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 初冬基金会的 “太阳墙与公益信”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公益先生的温柔,只给心外科的她 http://www.220book.com/book/MT79/ 章节无错乱精修!
 

初冬的暖阳透过基金会的玻璃窗,落在满墙的太阳画上 —— 初春妞妞的粉色琴键太阳旁写着 “术后 3 个月能弹《小星星》”,夏末小杰的火车太阳标着 “微创疤痕比指甲盖小”,深秋小石头的玉米太阳贴了张便签:“房间隔缺损从 3mm 缩到 2mm,快长好啦”。苏清沅站在墙前,指尖划过最下方的空白处,口袋里的钢笔套贴着掌心,浅黄太阳绣被暖气烘得暖融融的 —— 早上陆时衍帮她别回口袋时,特意掸掉上面的绒毛:“别让碎毛勾坏了绣线,这可是你带了大半年的‘护身符’。”

“苏医生,孩子们都到啦!” 张萌萌跑过来,怀里的《年度公益手册》封面烫着金色太阳,翻开第一页就是 23 给孩子的复查数据图表:小远的 EF 自从术后 68% 升至 72%,妞妞的微创疤痕愈合评分达 “优”,每个数据旁都贴了小太阳贴纸。“我按您说的,加了‘症状自查表’,” 她指着 “房间隔缺损” 那栏,“这里写着‘5mm 以下自愈率超 60%,3mm 以下 80%,小石头就是这样’,还附了家长语录。” 手册夹着的明年筛查计划表上,西坡村旁标着 “需带校准体重秤、儿童保暖毯”,河湾村备注 “提前协调 220V 电源”。

基金会大厅里早己热闹起来。赵阳坐在电子琴前,琴谱旁放着颗迷你太阳贴 —— 是妞妞昨天帮他贴的:“弹《小星星》时看着它,就像苏医生在旁边一样。” 他指尖划过琴键,先弹了段慢节奏的 “1-1-5-5”,转头对台下怯生生的孩子笑:“你看,弹琴和检查一样,慢一点就不怕了。” 小杰抱着火车模型,正和小石头贴 “西坡村” 标签:“我们在这画小火车,下次去那里,要带模型帮苏医生哄小朋友!” 小石头攥着玉米太阳画,在标签旁画了颗歪歪的太阳:“还要告诉他们,山南村的玉米糊好喝,检查也不可怕。”

“年度分享会开始啦!” 陆时衍走上台,手里拿着张泛黄的照片 —— 去年冬天第一次去青山村筛查,妞妞躲在奶奶身后攥着衣角,小宇的太阳花皱巴巴的。“去年今天,我们怕帮不到第一个孩子;现在,23 幅太阳画,23 个能跑能跳的孩子,这是所有人的功劳。”

掌声里,小宇举着新画的太阳跑上台,画里的麦田旁站着个举听诊器的小人:“我现在能帮奶奶喂鸡,还教村里弟弟妹妹画太阳 —— 我告诉他们,这个小人是苏医生,会帮大家检查心脏。” 他把画贴在空白处,用铅笔写便签:“小宇,要当公益小助手,帮苏医生哄怕检查的小朋友。” 妞妞抱着电子琴跑上去,琴上的太阳贴晃着光,她弹起《小星星》,赵阳立刻跟上伴奏,弹到 “5-5-3-3” 时,两人同时放慢节奏,台下的孩子跟着哼,暖意在大厅里漫开。

小杰拉着小石头走上台,举起拼好的 “公益小火车”:“小石头的小窗户从 3mm 缩到 2mm 啦,医生说再等半年可能就长好!” 小石头怯生生地举着玉米太阳画:“我画了玉米,因为山南村的玉米糊熬得开花,好喝,检查也一点都不疼。” 台下穿深色外套的男人突然举手,声音发闷:“我家娃 3 岁,总说胸口闷,比同龄孩子矮半头,怕去城里检查花钱……”

没等他说完,小远奶奶就站起来,攥着《年度公益手册》翻到小远的复查页:“大哥别担心,我家小远手术一分钱没花,术后社工每周上门换药,还教我煮麦仁粥 —— 提前泡 2 小时,熬 1.5 小时到开花,孩子 3 天就能坐起来。” 她掏出张救助流程卡,“这是陆先生给的,从检查到术后,每一步都有人帮,不用我们跑一趟。你看小远现在,能跟着小杰跑麦田,比以前高了 5 厘米。”

苏清沅走上台,手里拿着超声报告模板,上面画着带 “小窗户” 的心脏:“这位家长,您先别慌。” 她先问,“孩子除了胸口闷,有没有反复感冒、比同龄孩子矮?” 得到 “都有” 的答复后,公益先生的温柔,只给心外科的她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公益先生的温柔,只给心外科的她最新章节随便看!她指着模板:“这可能是轻度房间隔缺损,像小石头之前那样,3mm 以下自愈率 80%。我们下周一去西坡村筛查,设备己保养,应急药品也备了儿童硝酸甘油片,免费检查,要是需要手术,基金会承担所有费用。” 她翻到手册 “术后护理” 页,“术后 1-3 天喝稀玉米糊,每次 50ml,4 天加蒸蛋黄羹,都是家里常见的食材。”

陆时衍在旁边补充,掏出手机调出西坡村筛查准备清单:“我们和村小学约好了筛查点,有 220V 电源和临时观察室;儿童保暖毯分了尺寸,3 岁以下用小款,加厚珊瑚绒,边缘没缝线,不会磨皮肤。” 他还拿出张民宿地址:“离市医院儿科病房 300 米,楼下有 24 小时药店,复查方便,费用基金会出。”

分享会中场休息时,苏清沅正帮家长解读自查表,陆时衍递来杯热姜茶:“知道你不喜欢浓姜味,只放了 2 片,加了半勺红糖,温在 45℃,刚好入口。” 苏清沅接过,注意到他眼底的红血丝 —— 昨晚熬夜整理手册,凌晨 2 点还在群里发筛查物资清单。她从包里掏出 3 包无糖薄荷糖:“你说过熬夜喝咖啡伤胃,这个含着能提神,我多装了几包,够你用一周。”

下午的分享会,孩子们的表演暖得像初冬的太阳 —— 赵阳和妞妞合奏《送别》,小杰和小石头用模型演示 “小火车过隧道”,小杰还特意讲解:“这个黄色积木是‘太阳补片’,能帮小心脏长好。” 小宇带着新家长的孩子画太阳,孩子画歪了,他笑着说:“我的第一幅太阳也歪,苏医生说歪的太阳也很暖,能保佑大家。” 张萌萌组织写公益信,引导小远奶奶写 “术后喝麦仁粥,孩子恢复快”,帮新家长写 “带孩子喜欢的玩具去筛查,能减少害怕”,信写完都贴在太阳墙旁,像一片小小的 “希望留言板”。

赵秀兰提着保温桶来,掀开盖子就是玉米糊的香气:“玉米提前泡了 2 小时,熬 1.5 小时到开花,没放糖,孩子们术后也能喝。” 她还带了包新收的麦仁:“明年去河湾村,给孩子们煮麦仁粥,比买的辅食健康,家长也方便。”

分享会结束时,陆时衍走上台,手里拿着封折得整齐的信,是 23 个孩子一起写的:“苏医生、陆叔叔,谢谢你们帮我们补好心脏!赵阳要教弹琴,小杰带模型,妞妞弹《小星星》,小宇画太阳,我们要当小太阳,帮更多小朋友!” 信的末尾,23 个名字签成太阳形状,最中间画着颗浅黄太阳,和苏清沅的钢笔套一模一样。

离开基金会时,夕阳把天空染成橘色,梧桐叶落了满地,像铺了层金色地毯。陆时衍送苏清沅回家,车窗外的路灯慢慢亮起来:“西坡村筛查,我们带孩子们一起去,小杰的模型、妞妞的电子琴,比我们说再多都管用。” 苏清沅点头,摸了摸口袋里的钢笔套 —— 浅黄太阳绣在暮色里闪着光,突然想起妹妹当年:4mm 的房间隔缺损,因无公益救助、未定期复查,错过自愈期做了开胸手术,术后疤痕让她躲了整个青春期;现在满墙的太阳画里,小石头的缺损正慢慢自愈,孩子们举着太阳贴当小助手,眼眶有点热,却更坚定 “一起走下去” 的决心。

“明年河湾村筛查,我们可以带孩子们种向日葵,” 苏清沅突然说,“让每个被救助的孩子都种一棵,等花开了,就像满墙的太阳画一样。” 陆时衍转头笑,眼里的光比路灯还亮:“好啊,我现在就记在计划表上,还要提前联系村里要向日葵种子。”

车窗外的梧桐叶还在落,暖黄的灯光裹着两人的影子。苏清沅看着身边的陆时衍,突然明白,“一起” 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的承诺:是他记得她不喜欢浓姜味,她记得他熬夜要吃无糖薄荷糖;是孩子们从被救助者,变成举着太阳贴的小助手;是每颗被守护的心跳,都能在初冬的暖阳里,慢慢长出属于自己的力量,而这条守护的路,会一首暖下去,走向更多麦田、更多村庄、更多需要光的角落。



    (http://www.220book.com/book/MT7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公益先生的温柔,只给心外科的她 http://www.220book.com/book/MT7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