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深秋山南村的 “火车模型与小补丁”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公益先生的温柔,只给心外科的她 http://www.220book.com/book/MT79/ 章节无错乱精修!
 

深秋的霜气裹着松针的冷香,凝在面包车的窗沿上。苏清沅坐在后排,指尖划过膝盖上的筛查名单 —— 山南村 5 岁以下儿童 28 人,8 人未做过心脏检查,村支书在 “小石头(3 岁,15kg,反复感冒)” 的名字旁画了小圈,备注 “家长怕检查疼,迟迟不肯来”。口袋里的钢笔套贴着掌心,浅黄太阳绣被暖手宝烘得软乎乎的,是出发前陆时衍塞给她的:“山南村海拔高,比城里冷 5 度,暖手宝别关,省得冻着手指写不了记录。”

“还有两公里到村口,” 陆时衍握着方向盘,视线扫过仪表盘旁的防滑链 —— 昨天特意去汽配城换的加粗款,“村支书刚说,村口坡路扫了霜,撒了草木灰,还垫了玉米秸秆,不滑。” 他从储物格里掏出个帆布包,“小杰的火车模型备用零件,我按‘补片’‘车轮’分了小袋;赵阳的电子琴多带了两节电池,还有你要的儿童体重秤,刚才在镇上校准过了。”

苏清沅点头,翻开应急药盒:“布洛芬混悬液按 10mg/kg 算,小石头 15kg,单次该给 7.5ml,我标在药瓶上了;硝酸甘油片 0.25mg / 片,放最外层,村卫生院说他们也备了,双份保险。” 她还拿出张便签,是赵秀兰早上发的:“山南村多玉米,术后 1-3 天喝稀玉米糊(50ml / 次),4 天加蒸蛋黄羹,我把食谱细化了,你给家长时念慢些。”

后排的小助手们早坐不住了 —— 小杰抱着火车模型,把黄色 “补片” 积木单独放进口袋;妞妞把电子琴放在腿上,反复拨弄 “1-1-5-5” 的音符;赵阳在小本子上写着什么,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混着窗外的松涛声,格外热闹。“苏医生,” 小杰突然凑过来,举着黄色积木,“等下我跟小石头说,这个是‘太阳补片’,能保佑他的小窗户长好,他肯定不怕!”

面包车停在山南村头时,村支书举着烤红薯跑过来,手里牵着个怯生生的小男孩 —— 小石头穿洗得发白的棉袄,躲在村支书身后,眼睛却首盯着小杰怀里的模型。“这娃就怕白大褂,” 村支书搓着手笑,“我说你们带了会弹钢琴的小朋友,还有‘太阳补片’模型,才肯来的。”

筛查点设在村小学的旧教室,黑板上贴满了孩子们从分享会带来的太阳贴 —— 小宇的金色太阳旁写着 “会自己长好的小窗户”,妞妞的粉色太阳贴了琴键贴纸,小杰的火车太阳用积木拼在中央,赵阳还在旁边写了行字:“3mm 的小窗户不可怕,我们一起等它长好!” 张萌萌刚把卡通听诊器摆好,小杰就拉着小石头跑过去,掏出黄色积木:“你看,这是‘太阳补片’,我以前的小窗户就是它帮忙长好的,现在我们玩‘小火车过隧道’,一点都不疼!”

小石头的眼睛亮了,慢慢松开村支书的手。苏清沅蹲下来,帮他理了理棉袄领子,轻声说:“我们先给火车模型听,再给小石头听,好不好?” 她戴上火车造型的卡通探头套,刚贴在小石头胸口,眉头微蹙 ——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闻及 1/6 级收缩期杂音,是轻度房间隔缺损的典型体征。她拿出血氧仪,夹在孩子的小手指上:“95%,正常范围。”

“娃这情况要不要紧?” 小石头妈妈跑过来,手里攥着衣角,声音发颤,“是不是要做手术?我们家就靠种玉米过日子,哪有钱……”

“阿姨别担心!” 没等苏清沅开口,妞妞就抱着电子琴跑过来,按下琴键:“我以前也有心脏病,缺口比小石头还大,手术完能弹钢琴,一分钱没花,基金会帮的!” 赵阳也递过小本子,上面写着:“小石头弟弟,3mm 的小窗户会自己关好,我陪你等它长好,还能一起玩火车 —— 赵阳哥哥”,旁边画了辆冒着热气的小火车。

苏清沅接过话头,拿出超声报告模板,上面画着带 “小窗户” 的心脏:“这是房间隔缺损,小石头的窗户只有 3mm,比指甲盖还小,儿童 5mm 以下的小窗户 80% 能自己长好,暂时不用手术,每半年复查一次就行。” 她指着手册上的案例,“你看这个小朋友,跟小石头一样,现在能跑能跳,还能帮家里剥玉米。”

陆时衍在旁边补充,掏出手机调出救助记录:“要是以后需要手术,基金会承担所有费用,术后社工每月上门随访,帮孩子测体重、教你做玉米糊。” 他还拿出张打印好的食谱,“赵护士长细化的,术后几天喝多少、加什么,都写清楚了,你照着做就行。”

小石头妈妈的眼泪慢慢掉下来,却笑着说:“谢谢你们,谢谢这些小朋友…… 我以前总怕检查,怕查出大病,现在放心了。” 小石头则拉着小杰的手,指着模型:“哥哥,我们现在玩‘小火车过隧道’,用‘太阳补片’!”

筛查慢慢推进,小助手们忙得脚不沾地 —— 小杰用黄色积木哄怕检查的孩子,说 “这个太阳补片能保佑你们”;妞妞弹《小星星》时,特意放慢节奏,让小孩子们跟着哼;赵阳在每个孩子的筛查表上画太阳,还标上 “复查时间”。张萌萌坐在旁边登记信息,帮家长解读时,用 “小窗户大小” 比喻:“你家娃的窗户只有 2mm,比小石头还小,肯定能长好”;还制作 “复查提醒卡”,写上社工电话和时间,方便家长揣在兜里。

中午吃饭时,村民们端来了热乎的玉米糊和蒸红薯,村支书还杀了自己养的鸡,炖了锅去油的鸡汤。“山南村冷,喝点鸡汤暖身子,” 村支书搓着手笑,“鸡是自己养的,没喂饲料,炖得软烂,苏医生你胃不好,多喝点。” 苏清沅刚坐下,就看见陆时衍把自己碗里的去皮鸡腿夹给她:“去皮炖的,不油,你早上没吃早饭,补补。” 又给小杰夹了块红薯:“你刚才哄小石头累了,吃点甜的,玉米糊也多盛了半碗。”

苏清沅接过鸡腿,注意到陆时衍的手套食指处磨破了,露出冻得发红的指尖 —— 刚才搬超声仪时,他怕手套滑影响操作,特意脱了戴。她从包里拿出双新的针织手套,递过去:“上次见你手套磨破了,给你带了双厚的,山南村冷,别冻着手指,整理数据时也不方便。” 陆时衍愣了一下,接过手套时,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两人都有点不好意思地移开视线,却都忍不住笑了 ——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暖手宝的太阳贴(小宇画的)上,暖得像深秋的小太阳。

下午三点,筛查接近尾声,共筛查出 2 名需要随访的孩子:小石头(轻度房间隔缺损 3mm)、朵朵(2 岁,卵圆孔未闭 2mm)。陆时衍把他们的信息记在小本子上,在名字旁边画了太阳,还标注 “下月初复查,社工提前 3 天接人,带晕车药和玉米味绘本,体重秤己校准,届时记录生长数据”。

“苏医生,陆先生,你们明天还走吗?” 村支书挽留道,“山南村晚上冷,我腾出两间有火炕的屋子,里屋能放超声仪(温度 18℃),还备了煤炉,晚上能热粥,住一晚再走,安全。”

陆时衍看了看窗外的霜气,又看了看苏清沅:“你觉得呢?晚上开车视线不好,超声仪也怕冻。” 苏清沅先问:“里屋的烟囱通不通?别煤气中毒,还有孩子晚上要是有疑问,能随时找我们吗?” 得到村支书肯定答复后,才点头:“那就麻烦您了。” 她摸了摸口袋里的钢笔套 —— 刚才记录时沾了点松针碎末,却觉得踏实,想起第一次来山南村前担心筛查不顺,现在看着孩子们围着模型笑,才知道 “一起” 的力量有多重要。

晚上住在村民家,火炕烧得暖洋洋的。苏清沅坐在炕边整理筛查表,钢笔套放在旁边的桌子上,陆时衍端着杯热玉米糊走进来:“村里的玉米磨的,没放糖,温在 45℃,你喝着暖。” 他还拿出张照片,是下午筛查时拍的:小杰和小石头拼着带黄色 “补片” 的模型,妞妞弹电子琴,赵阳在旁边画太阳,“我发在基金会工作群里了,大家说这就是‘公益传承’—— 被救助的孩子,变成了传递温暖的人。”

苏清沅接过照片,看着上面孩子们的笑脸,心里暖得发颤。“是啊,” 她轻声说,“最好的公益就是这样。” 摸了摸钢笔套的太阳绣,突然想起妹妹当年 ——4mm 的房间隔缺损,因为没公益救助、没定期复查,错过自愈期做了开胸手术,术后疤痕让她躲了整个青春期;现在小石头有随访、有小助手,不会有同样的遗憾,眼眶有点热,却更坚定 “一起走下去” 的决心。

第二天早上,面包车驶离山南村时,孩子们都来送他们 —— 小石头抱着小杰送的模型,把黄色 “补片” 贴在上面:“这个送给你,下次带它去别的村,告诉小朋友‘太阳补片’能保佑小窗户长好”;朵朵举着赵阳的鼓励卡,喊 “我会像太阳一样勇敢”;妞妞弹了段《小星星》,说 “下次来,我教你们弹新曲子,还带玉米味的糖”。车窗外的霜气慢慢散了,太阳升起来,把山南村的屋顶染成金色。

陆时衍握着方向盘,偶尔回头看一眼,笑着说:“等小石头复查,我们带他去麦田里跑,像小宇一样,再教他拼更大的‘太阳补片’模型。” 苏清沅点头,看着窗外的太阳,摸了摸口袋里的钢笔套 —— 浅黄太阳绣在晨光里闪着光,突然明白,“一起” 从来不是空话:是他记得她胃不好,给她夹去皮鸡腿;是她记得他手套破了,提前带新的;是孩子们从被救助者,变成举着太阳贴的小助手;是每颗被守护的心跳,都能在深秋的阳光里,慢慢长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车窗外的松针慢慢后退,冷香飘进车里。苏清沅看着身边的陆时衍,看着远处山南村的炊烟,突然觉得,这条守护心跳的路,会一首暖下去 —— 像黑板上的太阳贴,像手里的暖手宝,像身边的这个人,永远带着光,走向更多需要温暖的角落。

作者“街灯下的飞蛾”推荐阅读《公益先生的温柔,只给心外科的她》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MT7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公益先生的温柔,只给心外科的她 http://www.220book.com/book/MT7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