,脸色也不太好。苏晴走上前,小声说:“李大爷,您腿还没好,怎么还来领救济粮?我帮您领吧。”

李大爷转过头,看到苏晴,笑了笑:“谢谢你,晴丫头,不用麻烦你,我自己能行。” 他顿了顿,又叹了口气,“我那老婆子卧病在床,家里就我一个劳力,不领救济粮,这日子没法过啊。”

苏晴心里一酸,从怀里拿出那个装着活血化瘀药膏的旧瓷瓶,递给李大爷:“李大爷,这是我远房亲戚给的土方子,对跌打损伤很管用,您拿去试试,说不定能好得快点。”

李大爷接过瓷瓶,愣了一下,随即感动地说:“晴丫头,这怎么好意思?你自己留着用吧,我这老骨头,不碍事。”

“您拿着吧,我这里还有呢。” 苏晴笑着说,“您帮过我,我也没什么好报答您的,这点东西算不了什么。”

李大爷拗不过苏晴,只好收下瓷瓶,反复叮嘱:“要是以后有什么事,跟大爷说,大爷帮你。”

苏晴点点头,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就在这时,大队部的门开了,队长王铁山拿着个账本走出来,喊道:“大家排好队,按户领救济粮,别挤,每个人都有!”

村民们顿时安静下来,排着队依次领救济粮。轮到苏晴时,王铁山笑着说:“晴丫头,你最近气色不错,是不是吃了好东西?”

“托您的福,远房亲戚给了点细粮,比以前好多了。” 苏晴笑着说。

王铁山点点头,给她装了两斤玉米面和一斤红薯干,又多给了她半斤红薯干:“这半斤是大队给你的补贴,你一个小姑娘家不容易,多吃点,别冻着饿着。”

苏晴接过红薯干,心里一阵感动:“谢谢您,王队长。”

领完救济粮,苏晴往家走。路上遇到王婶,她正拎着救济粮往家赶,看到苏晴,笑着说:“晴丫头,领到救济粮了?没被刘翠花欺负吧?”

“领到了,王婶,谢谢您关心,没被欺负。” 苏晴笑着说,从布袋里拿出半斤红薯干,递给王婶,“这是大队给我的补贴,我吃不完,您拿着给小宝吃。”

王婶赶紧推辞:“这怎么行?这是大队给你的,你自己留着吃。”

“您拿着吧,王婶,我这里还有呢。” 苏晴把红薯干塞进王婶手里,“您之前给我送布料、送红薯,我还没报答您呢,这点红薯干算不了什么。”

王婶拗不过苏晴,只好收下红薯干,又叮嘱了几句 “晚上早点关门”“别让陌生人进院”,才离开。苏晴看着王婶的背影,心里满是暖意 —— 在这个寒冷的七零年代,有这么多好心人的帮助,她一定能好好活下去。

回到家,苏晴把救济粮藏进柴火堆的暗格里,又从空间里拿了些白面,混合着玉米面,打算晚上做玉米面糊糊。她走进院子,看着院角的菜地,心里盘算着 —— 菠菜种子应该很快就能发芽,到时候可以摘点给王婶和小宝尝尝;红薯也快成熟了,可以拿点去黑市换点钱,买些针线和肥皂,改善一下生活。

她摸了摸脖子上的玉佩,又想起顾衍琛送的全国粮票和红枣、核桃,心里泛起一阵暖意。顾衍琛对她的好,王婶和村民们的善意,还有空间这个金手指,都让她在这个年代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小宝的声音:“晴姐姐,你在家吗?我娘让我给你送点东西。”

苏晴赶紧打开门,看到小宝手里拿着个粗布包,里面装着几个蒸好的红薯。小宝仰着小脸,笑着说:“晴姐姐,我娘说你喜欢吃红薯,给你送几个过来。”

苏晴接过红薯,心里一阵感动:“谢谢小宝,也谢谢你娘。你进来坐会儿,姐姐给你拿糖吃。”

“不了,晴姐姐,我还要回家帮娘烧火呢。” 小宝摆了摆手,转身就跑,跑了几步又回过头,对苏晴挥了挥手,“晴姐姐,明天我还来找你玩!”

苏晴笑着点点头,看着小宝的身影消失在巷口,心里满是暖意。她走进柴房,把红薯放在灶台上,看着空间里琳琅满目的物资,心里充满了希望 —— 有空间这个金手指,有顾衍琛和王婶这样的好心人,她一定能在这个七零年代好好活下去,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晚上,苏晴做了玉米面糊糊,就着蒸红薯吃。面糊糊里加了点空间的蜂蜜,甜滋滋的;红薯也蒸得软糯香甜,比普通红薯好吃多了。吃完晚饭,苏晴进入空间,看着灵泉边的上海青和红薯藤蔓,心里盘算着 —— 明天可以摘点上海青给王婶和小宝尝尝,就说是 “远房亲戚给的种子种出来的”,既不暴露空间,又能报答王婶的善意。

她又翻出之前整理的针灸工具,对照着针灸图谱,熟悉人体的穴位。虽然她之前学过一点针灸,但很久没练了,还需要多熟悉熟悉,以后遇到需要帮忙的人,才能派上用场。

整理完针灸工具,苏晴靠在灵泉边的石头上,看着空间里的物资,心里充满了希望。她知道,在这个缺衣少食的七零年代,想要好好活下去,不容易。但只要有空间这个金手指,有顾衍琛和王婶这样的好心人,有村民们的善意,她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窗外的月亮越升越高,洒在柴房的屋顶上,安静而祥和。苏晴退出空间,躺在柴火堆上,盖着从空间里拿出来的薄羽绒被,很快就进入了梦乡。她梦见自己穿着新棉袄,站在院子里的菜地里,王婶和小宝在旁边笑着,顾衍琛也站在她身边,帮她浇水;空间里的作物长得郁郁葱葱,药品和工具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再也不用担心被人欺负,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



    (http://www.220book.com/book/MSN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零年代生活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MSN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